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上記載的,就是真的嗎?

木子樹下看歷史


成者王侯敗者寇,史書基本上皆有勝利者書寫,尤其在李世民干涉史官記錄之後,史書上的記載可以這麼說大的事件走向可能沒變,但在細節上勝利者為了美化自己的行為則是極盡的去引導後世的看客或者是研究者,因此在讀史的時候不能只聽只看一家之言,要多方綜合對比,不管正史或者野史相互參照之後,自己再梳理一番,基本上離真正的歷史不遠了,這是結論。

回到最初關於史書記載的問題在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事件不得不提,那就是發生在齊國的崔杼殺史事件,當時崔杼的妻子東郭姜與齊莊公通姦,然後設計將齊莊公殺死,齊國的太史公在記錄這件事情的時候如實的記錄下來,崔杼不想背上弒君的罪名,希望史官可以美化一些,史官不同意,崔杼大怒之下將史官殺害,史官的二弟、三弟在續寫史書時又如實的記錄,崔杼也將他們殺害,等到這位史官的四弟記錄歷史時也公正如實的記錄,最後崔杼無可奈何的將其放了。

從這件事情上我們可以發現先秦的史官還是有一定的節操的,他們可以為史書而死,當然這不是說先秦的史書記錄都是真的,畢竟當時的歷史也是勝利者書寫,只是說那時的歷史記錄可能更符合歷史。

後來的史官為了個人利益開始放棄這種節操,尤其是到李世民干涉史官的記錄後,後世的帝王愈發的肆無忌憚,史官也愈發的無節操,歷史被篡改成為常事。

既然歷史被篡改了,我們還需要去學習麼?當然有必要,因為前文也提到歷史雖然被篡改,但大的歷史走向卻沒變,我們最開始學習歷史其實也只是學習大的脈絡,這點對初學者而言是沒有改變的,至於細節一般是專業人員需要去探究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