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作文的《歌手》第3期,最沒有儀式感的,卻也最動人

這一期 的《歌手》,採用的雲錄製,歌手分別在所在城市演出。

這種雲對決,好的是環境不同,大家各顯神通。但是條件簡陋的,會比較吃虧;條件優越的,則大顯身手。

這一期的歌手在選歌上,實際上更像是做命題作文,根據當下的疫情主題來發揮,決定你能不能成功的,演唱和環境都相當重要。

最終這期米西亞能夠贏得第一,我認為跟她的儀式感最強不無關係。

片花中顯示,米西亞和工作人員在劇場中,正在籌備演唱的相關事宜,一萬支蠟燭在依次點燃,座位上沒有人,只有花花綠綠、各種顏色的燭臺。

這些閃爍著的燭火,不僅美輪美奐,人也已經不由自主地代入到某種情緒之中了。

米西亞說:這些蠟燭蘊含著我許多的願望,我希望儘快治癒大家悲傷與不安的心情。

當她和工作人員一起喊出"一起加油"時,我們已經被感動。

命題作文的《歌手》第3期,最沒有儀式感的,卻也最動人

米西亞《向著明天》

這首《向著明天》在主歌部分我就被深深感動了,哪怕只有簡單的鋼琴配器,哪怕沒有修音,只是簡單的吟唱,就把我拉進歌曲所營造的溫暖的、撫慰人心的情感之中。

她充滿磁性的嗓音,她充滿力量與柔情的演繹,她沒有太多舞臺動作、卻散著的光芒,都讓人感受到了她的真誠,她的期待與願望,她與之共情的心靈。

就像有人說的:她是技術流與走心派的合體。

她在歌手舞臺的第一首歌起,我就成了她的歌迷。

袁婭維《有一種悲傷》

這首《有一種悲傷》聽ALIN的原版,如果是質樸的紙張的話,那袁婭維版本的,從編曲到演繹,都上了一個臺階,更像是更加漂亮的塑料。

所以會出現兩個聲音:有的更喜歡原曲的質樸,感覺更有著樸實的、感動人的美;而有的,則更喜歡更加高級,更有光感的。而對我來說,我更喜歡原版的。

《有一種悲傷》必須有一種悲傷在裡面,否則就失去了主旨,而袁婭維的情歌,"情"的部分還是差了點火候,所以沒有感動到我。

不過我要強調的是,袁婭維在唱功上,在對歌曲的駕馭上,的確進步了很多,她的發揮空間很大,只要唱對了歌,可以看到一個可鹽可甜,"西方的酒"與"東方的茶"自由切換的袁婭維。

命題作文的《歌手》第3期,最沒有儀式感的,卻也最動人

華晨宇《你要相信這不是最後一天》

大概是時間太倉促,華晨宇的這首《你要相信這不是最後一天》無論是詞還是曲,都不夠好。

作曲上面,太多《好想愛這個世界啊》的痕跡,因為相似度太高,對這首歌的驚喜感就打了折扣,創新性不足。

還有詞,裴育寫的這首歌的詞,遠沒有她和華晨宇合作的其他作品那樣的成熟和令人回味。

所以,我沒有被這首歌打動到。

儘管華晨宇演唱時非常的走心,演繹得也沒有瑕疵,但整體上,感覺比較空泛,沒有情緒的流動。

命題作文的《歌手》第3期,最沒有儀式感的,卻也最動人

徐佳瑩《小半》

這是到現在為止,徐佳瑩表現最好的一次。

徐佳瑩對這首歌的表達,舉重若輕,非常的特別。

這次的雲錄製,她自己講非常的緊張,但表現得卻很輕鬆,投入度很高,加上選歌上有進步,讓我看到了一個光芒閃閃的徐佳瑩。

徐佳瑩每次的選歌,都非常不適合比賽,不免吃虧。希望她在選歌上多下點功夫,好展示出最好的自己。

命題作文的《歌手》第3期,最沒有儀式感的,卻也最動人

周深《能解答一切的答案》

這期,周深的條件算是最簡陋的了,在家中表演,一支麥克風,一面白牆,

可這位白衣少年,一把乾淨如天籟之聲的嗓子,卻唱出了最溫柔、撫慰人心的歌聲。

那清澈的不加修飾的音色,那真假聲的行雲流水般的轉換,那溫暖如陽光的訴說,都不動聲色地浸潤進人的內心。

條件最差,卻唱出了最動人的歌聲,這就是周深。

相比起上一期,這期的周深,讓人發自肺腑的喜愛和欣賞。

命題作文的《歌手》第3期,最沒有儀式感的,卻也最動人

這一期,最感動我的是米西亞、周深和蕭敬騰。

這期類似命題作文,在被侷限的題材裡面,誰能戴著鐐銬還能跳好舞,誰就會成為最大贏家,而在這裡面,米西亞做得最完美。

其實,在每一期裡面,把每首歌當自己的最後一首歌來唱,才能確保安全。

人生,又何嘗不像《歌手》舞臺,不知道安全和危險,哪一個先來。

那只有拼盡全力,先保自己安全為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