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大學高校存在什麼問題?

活動中心17653708


第一、大學的擴招把精英教育資源稀釋,名校出來的學生也不在有以往的自豪。導致整體學習鑽研風氣下降。

第二、隨著經濟高速發展,人們對物質需求過度追求,在高校的教師團隊中也不乏有很多蛀蟲,論文剽竊,帶領學生開發自己項目成果佔為己有如楊寶德事件等等。在這樣的整體風氣下學生思想、行為習慣也會受到影響。

第三、學生攀比心理。物質橫流得社會,利益化更為嚴重,本是學習知識,鑽研項目的年齡,卻把心思投入到如何掙錢。學術需要心靜才會有更大的發展。心思多了自然會心亂。

第四、互聯網、新媒體、新的文化藝術形態,讓好多學生沉迷其中,忘記了自己的初心。

第五、高中學習比較辛苦,在高三班主任渲染下的象牙塔,學生步入大學沒有了高中學習的態度。過度放縱。


奮鬥小小


現在的大學高校問題太多了。我是大學畢業出來的,以我的經歷我覺得學校還是很有問題的。

第一,學校的管理太差了,我入學的時候開始第一年都是小心翼翼從不逃課,緊跟學校老師的步伐走,而有的同學很少到教師上課,不是上網玩遊戲就是兼職等。我覺得學校應該把學生的學業放在第一位,雖然是大學了,我們也成人了,但是畢竟還是學生還是要接受知識完成學業的。學校作為管理者應該通過相關措施制止這種逃課行為的發生。一年下來我沒看到我們輔導員幾面,有時候碰見了可能都不認識,很少見的。作為學校應該重視對學生的管理。第二,教學方面也是做的不到位,我那時候上課,有個老師一節課給我們上完了三分之一的書,我當時覺得這是在上課嗎?說著說著就說把書翻到多少頁多少頁,下課後一臉懵逼。還有的老師都是照著書本讀,有的老師叫我們自己看,不懂的我再講一下,老師上課從來用不到粉筆的,PPT打開也是照著讀。大學老師就是這麼隨意嗎?當大學老師就這麼輕鬆嗎?

這也是我對大學感受最深的地方,感覺這樣很不負責任的,希望大學高校重視教書學習,重視學生管理,給學生一個健康的環境,讓他們帶著希望成長起來。


不負卿心36


近年來中國大學有了巨大的發展,當然也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從學校發展角度,針對地方本科院校談談存在的問題。

一、大多數地方本科院校資金投入不足,嚴重製約了學校的發展。

以黑龍江為例,很多地方本科院校資金來源相對單一,主要來自量兩大塊,一是按每個學生的地方財政撥款,目前是一個學生12000元;再就是學費收入,除藝術類專業學生外,基本在4000-6000左右。

再就是一些財政專項,比如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項目,中央與地方共建項目等等,這些項目需要去申請,款項數額不等,對學校資金需求也是杯水車薪。

而學校支出很大,比如人員開支基本在50%~70%左右;還有維持學校正常運轉的水電、取暖、物業、保安等等支出也非常大;那麼學校還要人才引進,科研支持,專業發展等等,真是捉襟見肘,舉步維艱。

二、師資隊伍建設困難,人才流失嚴重。

以黑龍江地方本科院校為例,近幾年人才流失嚴重,一般流失的都是有一定學術造詣,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博士、教授及其團隊。這對地方本科院校師資隊伍建設,遭遇前所未有之窘境。

這個人才基本流向發達地區,吸引他們的大致是待遇、地理環境、發展空間等等。由於大量流失,高水平師資力量薄弱,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團隊,付諸東流。

三、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轉變的問題。

近幾年隨著國際工程專業認證的開展,大部分理工科院校都在開展工程專業認證工作。從學校到老師乃至學生都在轉變觀念,用工程認證的理念去武裝頭腦。基本從原來的傳統教育教學模式轉變為工程認證理念。具體有三個理念:成果導向、以學生為中心、持續改進。

但是還有很多老師由於思維慣性問題,不能及時轉變觀念,遠遠不能適應信息化時代的潮流,導致學生上課不願意聽講,出勤率、抬頭率普遍降低,尤其是考查課,更是如此,課堂教學場面尷尬。嚴重影響教學質量。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問題,作為大學的管理者在不斷地更新觀念,為了解決目前的問題付出非常大的努力,發展中遇到的問題還需要發展去解決。在此也希望社會各界給予高校一定的理解與支持,共同努力做好大學發展,提高教學質量,做好學生培養工作。


工匠大咖


很多同學之間因為一點小事而破口大罵, 甚至是大打出手,更甚至於夥同好友對對方進行惡意人身攻擊(主要集中在廁所、校園死角等難以監管的地方),完全沒有考慮後果。這種現象在我們大學校園內屢見不鮮。

二、 來自學生之間的欺詐、侵權行為。

現在,大學生自主創業越來越普遍,隨之催生出了許多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欺詐現象。許多學生買賣假冒偽劣學習用品,劣質日用品,欺騙同學們,損害了同學們的利益,侵害了

放學後,來自校外不良人員對在校學生的侵害。

很多不法校外人員利用校園出入人口監管難度大的原因,偷偷潛入校園(尤其在夜間),敲詐勒索甚至毆打校內同學,給校內同學的安全、財產帶來了極大的潛在威脅,在同學之間

四、校園吸菸,酗酒問題

吸菸、是酗酒校園中最普遍的問題,吸菸問題常見於宿舍,校園,甚至公然在教室中吸菸,不僅危害了自己的健康,也嚴重損害看其他人的健康。酗酒常見於校外飯店、宿舍,而且酗酒常常與尋釁滋事相伴,更增加的學生暴力、打鬥行為的可能性

五、商店、食堂、小賣點的食品安全。

近年來校園周圍的餐飲業逐漸發展起來,但由於基礎設施的不健全,很多小賣店與垃圾堆為鄰,再加上監管力度不夠,飲食的極其不衛生。相當- -部 分同學在在校外流動小食品攤買飯、就餐。小商販絕大多數沒有《衛生許可證》,而且收完錢的手直接接觸食品,安全隱患極為嚴重。許多小店都是周圍村民設立的,完全以營利為目的,絲毫不不考慮學生們的

六、 由網吧等社會文化娛樂場所引發的不安全因素。

校園周圍網吧林立,裡面的人員魚龍混雜,偷竊,鬥毆事件時有發生,嚴重威脅著學

平常,經常會看到校園內張貼的尋物啟示,校園丟竊現象十分普遍,其中包括錢包、校園卡丟失,自行車丟失,甚至水瓶,校園丟失現象幾乎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都發生過

宿舍亂用違禁電器,很容易早成線路短路,釀成失火的悲劇。但亂用違禁電器現象還是屢禁不止,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更有甚者,為了在宿舍用大功率電器亂扯電線,極易

許多理化生因為對實驗基本規則不瞭解,在試驗過程中極易引發火災造成人身傷害。更有甚者,為了進行創新性的發現,在沒有老師親臨指導的情況下,進行違規實驗,給自己,給學校造成極大的的損失。還有體育活動前未進行必要的準備活動,而造成不必要的扭傷等。十、課間、室外活動時行走、上下樓或違紀攀爬造成的傷害。

有些同學為追求新奇刺激,攀爬樓梯、樹木,不小心很容易造成







時光機TIME


我國高等教育經歷了一個曲折發展的過程,目前我國高等教育已實現了高等教育精英化向大眾化的轉變。但是,由於我國高等教育起步晚、底子薄,高等教育規模的持續擴張,在給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帶來機遇的同時,社會各界和廣大民眾對高等教育質量的關注熱度不斷升溫,也給高等學校的教學和人才培養帶來更大的壓力。高等教育伴隨著發展也出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與堅持 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不相適應,需要我們正確對待。

1、目前我國高校全是嚴進寬出,許多學生認為只要是邁進了大學校門,就鯉魚躍龍門了,就不思進取了,混個畢業證就萬事大吉了。所以造成畢業生的職業素養不盡如人意,創新能力弱、動手能力不強、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需求。所以要在條件允許下,儘可能的寬進,但一定要嚴出,學不好就不能畢業。

2、在專業選擇當面,目前絕大多數高校是在學子入學前就選定了專業,等學習一段時間後才發現不喜歡自己所選的專業,但想換個專業又難上加難,造成許多學子不能樂業。所以高校應該在學生入學的頭一致兩年內,只學基礎學科,等學生對所學的專業有一定的瞭解後再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

3、絕大多數高校缺乏對大學生的職業素質的培養和就業的指導。智聯招聘副總裁趙鵬說:“現在大學生就業面臨的最大困難不是成績、知識和經驗的欠缺,而是職業規範和職業意識等職業素質的缺乏,企業招聘人才的標準有接近七成的權重是放在應聘者的職業素質上。”由此可見,職業素質已經成為影響大學生順利就業與職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培養和提升大學生職業素質不但關係到高校為社會培養和輸送人才的質量,也關係到高校的社會聲譽,更關係到大學生的就業。

4、專業結構和課程設置不能適應市場和社會的需要。傳統大學教育最大特點就是從傳統的“學科本位”模式出發,以完整的學科體系為出發點考慮課程開發,偏重理論知識的完整性、系統性和嚴密性,缺乏對社會需求的把握,往往是有什麼樣的老師,有什麼樣的辦學條件,就培養出什麼樣的人才。所以,在課程設置上就造成了理論教學多,實踐教學少;必修課多,選修課少等現象,專業設置也墨守成規,缺乏創新,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

5、高校學子的學風不正,道德水平失衡。現在學生上課遲到、早退、不聽講和曠課的為數不少,課後不復習,上網、玩遊戲佔掉了大部分時間的也大有人在。不少學生在畢業前一年就開始四處尋求就業門路,嚴重影響正常學習。近年來,學生考試作弊現象十分嚴重,一些學生為了推薦自己找到好的工作,製作假的學歷和榮譽證書。教師的學術風氣也不盡人意,有的教師為了謀取高職稱、高學歷,熱衷於寫論文 ,以致肆意抄襲他人的成果。有的年輕教師浮躁,教書不認真,搞科研又靜不下心來,這些嚴重影響了質量的提高。 所以高校要在師資和學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方面下些功夫。

最後一點,必須強調的是,以上所有的這些措施都必須建立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高等教育的核心在於解決人的問題,關鍵是要培養人的健全的人格、開放的心態、創新的思維方式和掌握創新的手段。因此,必須大力轉變高等教育的觀念,進一步加強對高等教育的內涵、發展、規律以及未來發展趨勢等觀念性問題的理論性研究,不斷地更新教育觀念。





太極拳系統化教學


大學存在的問題,這個問題有點廣哈,本人就從個人大學和碩士的經歷,說一說這個問題吧。

首先先簡單說一下本人的情況吧。本人是長三角地區的一所四非院校的碩士,本科和碩士是一所學校,所以也算對學校有所瞭解吧,畢竟呆了快七年了,而人的一輩子有多少個七年呢。

先說說大學生活的時候。說實話,這段時間並沒有感覺學校有太多的問題,可能平常也不多關注這些吧,每天就是上課、回宿舍,簡單的生活。這個時候呢,覺得學校最大的問題就是學習氛圍不濃,除了考試月,平常自習室基本看不到人,大家都在混日子的感覺。

第一次正式覺得很噁心的是大四保研的時候,其實一說呢,大家也都懂,我被擠下了名額,即使我大學三年的綜合成績比後面一名高了很多,最後還是比不過人家。所以呢,我第一次懂得了頭條裡面的故事,我也會遇到。

很多人說呀,這就是社會,就是現實呀。之後遇到的輔導員也是這麼和我說的,可是吧我們這麼努力的提高自己是為了什麼呢,不就是為了讓自己不遭受某些規則嘛,可是在所謂的本應該充滿學術氣息的大學裡,我們還是逃不過某些東西,某些讓我們噁心的東西。

當然這種事,當我讀碩士期間就更多了,此番種種,皆是自己成熟的催化劑。

所以吧,現在好好努力吧,至少自己受過的苦,別讓自己的孩子再經歷吧。

總結一下,本人大學存在的問題,學習氛圍不濃,社會氣息太重以及一些大家都懂的東西。

加油!


倉小寶cdy


我個人認為,現在的大學高校存在的問題有如下幾點:

一是學校雖是事業單位,實則變成國家財政供養的產業機構。不僅學校、教師創收,而且導致部分學生無心專注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無形中增加學生家庭經濟負擔。

二是大學高校教育,存在重智輕德、重理論輕實踐傾向。教師為名利而教,學生為名利而學甚至變成為利己主義者。從而導致如下現象頻發:

1、有的人畢業走上社會後,就業時高不成低不就,即便走上工作崗位也是挑三揀四,甚至頻繁跳槽、心神不定。

2、有的人無信念、無志向、無理想、無目標,做人怕苦、怕累、怕煩、怕髒,工資看高工作卻出工不出力,讓上司不欣賞、同仁看不慣。

3、有的人為了名利或達到個人目的,不是勤學苦練實幹,而是不擇手段走捷徑,從而給事業、給他人、給家庭、給社會造一些不良影響。

4、有的人畢業即失業,不願找工作做而是呆在家裡啃老,喜歡時尚享樂,不尊重父母長輩好言相勸,甚至走上貪婪惰落不歸之路。

三是,高校教育與社會需求不接軌。不少大學為了吸金招財,不僅設置專業重疊,而且盲目擴大招生。導致畢業生走上社會很難找到專業對口工作,幾乎有半數甚至更多高校畢業生就業是學非所用!既浪費國家高校資源,又給畢業生人生帶來打擊,更給工薪階層尤其是農民工學生家庭增加經濟負擔。


周廣容zgr


大致存在以下問題:

1、環境適應問題。在大一新生中較為常見。

2、學習問題。大學生常見的學習問題主要表現為:學習目的問題、學習動力問題、學習方法問題、學習態度問題,以及學習成績差等等。大學期間,學習往往不再如高中階段那樣得到絕大多數人的重視,目的不明確、動力不足、態度不好構成了學習問題的主要方面。

3、人際關係問題。如何與周圍的同學友好相處,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是大學生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同高中階段相比,大學生對人際關係問題的關注程度超過了學習,也成為大學生心理困擾的主要來源之一。人際關係問題常常表現為難以和別人愉快相處,沒有知心朋友,缺乏必要的交往技巧,過分委曲求全等,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孤單、苦悶、缺少支持和關愛等痛苦感受。

4、戀愛與性心理問題。大學生處於青年中後期,性發育成熟是重要特徵,戀愛與性問題是不可避免的。一般包括:單相思、戀愛受挫、戀愛與學業關係問題、情感破裂的報復心理等,而性心理問題常見的有:困擾,以及由婚前性行為、校園同居等問題引起的恐懼、焦慮、擔憂等

5、性格與情緒問題。性格障礙是大學生中較為嚴重的心理障礙,其形成與成長經歷有關,原因較為複雜,主要表現為自卑、怯懦、依賴、神經質、偏激、敵對、孤僻、抑鬱等。

6、求職與擇業問題,是高年級大學生常見問題。在跨入社會時,他們往往感到很多的困惑和擔憂。如何選擇自己的職業,如何規劃自己的生涯,求職需要些什麼樣的技巧等等問題,都會或多或少帶來困擾和憂慮。


夏季天空任鳥飛


謝謝提出,大家交流。

高校的主要功能包括:教學、科研、文化傳承和服務社會。 是通過老師和學生,老師和企業,老師和社會,老師和各級政府的互動實現上述四大功能的。

1、具體而言,教學中,與社會的交流尚且缺乏,因而在進口部分學生在前期小學初中教育中沒有培養好興趣,不知道為誰學習,真正要學什麼?出口部分,由於中國40年啊完成了國外200年完成的工業化和初步現代化,所以學生實踐機會少,有的實踐能力缺乏,到了企業和社會還要回爐精煉。有的學生由於家庭基礎,可以一輩子衣食無憂,但是實現青春的動力,我回答了,兩個:遠大理想和自己發現培養的興趣。因而,為別人為社會為人類做一點事情,甚或創造社會的需求!

2、科研方面,國家層面應該更多推動本地高校多建立本地的研究院所,更好結合本地企業商業實際,這樣教學科研也能更好地用上論文、專利,科研做在廠礦田野,論文寫在祖國大地。

3、服務社會,需要有的官方機構形成服務制度,使得高校普通教師想為、有為、有位逼著教師接觸社會、走向社會、服務社會。

4、文化方面,多舉辦類似文理交流的文化沙龍,首先在高校內部,再到高校之間、高校和研究所、高校和企業、高校和社會大眾的科普。不同學科、專業的人員交流,除了朋友關係,更要官方組織,多拉郎配,有好處,通過形式促進內容。

總之,更需要強調實踐! 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 膚淺認識,歡迎交流!



迪新材料科普南喬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本人從事教育行業多年,從小學到研究生再到教師實現無縫銜接,讀了19年書,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

在過去的2019年,我國有普通本專科學生790.99萬人,這個數字是空前的,說明我國人口素質在普遍增高,然而高校的擴招,也給教育帶來了嚴重的問題。

首先,高校的擴招不能全面保障人才的質量,在我國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國人比較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德育的教育,往往培養出來的學生高智商,但缺乏人文素養。同時對體育的教育功能忽略,大學生熬夜,打遊戲,不吃早餐等生活習慣不規律,多數學生在出校門的時候身體就垮了,更不用說為社會做貢獻。學校在培養學生的時候,較為注重理論知識的培養,往往缺乏實踐,實訓的培養,導致學生動手能力較差,初到社會要有一個較長的適應期。

其次,高校的擴招,讓我國學校如雨後春筍般增長,尤其是民辦院校,學校的增多就需要大量的高校教師,教師隊伍的建設就出現了問題,師德難以保障,所謂師範就是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長此以往培養的學生就會參差不齊。

最後,高校的專業設置存在問題,有些專業是社會上新興領域,高校為了生源,就開設與社會對接的專業,對專業課程的開設和專業教師的配備不科學,且學校不考慮長遠,只顧眼前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