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時專門去給人家送了請帖,結果人家不來也不隨禮,對此你怎麼看?

end1ess


結婚時專門兒給人家送了請柬,可是真正結婚的時候,人家也沒有捧場,也沒有來到和這樣的人,只能說是他正在是風生水起的時候,也正是家裡富裕誰也用不著的時候,所以說這樣的人一般都跟同學,跟親情,表現出一種冷漠,淡薄的感情,有的時候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他總是袖手旁觀,坐視不管,所以說這樣的人,你即使給他請柬,他也不會把你放在心上,因為他從來沒把同學情,同事情,親友情,放在心上。這樣的人都是很冷漠無情的,所以說家裡有事情的時候,儘量別不自討苦吃,要把自己的感情別浪費在這種人的身上,家裡有什麼事情也用不著告訴他,因為他不會把這些平民百姓放在心上,這種勢利眼的小人只會往上巴結。所以我說送了請柬,他不來以後我們就知道他是什麼樣的人了,所以說也不用一再巴結這種人。



伊春美食美客


這種事我家真的遇到過。

親戚A從香港回老家探親,按當地習俗會給親朋好友送些小禮物,以示情誼。我父親接到邀請電話,到親戚A家敘舊。回家時,順道把送給親戚B的禮物送到他家,都是一樣的2件襯杉和幾樣家常藥品。親戚B的老婆認為襯杉質量太差,肯定是讓我家掉包過。風聲傳來,父親氣不過,到親戚B家把東西拿走,送回親戚A處理論,雙方從此結怨。

後來,親戚B娶兒媳婦,他兒子親自上門送來請帖,放了就走也不多話。不知是有心還是無意:喜帖除了印刷字體有XX與XX結婚訊息外,應該手工填寫的空格處,沒有宴請時間、地點,喜帖封面更沒有稱呼和宴請對象,幾乎算是空白帖。這樣匪夷所思的非正常親戚帖,平生第一次見過。擺明了不把宴請對象當回事,沒有誠意,完全不尊重別人。最後,全家人都沒去赴宴請,也談不上隨禮了。

很快有3位親戚先後來電詢問此事:以前的事都過去了,還在生氣呀!這次聽說親自去你家送請帖,為什麼沒人到場啊?我父親有口難辯,只有苦笑著。看到了人性的陰暗面,不想做過多的解釋。如此有心計的人做這種蹊蹺的事情,給平靜的生活帶來不和諧。都是親戚,至於搞得如此尷尬嗎?

腦海裡經常會回想這件事,問題出在哪?我家這樣做,錯了嗎?




LZW1987


這件事情,不管什麼原因,對方都是理虧的。

我也曾經碰到過類似的事情。

我一個親戚,跟我同一單位的。有一次,因為我按領導的意圖秉公辦事,觸及了親戚的一點利益,我當時並未多想。

過了段時間,我家辦喜事,按規矩,我的這位親戚也在受邀之列。我親自上門誠心誠意地邀請,這位親戚頭也不回地回答我:我沒空。

我的熱臉一下子貼了冷屁股。這位親戚公私不分,從此以後,他給我留下了很差的印象。

往後,我家辦事情就再也沒有邀請他。

我覺得,一個家庭辦酒席,邀請親友參加是圖個熱鬧、喜慶,絕不是說為了收什麼份子錢。

被人邀請,說明對方看得起你,你是受人重視的。

人家專門送了請帖,結果有些人,人不到,禮不隨,這是極其不禮貌的行為。既是對對方的不尊重,也是一種自取其辱的行為,引得外人胡亂猜測。

這樣的人,他有錯在先,如果碰面時還佯裝不知,我覺得你往後也沒有跟他交往的必要。


傾聽自己TT


這種情況很普通,帶有普遍性,還有的他請客幾次你都去了的,過了幾年,輪到你請他了,可能他覺得幾年前的事了,不來還禮的也很多,有時候來了的不一定是多麼好的朋友,也許是還禮,這是懂做人的規矩的,也許是因為你們有利害關係,比如,你是他上司,或者他覺得你有利用價值,而人不來禮到的,我到覺得是朋友,而又不來,又禮不到的人,你覺得是朋友?人都是趨利的,被利益矇蔽,有時候認不清現實,他更本就是過客,不想有牽扯,人家不來很正常,有些人請客,平時沒有來往,沒有關係,也是要請的,這就是有了利益考慮,來了,他賺,不來,他沒有損失,這種很多,放鬆心態吧,曾經莫不下面子,也為了討好別人,沒有來往的人,請客,次次都參加,還不止一次,他們自己都不好意思喊,就叫中間人通知你一下,後來才發現,人家更本不把你當回事,你有事了,裝聾作啞,就當扶貧吧,也不討好任何人了,有來往的,得還禮,來來往往,人情往來,有來有往呀,不能只來,不往?成年人了,不佔別人便宜,沒有來往的,就不去了,從尊重自己開始吧。


手機用戶6658434440


有可能是他忘記了這個事情,還有可能是她覺得跟你沒必要繼續往來。

我有個同學之前擺酒,通知了另一個同學,那個同學當時說會來,到了擺酒的前一天還說在等車下午會提前過來的(因為不在同一座城市),到了下午的時候她說身體不舒服,會晚點來,後面就一直沒有給答覆。說來還是不來,最後人沒來,也沒有隨禮,連最基本的招呼都不打一聲,搞得人家都不知道你來還是不來,就一直沒有消息了。

後面那個同學自己結婚的時候拍了婚紗照,還屏蔽了那個請她喝喜酒的人,還是我跟她說她去翻朋友圈才知道那條曬婚紗照的朋友圈就屏蔽了她一個人,她看了很生氣,說以後再也不會跟她有任何來往了。

本來在我們這邊請了你來喝喜酒,你沒來也沒隨禮的話,後面都不會再有什麼來往的。因為你根本就不重視別人結婚這個事情,


我是曉嵐



去給人家送了請貼,人家人不來禮也不到,這樣的事是時有發生的。究其原因,一個是你原來對人家的禮不到,二是他已無意與你交往,三是你在某些時候傷害過他,你忘了人家沒忘。等等。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一般人是不願意向別人訴說的。熱臉貼了冷屁股,會覺得很沒有面子。

某局領導,調到其它局後,孩子結婚,便通知了原單位的同事。結果有好多人沒去,他非常生氣,逢人便說這些人沒良心。後來有人勸他說:這種事就別張揚了。閒話就是兩頭箭。傳來傳去,有說他們沒良心的,也會有人說你不得人心呢?

對於這種情況,可能是事主把請客面擴大化了,人家和你沒有那個關係,所以不來。再一個就是你以前曾經缺過人家的禮,現在人家不出了。再一個就是人家對你心存芥蒂,當然是不會去了。


石韮花開放的季節


中國是個人情社會,婚喪嫁娶,必擺酒席。現在,就連孩子出生、孩子滿月、孩子上學、孩子考大學、老人過生日,也都辦酒席。說實話,隨禮已經成為一個特別沉重的負擔。

前一陣看到一個小視頻,一家為孩子考學大辦酒席,最後,才揭曉,原來那個孩子考的是駕校!

現在,熟悉不熟悉的,都會熱情地送來請帖。

大紅的請帖送過來還不要緊,而且還要帶上幾顆包裝精美的糖果,更有甚者,還給送來一盒煙。你說你要是不去吧,吃了人家的喜糖,還抽了人家的煙,不去實在說不過去。去吧,有的真的一點也不熟悉,甚至連名字都叫不上來。

前幾年我到合併後的新單位,管辦公室。單位年輕人多,每個月都會收到一堆請帖,有些部門的人員,我根本都不認識,得看著請帖才能對上名字。

有的參加完婚禮了,算是認識了,見面點點頭,還是忘了叫什麼;有的隨完禮了,過後見面仍然連招呼都不打;也有的,忘了去了,再見面就裝作不認識我了。

想起了小胖單位一個同事,那位大姐更年期了,有點精神不太正常,她兒子結婚,在單位大擺酒席,全廠所有人幾乎都通知了個遍。其中有位中層幹部出差了,也沒隨禮,這位大姐借病撒潑,每次見到這位中層幹部必破口大罵:你個臭不要臉的,孩子結婚你特麼不去,你人出差了,你錢還出差了?!

連罵了好幾年,她這句“人出差了錢還出差了”成為我們那個單位多少年的經典。

聽說很多人都把隨過的禮記帳了,我沒這個習慣,這幾十年隨過的禮,真的想不起來。很多隨過禮的,早都不再聯繫。難道,孩子結婚了,為了那幾百塊錢,費盡心機,再去聯繫?只為了告訴一句:孩子下個月結婚,請務必前來!

算了吧,這不變成要飯的了?

現在對於婚喪嫁娶,我現在是這個原則:通知到了我本人,那就隨個份子,關係到了,必須到現場;關係不到,禮到人不到。如果不通知,肯定是關係不到,那就禮也不隨,人也不到了。



結婚是人生大事,我們都希望能收到朋友們的到場祝福。或許朋友們有事可能來不了,我們也要學會諒解。

但是作為朋友可以有事不到場,但是禮錢必須到,這是朋友之間的禮尚往來。像題主這種情況,我覺得這樣的朋友不用在相處了。

送了請帖人未到,我認為可能有以下原因:

1朋友沒有把你當做朋友,在他看來1000元比你重要多了。(話說出來會傷人,但這也是實話)

2你們是朋友一直是你自己的錯覺,是你自己太自來熟了!

3朋友有事忘了來參加。(可能性非常小,安慰人的話)


朋友沒能來參加婚禮或許會很傷心,但是聽一下我同村一個人的例子,就可能會釋懷了!

同村一個男生,同學朋友結婚邀請他,他都沒有去過。有人說這樣的人跟灑脫,但是輪到他結婚,他把之前的同學朋友也全都邀請了一遍。

農村辦酒席,會提前預算一下人數,算一下會辦幾桌酒席。他結婚把同學朋友他都算了一遍,整整有三桌人,然後就是這樣安排的。

等到結婚那天,他算的三桌酒席就來了四個人,當時吃飯的時候,村裡的老少爺們都會拿這個說事,這件事就成了聊天得談資。他們一家搞得臉上一點面子也沒有。


正常在我們老家,同學朋友結婚隨份子都是600起步,而他結婚那天來的四個同學,每人就給了兩百塊。不過按照他之前從沒參加過婚禮,別人給他200元已經給他面子了!

要好的朋友之間,也需要禮尚往來,這樣才能長久!只出不進生埋怨,只進不出遭記恨!


大李生活記事


現在是請客甘願受責怪也不要大請,一班的社會關係基本上是兩虧,酒席一桌大約一千二三,來倆人二百伍,客人隨禮二佰,主家虧五十,客人吃的值不了一百,還誤工貼車費。這就叫兩不值。再者有些人街坊鄰居的你不叫落埋怨,叫了心裡多少義有點不情怨或乾脆不來。所以儘量少請客或不請客為好。


王者歸來


我就有過這樣的經歷,有位不在一個部門的同事,也就是點頭之交,他女兒結婚,打電話告我,我客氣了一番,但沒上禮也沒去,因為現在本來就不讓大操大辦,我兒子結婚我也沒準備告他,加之關係太遠,不想拉扯了,本來就是禮尚往來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