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農村就地焚燒秸稈,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為什麼?

眾緣鍋爐嬌


自古以來農民都是刀耕火種,農村就地焚燒秸稈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就種植莊稼而言焚燒過的土地長出來的莊稼也絕對比沒燒過長出來的好。我給大家講個老家的情況:我的老家有個“種辣椒要燒地”的怪像,小時候覺得奇怪,但是現在我明白其中的奧義了。

我的老家種辣椒還要背細碎的幹松枝和松葉去把挖松的地燒一道,才栽上辣椒苗

  • 農村的土地有貧瘠也有肥沃,貧瘠的土地大多是才開荒出來的,這個時候在地上燒點草木灰,是養地的,可以增加地的有機元素。
  • 開荒出來的地裡有雜草的種子和害蟲的卵,這些害蟲卵大多是食根性害蟲的後代。農村種辣椒習慣性的用幹松枝松葉燒地,就是為了利用把土裡的害蟲卵燒死,也把雜草種子燒掉,一舉兩得,除兩害。
  • 燒地可以使土壤蓬鬆透氣,不易板結,而且澆水後也更能使水分滲入土壤中,增加底部溼氣,底層土壤不那麼幹燥。

農村就地焚燒秸稈也是一樣的道理,但是大面積焚燒秸稈也有弊端

  • 這是勞動人民的智慧,取之於地用之於地,把秸稈焚燒后土地更肥沃了,增加了各種微量元素;土中的雜草種子也燒死了,後面種其它莊家雜草就不會那麼多;土壤透氣好,莊家長勢也更好。
  • 但是農村焚燒也有風險,會放走山火,引起森林火災,這樣的列子有,但是大多是防控不到位引起的,是人為失職和大意。我們老家就做的很好,靠近森林地帶的就不燒,把那些秸稈集中到寬闊地帶再焚燒。
  • 其實最不利的一點是:大量焚燒汙染空氣,增加了二氧化碳的含量和空氣中的塵埃,容易引起山村霧霾。這個不可否認,但是幾千年來這樣的方式一直長存,自然的東西利用的好了就會自然的循環。

獨孤憶馨


焚燒秸稈,有一定的弊,但比起利來說,肯定利大於弊。利就不用說了,真正種地的都知道,弊的話就是專家說的對空氣汙染有影響,你說完全沒有影響是不可能的,但比起工業汙染那就是跟人在空氣中放了個屁一樣。焚燒秸稈最主要的有序焚燒,不能大家一起整個焚燒。記得我小時候的家鄉是沒有大面積整個燃燒的,因為是山區,資源貧瘠,秸稈都是拿來做生活燃料和耕牛過冬的主要塑料。


全程呵護800


目前我們北方越來越重視秸稈再利用了,以前確實是以燒為主,但就最近幾年開始,收割玉米和水稻後,普遍都帶有打包功能,破碎秸稈,擠壓,捆好,留地裡曬乾,然後賣給飼養家禽牲畜的做飼料,有的能夠賣給火力發電廠,部分還能夠拿回家來用於冬季取暖,燃燒效果非常好,配合以木頭可有效節約木頭,然後還有玉米核,我老家叫[苞米棒子]也可以用作冬季取暖,就不用像過去,到森林裡去鋸木頭拿回家燒火了,有很多代替的取暖方式了。 其實農民不是非要焚燒秸稈的,究其原因就是收割後的作物秸稈很不好處理,還不能不處理,說什麼秸稈還田那純粹是扯淡! 第二年作物長勢都極差!!有的都絕收了[捂臉]



豐德戰隊—張迪


我是農民,你們說的有對的有不對的,我家一年到頭種的玉米能有個五六千斤,每斤玉米大概8毛4上下,五六千斤能賣多少錢,刨除去種子化肥,辛辛苦苦一大年,能剩個四五千塊就不錯了,再說說秸稈,我們農村的都是山地,不是平原,粉碎的車都上不去,你們說怎麼粉碎,當然燒燬肯定存在危險,但是不燒除秸稈,地理的草籽來年還會生長新的草,三五年下去,地還能種嗎,你們真的不知道農民的辛苦,明天給大家發點圖片,讓大家看看我們老家的山地是什麼樣的,讓大家說說這秸稈是燒悔好還是粉碎好!!!如果你們真的有真正的農民兄弟姐妹,就知道我說的對不對了,明天發圖


小農民老八


現在條件好了!環境汙染防治也慢慢到位了!以前從我記事起就這樣一直下來的!那時都沒人說什麼!記得小時候我還問過年長的人,為什麼要燒🔥也知道了很多!社會在發展進步!也有各種東西可以代替“我不懂種莊稼😄”個人感覺弊大於利!該禁止🚫了!😄


走過半個世紀


我小時候沒有發現村裡周邊有燒麥秸杆的習慣,後來出了外地發現這種情況確實有。那時候不懂燒麥秸杆有啥用,覺得嗆,地也黑,特別是覺得在地裡燒了多浪費?哈哈

本人唐山的,燒秸稈好不好沒法評論,發表此言論權當閒聊吧


月下夜客


不同的身份回答不一樣,如果只是從技術上講,自然是弊大於利。

支持者基本上有這麼幾條意見:

1、可以肥田;

2、可以殺死害蟲;

3、可以減少處理工作量;

4、自古以來就燒;

5、其它汙染更嚴重。

不支持的人意見有這麼幾條:

1、肥田作用很小;

2、殺死害蟲的同時殺死益蟲,殺死微生物,造成土壤板結。

3、可以秸稈回田

4、燃燒造成大量汙染

5、農業汙染包括焚燒、化肥、農藥等,已經給土地造成大量汙染。

從技術上講,不支持的人是對的,說的很科學,支持的人是不對的,理由只是自己的理由。

從實際上分析一下就明白什麼原因了。

1、小農經濟造成處理成本太高,一家就幾畝土地,無論怎麼處理秸稈都是高成本,燒了最簡單。

2、目前土地種糧食收入太低,就是土壤板結有問題,也不會造成大多的減少,不如打開掙錢。

3、雖然目前土地種植模式汙染很厲害,但要改為無汙染模式單個農民根本無法做到。

4、焚燒就汙染幾天,自己忍一下就過去了,但其它行業都汙染憑什麼我就不能汙染?

所以,從總休來講,這就是小農經濟與現代農業的衝突,為什麼美帝不存在這種問題?他可以大規模的種植,秸稈可以統一處理,但我們的秸稈怎麼處理都是不符合經濟規律。


lihhsd


利大於弊。先說水稻田,插秧的時候沒有秸稈在水中被風吹動秧苗不容易倒秧、浮秧。旱田就更明顯了,禁燒這幾年地裡的害蟲一鋤頭下去能刨出來幾個。去年連片的豆田在結莢時由於根部被蟲啃食幾乎絕收。種麥子因為秸稈多造成土壤蔬松每年苗都出不齊,出苗後還要被蟲啃掉一部分。另外,許多農民買呋喃丹撒在田裡,一來造成汙染,二來效果也不好,更是增加了農民的負擔。望有關專家親身到農村生活,切實生活過了才有發言權!


zzQ雲淡風輕


我現在認為利大於弊,過去在城市生活,會覺得弊大於利。朋友是做自然農法的,他不主張桔梗燒掉,用於給一些菜做覆蓋,但事實證明,他的疏菜產量極低,且病蟲害嚴重。地蟬幼蟲吃根莖類植物,成蟲啃噬葉累蔬菜,近年來發現大量蝸牛繁殖。沒有腐壞的桔梗滋生大量黴菌。野草的種子灑落泥土後繁殖更多雜草。燒掉之後好處有:

1,草木灰變成鉀肥,鬆軟土地。

2,燒死大部分害蟲及蟲卵。

3,燒死大量草籽。

4,不用打農藥

5,不用任何肥料,包括農家肥

6,清潔土地,保護土地

至於汙染環境,遠遠低於汽車尾氣排放,空調,化工廠等等。農場的天空幾乎都是藍的。


龍門三分書舍精品民宿


農民焚燒秸杆,有一定的習慣,主要是既方便消化,又增加了鉀肥。這在傳統的農耕時代,這樣的處理無可厚非。然而,當進入工業化時代,工業的排汚和氣車尾氣的增加,已經使天空難以重負,如果農民秸杆夢燒和工業排汙疊加,就使得空氣難以重負,為了減輕空氣的汙染,減少霧霾,就必須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工業要節能減排;一方面農業不能人為製造汙染(焚燒秸杆)。

事實上,當工業發展後,秸稈粉醉,更有效地保留了有機肥料,而且保護了環境,是兩全齊養的好事。所以說農民焚燒秸稈是弊大於利的。環境汚染是大家都要受累的事,誰都不能獨善其身,因而關注和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把不焚燒結稈變為我們的自覺行為,是必須的,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