對於歷史來說,企業下崗職工是一個繞不開的問題,大家能說說下崗那些事嗎?

寶慶碼頭獅哥


儘快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使下崗失業老工人有一個比較幸福的晚年,也是對人民的一個交待。


趙冬江


下崗是九十年代國家實行抓大放小政策,抓大隻抓影響國家經濟命脈的石化,水電等大行業,放小是對中小行企業不管不問,自行滅亡,我市200多箇中小企業,三線企業天興,儀表,三六一四等央企全部破產,洪瓷沒虧本,上面三次要求破產,全部產品設備買一私企,幾千萬,讓私企一夜暴富,幾千員工或買斷,或下崗自謀職業,我們布鞋廠96年破產,我與妻子下崗,妻女外出打工,我拖了三年板車,在廣東干了11年門衛,回家在造低廠幹了7年外包工,又幹了三年多小區保安,還有四年退休。


周江龍8


我今年58歲,1977參加工作1999年買斷下崗協議明明白白的寫的買斷前單位交社保,買斷後我個人交社保\b可是社保沒有我的信息,我多年,多次找社保,社保讓我找單位到現在無結果,也享受不上國家好政策。請問我怎樣才能辦好退休


150104196111040517


怎麼說呢?時代使然吧?、

我是六十年代生人,是從舉國體制、計劃經濟年代走過來的,而且還是在一個典型的重工業城市、礦冶城市長大的,一直到2004年,我還在國有企業做,出去打工了十多年了,2013年才真正意義上與原來的那家國企解除了勞動合同,但是,實際上的下崗,應該就是從2004年開始的,迄今已有十六年了。

一、計劃經濟年代的國企改制那些年,國企大批倒下是很正常的事情,一箇中等城市,倒下去個百十家,十幾萬人下崗,多得去了,不說那些地方辦的、幾千人、上千人的企業,當初很風光的企業,不了了之的多了去了。我在的那個城市,當時的煤炭企業有七、八家,在全省的產值數一數二的,不到十年時間,現在一家都沒了,數萬職工下崗了,現在那七、八家煤礦遺留下來的礦工居住區域,成了城市的棚戶區了,遺留下來的學校、醫院、禮堂什麼的,都改制成民營的了,留守的老頭、老太太基本都在吃低保了;

二、還有一軍工企業,是個軍用被服廠,正師級的編制,在一個山溝溝裡建起來的,我年輕的時候,喜歡寫作,被當時的武鋼公司的文聯抽出來了,一共十幾個人,去了哪家廠子,住在廠招待所、集體搞創作。那家廠有兩萬多員工、五萬多家屬,簡直就是個小社會,底下十幾個分廠,公共設施比廠子所在的縣城好多了。學校、醫院、球場、禮堂都是最好的,廠子的福利、待遇一應俱全,生老病死、讀書住房都有人管著,過年過節發物質,根本不用自己再去操心,很多人家吃都吃不完、用都用不盡的。除了好好做事,別的心都不用操的。

離我去參加筆會不到十年的光景,這麼一個龐然大物、巨大的國企、軍工單位,就轟然倒下了,十里紡織城,成了一座死城了。那天在網上看到一組圖片,看到了那個廠的現狀,真是慘不忍睹呀,車間機器全部灰塵幾尺厚了、圍牆坍塌了、球場長草了、人煙稀少了,生氣勃勃、人來人往的學校、商店、街坊全都荒廢了,看得人心寒了。

三、我自己所在那個城市最後一批棚戶區也是原先的紡織一條街,原先有萬人級別的大型的棉紡織廠一家、四千多人的麻紡廠一家、兩千多人的床單廠一家、一千多人的針織廠兩家、八九百人的橡膠廠兩家、還有絨線廠、飲料廠、製藥廠等,全部都是對方國企,二十年不到,一家存活的都沒有了,近十萬員工全部下崗了,無一倖免。紡織一路、紡織二路、紡織三路那些居民們都不知道怎麼謀生、不知道怎麼挺了過來的。那些紅磚樓房,應該就是七八十年代建起來的,現在全部成了棚戶區了,那些以原先棉紡企業命名的街道、社區、公共設施還在,但是大多賣給私人了,那些老工人、老紡織也有的還在,但基本都是吃低保、賣早點、守鋪子、做小生意的苟且人生了,誰都想不到呀,那麼繁華市井、車水馬龍的一條街,就這麼跟原先的活力、生氣漸行漸遠、默默遠去了。


坐看雲起於此時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現在是該把下崗職工的事提上日程了,對下崗職工補償是該理順理順了,是該出臺好政策了。


李榮俊10


下崗這個是特定的時代歷史見證,具有時代轉折點的特徵,也是一部人的落淚辛酸,意味著人生又一個十字路口的選擇,一切又從零開始,再重新向自己選擇的方向舉步。自來這時候給下崗職工帶來了彷徨徘徊,憂慮愁腸,思前想後,左右為難。然而方向盤就交在了自己的手裡,有智吃智,有力吃力,有權靠權,有錢靠錢,有技靠技,有特效靠效,十八般武藝齊上場,七十二行業各逞能,三十六妙計全施用,二十四小時周思量。所以各自選擇,奔向四面八方,像出籠小鳥,像天空風箏,任您飛翔,任您稱強!熱熱鬧鬧,奔奔忙忙。四處繁榮,四處闖蕩。三十年河南,三十年河北。時代改變了命運,人們創造了輝煌。高樓萬丈平地起,萬條鐵公通四海。有的人一炮走紅,有的人直飛雲天,有的人聚財如海,有的人飛移海外,有的人衣錦還鄉,有的人流流四方,有的人財大氣粗,揮金如士;有的人一蹶不振,一貧如洗,貧富從此開始,距離從此拉大。謀事在人,富貴由天。只要努力拼搏過,貧富看作淡然,惆悵無用,且不如隨遇而安。憂傷無用,且不如粗茶淡飯。怨東怨西,且不如土豆一盤。談天說地,且不如沉默寡言。生活如此簡單,隨緣自然心安。求人不如求己,身體健康最值錢!謝謝!


夢中晴雨


把集體財產二鬼偷油,發了個別人,然後把工人買斷工齡,這就叫下崗,在後來又企業改制,想盡一切辦法把國有資產轉給了個別人,低價轉讓,肥了領導,苦了工人,


用戶9255759747124


首先,這個問題本身是有點問題的。有一些名詞是具有社會發展階段標籤意義的,比如 下崗 這個詞,是在八十年代那個社會大背景下產生的,是相對於國有企業,或者國有轉制,導致失去工作的人。

那時候的下崗,會根據工作的年限,主動給與當事人一定的補償。

現在如果你離職,或者企業辭退,你能拿到多少補償,很容易拿到麼?

所以,現在一般的人,享受不到下崗,那叫辭退,現在更多企業是讓你主動離職,原因你懂的!


丹東老李


下崗是按上面領導指示,把企業租給或買給私人,用農民工代替原來的工人(不給農民工買社保,醫保),把原有工人全部下崗,要他們自己再找工作,企業就不管了,可憐的下崗工人全部都上年紀,社會上招工招40歲以下,所以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做成了家庭糾紛導火索。


滿載而歸99183


我雖然沒有經歷過下崗,但看到過不少下週者。600元一年買斷工齡,即使有30年工齡,人已超過50歲了。一萬八千元,企業就不管了。這是最缺德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