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覺得現在一些老師沒有以前老師負責任?

雙子斌517


作為一名教師,看到這樣的問題,其實是有很多感慨的,感覺教師是越來越不被喜歡,曾經教師是多少人羨慕的職業,是多麼受人尊重的職業,現在卻變得這麼有爭議。


應該肯定的是絕對大多數教師還是負責的,難免會有少量不負責任的教師存在,這在每一個群體都是如此。關於教師批改作業的問題,現在教師能夠達到全批全改的程度時候少之又少了,這些問題在下文將給予分析。

一、教師的工作定位----事業變職業。

80年代,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比較落後的時候,教師是許多人追逐的職業,那時候還實行計劃經濟,包分配包就業,許多中學畢業後的優秀學生都爭先去報考師範學院,畢業後從事中小學教育,將這份職業變成自己終生奮鬥的事業,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的奉獻,可以說是那一代中師人支撐著一個地方的教育事業,作為一名80後的我是深有感觸。

如今我也成為了一名基層學校的教師、管理者,在從教將近10年的時間裡,也或多或少的感覺現在的教師不如以前教師敬業。隨著高校的擴招,高中辦學規模的擴大,許多優秀的中學畢業時首選進高中、考大學,而報考師範學院成為一些學習中等學生的選擇,而且招收學生的水平逐年遞減,這些學生、甚至是90後畢業的學生進入學校後,不在具有中師人的敬業精神,不在具有中師人的奉獻精神,工作開始講條件,只是將教師作為一種簡單的職業,甚至將教師作為一種跳板。

二、教師的權威---面臨挑戰。

80後左右的學生在上學的時候,肯定受過老師的懲戒,比如罰站、拿教鞭敲打、訓斥等,那時候教師有絕對的權威,整個班級的學生都得服從,都得按時完成作業,否則將害怕接受處罰。不知何時,學校推崇教師要尊重學生,教師和學生是平等關係,教師不能處罰和變相處罰學生,加之父母對獨生子女的嬌生慣養,不允許教師體罰自己的孩子,更有個別家長來學校鬧事,學校迫於壓力給與教師師德考核不合格、降職處理等,更有因教師懲戒學生丟掉飯碗、甚至丟掉性命,這種事件在網上被曝光的不止一件、兩件,前段時間五蓮二中楊老師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權威不再存在,教師不再敢管學生,只能任學生自由發展,表面上看起來教師不負責任了。

2019年11月,教育部公佈了《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徵求意見稿)》,向全社會徵求意見,這將為中小學教師正確行使教育懲戒權,破除教育實踐中“濫用”與“不用”並存的“兩難困境”提供法律法規保障。

三、教育的觀念----家校共育。

曾經好多家長以為,把孩子送到學校,教育孩子就是學校的責任,跟家長沒有一點關係,這種觀點是極為錯誤的。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的效果取決於學校和家庭的教育影響的一致性”。這說明家庭和學校教育是一個有機的教育整體,二者不可分割。良好的學校教育離不開家庭教育的支持、參與,反之亦然。

個別教師把分內的工作“轉嫁”給家長,如長期讓家長代替自己批改學生作業,這反映出部分教師和家長對家校共育的理解還不到位,家長與教師之間的責任邊界趨於模糊,家校合作表面化、膚淺化,但是家校共育是學生成長、教育的必然,不能因教師給家長佈置一些輔導作業之類的事情就認為教師不負責任。

四、教師的疲勞---職業倦怠。

多年來從事教育事業,迫於工作的壓力、生活的不如意、心理的不平衡、職稱的晉升困難、班主任工作複雜性、各種迎檢的應對等等,容易出現職業倦怠,失去了曾經的激情和動力,就容易在學生面前表現出不負責任的表現。



五、作業的批改---多點合作。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城鎮化建設被提上日程,許多城市撤校並點工作的開展,使得農村的許多小學、教學點被相繼撤併、取消,學生只能進城上學。同時,隨著農民紛紛進城務工,隨遷子女也需要進城上學,便出現了縣城學校的大班額問題,一個班50人左右,教師不再像八九十年代那樣有足夠的經歷、時間來一一關注學生、一一批改作業,也就催生出班級小組建設,學生的自主管理、自主學習,出現了小組長批改作業,家長參與輔導作業等現象,這也是教育發展所需,學生成長所需、家校共育所需,也正考驗著家長的知識、經驗、育兒水平,所以家長不應該將此看作是老師的不負責任,而應該不斷地提升自己,配合學校共同完成好孩子的教育。


教育微視角2020


今天早上5.56分,小孫子的語文老師發來昨天語文試卷的答案,請學生對照一下,並說在早讀時他再檢查批改。

7.20分,我送孩子去學校,7.40分,在陪讀的學生家長髮來的視頻中,果然看見教語文的武老師正在逐一批改、講評學生的試卷。這時離上課時間還有30分鐘。也就是說,他起碼在7點離開家去學校的。比上班時間提前了一個小時。

也是在今年暑假,也是這個老師,要求學生每天背誦《孟子》八則,20篇必背、選背古詩詞,而且每天發視頻給他檢查。當時我心裡也挺不舒服,這不是給家長和孩子找麻煩嗎?可幾天過去,不這麼想了。全班幾十個孩子的視頻,人家每天逐一察看,逐一把點評再發回來,這需多大功夫?人家不也是休暑假嗎?這麼辛苦不也是為了學生嗎?

孫子的班主任老師,是教數學的,也挺負責,晚上經常8、9點鐘還在群裡發短信、視頻,講難題、對答案,或通知明天的有關事項。而且他們不是隻教這一個班,還同時擔任其他班的主課老師。

我舉這些事例是想說,絕大多數老師是好的,是敬業的,不負責任的只是極個別的。當然,存在一些問題也是肯定的 。比如有的把作業批改交給班組長,還有的佈置作業過多,也還有的在群裡發通知、評點學生用詞過於生硬。比如:所有人,今天下午……就不如:請全體家長注意,今天下午……這樣語氣讓人舒適吧?

如果老師能站在家長角度思考一下問題,而家長也能站在老師角度考慮一下問題,那我們的教學環境恐怕要好的多。而家、校的關係也會和諧的多。這固然需要學校和老師的持續努力,也需要你、我這些家長的理解和配合。


嶧縣西門裡老李


我比較有感觸,我是九十年代中畢業的中師生,那時上班雖然錢少,就三百來塊,但是挺開心的。對後進生關學,罰抄,體罰都來,關學時候自己也留在學校,不說苦也不說累,中午午睡也是教學生,完全義務勞動,沒有績效一說。家長對老師比較尊敬。同事間相處也很融洽,基本職稱晉升都是以教齡為主要考核項目。校長也跟老師一樣上課,感覺不到校長中層就是領導層。真可以用其樂融融來形容!二千年之後,校長開始脫產,學校分層明顯,職稱評定開始榮譽分和論文分,成績分等比重增加,教齡比重降低,開始慢慢黑了起來,榮譽都是領導和親信的,分班做手腳,所以職稱也他們先上,甚至有人到退休連中級也沒上,而有的人畢業沒幾年就上了。到了績效工資,那就更明顯了。普通老師根本就沒了以前的工作熱情,乾死不如拍馬屁弄個小領導,再加上再外部環境的惡化。就成了現在的樣子!現在的學校可以說是一個獨立王國,校長就是皇帝。耳聞目睹的校長很多都是跟女老師牽扯不清。太亂!


他媽的取個名咋那麼難


有很多人認為現在的老師沒有以前的老師負責。許多80後都說以前自己上學的時候,都是老師佈置家庭作業,老師批改家庭作業。許多老師總是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替學生補課、輔導。那時候沒有打印機,總是老師自己給學生印卷子……

而現在呢?情況恰恰相反。於是,很多人認為現在的老師沒有以前的老師負責了。

真實情況是不是這樣的?不是的,我覺得現在的老師也很負責。

1、我們先來看一下一個老師的一天的日常工作。

由於工作的原因,跟老師走的很近。我的朋友是位小學老師,還是位班主任。早上七點起床,七點一十趕到學校負責學生早操之前的組織。七點四十跟學生一起上早操。之後組織學生上早自習,負責給學生晨檢、打早點,幹完這些已經九點了。接著就是早上要上兩節課。課間要負責學生的課間安全。課上完後,要開始批改作業,填寫班務手冊,修改課件,對課堂進行反思。期間還要和上課不認真的、家庭作業沒完成的孩子家長溝通交流。下午兩點上班,一點二十趕到學校,組織學生打掃衛生,讓孩子改正作業錯誤。兩點上課後又開始批改作業、上課、輔導學生,填寫各種表冊。最後一節課一般都是班主任的,上完還要填寫表冊。放學後組織學生打掃衛生,送學生出校門,和家長交流。晚上用手機批改學生的家庭作業。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各種會議要開,比如學校的例會、教工代表會議、各種教研會議等等,放假時要對學生進行家訪。還要處理學生之間的矛盾糾紛。經常在學校完不成的任務還要拿回家裡幹。從一個老師的日常工作來說,是沒有閒的時候。你能說現在的老師不負責任嗎?

2、一些與教學不相干的事物耗去了老師的精力。

現在的老師多面手,既是老師,又是醫生、警察……本身的工作頭緒多,而各種督查、檢查、評比、考核等事項名目多、頻率高,各類調研、統計、信息採集等活動交叉重複、佈置隨意。還有一些地方和部門,在落實安全穩定、掃黑除惡、創優評先等工作時,經常向學校和教師攤派任務,影響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佔用教師大量時間、耗費大量精力。面對這種情況,老師要如何面對呢?

3、現在的老師面對的家長和環境不一樣。

記得我們在上學的時候,家長對老師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這娃在學校要是不聽話了,隨你打隨你罵!”而現在的孩子,家長多是溺愛,在學校受不得半點委屈。現在的一部分家長,對老師更多的是懷疑、監督。老師對學生的評價變得越來越謹慎,由於家長持一種懷疑的態度面對學校和教師,致使部分教師產生“不說比說安全”、“說得少比說得多安全”的自保心理。畢竟人的本能是不想給自己惹麻煩,不想找些事情來鬧心。家長以監督者身份來看待學校和教師,那教師的主要精力是放在不能做什麼,而不是去思考我能怎樣做得更好。與其說老師不負責,不如說老師是為了保護自己!

4、不負責的老師只是極少數。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從事教育行業,走上講臺的 大多數老師是極其負責的。老師這碗飯吃的是良心飯。當然,林子打了什麼鳥都有。教師行業也確實存在一些不負責的人,但這部分人只是一少部分,代表不了整個行業!

任何一個行業都不容易,所以,家長和老師之間要多溝通,彼此換位思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配合,相信你就不會有老師不負責的想法了!


對飲孤獨


你好,作為一名教育領域的原創作者,在這裡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說一下我自己,我是93畢業的師範生,那時上班雖然錢少,就三百來塊,但是挺開心的。對後進生關學,罰抄,體罰都來,關學時候自己也留在學校,不說苦也不說累,中午午睡也是教學生,完全義務勞動,沒有績效一說。家長對老師比較尊敬。同事間相處也很融洽,基本職稱晉升都是以教齡為主要考核項目。校長也跟老師一樣上課,感覺不到校長中層就是領導層。真可以用其樂融融來形容!

但是不得不承認社會變了,現在的教育就是這樣。因為家長嚴重依賴老師,家長輔導孩子作業本來就天經地義。自己的小孩,自己不輔導,不聞不問,丟給學校,丟給老師,就想讓他們給一個北大清華出來,這不現實。想要自己小孩成績好,培養學習習慣最重要,而習慣的養成,和家長、家庭是具有最直接的關係。在小學時,是養成習慣最好的時候,但現在很多家長都在這個時間段,給了溺愛,導致後續學習出現問題,性格出現問題。任何崗位的新人,總是充滿責任心的。但隨著公司體制的問題以及一些無賴客戶的問題,新人總會變成老油條。不要單說老師,那些說老師的,你其實也一樣。

這就是我的觀點,謝謝。


家長成長課堂


先從問題的原因說起。

是什麼原因讓我們有這種感覺呢?是從我們自己在學生時代的經歷和孩子現在上學的經歷做對比感受出來的。

那又是孩子的哪方面的經歷觸動了我們呢?是家庭作業!是家庭作業!是家庭作業!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我們上小學的時候,作業完全自己獨立完成,家長從來不用操心,即使有錯誤,老師第二天檢查作業,也會指出作業的錯誤,並講解。而現在呢,孩子的家庭作業需要家長的參與,有錯誤的地方,老師雖然指出,但是,基本不給講解,不講解也就算了,還指責孩子的作業完成的不好,還指責家長沒好好輔導孩子做作業。如果次數多了,老師肯定找家長談話。家長心理想,這簡直是豈有此理,我自己去輔導了還要你老師幹啥!

我想很多家長都是這種想法,對嗎?既然是我們真實經歷做對比,事實又擺在了眼前,那麼似乎可以下結論了‘老師就是沒有以前負責任了!’。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答案是否定的。

那我們到底錯在哪裡了呢?錯就錯在我們選錯了參照物。

時代在進步,科技日新月異,經濟突飛猛進,物質無比豐富,而我們卻忽略了教育也緊跟時代的步伐,教育理所當然的也在發生著改變。

我們上小學的時候學啥,現在的孩子學啥?我們上小學的時候學幾科,現在的孩子學幾科?我們上小學的時候幾節自習課,你去看看孩子的課表,看看他們有幾節自習課?答案是一節自習課也沒有。

沒有自習課,你讓老師用什麼時間來講解孩子作業的錯誤?上課時間嗎?他用來講解作業,那課程的進度怎麼辦?所以說不是老師不盡力,而是實在沒辦法。

如果老師真的不負責任,他又怎麼會知道你家孩子的作業做的好與不好呢?

現在的孩子學習的難度也不是我們小時候可以比擬的,小學二三年級有一些數學題我要說有的家長都做不出來,有的人肯定不相信,但是事實就是如此,的確很難,有一部分人即使做出來了,也不知道該如何給孩子講解,因為他用的不是孩子現在已經學過的知識做出來的。所以現在家長如果沒有點文化基礎,對於孩子來說真的是災難!因為現在的孩子真的太需要有人來輔導他們做作業了。

現在老師比我們上學時候的老師難當多了,他們一份工資,卻有好幾種。老師、保姆、白領等等,然而他們的地位卻比我們上學時候的老師低太多了。因為他們只有責任卻沒有權利。面對他們的只有指責卻少了讚揚,人們只放大他們不經意的錯處,卻忽視他們的付出。而面對責難他們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放棄這個職業,另一種只能是默默承受。

別在用過去的經歷來衡量老師,因為那隻能證明我們已經過時了。也別在用我們的想法來定義老師,因為那樣只有更多的曲解,而沒有理解。我們只有用看待自己的態度去看待老師,因為老師是處在和我們平等的地位,甚至說我們應該把老師的地位放在我們上面,因為遵守重道是我們的傳統。只有沒有文化的人才會去俯視老師,那並不能證明你高人一等,只能證明你的無知!

少年強才國強!沒有老師的辛辛教導,哪來的少年強?收起我們的無知,對老師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質疑,讓老師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培養學生上,而不是把精力消耗在因為我們無知所造成的是是非非中!


時空V夢想


小時候上學的事情記憶猶新。

因為是小孩,對大人都望而生畏。尤其對老師,更是望而生畏、望而生敬!

在我的印象裡,小時候的老師個個嚴肅認真,一絲不苟。該表揚表揚,該批評批評,教學態度極其端正,不愧為人師表,授業解惑!

文革時期,教育也未能倖免,受到嚴重衝擊。停課鬧革命,讀書無用論,老師們也成為“臭老九“,受到了不公平對待。七0年後,教學秩序逐漸恢復,老師們又滿血復活,教學態度一如既往地認真,對待學生一如既往地負責任。

到目前為止,大學的老師能記住的很少。而小學,中學老師,特別是班主任老師,語數老師名字都還記得,音容笑貌歷歷在目!


朋友392650



國學小鳥


不知道是錯覺還是現實。總覺得以前的人比較傳統,傳統的人就會堅持一些原則,好的叫負責,不好的叫偏執。但是以前的老師真的就是一板一眼的,可能古板但是你不認真學習真的會被打屁股抽手心的。尤其開春了柳樹條總會來幾根做教鞭用。你可能覺得是體罰學生,但是在我小時候真的很管用。小孩還是畏懼老師才會有所收斂的,很少有孩子學習的自覺性極高。隨著教育改革,不能體罰學生不能給孩子留太多作業,教育素質,讓家長也參與進來,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慢慢有些就跑偏了,更有人把這些劃了重點,課上我也不咋教重點,改到補習班講,學習不好就問家長怎麼看的孩子,難道孩子作業不應該家長只是參與作用嗎。現在有些老師真的腦袋活絡了,但是總不該忘了初衷啊。


無名指477


不是沒有以前那樣負責任了,而是太多無奈了,我是一名初中校長,以前工作中,憑多年的工作積累,感覺自己處理學校問題很有經驗,比如說 哪個教室與家長髮生了矛盾,學生與教師發生了問題,我都會輕鬆處理好!現在在初中校長崗位已經工作十三年了,現在工作遇到的問題使我也無奈,有學生在學校吸菸,抓住以後批評教育,以後仍然這樣,你不能開除,找家長沒有辦法,很多孩子在學校鬧事,影響上課,找家長不來,很多離異家庭,你怎麼辦?開除不了,家長不來,老師無奈,學校沒有好辦法,只有哄著這些孩子,儘量控制他們的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