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魏蜀吳三國的功敗垂成,再也不相信龍生龍鳳生鳳的鬼話

三國,是一個遍地英雄的時代,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看三國,特別像是看一群逐鹿中原的狼,有奮力的嘶吼,有激烈的搏殺,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猛。

當然,三國,也是一個充滿了爾虞我詐、忠誠與背叛,野心與冷血的時代。

在這裡,滿世界都能看到塑料兄弟情、塑料父子情,塑料君臣情,甚至塑料夫妻情,以及那些以需要為目的構建起的各種塑料關係,虛偽到一碰就碎。

在這個局勢複雜,風譎雲詭的歷史時期,曹操、劉備、孫權各方勢力為捍衛自己的利益,為最終實現一統天下的至高理想,上演著你死我活的爭鬥,進行著極其慘烈的軍事比拼。

看魏蜀吳三國的功敗垂成,再也不相信龍生龍鳳生鳳的鬼話

在這場比拼中,他們比的是誰更深謀遠慮,誰最足智多謀,誰最能率先垂範,誰最英勇頑強,當然也有誰的運氣更好。

曹操、劉備、孫權,在三國的歷史舞臺上,最大限度的展現了自己的政治智慧,率領千軍萬馬奔赴沙場為每一寸土地而戰,他們浴血奮戰、九死一生,用自己的滿身的刀傷劍痕、鮮血和汗水創下了累累功績,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創建了自己的基業。

他們,是那個時代當之無愧的英雄。

曹操、劉備、孫權的歲月,是由一場又一場鏖戰組成的。他們有打天下的勇猛,也有坐天下的威嚴,這三人有一個共同的心結,就是早日消滅另外兩個勢力,由自己或者自己的後代來做天下的主人。

多少個夜深人靜,暢望未來的時候,他們肯定無數次的想到過未來統一天下的那個人是誰?但他們一定不會想到,不僅他們自己不能如願做全天下的主人,他們的後代沒能實現他們未競的理想。

他們完全沒有想到的是,他們視對方為敵手,拼搏撕殺了幾代人,機關算盡,前赴後繼,最後竟全都是在給司馬懿的子孫謀天下,這不是一件很荒誕的事情嗎?

尤其是曹操,他的兒子曹丕由漢獻帝"禪讓"當了皇帝,把劉家的天下變成了曹家的,而司馬懿的後人竟然也是如出一轍地通過曹家後人的"禪讓",把曹家的江山,變成了司馬家的,歷史總是那麼驚人的相似,猶如上天註定一般,不管什麼樣的種子,只要種下總會發芽。

而出現這樣的結果,原因只有一個,曹操、劉備、孫權的後人們並沒有如他們所願,龍生龍,鳳生鳳,甚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而是一代比一代孱弱,完全失卻了他們父輩和祖輩的那種勃勃的狼性。

縱然,他們被稱之為龍種,但安逸的生活讓龍種變異,沒有徵戰沙場和艱苦生活的歷練,龍蛻變成了蟲,鳳凰蛻變成麻雀。

最早對自己的未來失望的,一定是劉備。他在去世之前就明白,自己的兒子劉禪並不是一條龍。

劉備重病臥床之際,就對諸葛亮說"大漢的江山,全靠你支撐了",在託孤的時候,他說"子嗣劉禪可輔由輔之;如不才,君可自立為成都之王"。

劉備此言絕非虛以委蛇,他是真誠的。他早就知道想到了這個憨豆般的兒子根本撐不起大局,才會對諸葛亮說出如此肺腑之言。

最後的結果是,諸葛亮盡心竭力輔佐劉嬋,日理萬機,嘔心瀝血,七擒孟獲,六出祁山,為一統漢室基業,殫精竭慮,積勞成疾,命喪五丈原。

看魏蜀吳三國的功敗垂成,再也不相信龍生龍鳳生鳳的鬼話

有了替劉禪負重前行的諸葛亮,劉禪的皇帝當的自然是歲月靜好。幾年過去了,諸葛亮累死了,而劉禪依然是那個天真可愛的劉禪。

當魏國的大將鄧艾兵臨成都城下之時,在投降和逃跑這兩個選擇中,劉禪沒怎麼思量,就選擇了出城投降,理由是,逃跑會吃很多苦,而投降不過是多受點屈辱,所以鄧艾沒費什麼力氣就消滅了蜀國。

更令人嗔目結舌的是,司馬昭原本不放心讓劉禪繼續留在成都,怕他賊心不死,再生復國野心,所以命令讓魏軍把劉禪押到洛陽,給他封了一個安樂公。

司馬昭真是想多了,他以為誰都跟他似的,野心大的藏都藏不住。劉禪和他根本就是兩種人。有一次司馬昭大擺宴席,也請了劉禪,劉禪盡情吃喝,陶醉於歌舞,根本沒有半點亡國憂傷的樣子。

這讓司馬昭非常疑惑。過了幾天,他問劉禪"你想不想蜀地?"

劉禪樂呵呵的回答:"此間樂,不思蜀"。這回答絕對誠實,不作假,也不客套。

劉禪的這個心態是司馬昭此前完全沒有想到的,早知是這樣一個劉禪,繼續放到成都又能怎樣呢?

拋開匡扶漢室的政治理想不說,劉備、諸葛亮、關雲長、張飛、趙子龍一眾英雄豪傑,拋頭顱灑熱血,把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基業交到這種人手裡,真是太可悲、可嘆了。

孫權為吳國的未來極度擔憂過,因為他並沒有從兒子們身上看到少年時的自己。

孫權的晚年在繼承人問題上反覆無常,太子立了廢,廢了立,甚至引起了群下黨爭,致朝局不穩。

他一定是沒有在群多的兒子中看到出類拔萃的那一個。一如他年少時的那樣。

他年少時曾是他家族的驕傲。只有15歲的他就被任命為陽羨的縣長,成了與父兄齊名的人,別人30而立,他15而立。

父兄去世後,他承接父兄之時,還只是一個19歲的青年。當時,他帶兵與曹操打仗,相持一月有餘,見識了孫權的智慧和才幹之後,連他的勁敵曹操都感慨的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而晚年昏庸的孫權幾經掙扎,並沒能為自己的江山找到一個強有力的守護者。他九歲的幼子孫亮即位後,因為黨爭被廢,由他第六入個兒子孫休即位,毫無作為的孫休死後,皇位傳給孫權的孫子孫皓。

孫權肯定不會想到,自己勤儉到建都建鄴時,連一個新宮殿都捨不得蓋,而他的孫子孫皓卻是一個窮奢極侈的人。

看魏蜀吳三國的功敗垂成,再也不相信龍生龍鳳生鳳的鬼話

在國勢日益不堪重負的情況下,孫皓大興土木,建了三倍於原來宮殿的新宮殿,勞民傷財,折損了吳國的元氣;他嗜酒如命,誰不陪他喝酒,他就殺誰;他荒淫無比,一個小小的吳國後宮,竟養了上萬名美女。

當有大臣報告晉軍大將進攻東吳的消息後,他大言不慚的說:"我們有長江天險,晉軍休想進犯"。

可當人家真打到城牆根兒下時,他像劉禪一樣乖乖投降,輕鬆交出了自己家幾代人建立的基業。

從孫堅到孫策、孫權再到孫晧,見證著一個清晰無比的事實,哪有什麼天生的龍鳳,只有後天幾經磨練才能打造出來的優秀兒孫。

西晉統一了中國,三國時代終於落下了帷幕。從黃巾起義開始算起,在這場跨越了81年你死我活的爭戰中,曹操才是最大的輸家。

按說,他是一個最早鎖定勝局的人。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漢獻帝冊封曹操為,國都鄴城,王子皆為列侯,他名義上還為漢臣,實際上已是皇帝。

那時候,他佔據的地盤已經是"十分天下有其八"。魏國的強大是非蜀國和吳國可比的。佔據了無可比擬的優勢的曹操,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未來天下一定是他和他的子孫的。

曹操也是一個最具英雄情懷的人。

他的基業是他從刀光劍影裡拼出來的。

早先在漢朝為官時的曹操,不迎合權貴,不屈從腐敗,敢於仗義執言;

陳留起兵後的曹操,不計個人得失,討伐董卓,雖大敗,但重整旗鼓,東山再起,打劉備、戰呂布,搶迎漢獻帝,"協天子以令諸侯";

官渡之戰,他親自率軍,屯於官渡,迎擊袁紹,經過八個月艱苦卓絕的努力,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大敗袁紹。

看魏蜀吳三國的功敗垂成,再也不相信龍生龍鳳生鳳的鬼話

為徹底肅清袁紹勢力,他遠征烏桓,水土不服、氣候極度惡劣,歷盡艱辛,取得了勝利;

和劉備、孫權聯軍的赤壁之戰,曹軍遭重挫,但卻讓曹操越挫越勇,之後,他平定關西,親征漢中,戰襄樊。他戎馬倥傯的一生,處處展現著再大的困難也壓不倒的英雄氣概。

他把自己一手打拼出來的一個強大、穩定、經濟逐漸繁榮的魏國交到了自己兒子曹丕手裡。

此時,偏安一隅的吳國和蜀國已經對魏國根本構不成什麼威脅了,消滅他們似乎只個時間問題。

與劉備和孫權相比,曹操確實生了一個優秀的兒子。這個兒子從小聰慧,文武雙全,他就是曹操的二兒子曹丕。

曹丕從10歲天始,就跟著父親征戰南北,他的童年、少年、青年時期都是在浴血博殺的軍旅生涯中度過的。艱苦的生活環境和出生入死的生活歷練,讓他真的變成了一條龍。

他的登基之路走的異常艱難且險象環生,經過手握大權的志滿意得後,他把父親復興國力和實現統一的遺志作為了自己的人生責任。

他渴望早日實現河山統一。兩次興師伐吳,多次與諸葛亮交戰,可老天似乎並不願意給他完成父親宿願的機會,登基才6年,他便身染重疾,溘然離世,時年才39歲。

然而,曹丕能夠順利的登上皇帝的寶座,並不完全是基於他的才幹,相反,他並不是父親最喜歡的兒子。曹操喜歡的是自己的第三個兒子,和他一樣文采斐然的曹植。

曹丕能夠在長期複雜、勾心鬥角、各為其主的奪嫡之戰中勝出,得益於一個人,這個人足智多謀、但卻深藏不露,他就是司馬懿。

對於司馬懿,曹操的感情是無比複雜的。他通過對司馬懿的觀察,發現他"有雄豪志", 他曾對他的兒子曹丕說:"司馬懿非人臣也。" 他還告誡自己的兒子"司馬懿鷹視狼顧,不可付以兵權,久必為國家大禍"。

這對父子雖然對司馬懿有所忌憚,但這份忌憚不敵司馬懿的才華智慧對他們的吸引力。在他輔佐曹丕的過程中,每參與謀劃必有奇策,很得曹丕的信任和重用。

曹丕登基後,更是對司馬懿重用有加,司馬懿曾對他給予的高位堅辭不受,曹丕卻告之:"朕夜以繼日處理國家大事,沒有須臾片刻的休息時間。如今冊封你不是加以優榮,而是要你為我分憂。"曹丕的無比信任奠定了司馬懿在曹魏集團無人可撼動的地位。

看魏蜀吳三國的功敗垂成,再也不相信龍生龍鳳生鳳的鬼話

曹丕在臨死前曾對太子說:"在這裡的三位重臣,一定不要懷疑他們。"曹叡即位,改封司馬懿為。

從曹操開始,歷經三代,司馬氏在為不斷為曹魏集團建功立業的過程中,也強大發展了自己的勢力,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司馬昭一個個精明強幹、手握重權。而曹操的子孫又是什麼樣的呢?

曹操的兒子、孫子都特別短命,他兒子曹丕死的時候39歲,曹丕的兒子曹叡繼位後,36歲就死了,而曹叡的養子曹芳繼位時才八歲。

輔佐他的有太尉司馬懿,還有他的族叔曹爽。曹爽不喜歡司馬懿,排擠司馬家勢力,任用自己的親信。

曹爽的這種行為按說是可以理解的,也許是他覺察到了司馬家的野心,感受到了來自司馬家族的強大壓力。

但是,曹爽的親信又是一群什麼樣的人呢?這是一幫被稱作"浮華友"的浪蕩公子哥兒,而曹爽正是這幫"浮華友"的首領,他們的生活驕逸奢侈,根本沒有任何政治鬥爭的經驗。

看魏蜀吳三國的功敗垂成,再也不相信龍生龍鳳生鳳的鬼話

曹爽就是帶著這樣一群人和老謀深算的司馬懿鬥,結果可想而知。曹爽被司馬懿處以滅族的處罰,他的"浮華友"們都被殺,經曹爽這一折騰,倒是加速了曹氏家族滅亡的步伐

司馬懿死後,他的兩個兒子相繼執政,朝庭的大權完全由他們把持,此時的司馬昭不再遮掩自己的野心,他走了一條和當年的曹操完全一樣的篡權之路。

先是"受封"晉王,他死後他的兒子司馬炎膽子比他的祖輩都大,乾脆把魏帝廢了,搞了個"禪讓"儀式自己做了皇帝,建立了晉朝。

曹家三代人打下的"十分天下有其九的"基業,就這麼毫無聲息的轉到了司馬家的手上,最後是由司馬炎滅了孫吳,完成了統一大業,當了天下的主人。

這個結果,是曹操絕對想不到的。他的一生金戈鐵馬,艱苦征戰,而他的孫輩們竟然成為驕淫奢侈、害怕吃苦受累的"浮華友"。

看三國風雲,讓人無盡感慨,這個世界從來不會有什麼龍生龍,鳳生鳳,再好的基因傳承,也經不起安逸生活的消磨和浸淫。

能讓人成龍變鳳的唯有生活的磨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