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斬件》1.4 吾日三省吾身


《論語斬件》1.4 吾日三省吾身 | 儒學五大聖人,他這一脈佔了三席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子,姓曾名參(shēn),表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晚年弟子之一。

曾參的父親曾點,是孔子初辦民間私學時,所收授的第一批弟子。三十多年後,他又讓十六歲的兒子曾參,拜入正在周遊列國的孔子門下。曾參父子同師於孔子,是孔門中的一樁美談。無獨有偶,孔子的另一得意弟子顏回,也是父子同師於孔子。

曾參為人低調,初時在孔門中聲名不顯,不入孔門十哲之列。然而孔子臨終前,在眾多聲名顯赫的弟子中,唯是把孫子子思(孔鯉之遺孤)託付給曾參, 這讓孔門眾弟子感到很意外。

事實上,曾參穩重謙恭、事親至孝的德行,頗得孔子看重,自從高才弟子顏回病故後,孔子就有意將其培養為儒學繼承人。只是曾參入門較晚,年紀又輕,未有重要的任事經歷,才學不為眾人所知。


孔子去世後,孔門群龍無首。

一些弟子認為,有若的相貌和德行,都肖似孔子,於是推舉其為孔子的繼任者,以維繫孔門的統一。對於此事,曾參是強烈反對的,他說:“不可。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意思是說,這樣不行,老師的德行如同用長江、漢水洗濯過,用秋日的陽光晾曬過,純淨潔白得無以復加,沒有人可以替代的。

不過,當時曾參人微言輕,他的意見並未被採納,有若還是繼任為孔門之師,被尊稱為“有子”。

然而,孔門眾弟子過於人傑薈萃,有若缺乏足夠的聲望與資歷壓制,不久就被迫退位了,孔門從此四分五裂,弟子流散,不再復一。

曾參帶著子思回到故鄉南武城,以授徒、種田為業,過著清貧的生活。


曾參深得孔子思想真傳,重義輕利,小心翼翼的循行儒學禮規。

他提出“孝恕忠信”“修齊治平”“內省慎獨”等注重仁德修養的理念,極大地影響了後世儒學的發展方向。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千古名句,譬如“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士不可以不弘毅”“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等,就是出自於曾參。

隨著名氣漸大,列國紛紛請曾參任官,但是他統統拒絕了。

曾參一輩子以發揚光大儒學為己任,一如孔子晚年一般,專注於教育弟子及整理儒學文獻。事實上,儒家賴以傳道授業的四書五經,五經乃是孔子所整編(《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而四書,則全部與曾參有關:《大學》是他著寫的;《論語》他參與編撰;《中庸》《孟子》則是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著寫的。

在曾參的努力下,儒學由最初的散亂、不成系統,漸漸形成了理論嚴謹完善的學說。


子思在曾參的悉心教導下,學業大成,後來著寫四書當中的《中庸》,開創影響甚大的子思學派,被後世尊為”述聖”。

子思後來也培育出一位名聲極大的弟子,那就是被尊為”亞聖”的孟軻。孟軻又被尊稱為孟子,在歷史上與孔子齊名,並稱為“孔孟”。孟子在子思學說的基礎上加以發展,建立思孟學派,著寫四書當中的《孟子》,把儒學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曾參上承孔子道統,下啟思孟學派,理論著作頗豐,為儒學的傳承起到重要作用,故被後世尊為”宗聖”。

儒學五大聖人,曾參與弟子、再傳弟子,就佔了三席。其它的兩席,分別是“至聖先師”孔子,及早逝的“復聖”顏回。


【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會從三個方面進行自我反省。

省:檢查、反省。

身:自身,自己。

在古文當中,”三”在很多時候不是指數字,而是多的意思。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道德經》裡面的名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其中的一、二、三,並不是數字,而是形容詞,是形容道生萬物,由少到多、由簡單到複雜的過程。我們現在使用的一些詞語,其實也是把”三”當成了”多”來使用的,譬如說:三翻四次(反覆多次)、三心兩意(心思過多而猶豫不決)、三過家門而不入(對老婆沒有感情,常常路過家門口也不進去)、三句不離本行(多說幾句話,就會情不自禁的聯繫上自己從事的行業)等……

與“三”相對,”九”也有類似修辭用法。古人認為,九是極數,乃是最大的數字,所以會用”九”來形容極致的事物。譬如說:九天(極高的天空)、九洲(極廣袤的大地)、九幽(極遙遠幽深的地方)、九死一生(極大的危險)等……

本章的“三”有些特殊,若是單論本句,當然是作“多”的解釋:我每天都會反覆進行自我反省。然而,下文卻是具體列舉了三個方面的事例,這可是實打實的數字指向,故而只能解作數字。


【為人謀而不忠乎。】——對待工作,我有沒有做到竭誠盡責?

謀:謀事,指工作。

忠:儒學美德之一,指盡心竭力地完成分內的職責。

古人對忠有著苛刻的要求,必須是盡心竭力完成職責,才能叫做忠。但凡有一點懈怠的念頭,沒有盡最大的努力,就是不忠。

歷史上有一些事例,現代人會得覺得非常不可理喻,甚至是愚不可及。事實上,那是古人對”忠”的詮釋。

譬如說,不食周粟的故事。商朝末年,周武王以地方諸侯的身份,討伐當時的商紂王,併成功推翻商朝的統治,建立了周朝。商朝的舊臣伯夷和叔齊,認為這樣做不符合道德,兩人便決心不做周臣,不食周粟,就是不吃周朝的糧食。兩人去到一個叫首陽山的僻遠地方,隱居下來,靠採摘野菜充飢。後來,一位婦人聽說了他們事蹟,就去對他們說:“你們現在吃的野菜,也是從周朝的土地上生長出來的呀!”二人一聽,心想確實如此,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現在這天下的一草一木都是周朝的,不食周粟就什麼都不能吃了,於是兩人就什麼都不吃,絕食而死。

而歷史上,官員直犯天顏、冒死相諫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古人之所以有這樣的行為,並非是他們不長腦子,不通人情世故,而是他們認為,在生命中,有比生命本身更值得守護的東西……

忠為正直之德,然而現代人營營役役,早被各種壓力壓彎了脊樑,習慣了各種妥協與奴性,所以很難理解古人那種氣沖天地、俯仰無愧的精神。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對待朋友,我有沒有做到信守承諾?

朋友:朋為同學,友為有交情的人。

信:儒學美德之一,指誠實不欺,信守承諾。

本句的”朋友交”,泛指人際交往。人際交往的原則,是誠實不欺,信守承諾。

再舉一個現代人難以理解的例子。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叫尾生的男子,與女子相約於橋下會面。當時的河道深淺不常,平日涓涓之流僅存河中一線,橋下多是卑暗的陸地,便於幽會。尾生先到,女子未至。這時河道中忽然發起山洪,面對洶湧的大水,尾生抱著橋柱不肯離去,最終被生生溺斃。

這個名為“尾生抱柱”故事,現代人或會認為,此人根本就是智商有問題。守信不離去,那是可以理解,但是情況特殊,稍稍走幾步到岸上去,也不算是失信吧,那就不會被淹死了。

……然而,這就是古人對“信”的理解,他們不惜用生命來詮釋自己的信念。


【傳不習乎。】——我學到的知識,有沒有進行有效的運用?

傳:傳承的學問,指從老師處學來、並傳授給後輩的知識。

習:運用、實踐。

本句這四個字,過於言簡意深,以至於當前的註解一團亂象,或曰“老師傳授我的學業是否複習了呢”,或曰“老師教我如何去作人做事,我真正實踐了沒有”,或曰“我所傳授於人的,有不是我自己所日常講習的嗎”……

這些註解,卻是連“傳”與“習”的涵義,都沒有弄明白。

曾參上承孔子道統,下啟思孟學派,所謂“傳”,就是他從孔子處學來的,並要傳授給自己的弟子的知識,一脈相承也。所謂“習”,就是有效運用所學到的知識,曾參一輩子小心翼翼的循行儒學禮規,因為這些禮規,乃是儒學一應理論知識的外在具體,曾參以身作則,貫徹和遵行這些禮規,這就是的“習”。

簡單的說,“傳不習乎”,就是說我學到的知識,有沒有進行有效的運用?


鑑於此,我作註解如下。

曾子說:我每天會從三個方面進行自我反省:對待工作,我有沒有做到竭誠盡責?對待朋友,我有沒有做到信守承諾?學到的知識,我有沒有進行有效的運用?

(伍氏,於2020.03.09修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