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立群與郭沫若過了半輩子,在郭去世後,為何選擇自盡?

黑妹李麗霞


於立群在得知郭沫若生前所犯下的事累之後毅然決然選擇自殺的選擇,對於於立群而言,我個人認為,這樣的結局對其而言是一個最好的歸宿,但同時也是一個最無力的內心反抗表現形式。“於立群自縊死亡於北京故居”的真實原因在歷年的大眾探討中,早已不是一個值得深究的問題了。


她身為郭沫若這一生中的最後一任妻子,隻身陪伴了郭沫若先生近乎40年(1939年~1979年),直到郭沫若去世後(1978年6月)的生活中,於立群再也沒有了往日平常的生活(於立群僅在郭沫若去世8個月後便自縊而死),面對著兩個兒子的先後離世,再緊接著,於立群又在整理丈夫郭沫若遺物之時所無意發現的“隱藏了多年的秘密”,於是於立群便在綜合因素之下,無奈選擇自縊。當時乃至如今對於於立群的真實死因都以“抑鬱症自殺”來公之於眾,但我認為,這樣的原因是否有些太過泛泛而談了呢?

僅以我個人觀點來評價郭沫若先生的話,如果不是肆意將其“風流情史”揭露開來,那麼獨獨憑藉其於文學上的價值和對新中國的社會價值而言,郭沫若先生必定會為國人所景仰,但同“新時期”的徐志摩一樣,郭沫若也具有其自我的一部“濫情史”,有甚者竟為之所咬牙切齒。於是我便這樣來概括之:世人皆知郭沫若在文學上的斐然文才,但卻唯獨瞭解不了屬於他自己的愛情。

郭沫若的一生中總共經歷過三段正式婚姻,期間還夾雜伴有著風流情史。他的原配夫人張瓊華在他遊學至日本後為其堅守68年,在日本的郭沫若隨後又尋至了第二任妻子郭安娜(佐藤富子),結婚之後,郭安娜為郭沫若誕下了四男一女,但郭沫若旋即又拋棄郭安娜和幾個孩子,轉身回國結識了於立群,也就是他的第三任妻子。這期間,還有與他同居數年的戀情女友于立枕。

喪夫之痛,孤獨伊始

1978年6月,郭沫若先生終因重病而長期治療無效逝世於北京,享年86歲。郭沫若的逝世,對於家國的損失是實為巨大的,但在此我們拋開其於國家的損失,單單謹先將視角迴歸到家庭方面。時隔郭沫若先生去世,年過花甲(62歲)的於立群夫人此時再也難以抑制自己對於丈夫去世的悲痛情緒。身心本就患有嚴重疾病的她,在丈夫去世的那一段時間裡開始變得魂不守舍,她作為郭沫若的最後一任妻子,陪伴其至40年,她把最好的青春年華和人生的最後時光都毫無保留地留給了郭沫若,這40年來,兩個人相濡以沫、相敬如賓,兩個人之間有著相同的文學嗜好和生活樂趣。如今突遇猝世、先行離別的丈夫,對於於立群夫人而言,無疑於是巨大的精神打擊。

喪子之痛,孤獨倍增

在丈夫郭沫若離世之前,於立群最先遭到巨大精神打擊的事情便是——兩個兒子的先後離世。於立群夫人在和郭沫若先生結婚同居後的40年裡,先後總共為其誕育了四男二女(兒子郭漢英、郭世英、郭民英、郭建英,女兒郭平英和郭庶英),其中兩個孩子僅相差一年先後死亡的現實對於立群和郭沫若產生了深遠且巨大的打擊,當時的於立群常年患病,如此一來,身心愈加俱疲、雪上加霜。

舊情曝光,悲痛交織

於立群的去世是緩慢的,但又是突然的。“緩慢的”是因為於立群在此之前便在原本疾病的基礎上先後屢屢遭受到了兩個兒子和丈夫的去世,這種壓抑和折磨是長久積累而成的;“突然的”則是因為“40年前一封長信”的無意重見天日,加劇了於立群精神崩潰的速度,最終致其自縊而死。這封書信的發現就是40年前“丈夫郭沫若和胞姐於立枕的無果戀情”,想必大家多多少少也都有所涉獵。來自臺灣的謝冰瑩是於立枕的生前摯友,她曾於1984年發行過《於立枕之死》的文章,文中大致如此提到:1937年謝冰瑩前去醫院看望正在產房當中的於立枕,此時感情激動的於立枕剛剛打掉腹中胎兒,而這胎兒的生父,正是始亂終棄、不負責任的郭沫若,而後面對著郭沫若的濫情拋棄,孤立無援的於立枕無奈之下選擇了自殺。

但是這種說法在經過後世學者的相關探討一下未免漏洞百出,只是謝冰瑩的一篇《於立枕之死》並不能夠甚為完全的說明問題。對之最為官方的說法是:於立枕於1934年被以報社記者的身份派往東京,隨後便與早就相識的郭沫若來往甚密,至於兩人之間發生過何事,確實沒有存世資料可以參考。


木劍溫不勝


1939年1月,郭沫若跟於立群舉行了婚禮,兩人舉案齊眉四十年。1978年郭沫若病逝後,作為妻子的於立群悲痛之餘,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整理郭沫若的遺物中。然而在整理遺稿時,發現夾在書本里中的一封信後,於立群帶著愧疚與悲憤,選擇了自殺。

(郭沫若,於立群夫婦)

想要知道於立群自殺的原因,我們先來了解下郭沫若的生活做派。

郭沫若,一代文豪,也是流氓

郭沫若是二十世紀的文化巨人、中國歷史上的文化巨人,可以用奇才形容也不為過。但是說起他的私生活,很多人談及都會帶著批判,因為他的行為如流氓一般,對待感情從來就沒忠貞過。他的感情史可謂是非常豐富,算得上是玩弄感情的“一把好手”,他這一生先後一共娶了三位老婆。

  • 第一任老婆:原配張瓊華。

1912年,20歲的郭沫若結婚了。在此之前,郭沫若甚至都沒見過女方張瓊華一面,只是聽著家裡人說認識幾個字,而且還是解放天性,沒有纏足的女子。郭沫若非常開心,認為自己找了個新時代的女性,所有就沒反對父母的包辦婚姻。然而結婚當天見到女方有著一雙三寸金蓮,而且長得還非常的普通,於是心裡落差十分大,在新婚洞房五天後就跑了。郭沫若這麼不負責任的一走,可憐的張瓊華也沒離開郭家一步,26年來盡心盡力的服侍照顧公婆。哪怕新中國成立後,張瓊華去北京看望郭沫若,他都避而不見。

  • 第二任老婆:日本貴族女子佐藤富子。

話說郭沫若結婚5天后就跑到日本去了,然而他風度翩翩的外表,以及他的才氣將出身於日本貴族女子佐藤富子深深吸引住。佐藤還專門寫了交往信,當時的郭沫若被窮困潦倒以及孤獨包圍著,收到佐藤的書信,他覺得非常開心,也是回了一份情書,兩人就這樣相戀了。然而由於當時中國在世界上的話語權很低,佐藤家族看不起來自中國的郭沫若,於是百般阻撓。為了不讓郭沫若為難,也為了能和郭沫若在一起,佐藤富子和家族決裂,並和郭沫若同居在了一起,心甘情願地和郭沫若安貧守賤,為他生育了4兒1女。

然而1937年,郭沫若拋下佐藤富子和5個孩子,一個人回到了上海。當時日本全面侵華戰爭開始,佐藤因為跟郭沫若關係密切,日本當局幾乎隔一段時間就要被拷問跟監禁,甚至她都不知道郭沫若是死是活,同時她還要肩負著撫養五個孩子。新中國成立後,她帶著五個孩子找到郭沫若,但是此時的郭沫若已經在國內再一次結婚了,心裡十分難受,但是木已成舟,佐藤要不回她的丈夫,好在最後被周總理妥善安排,1979年在北京病逝。

從郭沫若對待先後兩人老婆的行為上,就可以看出他是個不負責任的男人,對待妻子太過無情,說是流氓也不為過。

  • 第三任老婆:於立群。

於立群出身於書香世家,祖父做過榜眼,還做過禮部侍郎,也算是家道中落,但是不影響她的氣質養成。於立群跟郭沫若相識於姐姐於立忱的葬禮上,此時於立群是當時比較有名氣的明星,她接拍過多部電影和話劇。因為她發現姐姐遺物中有封寫給郭沫若的信,也正是因為這次相遇,郭沫若喜歡上了具有獨特的氣質和良好修養的於立群。

此時的郭沫若雖年長於立群24歲,但他不論在文學上,還是社會上都享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也幾乎是人人都知曉大文豪郭沫若。再加上他追求起於立群來,感情熱烈得像老房子著火,人又浪漫風趣,溫文儒雅,畢竟成熟男人知道年輕女性喜歡什麼。很快,兩人便確立了戀愛關係,然後結婚生子。於立群是陪伴郭沫若走完最後一程的妻子,一共生育了4子2女。

當郭沫若死後,她發現一份信,可以說這封信讓他的價值觀崩塌了,因為涉及到兩個人,一個是她最愛的姐姐於立忱,另外一個就是她的丈夫郭沫若:原來郭沫若在留學日本期間,在跟佐藤富子同居期間,自己的姐姐是郭沫若的情人。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促使於立群在郭沫若病逝後八個月也自殺呢?

  • 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上文提到,於立群的姐姐是郭沫若的情人。因為於立群有嚴重的神經官能症,所以在她最後一刻才弄明白在姐姐葬禮上,郭沫若會出現的根本原因。同時對於這幾十年的感情,她會有所懷疑,是不是郭沫若一直將自己當成於立忱,或許於立群是接受不了親姐姐是自己丈夫的情人的事實,又或者是無法判斷郭沫若對自己到底有多真心,於是一氣之下,自殺了。

  • 兩個兒子相繼去世,丈夫去世,將她活下去的信念壓垮。於立群經歷兩個兒子郭世英、郭民英的不明不白的去世,相濡以沫的丈夫也病逝了,所以她對生活失去的希望,再加上自己的病,幾個相加起來,於立群選擇自殺來逃避這個現實的社會。

1979年2月25日,於立群自縊北京。官方消息:“和姐姐一樣,受‘精神和病痛折磨’的於立群去世”。但是根本原因是什麼,恐怕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了吧。


歷史每日說


郭沫若和於立群生活了40年,兩人有6個孩子,這段婚姻原本很美滿的,可是,於立群卻在收拾郭沫若遺物時,得知了姐姐的死跟郭沫若很大關係。

一邊是自己的親姐姐,一邊是跟自己生活了40年的丈夫,而姐姐因為丈夫的緣故,自盡身亡。

郭沫若跟姐姐是戀人關係這個是於立群之前所不知道的。據說,於立群當時身體狀況還不太會,一氣之下就自殺了。

那麼郭沫若跟於立群的姐姐到底是咋回事呢?

這話就要從頭說起了,郭沫若一生共有4名女性伴侶

第一個,張瓊華,郭沫若的原配夫人,兩人是包辦婚姻,沒有感情,後來離婚。

第二個,郭安娜,日本人,原名佐藤富子,郭沫若在留學日本期間相識,兩人相愛並結婚,有5個孩子。

第三個,於立忱,郭沫若在日本時結識,產生感情併發生關係,但當時郭沫若是有婦之夫,這種情人關係無疑屬於“婚內出軌”,很不道德,而且郭沫若信誓旦旦要和郭安娜離婚,迎娶於立忱,卻在於立忱懷孕後要求打掉孩子,使得於立忱萬念俱灰,在1937年返回上海後自殺。

第四個,就是於立群,給郭沫若生了6個孩子。

兩個人的婚姻週期是最長的,有人猜想,兩個人的婚姻只所以這麼長久,或許是郭沫若心裡一直藏在對她姐姐的愧疚吧。

人做事天在看,於立群最後的自殺,可能還是一時接受不了姐姐的死跟丈夫有關。


濤說教育


1978年6月,郭沫若去世。八個月後,其第三任妻子於立群在故宮自縊身亡。於立群是因悲傷追隨丈夫而去嗎?並非如此,她的自盡與郭沫若一封遺信有關。

(於立群)

這一事件還要從郭沫若的早年婚戀史說起。郭沫若一生至少與五位以上的女性有過婚姻關係,其中有三位是明媒正娶的妻子,其餘的是未被承認的事實婚姻。

二十歲時,郭沫若在父母的包辦下,與大她兩歲的同鄉張瓊華結婚。兩人之間沒有什麼感情,郭沫若在婚後第五天就離開了張瓊華,之後的張瓊華守寡68年。

兩人之間的婚姻關係一直沒有解除,張瓊華卻本分的侍奉著公婆,對郭沫若是相敬如賓而沒有半句怨言。1980年,九十歲的張瓊華去世,一生沒有留下子嗣。

婚後第四年,郭沫若在日本認識了他的第二任妻子佐藤富子。郭沫若對小他兩歲的佐藤富子一見鍾情,為此佐藤富子與父母的關係,郭沫若為其取名郭安娜。

在日本的十三年間,兩人育有四子一女。抗戰爆發後,郭沫若不辭而別,直到十年後郭安娜在得到了郭沫若的確切消息,便帶著孩子漂洋萬里來中國尋丈夫。

但郭沫若卻將其拒之門外,最後在政府的關照下,郭安娜加入中國籍,定居大連。1995年在上海逝世,享年101歲。臨終時將自己所有積蓄全被捐獻給國家。

從日本回到上海後,郭沫若在朋友的介紹下認識了小她24歲的於立群。郭沫若對於立群一見如故,很快被她的漂亮的外表所吸引,當時的於立群投身文藝界。

這時的郭沫若早將郭安娜與孩子拋之腦後,這也是他拒見郭安娜的原因。郭沫若與於立群因抗戰事業走到了一起,二人同居兩年後在總理主持下補辦了婚禮。

(於立忱)

據說,當時總理意味深長的對郭說,希望這是他最後一個婚禮。婚後於立群給郭沫若生了四子二女,解放後,於立群患上了神經官能症,一直在醫院裡靜養。

相比之下,郭沫若的生活要自在的多,家裡家外都是於立群在操勞。1967年,兒子郭世英突然墜樓而死,使於立群精神崩潰。中年喪子對於立群的打擊很大。

十一年後,郭沫若因病去世,終年86歲。悲痛萬分的於立群在整理郭沫若遺物時,發現了一封書信,信中寫著姐姐於立忱早年和郭沫若保持著事實婚姻關係。

這對於立群來說,無異於五雷轟頂。就在郭沫若去世八個月後,於立群始終難以接受這一事實,最終在故宮自縊身亡,時年63歲。於立忱與郭沫若有何關係?

實際上,郭沫若早年在日本就已認識了於立忱,當時他已有妻子郭安娜和五個孩子。於立忱是在報社工作,自身患有肺病,以特派記者身份到日本兼顧治病。

於立忱的居住地離郭沫若家很近,她也因此經常去拜訪郭沫若。一來二往,兩人的關係很快升溫,經常揹著郭安娜偷偷約會,這讓老實的郭安娜十分的不安。

報社社長曾追求過於立忱,他對郭沫若的行為非常痛恨,於是取消了於立忱的旅費。於立忱只好在1937年初回到上海。這時的她已經疾病纏身,且有孕在身。

住院後的於立忱一直鬱鬱寡歡,她曾對女作家謝冰瑩傾訴,說郭沫若親口說他對郭安娜沒有感情,欲提出離婚。但在她懷孕後,郭沫若開始敷衍並要她打胎。

而這時她才明白,郭沫若是一個寡廉鮮恥的大騙子。於立忱說她已無臉見人,她對不起父母和朋友,她的一切都毀了。在回上海後不久,於立忱突然自殺。

四十二年後,妹妹於立群才知道了姐姐於立忱與丈夫郭沫若之間的這一段事實婚姻。這也是郭沫若對於立群一見如故的原因,於立群與姐姐於立忱長得很像。

另外,郭沫若還曾有過兩個女伴侶,一個是南昌起義時的革命佔有彭漪蘭,另一個是大革命時期的伴侶黃定慧。據說還有一位風流女在,姓名早已無法考證。

以上便是於立群自盡的過程及相關原因。


野史也是史


這個問題乍一看還以為是於立群和郭沫若夫妻伉儷情深,所以於立群才會在郭去世之後選擇自盡。


其實真實情況並不是這樣,於立群自殺的真正原因分析如下

我們先來看看他們兩個離世的時間,郭沫若於1978年6月逝世,而於立群是在1979年2月去世的,這之間大約相差八個月左右,如果是因為接受不了丈夫的死亡想要追隨他去的話應該不會等這麼長時間。

另外在郭沫若逝世之後,於立群還曾一度把精力投入到念《郭沫若文集》的出版工作中,因為於立群女士特地編選了一本郭沫若在解放後所作的詩集—《東風第一枝》以紀念郭沫若。從這裡便可以看出其實於立群並沒有打算做殉情之類的事,那麼會不會是因為長期遭受精神和病痛的折磨而亡呢?


於立群於1979年2月25日在北京故居去世,而後官方對於此事的報道是:和姐姐一樣,受‘精神和病痛折磨’的於立群去世”。當然,官方對此的解釋也不是不無道理,據瞭解,於立群自解放後,身體狀況就十分糟糕,還患了嚴重的神經官能症。為此他還曾和丈夫子女分開過一段時間,去外地的醫院靜養,後來身體有所復原以後才又回到北京。

後來在那個非常時期,因為丈夫郭沫若的緣故,他們一家人都遭受了猛烈的攻擊,處境也越來越糟糕,於立群一生共生育六個孩子,四兒兩女。可是光是那個時期就失去了兩個兒子。雖然當時毛澤東有下令對郭沫若一家進行保護,可是還是無濟於事。


1967年,在音樂學院讀書的郭民英自殺,次年,正在北大讀書的郭世英就被北京農業大學的紅衛兵抓走並毆打致死。兩個兒子的相繼死亡無疑給於立群帶來了巨大的打擊,而本就患有神經衰弱症和心臟病的她更是悲痛欲絕,精神再次受到創傷,以後便多次住院,身體也每況愈下。

在這裡,我們或許可以這麼理解,於立群在多重的打擊下,精神狀態已經達到頂峰,然後在1978年這個和自己過了大半輩子的丈夫又悄然離去,這就自然成了壓死她生命的最後一根稻草,於是於立群在殘喘了一年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也停止了自己多年來的痛苦。這麼看來,似乎一切都順利成章,可是關於於立群的死還有一個細節問題。

那就是於立群是在1979年2月得知自己的丈夫郭沫若其實在1934年至1937年就一直和於立忱(於立群的胞姊)保持著戀人關係。這也就是說郭沫若和於立群在一起前,一直在和於立群的親姐姐交往,而且姐姐於立忱是在1937年自縊身亡的,這就很容易讓人理解為因為郭沫若的原因使得於立忱憂鬱自殺。


而在北伐時期有一位瞭解郭的女作家,她叫謝冰瑩,就是她揭開了這個真相:於立忱貌美,親切可愛,標準的好記者形象,可惜被郭沫若害死。於立忱在臨死前約見了謝冰瑩,親口告訴了她一切:



“你想不到吧,郭沫若是這樣一個卑鄙無恥、人面獸心的大騙子!”“三年前,他拼命追求我,說他和安娜根本沒有感情,更談不上愛。他說自從愛上了我之後,他下決心要擺脫安娜,正式提出離婚,然後和我結婚,可是自從我受騙懷孕之後,他的態度突然改變,對我冷淡,吞吞吐吐敷衍我。肚子裡的孩子已經三個多月了,他要我把孩子拿掉。這時我才大覺大悟,才知道他原來是寡廉鮮恥的,人格掃地的大騙子。我恨透了他。大姐,我實在無臉面見人了,我要自殺。我對不起父母,對不起國家,對不起朋友,我一切都完了。”

文裡說的“安娜”是被郭沫若拋棄的第二個妻子。

(“文學巨匠”郭沫若)

而於立群此時或許對姐姐有一種愧疚的感覺,又或許是因為無法接受自己深愛的丈夫和自己的胞姐有不正當的關係這樣一個事實,更不能接受自己所愛的姐姐被自己所愛的丈夫害死的事實而選擇的自殺。資料上對於立群死亡的方式描寫的是縊死,也就是上吊。無論怎麼說於立群的自殺和郭沫若都脫不了關係。


小姐姐講史


“兩條小辮子,一身藍布衫,面孔被陽光曬得半黑,言談舉止穩重端莊,絕無一般女明星的輕浮與淺薄。”這是郭沫若對於立群的第一印象。

郭沫若與於立群相識,這其中還要牽扯出郭沫若的另外一段風流債。

於立群去見郭沫若其實是去送信的,於立群的姐姐於立忱。

民國女作家謝冰瑩在《文史春秋》中說到:“三年前,他拼命追求我,說他和安娜根本沒有感情,更談不上愛……肚子裡的孩子已經三個多月了,他要我把孩子拿掉。”

這段話就是謝冰瑩記錄的於立忱自殺前的自述,直到此時人們在知道,於立群的姐姐於立忱自殺並不是迫於當時生活的壓力,而是死在了不幸的感情上。而這段感情裡那個浪子正是才子郭沫若。

那麼於立忱與郭沫若直接又有哪些感情糾紛呢?於立忱為什麼會去為一個有婦之夫獻身,最後選擇自殺呢?

1934 年於立忱被《大公報》公派到了日本,作為記者,於立忱去採訪了同在日本的郭沫若。

此時的郭沫若已經拋棄了國內的妻子,與日本女子安娜有了五個孩子。正是這次異國見面,讓於立忱陷入了這段荒唐的感情。

才子佳人,在異國相見,又怎能不動心。郭沫若告訴於立忱自己與妻子安娜感情並不深,於立忱信了,所以開始了與郭沫若見不得光的生活。

1937年,於立忱自殺,當時很多人都說她是因為生活上的不如意,或許只有郭沫若知道這不如意的背後還有哪些故事。

直到謝冰瑩出來說話,人們才知道了原來這段牡丹花是被一位浪子折斷了。

後來於立群就帶著姐姐於立忱留下的信,去找了郭沫若,可是這又是一個不幸的故事的開始。

於立群矇在鼓裡,並不知姐姐自殺的真相,郭沫若才高八斗,對得起天地,唯獨對不起自己的女人。

於立群知道姐姐給郭沫若寫了信,可是並不知道他們之間的故事,因為當時謝冰瑩的書還沒有出。

郭沫若見到於立忱的信後,覺得心中有愧,想要好好照顧於立群,可是他花心的毛病還是改不了。

1938年,郭沫若與於立群同居,後來兩個人共生了六個孩子,但是於立群始終不知道姐姐的死因。

1979年,時隔四十多年,於立群知道了,原來當初姐姐正是因為眼前的這個負心漢才自殺的。一時愧疚與悔恨,讓她有些無力面對生活,選擇了自縊。

郭沫若是才子,也是負心漢,和他走得近的女人,總是厄運纏身。


斯幽說歷史


曉夢夜讀為你解答。於立群和郭沫若的相識,是因為一個人,而於立群選擇自盡,同樣是因為這個人。她就是於立群的姐姐於佩琛,也叫於立忱。

於立忱在師範大學時,是一個活躍青年,喜歡文學,擅長演話劇,曾主演過法國名劇《啞妻》,當時她還是一名共產黨員。

1934年,於立忱得了肺病,到日本治病,併兼任《大公報》東京特派記者。當時,郭沫若也在日本,已與日本女子郭安娜結婚。於立忱常常去拜訪郭沫若,倆人一見鍾情。但於立忱因為疾病纏身,痛苦難忍,在1937年5月自縊身亡了。

也正是在1937年,郭沫若從日本回到了上海,投身於抗戰的革命事業中。因朋友介紹,他認識了於立群。


倆人第一次見面時,於立群把大姐於立忱思念郭沫若的詩箋交給了他。郭沫若在激動之餘,想到的是,一定要替她姐姐好好保護立群,二人此後就經常見面。

郭沫若年長於立群24歲,於立群對郭沫若是十分敬重的,而郭沫若對於立群是讚美有加。

於立群和郭沫若在1938年初同居,生了四男二女,於立群成了郭沫若一生當中的最後一位妻子。郭沫若第一位夫人張瓊華1912年結婚後,在郭家空守六十八年,無子女,也未離異;第二位夫人郭安娜,1916年戀愛同居,生了五個子女;第三位就是於立群,也是陪伴郭沫若終老的人。

於立群被稱為“抗戰夫人”,也歷經了很多磨難。1967年,兒子郭民英自殺;1968年,兒子郭世英被紅衛兵毆打致死。周恩來曾親自到郭家安慰於立群。兩個兒子的死讓於立群悲痛欲絕,精神上受到了極大的創傷。1978年郭沫若也永遠地離開了她。

更讓於立群難以承受的事情是,在郭沫若死後,也就是1979年2月,於立群在整理丈夫遺物時,發現郭沫若在1934年至1937年,竟和姐姐於立忱一直保持著不倫關係。這可能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於立群在1979年2月25日,縊死於北京故居。官方消息對於立群死因的公告是這樣寫的:“和姐姐一樣,受‘精神和病痛折磨’的於立群去世”。

我是曉夢夜讀,感謝你的閱讀,希望你喜歡我的文字。


曉夢夜讀


我是你的朋友夜航船!請聽聽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答:於立群與郭沫若過了半輩子,在郭去世後,為何選擇自盡


郭在感情上堪比種馬

首先,郭早年是個同性戀,其實這也無可厚非,可他在感情方面的問題並非只是性取向不一這麼簡單

少年郭沫若在樂山讀小學時,深深地愛上了一位同班男生,他曾在自傳中坦言,他倆“一見傾心”,並且形影不離,常利用晚自習、星期天結伴外出悄悄幽會,雖在同窗下讀書,也禁不住鴻雁往來,情意綿綿,郭沫若稱這是“比戀愛更嚴肅”的同性戀。升入樂山中學以後,郭沫若又迷上了一位相貌佚麗的汪姓少年,說他們甚至嚐到了“真正的初戀”的滋味,他們常常在傍晚或深夜,遠離有人的街道和同學的視線,躲到偏遠的城郊,兩人緊緊相偎在一起,感覺無限愜意。一天,郭沫若喝醉了酒,神思恍惚中,覺得有人在吻他,並有一股甜甜的汁液流入他焦渴的喉管。睜開眼睛一看,原來是“汪哥”正將咀嚼過的甘蔗汁緩緩送入他口中,郭沫若真是喜出望外。郭沫若緊緊地把汪君抱著對他說:”啊,我真愛你呀!”

其次,他讓一個剛過門五天的新婚妻子獨身一人等了一輩子,到死她還在為他不辭而別守活寡

1912年,郭沫若與張瓊華(有重名現象)(1890—1980)在父母的包辦下與其結婚,實際兩人並沒有感情。在享受五天新婚生活後,郭沫若離家,兩人沒有離異,以後68年裡,張瓊華孤獨一人一直守在郭沫若老家。1939年郭還鄉時,向還在守活寡的張瓊華鞠躬表示歉意。1980年張病逝於樂山,沒有留下子女。

其實郭後來完全有能力去找張,可是他沒有

再次,跟著他的女人始終未得善終,一個異國漂泊,葬身他鄉,一個三尺白綾,了卻殘生

1916年,郭沫若在日本與佐藤富子(1894年-1995年)同居,佐藤富子為此斷絕了與父母的關係,郭沫若為其取名“安娜”。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郭沫若不辭而別離開日本,與安娜斷絕了聯繫。此後佐藤富子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大連,改名郭安娜,跟兒子郭和夫住在一起。郭安娜曾被選為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文革爆發後,受到一定影響。在此間她還提出要回日本看她快百歲的母親,但在很長時間內未能成行。直到1974年,八十歲的安娜才得以回日本,此次回國她處理掉了跟郭沫若一起生活過的在市川市的房子。第二年,她又到北京看望了當時已住院的郭沫若,這也成為他們最後一次見面。1938年,郭沫若跟於立群(1916—1979)同居,並於1939年夏補辦婚禮;1979年,於立群縊死於北京故居。

他與郭安娜育有五個孩子,與餘立群生育了六個子女,所以他一共有十一個孩子,這還只是明面上的,背地裡還不知有多少私生子

另外,他還有婚外情人三五個:  彭漪蘭(安琳),南昌起義途中的“革命伴侶”,1927年10月底,起義失敗後回到上海,在內山書店樓上同郭度過短時“蜜月”後被拋棄;  於立忱(1912-1937),於立群的胞姊,被拋棄後自殺;  黃定慧(又名黃慕蘭,1907-?),郭的早年密友,大革命時期的一代風流,武漢市黨部婦女部長,定居山西省;  妓女×××等,姓名不詳,只知太過多情,將性病傳染給了郭沫若,並殃及安娜。(《郭沫若傳》北京文藝版,1988)特別是安娜的子女,對郭沫若也不親近,也不敬重,更無感情。二兒子郭博曾在記者面前這樣評價父親:“對於家庭,郭沫若是個罪人。”這一意見,語驚四座,值得郭研界關注,郭沫若的確在家庭婚戀問題上出現了不容忽視的毛病。  先看郭沫若與情人於立忱之間的問題。  於立忱原籍廣西,是民初要人岑春煊的外甥女,隨父在天津求學,後為《大公報》記者,約1934年被報社派駐東京。到東京即與早已相識的郭沫若來往,過從甚密。1937年5月在上海突然自殺。  對於她的自殺,幾十年中間一直是個謎,有的人只是這樣猜測:於立忱之死是因為她參加東京遊行示威,高喊反日口號,被日方驅逐,回國後又受到《大公報》主編張季鸞的糾纏,無法擺脫,加之身患重病,絕望之餘,尋了短見。

這裡有冰心的文章為證

於立忱長得亭亭玉立,皮膚又白又嫩,兩道柳眉、配著滿口貝齒,說起話來有條有理,一見就給人親切可愛的印象,這正是當記者的標準條件。唉!誰曾料到,這樣一個聰明、美麗的女性,竟被鼎鼎有名的郭沫若害死了!  這是一個秘密。一天,於立忱告訴我,她要去醫院割盲腸炎,我按約定的時間去醫院看她。護士說她在產房,孩子都取出來了。在產房,立忱看到我,搖搖頭,一串熱淚滾了下來。我連忙安慰她。  她說:“我告訴你,將來你要替我申冤,答應不答應?”  我說:“沒有問題,當然答應。”  這時立忱拿出我的手帕擦了擦眼淚說:  “你想不到吧,郭沫若是這樣一個卑鄙無恥、人面獸心的大騙子!”  “三年前,他拼命追求我,說他和安娜根本沒有感情,更談不上愛。他說自從愛上了我之後,他下決心要擺脫安娜,正式提出離婚,然後和我結婚,可是自從我受騙懷孕之後,他的態度突然改變,對我冷淡,吞吞吐吐敷衍我。肚子裡的孩子已經三個多月了,他要我把孩子拿掉。這時我才大覺大悟,才知道他原來是寡廉鮮恥的,人格掃地的大騙子。我恨透了他。大姐,我實在無臉面見人了,我要自殺。我對不起父母,對不起國家,對不起朋友,我一切都完了。”  果然,她出院回上海後,就真的自殺了。(《於立忱之死》,《傳記文學》第六十五卷第六期,1984)安娜不同於張瓊華。我們可以說張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造成的封建包辦婚姻,而與安娜是自(和)由相愛結合的,理應永遠忠誠。然而他不。他不僅在婚姻存續期間就與安琳、與於立忱等發生婚外情,去妓院嫖娼,而且從1937年始,借回國之機,把安娜連同五個孩子一起徹底拋棄,另尋新歡。(當時長男和夫20歲,次男郭博18歲,三男佛生15歲,女兒淑子13歲,四兒郭志鴻6 歲。)此後從不給這群孤兒寡母寄一封信,匯一文錢,任他們輾轉掙扎,啼飢號寒,被日本警憲鐵蹄踐踏,皮鞭抽打,其境況遭遇,苦不堪言。  當《改造日報》記者陸立之先生於1947年前往東京安娜住處時,面前一片慘景:室徒四壁,空無一物,全家僅靠一點山芋充飢。  見中國的記者到來,安娜涕淚交流,哽咽難語,她只能斷斷續續地泣訴:“鼎堂他不應該是這樣。自從他走掉之後,我們,我和孩子們都為他擔驚受怕,他卻音信全無,把這個家全忘了。如果說是戰爭阻隔,信息不通,這也是藉口胡說,這裡還是不斷的有中國人的消息,我就讀到過他回去後寫的一篇文章叫做《在轟炸中來去》,說自己光榮的見到了蔣介石……”(《上海灘》1995年11月28日)

這樣的一個人,他們說他是

郭沫若是二十世紀的文化巨人、中國歷史上的文化巨人。

這樣的一個人,他竟是斯斯文文的,甚至很清秀

我無話可說,他也許是生前身後都受著無上榮光的,可我總能在這張照片背後看到無數張女人幽怨的臉,都是人啊,憑什麼,她們的身體,生命,尊嚴就活該被踐踏嗎?

他是風流倜儻名利雙收的文壇巨匠,可有誰人能替那些無辜的女人討個說法。

歡迎關注-你的朋友夜航船,和你共同在文史的海洋裡流淌


局外人的三言兩語


郭沫若有多重身份,文學家、歷史學家、科學院首任院長、科技大學首任校長等等。他為新中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於立群是他的夫人,同時也是中國近代有名的才女,她的書法更是一流,其作品被許多博物館所收藏。

於立群原名為於佩珊,出生於名門世家,祖父于式枚曾是清朝時期的榜眼,李鴻章的幕僚,官至正二品,為兩廣做出了重大貢獻。母親則是當時著名的政治人物岑春煊的女兒,岑春煊官任兩廣總督。總得來說,於立群的家族算得上有名氣有名望的大家族。

她在家中排行老三,還有兩個姐姐,兩個妹妹以及一個弟弟。在民國之前,於家是名門望族,但在民國後,於家開始衰落,甚至出現了其母親帶著最小的女兒和兒子投奔孃家的事情。儘管如此,於家依舊窮困潦倒,於立群的父親被迫變賣家產,直到後來連幾個女兒上學的錢沒有了。

於立群有個姐姐叫於佩琛,書法了得,為了供幾個妹妹的學費,每年春節都會去幫人寫春聯,賺取學費。1930年,於立群去了上海母親所住的地方,也就是外祖父家。同年她考上了上海的一個歌舞社,又進入上海電影學校,後來成為了上海的一個小有名氣的明星。

1937年,於立群經人介紹認識了郭沫若,郭沫若當時剛從日本回到上海,兩人第一次見面郭沫若便對於立群便產生了感情,當然郭沫若對於立群的感情是建立在於立忱之上的。

這裡著重說一下,於立忱就是於立群的大姐於佩琛。於立群的自縊也是因為她。在1934年的時候,於立忱患了肺病,經工作單位《大公報》的資助,她去了日本看病,並且在此擔當東京特派記者。

說來也巧,她在日本居住的地方和郭沫若居住的地方很近,所以她經常去拜訪郭沫若。這樣一來二去,兩個人之間產生了愛情。當時《大公報》的社長喜歡於立忱,在得知於立忱愛上了別的男人後,決定放棄對於立忱的資助,於立忱迫不得已,1937年的時候回了上海,幾個月後便自縊身亡。

1938年,於立群和郭沫若同居,從此於立群便一直跟隨在郭沫若身邊了,兩人育有四男二女,其中有兩個兒子死在“文革”時期,也正因此事讓郭沫若一病不起。1978年,郭沫若去世。

在郭沫若去世之後,1979年2月份,於立群在整理他的文集時,偶然間發現了郭沫若居然和自己的大姐於立忱有著關係,這件事讓於立群難以接受,自己居然和害死大姐的人生活了大半輩子。同年的5月份,於立群也在家中自縊了,享年63歲。


理科男讀歷史


魯迅先生曾經這樣評論郭沫若先生“遠看是條狗,近看郭沫若”。首先郭沫若先生的才學是不可否認的,是當時著名的歷史學家與文學家。,但是郭沫若先生的人品實在是不敢恭維。首先就是他的感情問題,郭沫若先生前後一共有四位妻子,但是郭沫若先生總是能在最恰當的時機離開然後另尋新歡,有沒有孩子和自己一點關係也沒有,可謂是將渣男精神發揮到了極致。

1912年,郭沫若與張瓊華在父母的包辦下成婚,而郭沫若自詡先進青年他想要追逐的是自由的愛情。於是乎,結婚5天之後郭沫若離家出走,而張瓊華卻一直留在郭沫若老家守活寡,這一守,就是68年,而郭沫若卻開始了他的精彩的感情經歷。

郭沫若在日本期間認識了一位名為佐藤的小姐,兩人迅速墜入愛河。但是佐藤小姐的家人卻極力反對這門親事,一來當時中日關係緊張隨時會爆發戰爭,二來郭沫若當時實在是太窮,佐藤小姐家裡人怕跟著他連飯都吃不上。但是佐藤小姐也深受西方自由戀愛的思想的影響,毅然和郭沫若私自結婚,還生下了孩子。但是中日戰爭爆發後,郭若沫先生一不對迅速逃離了日本,就這樣把妻子和孩子拋棄了。

甚至在和佐藤小姐結婚期間,郭沫若還有了外遇於立枕。而郭沫若對於於立枕也是玩玩的態度,絲毫沒有動過感情。而郭沫若與於立群就是在於立枕的葬禮上相識的。郭沫若用相同的手法向於立枕的妹妹於立群展開愛情攻勢,不得不說郭沫若先生在感情方面還是有一手的,於立群被迷得神魂顛倒,兩人也得以結婚,而於立群也陪伴著郭沫若走完了後半生。因為於立枕從來沒有對自己的妹妹說過自己的事,所以於立群對郭沫若的愛也是全身心的。

郭沫若死後,於立群整理郭若沫的遺物,無意中發現了當年姐姐寫的遺書。在遺書當中於立群知道了姐姐是因為懷了郭沫若的孩子卻被他無情拋棄後才悲憤自殺的,而自己卻和姐姐的仇人過了一輩子,於立群一時間無法接受選擇了自殺。

郭沫若有才學,卻沒品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