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還原國風,又不失現代審美?

隨著中國的日益強大,國際品牌為獲得中國市場的紅利,在審美情趣方面,也漸漸地向中國靠攏,中國風定製款成為多個一線大牌的標配。它們紛紛加入了中國風的行列之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國風”彩妝。比如:阿瑪尼帶“福”字的氣墊,YSL的限量款腮紅,紀梵希的散粉盒……


如何還原國風,又不失現代審美?


中國風是品位,不是元素堆砌


可能在外國人眼裡,中國風就是喜氣洋洋的大紅色,要不然就是燈籠、福字、中國結這類司空見慣的元素,但是,中國風真的不是這樣的。中華文化絢麗多姿博大精深,單說顏色,就遠不止紅色一種,那些雅到極致的素色、藕色、竹青、紫檀,還有天青、月白、蒼綠、妃紅,光是念出這些名字,便覺得口齒生香彷彿眼前憑空生出了山水畫卷。


如何還原國風,又不失現代審美?


而真正會玩中國風的美妝,單從顏值上來說,必定是靈動飄逸,包含詩情畫意,或者大氣磅礴,涵蓋歷史萬千,富有質感和精氣神的東西,才符合“國風”的標準,而不是落於俗套的大紅大紫,或者簡單的幾個漢字。


無須強行復古,而是迎合當代國人審美


東方美妝,凝聚著華夏千年的精緻審美。


茉莉粉、薔薇硝、玫瑰露、茯苓霜,白玉盒裝著花露蒸的胭脂膏子。輕白紅香,甜香滿頰,點染著如詩如畫的東方文化。


國風正當時,國貨彩妝也紛紛走上了中國風的設計。若要說國風美妝產品,就一定繞不開“網紅”故宮,故宮將古老的風骨和血液、文化與內涵,融入各種彩妝產品中,無論是從包裝到色彩質地都散發著滿滿的國風元素,簡直火到一塌糊塗。


如何還原國風,又不失現代審美?


據悉,故宮淘寶系列彩妝包括了口紅、眼影、腮紅、高光粉等產品,價位在66元-160元之間,外殼設計、顏色調配均取自故宮博物院的珍藏文物的圖樣。開售僅10分鐘,銷售量均破三百,而從2018年12月12日到15日的預售期間,光是口紅這一類目的銷量就超過了9萬支。


故宮 IP 系列美妝的爆紅,一方面體現瞭如今大眾對於傳統文化的文化認同,另一方面也反應了這個市場目前巨大的發展空間。畢竟從這片土地上孕育出的美學風格和設計理念,想讓人不喜歡都難。


近年來,一些國產品牌也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比如國產品牌瑪麗黛佳以博物館文物為靈感的國家寶藏款唇釉、毛戈平以中國傳統技法點翠為設計靈感的粉膏禮盒。


歷史悠久的中華老字號謝馥春不甘落於新生品牌之後,也曾推出過馥彩名媛口脂,雖然外觀看上去和 YSL 圓管系列有些相似,但是每個色號在配上特有詩句之後還是別有一番韻味。


總而言之,深耕國風文化可以說是近年內美妝國牌的一個大趨勢了,各家都在卯著勁兒地為新的產品線開發新的國風概念,把一片草原種起來,再把手伸進你的錢袋。


四個標準鎖定“國潮”美妝


新國潮的興起,昭示了本土品牌的崛起與希望。


對於中國新一代消費主力來說,“國貨”已然成為當今主流,國際時裝大秀上的李寧、實力圈粉的華為、故宮文創IP等,成為了大家眾議的話題。根據天貓發佈的消費大數據統計,在過去的一年裡,搜索“國貨”相關商品的用戶增長了14.73%。


一個明顯的現象是,伴隨著新國潮的興起,化妝品行業裡的中國老字號品牌、新晉品牌等也煥然一新,獲得年輕消費者的青睞。老品牌與新國潮,展開了一場愈久彌新的對話。


有業內人士曾基於三個維度的思考,給出了新國潮的四大標準:第一,歷經時間的洗禮;第二,具有廣泛的消費基礎;第三,品質卓越,口碑良好;第四,品牌形象與時俱進。


在工匠精神上盛開情懷之花


或許情懷已經被談爛了,但歸根到底,誰能失去情懷呢?


在這消費需求升級的市場中,消費者購物的愉悅感比物質甚至價格更重要。在大國自信的強調下,新生代主力消費者紛紛以情懷支持國貨。


除了老牌國貨佔據天生優勢,新生的國貨品牌也憑藉各自的努力,紛紛選擇適合自己品牌的IP進行合作。他們都挖掘出了自己品牌的深層的文化內涵,以現代潮流審美包裝輸送,不忘工匠精神。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他們沒有辜負消費者內心的那股情懷。


誠然,美妝國貨在崛起的同時仍然會暴露出不少的問題,我們切勿因為一時的熱度和機遇,就得意忘形。品牌方們仍需要認真思考如何將流行與國風巧妙地結合,讓年輕的消費者加入到這場互動中來。


同時更應該時時謹記:無論盛行的是什麼,產品最根本的還是要回歸到其本質,其他的一切都只能算是錦上添花。要知道,在中國歷史上,工匠精神也是我們萬萬不可缺少的一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