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真假聲音色不統一怎麼辦?高音很容易變成假聲?

對於稍微有些聲樂基礎的同學來講,已經可以發出“假聲”,可以進行初步的“真假聲轉換”,可是苦惱於兩者音色差距過於大,被人一下子就“識破”,聲音不平衡聽起來不統一也就是銜接不好。當我們聽陳奕迅的《聖誕結》或《你給我聽好》等,會發現音色非常統一,即使進行了真假聲的轉換但是聽覺上並不覺得突兀,那麼很多同學存在的這個問題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呢?

唱歌真假聲音色不統一怎麼辦?高音很容易變成假聲?

在進行真假聲轉換的同時,其實我們是改變了聲帶的震動模式。由“真聲”轉到“假聲”的同時也是聲帶由大面積震動變成部分震動和邊緣震動的結果,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一定的肌肉控制,同時氣流要穩定,如果肌肉控制不好或者氣流不流暢,產生憋氣等情況,很容易出現真假聲大幅度的音色不統一,我們也稱之為“斷層”,說到斷層這裡是太多同學苦惱的地方。慶幸於自己學會了真假聲轉換,但是連接卻出現了問題。對於這種問題怎麼解決?一個字,“磨”!

唱歌真假聲音色不統一怎麼辦?高音很容易變成假聲?

第一點就是儘量不要發“純假聲”,所謂“純假聲”就是那種非常虛弱非常漏氣的聲音,這個聲音是沒辦法和真聲銜接到一起的,也正是很多同學聲音出現斷層的罪魁禍首。我們要做到真假聲比較好的融合,先要把你的“假聲”練強壯,也就是“擋氣”,在發假聲時不那麼漏氣,慢慢你的假聲就會變得“有音質”,“頭聲”就形成了。關於怎麼讓假聲閉合住,可以嘗試多用氣泡音去帶發聲,或者找咳嗽前一瞬間聲帶收緊的感覺,配合比較強烈讓聲帶閉合的母音去練聲,例如“BU”“BA”“MA”“MI”等。先把你的假聲打磨得不那麼漏氣後,我們再進行下一步。

唱歌真假聲音色不統一怎麼辦?高音很容易變成假聲?

第二點進行反覆的磨合,聲帶是有記憶的,當你進行了大量的真假聲轉換後聲帶就會記住這種發聲狀態。這裡我們要想象真聲是從口腔發出來的,假聲是從鼻腔發出來的,兩者的連接一定要經過咽喉,也就是靠後想象在我們脖子的位置。以後頸為軸,進行上下的反覆轉換磨合,把“斷層”徹底“消滅”掉。比較好的練習包括哼鳴,唇顫音等,前期嘴巴一定不要張得特別大,那樣更不利於聲音的連接,先小口小聲的讓聲音連接起來,之後再逐步加力量和氣流輸出!

唱歌真假聲音色不統一怎麼辦?高音很容易變成假聲?

第三點是提前轉換的意識,上面也說過了真假聲轉換實際上是聲帶改變了震動模式的過程,就像開車一樣我們踩剎車也是逐漸一點點減速,如果突然剎車肯定會不舒服,換聲的問題也是如此。我們在臨界於換聲前就應該先有“減速”的意識,而不是突然改變,這樣聲音的斷層就會產生。舉個例子李健的《貝加爾湖畔》裡面的最後一句,“被吞沒在月光,如水的夜裡~”,實際上我們唱到“夜”字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卸力”了,這樣才能保證聲音平穩的轉到假聲去唱“裡”字,這樣整體的音色聽起來才不唐突而且銜接比較好,同學可以自己領悟一下。

那麼關於同學真假聲轉換不流暢,音色不統一的情況主要還是靠“磨合”,可以經常聽真假聲轉換的歌曲去模唱,推薦歌手陳奕迅,王力宏,林俊杰,陶喆等。同時注意我上面說的幾個要點,強化假聲部分,轉換意識,氣息的流暢不憋氣。相信你的真假聲轉換也會越來越熟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