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女性成為企業領導者

當女性成為企業領導者 | 胖鯨婦女節特別策劃

策劃手記:

專題名稱是#SheforAll,寓意是,下面這八位「她」所帶來的啟發是不分性別的。粗略看去,八位高光的履歷背後精彩各有不同;仔細琢磨,有那麼幾個共通的「奧義」就浮現出來了。

一、她們都有花不完的精力

跟遠在美國的Jacqueline(吳嘉琪)通電話時,她剛因為重要項目連續兩天工作到凌晨四點(但白天她還是找到時間去健身、攀巖和給家人準備晚飯了),拿起電話聲音依舊元氣,思維仍然敏捷。Jenny(陳涓玲博士)週一到週五的工作時間是朝9晚9。但不論多忙,每天都會在朋友圈寫下今日思考和生活總結,筆耕不輟。

當女性成為企業領導者 | 胖鯨婦女節特別策劃

二、無懼失敗

如果有兩條路擺在面前,她們一定都會毫不猶豫的選更難,更有挑戰性的那條走。Eileen(宗國寧)在歐萊雅管理培訓初期,在做到多個銷售第一後,老闆跟她說:現在在你面前有兩條路,第一條你可以如期回去拍廣告,第二條路你可以幹嘛?現在有個特別好的機會在南區讓你管一個區,你手上會有60個不同的團隊的成員,然後管不同的那些美容顧問到主管,你都可以去大試身手。那一刻她想也沒想就決定去了。

當女性成為企業領導者 | 胖鯨婦女節特別策劃

Doreen(王幸)也是一樣,基本以五年為一個期限,她會“顛覆”自己一次,逃離舒適區。所以她可以果敢拋下在美國的功成名就回國,也同樣可以在中國紮根後,再重新回到美國開創另一份事業,帶著兩個孩子,來回舉家搬遷,去紐約做一群白人精英的老闆。

當女性成為企業領導者 | 胖鯨婦女節特別策劃

Megan (張睿妍)

2012年從負責聯泰集團傳媒部到接管斯凱奇中國市場部,參與並領導著斯凱奇品牌在中國的開疆拓土,8年後,斯凱奇已在中國擁有2700餘家店鋪,遍佈中國一到五線城市,並全面開啟在華新零售業務佈局,成功塑造斯凱奇全新品牌形象。

當女性成為企業領導者 | 胖鯨婦女節特別策劃

三、從不放棄追尋True Calling

斯坦福商學院入學申請會問一個問題:What matters most to you, and why? 這就是在探尋內心的Top Value。而在這之後,你的人生目標(True calling)又是什麼?這兩個詞不止一次出現在這些訪談中,究竟你願意為了什麼一往無前的去投入自己的精力?她們有的人很早就確定了,有的人則在時間中尋找,但沒有人放棄探索和追問。

在瑞典訪問The Kvinna Till Kvinna Foundation(Woman to Woman)公益組織的經歷,令Jenny(陳涓玲博士)開始重新思考政府、企業和組織的社會責任感議題,並與自身工作緊密融合在一起,身體力行的推動她所相信的事業。

Jacqueline(吳嘉琪)到現在為止的生活(潛水、健身、攀巖、划艇、旅行、水下攝影)和事業(營銷人,品牌戰略諮詢、共創式教練)則是圍繞著她的Top Value,the breadth of life (生命的寬度) 像螺旋一樣旋轉上升,互相影響和成就。

所以我也不意外,當社會還在逼問女性,你究竟怎麼平衡事業和生活時,這八位好友(超過一半已經為人母),沒有人在糾結這件事。徐鴻說,內心的自洽舒適,是最高級的平衡;楊熙黎則認為,最重要的「平衡」,其實是「均衡的人格」,而非僅僅是時間的切割分配。

當女性成為企業領導者 | 胖鯨婦女節特別策劃

四、不是女超人!!

她們是無敵的女超人嗎?顯然不是,也不需要是。Jacqueline(吳嘉琪)有無法帶領團隊的時候,也有個人價值體系瀕臨崩潰的時候;Doreen(王幸)有在美國被質疑“憑什麼是你?”的時候;Eileen(宗國寧)有在一路高歌去新加坡卻遭遇生意下降慘痛失敗的時候;Judy(張吉思)則正在堅強又脆弱的與癌症抗爭中。Megan (張睿妍)被貼了一身標籤,“Bossy”,“鐵娘子”,“沒有人情味”,但如果你熟悉她,會發現她也是一個喜歡粉紅色的資深少女。

有意思的是,在經歷了「Like a girl」的思潮後,女性也開始警惕,大可不必走向「Be a man」的極端,大方擁抱自身的特質和魅力,發揮自己的優勢即可。“當對自己的使命和重要價值觀都清晰的情況下,內心特別獨立和安全,會對在做的事情有特別強烈的堅持和驕傲,無所畏懼,不會被世俗的評判影響。”(吳嘉琪Jacqueline)

當女性成為企業領導者 | 胖鯨婦女節特別策劃

五、終身成長,成就他人

不是女超人,卻仍然是領袖。

張吉思在採訪中引用了一句話:“Boss completes the work with people, Leader completes people with work” 這幾乎完美的概括了大家對領導力的看法 —— 終身成長,成就他人。

這也回到了胖鯨本次策劃的初衷, SheforAll。

文章比我們過去的內容稍長一點,就當是在挑選role model吧!

王婧 胖鯨創始人兼首席知識官

您在目前的事業中,主要擔當的角色是什麼?

吳嘉琪 FRYday摯灼創始人

在甲方(寶潔、百事、小紅書)17年以後,我開始幫資本做投後管理。現在我成立了自己的品牌戰略諮詢工作室FRYday摯灼,幫助品牌從全新的內容營銷視角打造有競爭力可落地的品牌戰略。我的角色有時是戰略合作伙伴,有時又是acting CMO,為客戶提供品牌戰略和營銷戰略層面的解決方案,同時也培訓和賦能客戶的團隊。

宗國寧

巴黎歐萊雅中國品牌總經理

王幸 凱度中國CEO BrandZ全球總裁

目前正是我身兼兩職的時期。今年年初我被任命為凱度中國區CEO,同時我也擔任BrandZ全球總裁一職。過去六年我常駐紐約,工作內容包括每年出差到22個國家,在英國議會、CNN、納斯達克等各種不同場合做品牌建設相關演講和分享。

楊熙黎

吱音首席(執行/學習/運營/道歉/編輯/打雜)官

張睿妍 斯凱奇中國市場部及店鋪發展部副總裁

我在斯凱奇中國負責市場營銷跟店鋪形象發展的工作。包括在中國市場上的品牌定位、推廣策略和管理,整合渠道營銷,消費者運營以及斯凱奇在亞太的形象設計、開發及落地。

陳涓玲 博士 伽藍集團JALA公關傳播總經理

我在伽藍集團JALA擔任公關傳播總經理一職。我的日常工作主要是通過和內外部利益相關者的有效溝通和高效傳播,建立企業及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助力組織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張吉思 屋瓦傳播 聯合創始人 及 COO

我是屋瓦傳播的聯合創始人和COO,負責整個公司的業務和團隊管理及運營。

徐鴻 ADleading 首席創新執行官

我在ADleading擔任CCEO,Chief Creative Executive Officer,首席創新執行官。我認為,這個年代,任何一家企業必須兼備創新力和執行力,才能走得遠。我的主要工作就是激發並參與這些創新和執行。

您在何時意識到自己身上的領導力氣質(leadership)?

吳嘉琪 FRYday摯灼創始人

我在寶潔連續的績效評估都是Rating-1,以幾乎最快的速度晉升了品牌經理。但當我做了老闆之後,我的前三個團隊成員對我反饋都不好。我當時很困惑,我明明已經是毫無保留的將自己的經驗和知識都給了他們,為什麼他們不領情?為什麼我可以成為優秀的個人,卻不能成就一個優秀的團隊?

多年後,我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了積極心理學碩士。我開始理解The best leaders are not well rounded, but the best teams are(沒有全能的領袖,但有全能的團隊);People want to be treated the way they want, not the way you want(人們希望以他們所喜歡的方式被對待,而不是你喜歡的方式),領導力中除了「Enable」,還有很多其他東西,比如「Envision」、「Engage」, 「Excite」。

挺幸運的是這發生在我職業非常早期的時候。後來我在小紅書、投後以及現在的業務中,即便面對更復雜的挑戰,也可以不斷激勵團隊,一起成長,為業務和個人都創造更多的價值。

宗國寧 巴黎歐萊雅中國品牌總經理

哈哈,我可以說兩歲半嗎 (大笑)。那時候我生活在寄宿制幼兒園,我覺得我最擅長的就是特別會發明各式各樣的遊戲,創造許多玩兒法;在玩的時候,小朋友們有一些做不到的,像夠不到槓子,我就會下面幫忙託一把,他們就上去了。可能因為如此,每天都有一群小孩兒跟著我玩。那時候就是覺得開心,用現在的話來說,可能就是領導力的雛形吧。我覺得領導力就是找到方向,賦能身邊的人,幫助他們達成夢想。

王幸

凱度中國CEO BrandZ全球總裁

我理解的領導力是以清晰的使命感和願景為基礎,造福身邊的人。在美國,作為一名亞裔女性,我需要去領導來自22個國家,近1000名同事,其中不乏歐美國家的白人男性,對我的考驗是巨大的。

“憑什麼是你?”這是我遇到最多的質疑。回到我最初的信念,我必須要有非常清晰的願景,我要把BrandZ打造成一個什麼樣的平臺?做好這個平臺,對商業世界的貢獻和價值是什麼?帶著這份方向感,耐住磨練,不斷的學習,帶領同事們一同成長。這是體現領導力的時刻。

陳涓玲 博士 伽藍集團JALA公關傳播總經理

這份意識沒有一個突然的爆發點,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工作過程中帶領團隊,潛移默化形成的。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同事願意信任我,同舟共濟達成團隊目標,實現業務結果。

楊熙黎 吱音首席(執行/學習/運營/道歉/編輯/打雜)官

剛開始創業,僅有十來人團隊時。有一次搬運大型木工設備,遇到大難題,大家一籌莫展。我本能性地躍身跳上了貨車,隊友們紛紛跟著擼起袖子幹。那一刻,忽然開始意識到所謂leadership的力量。

張吉思 屋瓦傳播 聯合創始人 及 COO

真正意義上意識到領導力的存在,是我工作不到三年,被從一個SAE破格提拔到AD,在非常短的時間裡要完成從執行者到管理者的轉變,但我的團隊實現了半年裡從4個人到30個人,並且業績和團隊表現都超出預期。

徐鴻 ADleading 首席創新執行官

真正意識到領導力,我覺得是在工作後,當去領導平級甚至級別上還略高於我的人做一些事情,我感覺是一種硬核領導力。最近意識到領導力氣質爆棚是讀MBA,哈哈。這又是很微妙的一種領導力。大家都是領導者,都有很多做事的風格和習慣,在這個組織力要具有領導力可不容易。

在您過去的成長中,如果有什麼經歷被視為轉折點的話,是什麼?

吳嘉琪 FRYday摯灼創始人

上一題提到的是我人生路上的一個重要的轉折 —— 從優秀的個體到成就優秀的團體。

另一個轉折是從「總經理」的設定轉向「營銷人」的角色。你知道寶潔是把我們當品牌總經理來培養的,我之後的路也一直是奔著這個方向去的。直到在小紅書的時候,做營銷做出了前所未有的激情、刺激和成就感。有一段時間,營銷有點趨於高度套路化,一個本來應該充滿創意的行業卻看不到什麼生機;但後來因為電商、技術、內容平臺的快速發展,營銷手法日新月異,每天必須快速學習才能不斷創新與時俱進,我很享受其中。

最後一個,與其說是轉折,不如說是一個漫長卻又深刻的轉變 ——從證明給別人看,到為自己而活。我有過這麼一段“人生至暗時刻”吧。當你在做一件並不和內心價值觀特別一致的事情,但又特別想要證明自己給別人看的時候,你會對自己特別不友好,我的價值體系快要崩潰了,人也特別低落。當時我還在硬撐,我說再給我六個月,哪怕再多挑戰和不可能,我要把這件事兒做成。然後一位斯坦福商學院的師兄問我,你願意用你六個月的快樂去換這份工作的100分嗎?我想了想,不願意,就走出來了。我認識到了,You can do anything, but you can’t do everything.(你能做任何事,但你無法做所有事。)以及 you accomplish something by dropping it(勇於放下也是一種成就)。

宗國寧 巴黎歐萊雅中國品牌總經理

我在新加坡的第一年,也是我第一次做總經理的時候。在此之前我一路高歌猛進,但來到新加坡後的第一年因為太急於成功遇到了一個慘痛的失敗:生意下降、團隊壓力非常大。那時候,我學到了在管理一個更大的團隊的時,怎樣去更加成熟、平衡地而不是激進和生硬地來處理問題,很多事情需要“謀定而後動”。如果沒有這段經歷,我現在是沒法管理這樣一個大品牌的。

王幸 凱度中國CEO BrandZ全球總裁

我相信終身成長這件事。基本以五年為一個期限,我會“顛覆”自己一次,逃離舒適區。每當一件事讓我失去前進的動力時,我就會想要把自己丟到一個非常艱難的環境下去重新開始。

比如在2008年,我離開已經工作9年的美國,毅然決然回到中國,帶著我的兩個孩子,一個三歲,一個不到一歲。我一個人帶著他們飛了13個小時,一路上他們哭的鬧的不行。就這樣回到中國重新開始。在中國5、6年後,我又決定去挑戰BrandZ這個看起來不可能完成的全球職位,然後又把兩個孩子挪回美國了。

張睿妍 斯凱奇中國市場部及店鋪發展部副總裁

我最早是在集團負責戰略層面的事務。2012年CEO任命我接管斯凱奇中國市場營銷的工作。要從一個business partner的角色到成為一個決策者和領導者,是一個極大的轉變和挑戰。中國零售市場及消費者複雜且多變。對一個國際品牌來講,打開中國市場是一場非常艱鉅的任務。Retail is detail, 零售是24小時不打烊的,消費者一直在變化,我們的戰場也一直在變化,這意味著結合過去的經驗,同時要重新學習。

陳涓玲 博士 伽藍集團JALA公關傳播總經理

我曾為瑞典政府工作近兩年,在此之前的2008年,我參加了一個由瑞典對外文化交流委員會組織的企業社會責任高級管理課程。在這個項目中,我曾拜訪一個叫做The Kvinna Till Kvinna Foundation(Woman to Woman)的公益組織,它鼓勵生活在戰火和衝突地區的年輕女孩子上傳自己的Blog日誌,讓全世界更多人瞭解身處險境的女孩是如何生存並改變自己命運的。這一年的海外培訓經歷打開了我人生的另一扇窗戶,讓我開始重新思考政府、企業和組織的社會責任感議題,這給我日後在伽藍推進的許多項目都帶來的啟發。一個成功的企業,首先是為社會創造價值,一個優秀的企業,不僅關注員工的成長,還有對環境的保護和對社會的貢獻。每一個個體對公益慈善的積極態度將推動建立一個更美好的社會!

您個人的性格特質和理念當中,有哪些幫助您更好的成就這份事業?

吳嘉琪 FRYday摯灼創始人

我自己的核心價值觀是自由意志(free spirit),真實(authenticity), 個人成長(Personal growth),幫助他人(help others)。這些價值體系支撐了我所有的重要選擇,比如遵從內心選擇從「品牌總經理」到「專業營銷人」的職業道路轉變,比如職業高點選擇全職回到學校讀商科和心理學,比如成為一名PADI潛水教練、一名共創式教練(CPCC),連續參加火人節等等。

另外我的Growth Mindset特別顯著,前路越困難我越興奮。我會想,哎呀我又能學習了,再爛的泥塘趟過一遍也是練習機會,下次一定會更好。現在的營銷充滿了創新和試錯,我很開心自己一直用學習的心態不斷摸索,每天都會從成功或者暫時失敗中品味到拉伸筋骨的成長。

宗國寧 巴黎歐萊雅中國品牌總經理

我覺得有3點。第一,我個性中最大的特點是好勝心。我希望我的團隊能夠始終做得最好、拔得頭籌,而我們代表的就是最好的美妝品牌,我希望我們能一直不斷突破。第二,我不太會被挫折所困,會很快地切換到“未來模式”,不斷尋求出路。第三,我不太按常理出牌,當別人和我們說No的時候,我不會take No as No,而是想怎麼能夠將No變成Yes。所以我在做巴黎歐萊雅品牌的時候,每一天在想的也是怎麼持續突破;這也是我們在幾年前遇到市場波動的時候,一步一步踏出新的路、完成全面升級,才有我們今天的表現。

張睿妍 斯凱奇中國市場部及店鋪發展部副總裁

大家都說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people person,喜歡和不同行業、年齡、背景的人打交道,在溝通的過程中會碰撞出很多有趣的想法和火花。

另外,我做事情非常執著,認準的事情必定會排除萬難,耐心的朝著目標去努力。當然,過程中少不了朋友和團隊的支持和力量。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質,對世界永遠保持好奇心。遇到新鮮的事物,我都會去探究一番,一個人的好奇心能促使我們不斷學習和進步,看到事物的不同面,並且讓生活“活”起來。

楊熙黎 吱音首席(執行/學習/運營/道歉/編輯/打雜)官

INFJ的博愛特質,無論是經歷黑暗深淵,還是絕處逢生,心中都有不滅的「愛與誠」。這種特質與性別沒有絕對關係,但是女性創業者相對更容易具備這種「外柔內剛」的溫柔力量。

張吉思

屋瓦傳播 聯合創始人 及 COO

同理心、創造力的信仰、對美的追求,這三者是我覺得自己身上最突出的幾個特質和信念,也在我的職業道路上給到了我不少幫助。我覺得一定程度上他們是和性別相關的,同理心和對人的敏感在女性管理者身上更容易體現出來的。不過,我一直在我的團隊裡宣揚的是,這些特質不應該被過分強調為女性化,作為從業者,不分性別,我們都應該努力去磨鍊這些素質。

徐鴻 ADleading 首席創新執行官

性格特質上,有親和力吧。我們公司有個核心成員曾經和我說過一句話,sharon,你太nice了,nice到我覺得我都不好意思辜負你。我覺得在公司裡,日常狀態不像boss,和大家打成一片,這是性格使然,很像現在的熱播劇安家裡的徐姑姑吧。我覺得在老闆與員工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的時代,這個性格還是很加分的。

在以女性為題材的創意主張中,哪一個最令您印象深刻?為什麼?

吳嘉琪

FRYday摯灼創始人

潘婷菲律賓的一則廣告:Labels against Women

當女性成為企業領導者 | 胖鯨婦女節特別策劃

當女性成為企業領導者 | 胖鯨婦女節特別策劃

當女性成為企業領導者 | 胖鯨婦女節特別策劃

還挺有洞察的,是來自真實職場的寫照。事實上,也許很多人已經給我貼了這些標籤了,但是我的確沒有在意過這些評判或者被它們影響情緒。當對自己的使命和重要價值觀都清晰的情況下,內心特別獨立和安全,會對在做的事情有特別強烈的堅持和驕傲,無所畏懼,不會被世俗的評判影響。

張睿妍

斯凱奇中國市場部及店鋪發展部副總裁

我看到國內有不少關注女性的題材。但我想呼籲大家關注在青春期的女孩們。她們正處於建立自信,形成許多觀念的關鍵時期,但很多時候,這方面國內的教育是不全面,甚至個別地區是缺失的。我很喜歡美國的一個衛生巾品牌Always的《Like a Girl》的品牌營銷戰役,它其實是在引導社會去關注這個群體女孩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

陳涓玲 博士 伽藍集團JALA公關傳播總經理

#metoo#反性侵運動,反對女性歧視,防止性侵讓我記憶猶新。為此我們針對Z世代年輕人的春夏品牌也發起了“關愛青春期”公益活動,幫助青少年提升自我保護意識,呼籲更多人關注青少年健康、安全成長。

楊熙黎 吱音首席(執行/學習/運營/道歉/編輯/打雜)官

來自泰國的創意廣告《再努力一點點》:“我可能不是最好的媽媽,因為我並不想我的孩子總是得第一名。我只是希望他每天超越自己一點點。” 這份心情,無論是對生活中的孩子,還是對自己創立的品牌,都令"中華老母親"感同身受。

張吉思 屋瓦傳播 聯合創始人 及 COO

有一個小的創意很好玩的,是上海迪士尼在去年三八節的時候,把門口的招牌上的尼改成妮字的小巧思,很小的創意撬動了不少社交討論,也是很為品牌加分的。

當女性成為企業領導者 | 胖鯨婦女節特別策劃

我剛剛在微博上還看到一個1974年樂高的產品說明書上的宣言,有必要分享下,四十多年過去了,對於性別的態度,依舊值得鼓掌和被髮揚光大。

當女性成為企業領導者 | 胖鯨婦女節特別策劃

您認為當下女性在職場中,還有哪些因性別帶來的偏見和阻礙?您期待企業和社會可以做出哪些改變?

張睿妍 斯凱奇中國市場部及店鋪發展部副總裁

很矛盾的地方是,人們一方面傾向於認為女性常會被感情左右,或者說優柔寡斷;另一方面,一旦女性走到高層的位置,又會被貼上 “Bossy”“沒有人情味” “鐵娘子”的標籤。我就是錯誤的被貼上很多標籤的一個人,其實我是一個喜歡粉紅色的資深少女(大笑)。

但實際上,每個人都是不同特質的綜合體,其實很多女性也很果敢、理性、理智。我們公司也一直是根據個人的才能來定位員工。我一直相信,合適的人(而非合適的性別),做合適的事情。

王幸 凱度中國CEO BrandZ全球總裁

生育這個過程一定會讓女性在某個時期緩慢下來,這無法粉飾。我曾經經歷過,我團隊的三個總監,同時懷孕,都是雙胞胎,也就是六個孩子啊。我當時作為一個領導,也是會害怕的,她們三位都身在非常重要的崗位。

這個時候我看回公司對人才的態度 —— 用可持續的方式幫助人才成長。所以我開始倡導遠程工作,靈活工作時間。我們耐心寬容的陪伴女性員工走過這段艱難的時刻,她一定會成長的更好。她們三個現在還在我的BrandZ的團隊,在各自的領域發光。

楊熙黎 吱音首席(執行/學習/運營/道歉/編輯/打雜)官

女性常見的職場偏見,莫過於來自「明明可以靠實力」,卻偏偏要被判為「靠顏值」的有色眼鏡。另外就是女性容易被判為,較易分心於相夫教子,因而難以被委以重任。與其寄望於企業和社會做出改變,不如打磨自己的韌性,和時間做朋友,讓事實自己說話。

徐鴻 ADleading 首席創新執行官

我感覺互聯網或者廣告行業還是比較開放對心態,對性別的關注度其實不是那麼高。已婚已育女性的精力分配還是會受到比較大的關注和挑戰。

如果可以的話,企業在女性成為媽媽後可以更多實質性的幫助。比如增加或改善哺乳室,比如建立親子社交關係。社會層面,真心呼籲重視親子心理健康,現在中國的家長和孩子都太焦慮了。如果經濟發展帶來的是幸福感的降低,我認為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

您所在企業有過哪些舉措來賦能女性,對抗性別偏見(empower women)?

陳涓玲 博士 伽藍集團JALA公關傳播總經理

有責任的組織和商業品牌對社會的影響力是巨大的,他們是反映和塑造社會和文化的一股重要力量。因此,我們有意識的會通過品牌的主張和營銷的創意去幫助女性對抗偏見。比如自然堂在2018年三八女神節的「沒有一個男人可以通過的面試」小視頻,為所有職場的女性打call,詮釋品牌主張“你本來就很美!”而今年此時又推出「當代木蘭」,致敬每一位疫情下的巾幗英雄。

王幸 凱度中國CEO BrandZ全球總裁

我很感謝公司「個人導師」(mentor)制的培養制度。北美區的CEO做了我很長時間的導師,從她身上我學到很多。她現在已經70歲了,還在工作中,每一天從儀態到精神狀態都是美美的,閃閃發光的,對身邊的人充滿著愛、溫柔與友善。

30多歲的時候,我真的就像刻板印象中的男人一樣工作。後來我發現,女性有許多特質,在事業的精進中本身就是有優勢的,比如理解能力,溝通能力等。我的導師讓我從活生生的榜樣中理解到,「Like a girl」不是要女性走到另一個極端去「be a man」,而是擁抱自身的特質和魅力,發揮自己的優勢。

對於初入職場的年輕人(不止是女性),你有哪些特別想對他們說的?

吳嘉琪 FRYday摯灼創始人

斯坦福商學院入學申請的經典問題是:What matters most to you, and why? 其實你想清楚了,才能後面一往無前的去投入精力,不惜代價的去爭取你要的東西。這個其實就是你的Top Value。

我當時寫的是the breadth of life 生命的寬度 (和後面梳理出的Free spirit, Personal Growth這些細化的價值觀一脈相承)。我希望能在有限的時間裡體會更多的可能性,看到更大的世界,體會更多的人情,結識更多有營養有能量的夥伴(比如胖鯨的Jing :D)。你可以說這是一種maximizer的生活方式,我真的就是把一天過出48小時的人,每天早上都想從床上跳起來迎接新一天。這個採訪之前,我因為兩個超級重要的項目連續兩天工作到凌晨四點,但白天我還是找到時間去健身、攀巖和給家人準備晚飯。比起Work-life balance,我更相信work-life integration,做你所愛,愛你所做,保持健康喜悅的心流狀態。同時,我也相信The best meaningful job is not there for you, it has to be created (最理想的有意義的工作並不在哪裡等你,它要靠你去勇敢地創造出來)。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內心的北極星,讓它激勵你指引你,去做你喜歡的事,快樂地成長,創造你給這個世界獨一無二的價值。

宗國寧 巴黎歐萊雅中國品牌總經理

第一點是發揮你的優勢。我個人認為與其去補短,不如去揚長。每一個人的成長經歷都不一樣,特質也不一樣,找到自己所擅長所熱衷的領域,才能比一般人走得更遠。

第二點就是不要輕易放棄。一旦你認定了目標,給自己一些時間,想盡一切辦法去達成。如果你不斷遇到困難不斷放棄不斷轉向,你就會像一個陀螺,不斷原地打轉,最後頭很暈但還在原地。

第三點就是無所畏懼。很多人認為職場的第一個角色至關重要,你一定要成功。其實,即使遭遇失敗也沒關係,這些挫折並不會成為你人生的敗筆。就像在健身房裡練肌肉,肌肉形成就是纖維撕裂的過程,肌肉纖維撕裂程度越深,肌肉增長空間越大。所以不要怕“撕裂”自己,只要方法對,撕裂越多,成長越快。

王幸 凱度中國CEO BrandZ全球總裁

20歲左右的年輕人都是滿腔熱情和夢想的,但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是冷靜下來,花一點時間想想究竟什麼是你的True Calling(使命的召喚)。你到底喜歡的是什麼?你願意為之長時間付出的又是什麼?

張睿妍 斯凱奇中國市場部及店鋪發展部副總裁

不要著急,經驗和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做一個海綿,瘋狂吸收和成長。永遠保持好奇心。

陳涓玲 博士 伽藍集團JALA公關傳播總經理

有目標的努力、有思考的勤奮、有敬畏的學習。尤其在疫情之中,如果你認可你所在組織的價值觀,就與企業和團隊一起尋找解決方案,共生共贏。

楊熙黎 吱音首席(執行/學習/運營/道歉/編輯/打雜)官

一位與吱音合作的知名建築師張軻,曾分享的一句至理名言,我特別想轉贈給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別太把自己當回事,也別太不把自己當回事」。保持謙遜,學無止境。

張吉思 屋瓦傳播 聯合創始人 及 COO

要學會從學生時代的“遊樂場模式”轉換成“荒野生存”模式,這就意味著不再是侷限在別人給你創造的玩法和規則裡,也不是隨便可以撂挑子不開心就走人了,要學會給自己做聰明的選擇,並且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和後果。

推薦一本近期您讀過的好書或者看過的電影給大家吧?

王幸 凱度中國CEO BrandZ全球總裁

《The Path Made Clear》-Oprah Winfrey

張睿妍 斯凱奇中國市場部及店鋪發展部副總裁

前總統夫人米歇爾·奧巴馬的《Becoming》。

張吉思 屋瓦傳播 聯合創始人 及 COO

《百歲人生》。這本中文名很像養生指南的書,其實更像《Years and years》一樣是個社科科幻性質的作品。它通過分析當人類普遍活到了100歲之後,商業、政府以及我們每個人會帶來的最大可能性的改變。

陳涓玲 博士 伽藍集團JALA公關傳播總經理

香奈兒全球CEO莫琳·希凱(Maureen Chiquet)的《深度思考》-用深度思考鏈接一切,是未來十年最具價值的認知開設與自我精進模式,是最具競爭力的優勢;以及《世說新語》-那裡有我欣賞的魏晉名士風度,率真、曠達、深情,不僅有精神上的富足,更有對人生意義的探尋。

宗國寧 巴黎歐萊雅中國品牌總經理

《The Innovator’s Solution》,這本是我以前在美國的教授Clayton M. Christensen寫的。這本書我讀了好多遍,最近又重新讀了一遍。

它講的是許多企業達到一定規模後,當小品牌用非常新的方式進入市場時,大企業被“disrupt”的理論。其實每天都會看到淘寶上面有新的品牌湧現,我也會焦慮,也會擔心他們是否會擾亂我們的步伐甚至超越我們。所以每天我和團隊都需要不斷學習不斷突破,思考如何讓品牌始終保持活力。

楊熙黎 吱音首席(執行/學習/運營/道歉/編輯/打雜)官

推薦阿蘭德波頓的《藝術的慰藉》。在這一段特別需要"解藥"的特殊時期,art as therapy,讓我於疫情時期幾近於”斷糧"的困頓與質疑中,再次詢得了設計的意義與價值。

近期最令您愉快的一件事是什麼?

張吉思 屋瓦傳播 聯合創始人 及 COO

順利的結束了我的化療,幸運的沒有經受到太多痛苦,進入到了放療階段,作為一個Cancer Survivor又打怪進階了。

王幸 凱度中國CEO BrandZ全球總裁

我開始做直播了。因為疫情關係,我暫時沒法再去世界各地演講,所以開始在直播的平臺上與大家做一些“輕量”的溝通,但我比在納斯達克演講還緊張。

張睿妍 斯凱奇中國市場部及店鋪發展部副總裁

去年我在美國總部出差時,有時差,因此很早起床,養成了跑步的習慣,並體會到了跑步的樂趣。

楊熙黎 吱音首席(執行/學習/運營/道歉/編輯/打雜)官

尋回了最初的「吱音的知音」,看到他們分享了使用多年後,依然喜愛的吱音在家的樣子。

陳涓玲 博士 伽藍集團JALA公關傳播總經理

疫情開始,除了捐款,我們還有物資的捐贈。所有物資我們都是一家家醫院自己聯繫,直接送達到醫院和醫護人員的手上,有的是微博找尋,有的是記者朋友提供線索,其中花了很多時間在溝通上,但都是真的能幫助到人的事情。如果這些努力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一點點,我們覺得很值得。

關於鯨禧會員

是由胖鯨發起的在職營銷人士的線上交流社群。可以結識業內更多的營銷人,在群內發起或參與日常營銷話題的討論與交流,根據自己偏好與需求免費參加不同類型的線上分享活動以及收到胖鯨團隊精心篩選後的優質內容,還可以不定期收到會員專屬福利。


當女性成為企業領導者 | 胖鯨婦女節特別策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