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白蛇:緣起》的大膽突破和應用的傳統中國元素

近年來的中國動畫不斷推陳出新,2015年, 田曉鵬執導的國產動畫《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成為新世紀中國動畫里程碑之作。此後的《大魚海棠》和 《大護法》 都成為具有創新力的重要的國產動畫,成功拉動了國產動畫的發展進程。

在2019年我們迎來了《白蛇:緣起》,這部2019年的開年動畫電影之作,以其唯美的水墨畫風、鮮明的人物性格,突破性的故事情節,受到了觀眾的一致熱捧。2019年11月,該片獲得第三屆“金色銀幕獎”最佳改編動畫電影獎。

淺析《白蛇:緣起》的大膽突破和應用的傳統中國元素

從《白蛇傳》到《白蛇:緣起》民間故事的歷史追溯

主題選材:

《白蛇傳》的故事在中國應該是耳熟能詳,白素貞為了報答許仙千年前的救命之恩,和許仙結婚,後發生瞭如斷橋相遇、篷船借傘、盜仙草、水漫金山、雷峰塔、 許仕林祭塔等事情。在這裡好像沒有想過為什麼白素貞可以為了許仙如此勇敢的做這麼多的事情,只是因為千年前的救命之恩嗎?

而《白蛇:緣起》抓住了這一創作空間,把白素貞與許仙的前姻緣展開豐富想象,使《白蛇:緣起》得以既涵蓋了影視作品大熱的白蛇IP,又在故事創作上推陳出新。

淺析《白蛇:緣起》的大膽突破和應用的傳統中國元素

《白蛇:緣起》

《白蛇:緣起》這一故事不只是依託於《白蛇傳》這一傳統民間故事,它還與另一民間故事《捕蛇者說》巧妙結合,這一故事發生在白素貞與許仙斷橋相遇的五百年前。

《白蛇傳》發生在南宋時期,《白蛇:緣起》時間設置在唐代,地點在永州。唐代永州,這一時間和空間的設定,恰恰就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名作《捕蛇者說》的故事。在《捕蛇者說》中,沉重的苛捐雜稅使得民不聊生,所以以蛇抵稅的政策一經推行,人們哪怕冒著生命危險也在所不惜。影片完美的將《白蛇傳》與《捕蛇者說》完美的結合在一起,這使得影片添加了更濃厚的歷史底蘊。

人物塑造:

在《白蛇傳》傳統故事中,許仙多以文弱書生的形象呈現。然而在《白蛇:緣起》中,許宣既不是文弱的書生,也不是風度翩翩的公子,而是一個生長在民間的活潑少年。

淺析《白蛇:緣起》的大膽突破和應用的傳統中國元素

《白蛇:緣起》

在傳統男尊女卑的時代,我們對其一直有“痴心女子負心漢”的刻板印象。原《白蛇傳》故事中,白素貞擁有強大的法力但是卻為了愛情義無反顧,而許仙外表文弱,當得知白素貞是蛇妖時表現出了畏首畏尾,這種現象是一種極為不平等的現象,也體現出男女愛情中不同地位。也表達了《白蛇傳》在其所處時空中對自由和平等的追求與渴望。

而《白蛇:緣起》中,阿宣不再是一個怯弱者,他敢愛敢恨、善良寬厚、堅強勇敢,從阿宣對小白的多次以命相救,到得知她是蛇妖也不畏懼的勇往直前,以及為了小白願意變成妖等,在這稱得上驚心動魄的全新愛情故事中,我們似乎可以知道為什麼在《白蛇傳》中的“不平等”存在的理由,而且阿宣的人物塑造更能體現出當今時代的主題。

中國傳統元素

傳統文化元素:

很多動畫能夠長盛不衰的原因就是對中國傳統文化故事的再創作。 經典的還一定是具有時代性,能夠引起觀眾共鳴的。 如《小蝌蚪找媽媽》《大鬧天宮》《鐵扇公主》等等,都是中國動畫對傳統文化與美學融合的完美展現。再到《白蛇:緣起》 《大聖歸來》《哪吒之魔童降世》之所以能夠扣人心絃,都離不開傳統文化的核心。

動畫電影《白蛇:緣起》在中國古典民間傳說 《白蛇傳》文本基礎上再次創作,民間傳說為作品提供了 全新的再創作與再生產思路。中國傳統文化經過歷史與歲月的沉澱,洗練出了蘊含著東方色彩的思想和文化藝術瑰寶。

影片開場,白蛇修煉的畫面就用了中國傳統水墨畫的形式展開,率先表明了中國的動畫身份和民族特色。影片中場景設計多取材於晚唐時期亭臺樓閣的設計,建築上影片中很多場景都是取自中國實景實地拍攝而成,如貴州的卡斯特地貌、黃果樹瀑布以及經典的西湖斷橋場景等,還有一系列的佛塔、城牆和石板古街。場景設計大氣,將插畫藝術自然地融入其中, 光線、色彩、線條等都是被精心設計過的,豐富了影片的文化內涵與美學內容。

淺析《白蛇:緣起》的大膽突破和應用的傳統中國元素

《白蛇:緣起》

《白蛇:緣起》雖然講述的是白蛇與許仙500年前的事情,但當《渡情》這首熟悉的歌曲再次響起時,我們便會立刻想起《新白娘子傳奇》的情景,這些場景不斷引起我們的共鳴。電影結束主題曲《何須問》將意境推入高潮,讓觀眾湧起對經典之作的無限回味。新的故事、 新的人物、新的場景,纏繞上舊的曲調、舊的愛情,令人意猶未盡,也是對經典的致敬。

淺析《白蛇:緣起》的大膽突破和應用的傳統中國元素

道家文化:

道家文化是整部影片中表現得尤為突出的傳統文化。 這種文化不僅體現在做法、法寶法陣上,還貫穿 了影片發展的始終。 影片中五行八卦、陰陽轉換等中國道家傳統文化比比皆是,在電影的人物刻畫、場景設置上也融入了道家的精髓。

《白蛇:緣起》中最大的反派國師是以道士的形象出現的。是皇帝最信任的角色,這一形象暗示了道教在當時社會中的重要地位。國師身居高位,無惡不作。小白為幫助阿宣逃脫小青追殺而誤入塔下荒廢道觀,塔下機關瞬間啟動,小白身陷險境。道士以斬妖除魔為己任,是非不分、善惡不明,這也是造成亂世的重要因素之 一。

淺析《白蛇:緣起》的大膽突破和應用的傳統中國元素

《白蛇:緣起》

道觀內真跡:“天地玄宗,萬炁本根。廣修億 劫,證吾神通。鬼妖喪膽,精怪之形。誅妖除魔,滅形滅神”, 來自於道家八大神咒中的金光神咒:“天地玄宗,萬炁本根。廣修億劫,證吾神通。三界內外,惟道獨尊。體有金光,覆映吾身。”咒語是修道之士日常防身保命的武器,也是驅妖除邪的法寶。但事實上,咒語時常被道士亂用,或是蠱惑人心,或是滿足私慾。妖怪道士所練的太陰真功是養生之術,但是他卻不走正路,利用活蛇來提升功力。

阿宣是一個充滿著道家出世避世的理想主義色彩的形象,他身上體現著大道無為、道法自然的哲學思想。影片中用語也充滿著道家思想的氣息,例如“共享共有,萬流歸元”,“元,始也。”“元”乃道家之“道”,即萬物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淺析《白蛇:緣起》的大膽突破和應用的傳統中國元素

《白蛇:緣起》

致敬經典又敢於突破創新

導演餃子曾這樣說過:“動畫可能是中國傳統神話最合適的輸出途徑。 ”《白蛇:緣起》除了對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巧妙運用, 自然而豐富,更重要的是做到了和現代社會審美趣味高度契合的敘事基調,才有這深入人心 “新經典”的誕生。

《哪吒之魔童降世》也是了打破原有的李靖和哪吒之間“劍拔弩張”的父子關係,取消了哪吒“弒父般”削骨還父、削肉還母的故事情節,改為慈愛的父親和哪吒一起度過天劫的故事,也用傳統文化的形象再創作,順應時代變遷,才成為了經典動畫。

每一部現實主義題材佳作的問世,都是這個時代的幸事,是中國電影市場的幸事,現實題材的作品更 易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但若想激盪人心,現實主義電影必須植根於現實,挖掘現實故事對現在社會的意義。

《白蛇:緣起》成功的原因,或者說《大聖歸來》《白蛇:緣起》《哪吒之魔童降世》這些影片成功的原因,都是繼承和發揚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價值觀,而且融合創新不守舊,敢於突破。


作者簡介:落小羽,喜歡看書、看劇,認真思考認真生活,相信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相信用書籍可以“治癒”心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