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帶孫是應該的嗎?

用戶5003785680376


婆婆是不是應該帶孫子,一直是備受爭議的話題。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支持的有很多,反對的也有很多。那麼要問將來你當婆婆了,你會幫忙帶孫子嗎?撫養子女是父母的義務,爺爺奶奶帶孫子屬於親情互助,沒有硬性規定婆婆必須帶孫子,如果婆婆的身體還行,時間上又有空,而且又覺得兒子媳婦上班辛苦,幫著帶又有何不可呢?這樣,兒子媳婦認為做老人的體貼她們,心存感激,家庭會更加和睦。你也可以從帶孫子中得到孫子帶來的樂趣,生活更加豐富多彩,這是一種情感的維繫。很多媳婦在群聊裡都在抱怨婆婆怎樣,看孩子不好,家庭各種矛盾,但從來沒有考慮過老人也應該有老人的生活領域。沒有一定要,必須要的法律法規的約束看孫子,沒有哪個老人想摻和孩子們的事情,因為都長大了該放手了。另一個角度講,老人帶孩子大多寵溺,不講科學,現在的年輕媽媽都是有文化的,大多看不慣老人帶孩子的方式,容易有矛盾。所以婆婆帶孫子是情分,不帶是本分。婆婆不是萬能的。即便婆婆有義務帶孫子,但也是建立在自願帶的基礎上。另一方面如果婆婆的身體還比較好,就要儘量去幫助媳婦帶孩子,現在的競爭社會,年輕人的壓力比較大,如果家裡有人幫著帶孩子,可以相對安心的工作,為自己將來的事業打基礎。雖然花錢僱保姆也可以看孩子,但總是沒有奶奶帶更讓媳婦放心。媳婦和兒子都是忙著掙錢養家,婆婆應該理解。同時婆婆幫助帶孩子媳婦要學會感恩。這樣相互之間你幫我助,就會增進彼此的感情,讓家裡的氣氛更加和睦。婆婆也是媽,大家互相理解吧。





木子的退休生活


我家有兩個雙胞胎寶寶 ,我從來沒有覺得婆婆帶孫是應該的 ,她也是分情況的

1 想要抱孫子要注意方式,不能隨便承諾不要催生你快點生,生了交給我幫你帶,你如果不承諾,沒有人會怨你,你如果承諾了沒做到,那就是犯賤

2你未來自己可以處理養老事物,或者能保證自己兒子有時間有精力照顧你不需要兒媳

很遺憾,我婆婆這兩條都犯了,最後我跟她說,孩子我帶,養老自己看著辦,斷掉平時給的生活費,自己賺錢自己花。


gdbd2017


婆婆帶孫子法律上沒這麼規定,道義上也沒這麼要求,五,六十年,包括七十年代的老人都不帶娃。大不了媳婦忙了搭一把手。那時候人都很忙,當婆婆每天要出工掙工分,根本沒時間,媳婦也不依靠,都是自己生,自己養,自己帶,我兩個娃都是七十年代生人都是我倆個帶大。我姊妹六個開始都是父母帶,後耒就是大的帶小的,誰也不靠誰,誰也不怨誰。


用戶4137194420541


我覺得婆婆不幫忙帶,也無所謂了,我因為工作想婆婆幫幫忙。有的人會說自己生的自己帶,當然,會自己帶。每個人都有需要幫忙的時候。我婆婆如果答應幫我帶一段時間了,我會感激,感恩。我有的我婆婆也有。但我婆婆不給帶,也生過氣。我現在也想開了。但是,他們老了照樣我會給他們養老。伺候。往前看多少年,再往以後看多少年,人老了要麼閨女伺候,要麼兒媳婦伺候。要麼兒子伺候。不如一塊伺候。能出力就出力能出錢就出錢,人一旦老了,病了,即使婆婆以前對你不好。老了也於心不忍。


橙子1818


大家好,我是土豆。曾經我與從教30多年的老教師——我的公公討論過這個問題,他給到我的答案是,應該的,而且有一定的義務!

首先在此申明,我們是平常人家,沒有大富大貴,沒有條件請保姆,我們就論平常人家正常狀態下的事情。

目前全中國的家庭基本都是女兒嫁外,兒子在家娶媳婦兒,兒子兒媳婦兒與父母一起生活,而且要承擔起養老送終的責任。兒子成家後父母二人基本都是年過50,快要退休,或者幹不了農活的年齡。這個時候不帶帶孫子幹嘛呢?小夫妻二人正處於奮鬥的年紀,而且如果妻子不上班,單靠丈夫一人工作,大多數都不能滿足日常開銷的,當然不想努力上進的人除外。貧窮夫妻百事衰,當一個家庭的日常開銷都滿足不了,那麼夫妻問題,婆媳關係,孩子的教育,養育問題都會接踵而來。

而公婆能夠在一定的時候幫助帶帶孫子,既能有點事做,生活有重心,又被需要感。又能讓小夫妻安心工作,讓兒媳婦兒心存感激,減輕負擔,一個明顯雙贏局面,何樂而不為呢?

愚見,如有不妥之處可以指教!



土豆那麼圓


從來沒有哪一條法律規定,婆婆有帶孫子的義務,我認為婆婆帶孫子是情分,不帶是本分。如果婆婆身體允許,願意幫著帶孩子做媳婦的應該懂得感恩,如果婆婆不願意帶也不能夠記恨。


因為婆婆已經辛苦了大半輩子。養大了自己的兒子,並且幫助他成家立業,已經很不容易了。晚年也該有自己的生活,做子女的不應該把帶孩子的責任強加給老人。所以從道理上說,婆婆帶孫子不能說是應該。但是家從來就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維繫一個家的應該是親情和愛。婆婆照顧自己的孫子,雖然苦點累點,但也是天倫之樂呀!俗話說的好,前十年看婆,後十年看媳。現在年輕人在社會上打拼也很不容易。媳婦生孩子頭幾年是人生中最困難的幾年,既要照顧孩子,又想賺錢養家,身體和經濟上的壓力都很大。如果做婆婆的這個時候能伸出援手,主動幫助兒子兒媳照看孫子,讓他們能夠安心工作。我想這份恩情,兒媳一定會銘記在心。將來婆婆老了,需要人在身邊照應的時候,兒媳一定也會親力親為,好好的照顧婆婆。


就說說我家吧,我和我老公都在醫院工作,兩個人都長期需要倒夜班。孩子從出生開始一直都是婆婆幫忙照應的。坐月子時婆婆不光要照顧我的飲食起居,還要帶寶寶,我除了餵奶其他事情都很少操心。我婆婆說坐月子是一個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候,弄不好以後會落下病的。後來我休完產假上班了,也都是婆婆在家裡幫忙照顧寶寶。等我們下班了,婆婆還要忙著洗衣做飯,真的很不容易。我經常對我婆婆說:媽,您辛苦了,坐下歇歇吧!我婆婆總是笑著說,帶自己的孫子,有啥辛苦的,我高興還來不及呢。我真的很感激我的婆婆,雖然這麼多年,因為教育觀念不同,我們也有摩擦,也有磕磕碰碰不愉快的時候,但是我們都能夠包容理解對方。有什麼事情說開了也就釋懷了,所以別人都說我跟我的婆婆就像母女一樣。


所以一個幸福的家庭是應該互相愛護,互相扶持的。婆婆幫忙帶孫子不是應該,而是出於對子女的愛,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


洲魚


老人到底該不該幫忙帶孫子呢? 咱們不討論有沒有義務的問題,法律上只規定父母有撫養子女的義務,可沒有講祖輩要不要幫忙帶孫子。咱們只說說世俗的觀點和看法。我想這需要考慮幾個方面的問題:


老人的年齡和身體狀況

老人如果年齡不大、身體健康,來幫忙帶孫子當然很合適。 如果老人不忙,而孫子的父母又特別忙,老人卻拒絕搭把手,好像真有點說不過去。在孩子最艱難的時候不幫忙,將來自己老了要子女贍養,恐怕媳婦也會有怨言吧。 如果老人年紀大了或身體不好,不幫忙帶孫子也情有可原,我想兒子媳婦也能夠諒解。

老人的主觀意願

前不久我曾做過一個小範圍的投票,問題是這樣的:將來老了,你願意幫忙帶孫子嗎?四個選項中,兩個“願意”兩個“不願意”。投票佔比分別為46%和54%,沒有太大區別。 就我自己而言,我是選擇“不願意”的。現在我家姐姐12歲,妹妹5歲。假設再過15年我升級成外婆,在我才把妹妹養大沒多久,我就要幫忙帶外孫,然後一個一個又一個...... 我的整個人生,豈非都要在屎尿屁中度過? 因此,我雖然很希望婆婆能來幫我,但也特別理解她不願意來的心理:老公並非獨子,上面還有哥哥姐姐。婆婆從40歲左右就升級做奶奶,一串的孫子帶下來,無論身心都是夠累的了。

老人的經濟和生活狀況

城裡的老人退休了大多有退休金,農村的老人養兒防老,老了自然要靠子女贍養。我覺得吧,如果老人自己有退休金,拒絕幫忙帶孫子,實在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如果老人沒有退休金,要靠孩子養老,那麼,能幫還是儘量幫一把吧,畢竟孩子既要養老又要養小,壓力巨大。 因此全職多年的我,每個月都自己繳納社保,希望到了退休年齡可以有微薄的收入,將來讓自己有更多的選擇。 另外我還想多多賺錢,萬一將來孩子經濟困難,我又不願意幫忙帶孫子的話,可以出錢給她們請保姆。

兒子兒媳(女兒女婿)的主觀意願

如果兒子兒媳非常強烈地要求老人帶孫子,老人卻狠心拒絕的話,肯定是比較傷感情的。 如果兒子兒媳非常不喜歡老人帶孫子,那老人還是清閒點兒吧,免得家庭不和睦。 兒子兒媳(女兒女婿)的經濟和生活狀況 如果兒子兒媳經濟狀況很好,可以請得起保姆,那老人就有了多種選擇。願意幫忙帶就帶,不願意幫忙就算了。有空來看看孫子,又自由,又能享受天倫之樂。遠香近臭,還不容易發生婆媳矛盾,簡直太完美了。 如果兒子媳婦經濟條件不好,沒法全職在家帶孩子,又請不起保姆,那自然希望老人能來搭把手。

無論如何,老人幫不幫忙帶孩子,都需要一家人商量權衡,綜合各方面情況再做決定。 每一個和兒媳相處不好的婆婆,在她下決心幫忙帶孫子的時候,肯定都是懷著去幫忙、與兒媳和睦相處的初衷的。只是後來在相處的過程中,因為雙方的心態、觀念和生活習慣不相匹配,才導致相處出了問題。


山花戀語


婆婆帶孫子是應該的嗎?

我覺得,沒有什麼應該不應該,婆婆願意帶就帶,不願意就不帶,帶孫子並不婆婆的義務。

有的婆婆年紀輕,帶孫子不覺得那麼累,有的婆婆年紀大了,體力和精力都很差,帶孫子也是力不從心,都老人的身體和精神都是一種負擔。

婆婆帶孩子還有兩種,一種是把孩子放在婆婆家裡,家裡人多,照顧孩子還輕鬆一點,就是媽媽不能每天見到孩子。

另一種,就是把婆婆接到身邊,好處是媽媽可以天天看到孩子,和孩子培養感情。壞處是,容易和婆婆發生矛盾,在餵養孩子和教育孩子上,婆婆和媳婦總是有分歧的,遇到溫和的婆婆,可以互相商量,遇到強勢的婆婆,只能憋屈。

婆婆也分很多種,有勤快的,乾淨的,能把寶寶帶的很好,裡裡外外都收拾的乾淨。遇到邋遢的不會帶孩子的婆婆,你就自求多福吧,並不是每個婆婆都能把孩子帶的很好,讓媽媽哪哪都滿意。

所以不管婆婆帶不帶孩子,我都尊重她的意見,不會非得把帶孩子這件事強加到婆婆身上。


有詩想


在中國,婆婆帶孫子孫女是一種普遍現象。現在,年輕人壓力比較大,很多人需要還房貸、車貸,而且有了孩子之後,家裡的生活費居高不下。一個人上班,工資不足以支撐家庭的消費,所以,兩個人都要去上班。那孩子誰來照顧呢?大多數情況下,由婆婆來帶。

但,如果你要問:婆婆帶孫子是應該的嗎?我回答:“不應該。”

其實,婆婆是否給帶孩子,作為孩子的家長,我們要明白以下幾個問題:

1.孩子是你們夫妻的,你們有責任照顧他長大

孩子不是別人的,是你們自己的,你們有義務照顧他長大,而不是別人: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

如果你們現在的經濟水平還不允許,那就遲一點再要小寶寶。父母不能只管生,不管養,這是對孩子不負責任。

2.婆婆是否提供幫助,是她的自由

婆婆有權利選擇幫或者不幫你們帶孫子或孫女。婆婆不應該被道德綁架:必須帶孩子。

很多婆婆選擇幫助帶孩子,是因為了解到孩子們的難處,願意搭一把手。這樣,老人在家帶孩子,年輕人出去奮鬥,家裡一團和氣,家和萬事興,也是非常幸福的。

但,如果老人有自己的想法,想要過自己的生活,不想被打擾,那隻能選擇理解。

3.婆婆帶孫子,你是否準備好了?

另外,婆婆帶孩子,還有很多副作用。老人和年輕人的很多觀念不同,比如:育兒觀念、消費習慣、生活習慣等。家裡出現了矛盾,怎麼辦?這些問題要提前想清楚,做好打算。

小結:婆婆是否帶孩子,尊重婆婆的選擇。如果婆婆來帶孩子,夫妻要商量好如何處理家庭矛盾。


雨中飛鳥


感邀,這個問題我個人覺得,沒有什麼應該不應該的,這個沒有法律規定也沒有責任或義務,只是根據不同的家庭情況而定。就目前中國的社會風氣和幾千年的習慣,結合現實生活中很多家庭都是老年人幫忙帶孩子,畢竟現在的人工作壓力確實有點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由家裡老人帶孩子比家政人員帶要得多,但也不否認家政人員也帶的好,這裡面涉及有親情等諸多因素。所以我認為啊老人即使要帶孩子也要在自己的身體,精力及各種良好的習慣等各種條件允許下才能帶好孩子,最好也是輔助年輕人帶,不要把帶孫子輩的事大包大攬。畢竟自己的責任自己承擔。前提條件是年輕人要善待好自己的老人才行。說句不好聽的話,年輕人不管你工作生活壓力多大,你有能力生那就應該有能力養才對,不能把這事都全部推給家裡老人,而且在孩子的事上還要注意一些細節事情的處理,不然因為這事引發的家庭矛盾特別惱火。當然,老人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也要體諒一下自己的孩子各種負擔,各種壓力,能幫就幫一下,都是自己家人也不需要去計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