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華晨宇和徐佳瑩叫屈!《歌手·當年之年》改名"熟悉的歌"好了

《歌手·當打之年》疫情期間雲錄製,儘管諸多限制,但它就像個帶著鐐銬跳舞的音樂精靈,還是帶給了我們獨有的感動。

本週,《歌手》將迎來新一輪的淘汰賽,也因此,比賽將更加激烈和揪心!

誰會是最容易被淘汰的那一個?從上期的比賽結果後,蕭敬騰、黃霄雲、徐佳瑩暫時落後,那本週,會是他們力挽狂瀾的最後機會。

到底誰驚豔了舞臺,又到底誰退步,且讓我們一一走進他們各自的音樂世界!


一、米西亞《what a wonderful world 》

米西亞的這首歌非常的動聽,她用她美妙的聲線,動人的旋律,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美麗繁星閃耀、意境悠遠的畫面。

只是聽著聽著感覺有點不對勁,感覺這個頗有情調的小酒館,似乎與這首歌的感覺不太搭。而且這首歌的宏大高遠,小酒館的配器顯然不太夠,並沒有將歌曲所要的氛圍烘托出來。

什麼樣的歌適合在這個有情調的小酒館來唱?

或許來首爵士味道的歌來得更有感覺,找點自由的放縱感,找點微醺迷醉感。找對情境唱對歌,米西亞在環境和歌曲選擇上,還是需要再找找感覺。

替華晨宇和徐佳瑩叫屈!《歌手·當年之年》改名


二、華晨宇《神樹》

經過了這幾期後,發現花花在選曲上,每次都有非常明確明晰的目的,不像有的歌手一直糾結在迎合還是做自己上。

華晨宇的這首歌曲,屬於情境歌曲,無論是編曲還演唱,都意圖將觀眾帶入一個情境之中——那就是對大自然的敬畏。

歌曲並不複雜,但極具穿透力、感染力,同樣達到了花花式"沉浸式"體驗,你會隨著他的演唱,身臨其境,感受那恐懼、那冰冷、那深邃,那無望。

到了副歌,那一聲聲的扣問,那從內心裡的吶感,那句句堅定的宣誓,一次次撞擊著我。

替華晨宇和徐佳瑩叫屈!《歌手·當年之年》改名

越來越能感應到華晨宇音樂的巨大魅力所在,當別人還在情感和情緒中打圈圈,他的音樂,已經上升到了情境的高度;當別人還在為調動觀眾情緒費盡思量,他已然帶領觀眾入局他的領地。

這種高級的表達,早已脫離開套路的窠臼,而是為了自己要表達的,去營造、去創新、去構建,這才王者之姿,這才是引領之勢。

替華晨宇和徐佳瑩叫屈!《歌手·當年之年》改名

三、袁婭維《月牙彎》

發現越來越喜歡袁婭維的聲音,尤其是她的中低音,軟儂細語的感覺,讓人慾罷不能。

她也漸漸發現自己最迷人的聲音部位,選擇的歌曲也越來越有味道有感覺。這次還把京劇加到了這首歌裡面,可以說是用心良苦。

可是,雖然改編很大,袁婭維也表現得非常得心應手,但不得不說,這次表現並不夠極致,也因此,沒有帶給我淋漓盡致的美感體驗。

可能是過於地運用聲音技巧,總有一種欠了一點火候、沒有將情緒點燃的遺憾感,袁婭維再用心一些,就完美了。

替華晨宇和徐佳瑩叫屈!《歌手·當年之年》改名

四、蕭敬騰《微光》

蕭敬騰選的這首歌是袁野夕曾在《這就是原創》中演唱的原創歌曲,當時對這首歌印象頗深,只是沒想到蕭敬騰會選擇這首來唱。

當蕭敬騰唱完,我大腦一片模糊,竟然這時會迴響起袁野夕的聲音。

這首歌老蕭唱得太滿了,微光唱成了漫天大火。這首歌最有意思的點在於微光帶來的無限大的想象空間,如果唱得太滿,就會失去它應有的意境。

實話講,這兩期,蕭敬騰的表現很讓人失望,沒有找到他適合的歌曲,而是任性選歌,又不能準確把握到歌曲的精髓,儘管非常用力,但仍不能打動到我。


五、周深《達尼亞》

周深在這首歌上的確花了很多的心思,無論是《達尼亞》和《紅梅花兒開》結合的編排,還是編曲上,他都在追求盡善盡美。

開始時是美妙抒情的《紅梅花兒開》,之後,曲風一轉,轉到了極富節奏感的《達尼亞》上。非常喜歡這個韻律,不快不慢剛剛好。最出彩的是副歌部分的編曲,豐滿、吻合氛圍、又有著獨特的風情,特別喜歡。

最出彩的是演唱,行雲流水,雖然唱的是俄語,卻如母語般的自然、駕輕就熟。既會美聲又懂流行,給了周深無限大的發揮空間,這是其他歌手無可比擬的優勢。


六、黃霄雲《我用所有報答愛》

替華晨宇和徐佳瑩叫屈!《歌手·當年之年》改名

非常希望黃霄雲這期能夠大膽突破,勇於唱首其它風格的歌曲,可是她讓人失望了,還在打保守牌,還在原地轉圈圈,結果可想而知。

她對這首歌的演繹方式,讓我隱約看到了別的歌手的影子,想到一個叫平安的歌手,唱功很好,唱大歌優秀,但唯獨就是唱不到人的心裡去,也很難將人的情緒點燃,這或許跟"大而空"有一定關係,沒有能量來駕馭。

只有獨特,才最為珍貴。因為獨特表達的是“自我”,“自我”的綻放才是最撼動人心的。其實唱歌也是如此。


七、徐佳瑩《不難》

徐佳瑩的這首歌打動了我,太好聽,讓人深浸其中不可自拔。

這首歌將徐佳瑩聲音的甜美和情感的濃淡適宜,都表達得痛快淋漓,非常盡興,非常完美。

我喜歡她聲音裡表達的不捨、又釋然;更喜歡她乾脆決絕的態度。副歌中那句"時間終究比愛強悍"就是精髓之筆,將這首歌的"魂"帶出。

徐佳瑩將這首歌的情感色彩表達得恰到好處,是我最喜歡她的地方。而排名不盡如人意,被胡夏奇襲成功是我萬萬沒想到的。


八、胡夏《張三的歌》

胡夏的歌一直喜歡,喜歡他聲音的純淨,喜歡他歌聲裡的青春朝氣。

只是這首《張三的歌》,我並不喜歡他的演繹方式,雖然演唱得沒有問題,但感覺不到歌詞中的情感色彩。動聽則動聽,沒有魂。

至於他奇襲獲勝,很是奇怪,徐佳瑩把《不難》簡直演繹到了極致的狀態,竟然還被他奇襲勝利,真是對廣大聽眾的耳朵難以捉摸。難道只是因為《張三的歌》比《不難》更熟悉嗎?

因為不夠喜歡他的這次演繹,也就話不多說。

替華晨宇和徐佳瑩叫屈!《歌手·當年之年》改名

這期歌手,我內心的排名,和最終名次的排序大相徑庭。我認為:周深第一,華晨宇第二、徐佳瑩第三,米西亞第四、袁婭維第五、蕭敬騰第六、黃霄雲第七。

大眾評審也挺有意思,唱他們熟悉的歌就容易排到前面去。如果拋卻一首歌曲的音樂性和演繹的完整性,只想聽熟悉的歌,那你們去聽抖音的翻唱好了!

如果都去聽熟悉的歌,還有多少音樂人願望去原創,還是否聽得到好聽的新歌?這期的排名讓我失望至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