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一些農村種蔬菜都喜歡用人類的糞水去當肥料?

農人阿橋


在農村種蔬菜不僅僅用人類的糞便漚肥,動物糞便漚肥也是常有的是事。但是您說喜歡,這裡不能說是喜歡吧,只能說是利用。畢竟農村各家各戶都有自己的茅坑,沒聽說過要別人家的糞便。但是還有一些特殊的歷史和環境因素在裡面,我認為農村人使用糞便當肥料的原因有下:

第一:茅坑

  • 在農村各家各戶都有自己家的茅坑,不能像城市裡面一樣有個集體的化糞池。茅坑會將大小便儲存起來,等到冬天農閒或者茅坑滿了的時候。農民就會使用糞便堆肥,等腐熟之後是很好的有機肥。而不是找個小溪小河到了,汙染環境。

第二:養牲畜

  • 常年在農村的人會養一些雞鴨、牛、騾子等牲畜,用於食用或者使用,但是動物會產生糞便,往往像牛和騾子的糞便都是很多的,要每天清理。長久以來會積攢很多動物糞便,經過自然發酵腐熟之後也是很有效的農家肥。

★小結:第一和第二都是農村條件限制,會定期積攢糞便,而農村人又是很樸實,不想到河裡面被沖掉,他們會將糞便漚肥,在種植蔬菜的時候使用。

第三:節約成本

  • 在農村,如果你不出去打工賺錢,你就沒有資金來源,種菜的時候使用化肥是要花錢的。但是腐熟的農家肥不要錢,可能只是自己出一些力氣,將它運輸到菜地裡面去,這無疑給農村節約成本嗎?

第四:歷史背景

  • 在沒有出現化肥的時候,種植作物怎麼施肥?可能在歷史長河中人們發現,使用堆積過後的糞便,會讓植物生長的更好。這可能就是農家肥的來源,糞便不能直接使用,要經過漚肥才可以使用,這是人類文明的結晶。而這種種植經驗,一代一代傳承,深深留在了每一個種地人的心中。

第五:農民更愛使用化肥

  • 說實話,我是個農村人,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科技進步,一袋化肥的價格真的很低。農村外出打工一天都能掙一兩袋化肥,而如果使用農家肥,可能勞力一天也幹不了多少。而且化肥的使用很方便,在作物生長期合理使用就可以提高作物產量。使用農家肥就是由於沒有化糞池和下水將排洩物沖走而必須解決的處理辦法。

★★★總結:不是農民愛使用農家肥,而是很多條件限制,他們必須要將自己的糞便處理掉。相比農家肥我想農民還是更喜歡化肥,簡單便捷、省時省力。

以上僅為我個人建議,希望對您有用。如有錯誤,請批評指正!

我是@小五植保科普小課堂,一個關注農業害蟲防治策略的人。我會定期發佈一些農業害蟲基礎知識,希望對您有用。如有需要,請關注我,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