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拙政園的藝術成就有哪些?

美術之光


有“東方威尼斯”之稱的美麗蘇州,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

蘇州,因為園林,贏得了“園林之城”的美稱,更是因園林而名揚天下。

中國的園林藝術堪稱世界之最,而蘇州園林則是中國之最,在世界園林史上具有獨特的歷史地位和重大的藝術價值。

其中,被譽為“咫尺之內再造乾坤”的拙政園,更是蘇州園林的最中之最,其藝術價值和藝術成就可以說是冠絕天下,成為了中華園林文化的翹楚和驕傲。

“園林之母”拙政園,以水見長,花木為勝,山水縈繞,廳榭精美,與留園、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

拙政園的藝術設計特點更是堪稱世界一絕,採用變換無窮、不拘一格的藝術手法,以中國山水花鳥的情趣,寓唐書宋詞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間內點綴假山、樹木,安排亭臺樓閣、池塘小橋,造就了以小見大的藝術效果。“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巧妙佈置結構,勝於自然的渾然天成,讓拙政園充滿了自然之趣。

拙政園在世人眼裡,就是一件完美的藝術浮雕,其中表現出來的是一種工匠精神。這種工匠精神,匠心源於熱愛,專注於人生。

正是因為古工匠的一顆匠心 ,秉持工匠精神,腳踏實地、一絲不苟、精益求精,不斷地創新,以其巧奪天工的高絕藝術手法,才創造了舉世聞名的拙政園,留下了“園林之母”的經典之作,傳承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拙政園,雖然歷經歲月滄桑,但是其歷久彌新的精神內核、藝術價值、藝術成就,在新時代將煥發更加奪目的光彩。








東方之光8628


拙政園位於蘇州古城內,堪稱蘇州園林中的代表作,御史王獻臣始建於明正德四年(1509),現為中國重點文物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拙政園的園林佈局獨具個性,一座座紅牆綠園層見疊出,果然是人間天堂美不勝收,不愧為我國私家園林建築之秀。自然整體合美,水面佔全園面積的五分之三,以天人合一為本,按地貌特徵環水疊山植花木,臨水建廳堂樓榭,源於自然,讓人在有限的空間裡享受無限的自然美,東園開闊疏朗,修竹清溪珍木秀峰,踏青聞花香、探幽聽鳥鳴,樓閣彩繪濃淡有度,覽古董、閱詩畫、讀經藉、無不幽宛而雅緻,置身園中,覺得山水無窮境,轉眼天地新,拙政園的樓臺、閣榭亭軒多迏30多處,顯現出蘇州園林的高雅氣質和獨待風韻,遠香堂是全園的主廳,屋角鬥拱托梁,高大寬敞,古樸典雅,每個角落都植有四時花木,色香宜人,潔靜素雅,更有歷代文壇巨匠、墨客騷人臨園觀光,揮毫放歌,他們都把拙政園視為最理想的世外桃園。這裡的一樓一閣、一山一溪、一草一木、無處不讓遊客留戀不捨。漫步拙政園,生機盎然,風物清新,典範的工藝,動人的詩歌,讓人享受到了人間的美好和極大的愉悅。





1王永民


拙政園的園林藝術,在中國造園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代表了江南私家園林一個歷史階段的特點和成就。園林是一門博大精深的綜合藝術,拙政園更是中國造園的經典之作,與故宮、長城、秦兵馬湧、布達拉宮等同屬國寶,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寶。開闊而疏朗,是江南文人園林的代表作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文物價值。

對於拙政園,我們可以從佈局特點、造園風格兩大方面進行分析:

1、蘇州拙政園的佈局特點:由於不同的歷史時段,對於園林的影響是不同的,這就造成了今日的拙政園的獨特的佈局特點:

(1)、因地制宜、以水見長。拙政園利用園地多積水的優勢,疏浚為池;望若湖泊,形成晃漾渺彌的個性和特色。拙政園中部現有水面近六畝,約佔園林面積的三分之一,極大利用了大面積水面造成園林空間的開朗氣質。

(2)疏朗典雅、天然野趣。早期拙政園,林木蔥鬱,水色迷茫,景色自然。園林中的建築十分稀疏,僅“堂一、樓一、為亭六”而已,建築數量很少,大大低於今日園林中的建築密度。竹籬、茅亭、草堂與自然山水溶為一體,簡樸素雅,一派自然風光。拙政園中部現有山水景觀部分,約佔據園林面積的五分之三,。池中有兩座島嶼,山頂池畔僅點綴幾座亭榭小築,景區顯得疏朗、雅緻、天然。這種佈局雖然在明代尚未形成,但它具有明代拙政園的風範。

(3)庭院錯落、曲折變化。拙政園的園林建築。早期多為單體,到晚清時期發生了很大變化。首先表現在廳堂亭榭、遊廊畫舫等園林建築明顯地增加。中部的建築密度達到了16.3%。其次是建築趨向群體組合,庭院空間變幻曲折。如小滄浪,從文徵明拙政團圖中可以看出,僅為水邊小亭一座。而八旗奉直會館時期,這裡已是一組水院。由小飛虹、得真亭、志清意遠、小滄浪、聽松風處等軒亭廊橋依水圍合而成,獨具特色。水庭之東還有一組庭園,即批杷園,由海棠春塢、聽雨軒、嘉實亭三組院落組合而成,主要建築為玲瓏館。在園林山水和住宅之間,穿插了這兩組庭院,較好地解決了住宅與園林之間的過渡。同時,對山水景觀而言,由於這些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間的對比襯托,主體空間顯得更加疏朗、開闊。

(4)園林景觀、花木為勝。拙政園向以“林木絕勝”著稱。數百年來一脈相承,沿襲不衰。荷花、山茶、杜鵑是拙政園的三大特色花卉,僅中部二十三處景觀,百分之八十是以植物為主景的景觀。

拙政園的園林藝術,在中國造園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代表了江南私家園林一個歷史階段的特點和成就。 拙政園名冠江南,勝甲東吳,是中國的四大名園之一、蘇州園林中的經典作品。

2、蘇州拙政園的造園風格:蘇州是水鄉,拙政園是水園,拙政園的總體佈局是以水池為中心,尤以中園為代表,水的面積約佔五分之三。

(1)、疊山理水方面:拙政園中部池中有兩山,以土為主,間以山石,坡度不高,石塊隨意散點,顯得天然真切,特別是自然隆起的山丘,土石相間的坡壠,配以寬闊的池面,扶疏的花樹,輕靈的亭橋,展現出一派江南水鄉的秀美風光。不論是土質山,還是石質山,都是把山容水態移置到庭院。儘管它不是自然的真山真嶺,卻具有真山真嶺的意趣韻味,在庭院極有限的空間裡表現出峰巒的峻峭、溝谷的深壑、坡壠的平緩。

(2)建築風格方面:拙政園建築風格獨特,構思巧妙。園林建築,以亭的變化為多。亭是一種只有屋頂而沒有牆的小屋,玲瓏輕巧,一般由屋頂、柱身和臺基三部分組成。在園林中可點景、觀景,又可供人小憩、納涼、避雨。 拙政園不僅亭多,而且形式不一。從平面圖上來看,拙政園的建築並不是均勻的的散佈在園中的,而是有強烈的疏密關係。顯然,中園的的西南面、遠香樓附近、以及鴛鴦館一帶建築較集中,而遠香樓北部的北山,浮翠閣一帶則以壘山為主,植物居多,這種疏與密的手段則突出空間的趣味性,避免平淡無奇。

(3)文人文化也是古典園林的一大特色。花木的栽培,不僅意在綠化,尤重姿態、畫意和具有個性特色,突出造園主題的植物品種,而作為花木的審美品格則在於滿足人在城市追求山野之趣的要求。松、竹、梅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稱作“歲寒三友”,在文人寫意園中,尤愛栽種這類用以“比德”的植物,來表達主人的思想感情。松樹經寒不凋,四季常青,古人將之喻作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者。松之蒼勁古拙的姿態常被畫入圖中,是中國園林的主要樹種之一。拙政園內的松風水閣又名“聽松風處”,是看松聽濤之處。這座水閣攢尖方頂,空間封閉,由廊間小門出入,其餘三面採用半牆加半窗的結構。屋頂出簷特大,飛簷起翹尤高,表現出翩翩欲飛、飄逸輕靈的風采,整座建築不是採用規整的正南正北方向,而是斜過45度角,凌空架於水上,可避陽通風,最適宜於夏天觀景。亭側植有黑松數株,有風拂過,松枝遙動,松濤作響,色聲皆備,是別有風味的一處景觀。


逸風堂文化


拙政園,這一大觀園式的古典豪華園林,以其佈局的山島、竹塢、松崗、曲水之趣,被勝譽為“天下園林之典範”。 與承德避暑山莊、留園、北京頤和園齊名,該園是中國四大名園之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特殊遊覽參觀點之一、世界文化遺產,迄今為止同時具備這四項桂冠的全國僅拙政園一家。 拙政園中現有的建築,大多是清咸豐九年(公元1850年)拙政園成為太平天國忠王府花園時重建,至清末形成東、中、西三個相對獨立的小園。 拙政園的佈局疏密自然,其特點是以水為主,水面廣闊,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為中心,樓閣軒榭建在池的周圍,其間有漏窗、迴廊相連,園內的山石、古木、綠竹、花卉,構成了一幅幽遠寧靜的畫面,代表了明代園林建築風格。拙政園形成的湖、池、澗等不同的景區,把風景詩、山水畫的意境和自然環境的實境再現於園中,富有詩情畫意。淼淼池水以閒適、曠遠、雅逸和平靜氛圍見長,曲岸灣頭,來去無盡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勝;通過平橋小徑為其脈絡,長廊逶迤填虛空,島嶼山石映其左右,使貌若鬆散的園林建築各具神韻。整個園林建築彷彿浮於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產生不同的藝術情趣,如春日繁花麗日,夏日蕉廊,秋日紅蓼蘆塘,冬日梅影雪月,無不四時宜人,創造出處處有情,面面生詩,含蓄曲折,餘味無盡,不愧為江南園林的典型代表。  





水彩匠


拙政園,江南園林的代表,蘇州園林中面積最大的古典山水園林。位於蘇州市東北街一百七十八號,始建於明朝正德年間今園轄地面積約八十三點五畝,開放面積約七十三畝,其中園林中部、西部及晚清張之萬住宅(今蘇州園林博物館舊館)為晚清建築園林遺產,約三十八畝。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特殊旅遊參觀點,被譽為“中國園林之母”,一九九七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渺渺無蒍


蘇州園林是中國古代私家園林的最佳代表,以其構築精緻、藝術高壓、意境深遠、並蘊含著豐富的蘇州文化內涵和中國古典建築文化內涵,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蘇州園林的美,美在它的園林設計具有藝術魅力,現在跟小編來看看吧。

  蘇州主要園林有:

  1、私家園林: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網師園、藝圃、環秀山莊、耦園。

  2、佛教園林:報恩寺(北寺塔)、西園、寒山寺、雙塔、瑞光塔。

  3、王家園林:虎丘(吳王闔閭墓)、靈巖山(吳王行宮)。

  遊蘇州園林,最大的看點便是借景與對景在中式園林設計中的應用。中國園林講究“步移景異”,對景物的安排和觀賞的位置都有很巧妙的設計,這是區別與西方園林的最主要特徵。中國園林試圖在有限的內部空間裡完美地再現外部世界的空間和結構。園內庭臺樓榭,遊廊小徑蜿蜒其間,內外空間相互滲透,得以流暢、流通、流動。透過格子窗,廣闊的自然風光被濃縮成微型景觀。題詞銘記無處不在,為園林平添了濃郁的人文氣息。涓涓清流腳下而過,倒映出園中的景物,虛實交錯,把觀賞者從可觸摸的真實世界帶入無限的夢幻空間。

  就技法來說,借景或把園外的美景,通過精心選擇和剪裁,收納到園林中來,這稱為遠借;或用一處景緻映襯另一處景緻,這稱為互借,等等。這樣不僅使得面積有限的蘇州園林能夠提供更豐富的景觀,更深遠的層次,而且還極大地擴展了欣賞者的空間感受。在拙政園“倚虹亭”中能看到園外的北寺塔;滄浪亭的花窗中,能欣賞到屋外的竹林,這都是常用的借景手法。可在葉聖陶先生的《拙政諸園寄深眷——談蘇州園林》一文中,領略園林的魅力。

  中國的造園藝術與中國的文學和繪畫藝術具有深遠的歷史淵源,特別受到唐宋文人寫意山水畫的影響,是文人寫意山水模擬的典範。中國園林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包括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在內的兩大系列,前者集中在北京一帶,後者則以蘇州為代表。由於政治、經濟、文化地位和自然、地理條件的差異,兩者在規模、佈局、體量、風格、色彩等方面有明顯差別,皇家園林以宏大、嚴整、堂皇、濃麗稱勝,而蘇州園林則以小巧、自由、精緻、淡雅、寫意見長。由於後者更注意文化和藝術的和諧統一,因而發展到晚期的皇家園林,在意境、創作思想、建築技巧、人文內容上。

  蘇州古典園林宅園合一,可賞,可遊,可居,這種建築形態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風光的城市中,人類依戀自然,追求與自然和諧相處,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環境的一種創造。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這四座古典園林,建築類型齊全,保存完整,系統而全面地展示了蘇州古典園林建築的佈局、結構、造型、風格、色彩以及裝修、傢俱、陳設等各個方面內容,是明清時期(14——20世紀初)江南民間建築的代表作品,反映了這一時期中國江南地區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響到整個江南城市的建築格調,帶動民間建築的設計、構思、佈局、審美以及施工技術向其靠攏,體現了當時城市建設科學技術水平和藝術成就。

  蘇州古典園林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它不僅是歷史文化的產物,同時也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載體。表現在園林廳堂的命名、匾額、楹取、書條石、雕刻、裝飾,以及花木寓意、疊石寄情等,不僅是點綴園林的精美藝術品,同時儲存了大量的歷史、文化、思想和科學信息、物質內容和精神內容都極其深廣。

  其中有反映和傳播儒、釋、道等各家哲學觀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揚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還有藉助古典詩詞文學,對園景進行點綴、生髮、渲染,使人於棲息遊賞中,化景物為情思,產生意境美,獲得精神滿足的。而園中彙集保存完好的中國曆代書法名家手跡,又是珍貴的藝術品,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另外,蘇州古典園林作為宅園合一的第宅園林,其建築規制又反映了中國古代江南民間起居休親的生活方式和禮儀習俗,是瞭解和研究古代中國江南民俗的實物資料。







精彩藝生Z


中國四大古典園林之一的拙政園位於蘇州古城東北樓門內,堪稱蘇州園林中的經典之作。該園為明正德四年(1509年)御史王獻臣始建,後滄桑變遷,數易其主,幾度興衰,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拙政園在不同歷史階段所形成的園林佈局差異,逐步形成了今天獨具個性的特點,集中展示了中國古典園林的精華所在。其景觀構成的主要特點,可從以下三個方面略見端倪。

1.因地制宜,以水見長據《王氏拙政園記》記載,園地“居多隙地,有積水亙其中,稍加浚治,環以林木”,“地可池則池之,取土於池,積而成高,可山則山之。池之上,山之間可屋則屋之”。這充分反映出建園者利用園地多積水的優勢,疏浚為池,形成碧水浩淼的特色景觀。拙政園現有水面近六畝,約佔園林面積的三分之一,近代重建者用大體量水面營造出園林空間的開朗氛圍,基本上保持了明代 “池廣林茂”的建園風格;竹籬、茅亭、草堂與山水景色融為一體,簡樸素雅,真實地傳承了明代拙政園的建園風範。

2.亭院錯落,疏朗開闊拙政園的園林建築,早期多為單體,疏朗典雅。到晚清時期,廳堂亭榭、遊廊畫舫明顯增加,中部建築密度達1 6.3%,但群體組合空間變幻曲折、錯落有致:如由小飛虹、得真亭、小滄浪等軒廳廊橋,依水圍合而形成的一組水院,獨具特色;水院之東的枇杷園,由海棠春塢、聽雨軒、嘉實亭三個院落組合而成,主要建築為玲瓏館。由於這些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間的對比襯托,才能夠在不大的空間內,營造出自然山水的無限風光,主體空間顯得更加疏朗、開闊。這既是蘇州園林的共同特徵,也是中國古典園林的普遍手法。

3.園林景觀,花木取勝拙政園向來以“林木絕勝”著稱,數百年來一脈相承,沿襲不衰。早期的王氏拙政園三十一景中,三分之二景觀取自植物題材:如竹澗,“夾澗美竹千挺”;瑤圃,“江梅百本,花時燦若瑤華”。此外,尚有至梅亭、竹香廊、紫藤塢,杏花澗等。現今,拙政園仍保持了以植物景觀取勝的傳統,以荷花、山茶、杜鵑花等三大特色花卉著稱。僅中部三十二處景觀,百分之八十以植物造景為主:如遠香堂、荷風四面亭的荷;倚玉軒、玲瓏館的竹;雪香雲蔚亭的梅;海棠春塢的海棠;聽松風處的松以及玉蘭堂的玉蘭等。

拙政園的園林藝術,代表了江南私家園林一個歷史階段的特點和成就,在中國造園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在國際園林界享有崇高的聲譽,是園林專業工作者深入研究和借鑑發揚的絕佳典範。揚州大學農學院園藝系

1

相關問題全部

蘇州園林的歷史地位與價值

蘇州園林,在漢族建築中獨樹一幟,有重大成就的古典園林建築。蘇州園林又稱“蘇州古典園林”, 以私家園林為主。起始於春秋時期吳國建都姑蘇時,形成於五代,成熟於宋代,興旺鼎盛於清。到清末蘇州已有各色園林一百七十多處,現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處,對外開放的園林有十九處。1997年,蘇州古典園林作為中國園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併為第一批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被勝譽為“咫尺之內再造乾坤”,是中華園林文化的翹楚和驕傲。   作為蘇州古典園林典型例證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和環秀山莊,誕生於蘇州私家園林發展的鼎盛時期,以其意境深遠、構築精緻、藝術高雅、文化內涵豐富而成為蘇州眾多古典園林的典範與代表。

17 瀏覽28222017-09-16

誰能幫我分析一下《蘇州園林》這一課

一、從感覺,視覺,嗅覺,聽覺四方面去賞園; 二、從比較的角度賞園:拙政園給人的印象是水域佈置適宜,借景處理。還有那小飛虹、宜兩亭,堪稱結構奇巧;留園給人的印象是“十二峰”,特別是冠雲峰是園中精粹, 廳堂精緻,佈局抑揚稱奇,等等。 三、從不同的時空賞園:以時間而言,春夏秋冬,清晨黃昏,凡時間不同,賞園的感受則不同;以空間而言,園林有近賞、遠賞、俯賞 第一部分(第1節)是引子,說明寫作動機。(此節在教材中已被刪去) 文章從陳從周教授的《蘇州園林》寫起,娓娓道來,自然親切。這本著作多照片,葉老工作餘閒,常常翻看,這固然帶來一次次的“愉快的享受”,更使他想到他的童年。 葉老是蘇州人,1894年出生,22歲之前,他一直在蘇州生活。“想童年時常與窗侶嬉遊,蹤跡遍山徑樓廊汀岸語出葉聖陶《洞仙歌》,見《拙政諸園寄深眷——談蘇州園林》。”,道出了他對蘇州園林的深厚的感情,他和同窗顧頡剛、王伯祥等都是很要好的朋友,課餘經常遊玩,欣賞園林,所以對蘇州園林的情趣和特徵有深刻的體會,儘管已入高齡(寫這篇文章時75歲),長期居住北京,但對故鄉園林卻從未忘懷,而陳從周教授的圖冊,“多年珍玩”,以此寄託思鄉之念,並進而激起寫文章的動機。 從陳從周教授的《蘇州園林》寫起,表面看來似乎起筆太遠了,實則對文章的中心扣得很緊。這本圖冊不僅使作者產生寫作要求,而且長期以來,他藉助這些圖片,經常回味、揣摩蘇州園林,從而加深了對蘇州園林特點的認識。 第二部分(第2至10節)是主體,著重介紹蘇州園林的特色。作者先提出總的看法,然後分類介紹。 第一層,包括第2、3兩節,從對我國園林總的印象談到蘇州園林設計的總的原則。先說總的印象:“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這是作者根據自己遊了蘇州十多處園林的體會,也是與其他地方的園林比較的結果。“標本”一詞,很確切地說出了蘇州園林在我國園林藝術中的地位和影響,同時指出鑑賞蘇州園林的重要。前人早已說過,“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這話可以和葉老的印象印證。 說明文常用簡明扼要的語言,把事物的特徵講清楚。蘇州園林眾多,風格不同,比如主要園林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分別代表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園林風格,要概括它們的特點不容易。葉老有高度的藝術修養,對蘇州園林又有過長期的欣賞和研究,所以概括它們的特徵並不困難。他認為,蘇州大大小小的園林,“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為了突出這一點,作者用四個“講究……”,對此作了概括的說明,接著用“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作了歸納,最後再用遊客的反應證明自己看法不謬。 第二層,從第4節到第10節。分別從佈局,景物處理,花木,乃至牆、廊、門、窗的設色等方面說明蘇州園林的特點。對園林這樣複雜的事物,單憑概括性的說明顯然是不夠的,還須分類加以說明。分類說明可以使讀者對被說明的事物、事理理解得更透徹、具體。下面選幾節來說一說。 第5節,介紹假山和池沼。蘇州園林離不開山和水。在這兩種景物的處理上最能體現蘇州園林的特點。作者把它們作為重點加以說明。 先說假山。蘇州園林的假山堆疊構思非常巧妙,“使遊覽者遠望的時候彷彿觀賞宋元工筆畫,或者倪雲林的小品,登假山或觀賞假山時忘卻身在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獅子林的景物以山為主,全用太湖石堆疊而成,有的巍峨雄渾,有的瘦削娟秀,嵌空玲瓏,盤旋曲折。滄浪亭有幾座堆壘而成的小山,高下升降,極盡委婉之美。葉老用“重巒疊嶂”來概括這些變化多端的假山,決非溢美之辭。元代譚惟則在《獅子林即景》中寫道:“鳥啼花落屋西東,柏子煙青芋火紅。人道我居城市裡,我疑身在萬山中。”這可以作為葉老的說法的佐證。在幾座小山上種植少許竹子花木,到了春天,萬木蔥綠,益顯得山石嶙峋;到深秋,萬木蕭條,就成疏木寒山了。作者指出,這些藝術創造,是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的結果,這一見解,非常深刻。 其次說池沼。江南多水,水使園林增色。池水有空闊、明澈的特色,是構成園林幽美景色的重要因素。作者點出蘇州池沼之水“大多引用活水”,有一股生氣。各個園林的水,情況各異,富有藝術才華和創造能力的能工巧匠,根據池沼的特點,構成一幅幅動人的圖畫。一種是把“池沼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著佈置”,網師園便是典型一例。其園甚小,但池沼周圍亭臺樓閣,倒映水中,分外有趣,吸引很多遊客。一種是水面成河道模樣,如拙政園,沿著縱長的池面,點綴著少數建築物,安排靈巧的小橋,再佈置一些湖石,或種零星花木,宛然有江南水鄉風味。如果沿著池邊漫步,“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在池沼中常常種植荷花,養金魚,這“又是入畫的一景”。拙政園荷花種得最多,到了夏天,萬柄搖風,香遠益清,簡直一片蓮花世界。怡園的荷花另有一種風味,“疊石疏泉不數旬,水芝開出似車輪。石幢一尺桃花雨,便有紅魚跳綠萍。”(李鴻裔《怡園》)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一幅“魚戲蓮葉圖”。 第7節,寫花牆和廊子。這兩樣東西看起來是附件,但也能顯示蘇州園林的特點。花牆和廊子使整個園子時而幽曲,時而開朗,有分有合,互相穿插,增加風景的層次和深度。所以作者說:“有牆壁隔著,有廊子界著,層次多了,景緻就見得深了。”留園多廊子,長達七百多米,兩邊無所依傍,上又有各種鏤空圖案(名漏窗,又名窗花),妙就妙在“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使遊者幾經轉折,目不暇接,時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滄浪亭用的是復廊,把牆外的水和牆內的水聯成一片,是借景的佳例。 蘇州的漏窗本身便是一幅幅圖案畫,滄浪亭復廊的漏窗達一百餘種。而透過漏窗,瀏覽那若隱若現的綺麗景色,真如一幅幅出色的山水畫,使人有觀賞不盡的感覺。 園林中增置花牆、廊子、漏窗,其目的都是為了增加觀賞點,力求從有限的空間創造出更多的優美的意境,讓觀賞者感到美不勝收。 第8節,說明“蘇州園林在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蘇州園林整體而言,佈置得疏密相間,主次分明,形成完整的藝術整體;就每個局部而言,也裝飾得特別精緻,很難找到一點破綻。作者運用舉例的方法,用階砌旁邊的書帶草,牆上的爬山虎、薔薇、木香,牆下的幾竿竹子或幾棵芭蕉做例子,說明都能在極小的範圍內景物也能被佈置得錯落有致,令人吟味無窮,得到美的享受。 第10節,說明建築物的顏色,也是形成美感的重要因素。樑柱、木窗、欄干是暗紅色,牆壁是白色,水磨方磚是淡灰色,屋瓦和簷漏也是淡灰色,周圍草木是綠色,這些顏色非常和諧地統一在一起,從而使人有一種“安靜閒適”的感覺。到了花開的季節,相映成趣,把花襯托得更加“明豔照眼”。 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結尾。說明自己病後“心思體力還差,因而不再多寫了”。葉老的文章一向嚴謹細緻,這篇文章儘管寫於病後,仍然精心構思,一絲不苟,惜墨如金。而“可以說的當然不止以上寫的這些”,文章留有餘地,使人不斷回味和思索,也想親自到蘇州園林觀賞一番,領略其中的美景。 三、《蘇州園林》教學要點(劉宗德) 本文是一篇介紹園林建築藝術的說明文。文章高度概括了蘇州園林建築的成就,詳細介紹了園林建築的佈局,分析了園林建築的原理,寫得情文並茂,趣味盎然。選讀這樣的作品,既可以使學生了解我國園林建築的成就,激發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又可以豐富關於園林建築藝術方面的知識,受到一次生動的審美教育。

瀏覽23

想了解一下拙政園的歷史和特色

拙政園,中國古代江南名園,位於蘇州古城區東北婁門內的東北街178號,現園林佔地面積約4.1公頃(不包括管理、花圃用地約0.67公頃)。明代正德四年(1509),官場失意還鄉的朝廷御史王獻臣始建此園,以後屢次更換園主,或為官僚地主的私園,或為官府的一部分,或散為民居,其間經過多次改建。四百餘年間滄桑變遷,幾度興廢,原來渾然一體的園林演變為相互分離、自成格局的三座園林。後於20世紀初進行了全面修整和擴建。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拙政園為中國的四大名園之一(另三座分別為北京頤和園,承德的避暑山莊,蘇州的留園),曾名冠江南,勝甲東吳。作為蘇州園林中的經典作品,拙政園的園林藝術代表了江南私家園林一個歷史階段的特點和成就,在中國造園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5 瀏覽17032017-11-26

拙政園的資料

不知道拙政園的導遊詞對你有沒有幫助? 拙政園是我國"四大名園"之一。1961年3月4日國務院頒佈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中,屬於園林方面的有四處:拙政園、頤和園、避暑山莊、留園。其中兩處在北方,是我國皇家園林的代表作品;兩處在蘇州,是我國私家園林的代表作品。 拙政園之所以有這麼高的知名度,其中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拙政園是我國民族文化遺產中的瑰寶,是江南古典園林中的佳作,其佈局設計、建築造型、書畫雕塑、花木園藝等方面都有獨到之處,被譽為"天下園林之母"。另一個原因是,拙政園曾為許多在歷史舞臺上叱吒風雲的人物提供了活動場所。其中,有江南文豪錢牧齋和愛妾柳如是;有明末御史、刑部侍郎王心一;有清初海寧籍弘文院大學士、禮部尚書陳之遴;有平西王吳三桂的女兒、女婿;有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有江蘇巡撫李鴻章和張之萬。辛亥革命後江蘇都督程德全通告全省,在園內召開江蘇臨時省議會;抗戰勝利後,愛國詩人柳亞子在園內辦過"社會教育學院"。相傳,康熙年間,《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擔任蘇州織造,織造衙門設在葑門,而家眷住在拙政園內。曹寅升遷江寧織造時,推薦內弟李煦接替,家眷住在園內達二三十年之久。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在高高的清水磚砌牆門的正門上方有磚雕貼金的門額"拙政園"三個字。拙政園始建於明代正德四年(1509年)。御史王獻臣(字敬止,號槐雨)因官場失意而還鄉,以大弘寺址拓建為園,園內亭臺樓閣,小橋流水,古木參天。拙政園的園名是據西晉潘岳的《閒居賦》中"此亦拙者之為政也"之句縮寫而成的。根據蘇州市園林管理局提供的資料,王獻臣於明代弘治六年(1493年)中進士,升為御史,但仕途不順利,曾兩次被東廠緝事誣陷,動過刑,下過獄,被貶為廣東驛丞,後任永嘉知縣,罷官後居家,心裡的痛楚無法言表。他對文徵明講:"昔潘岳氏仕宦不達,故築室種樹,灌國鬻蔬,曰:’此亦拙者之為政也’。……吾僅以一郡倘倅退林下,其為政殆有拙於嶽者,園所以識也。"意思是說,我之所以要起"拙政園"這個名字,就是要像潘岳一樣隱退於林泉之下,要像陶淵明一樣守拙歸田園。這個園名,反映了王獻臣當時那種既無可奈何,又想自我解嘲的複雜心態。 經過拙政園的牆門和"通幽""入勝"腰門,我們就來到了拙政園的東部。東部花園的南部有一座三開間的堂屋,名為"蘭雪堂"。"蘭雪"兩字出自李白"春風灑蘭雪"之句,象徵著主人瀟灑如春風,潔淨如蘭雪的高尚情操。中間屏門上有一幅漆雕畫,是拙政園的全景圖。從圖上看,拙政園為三個部分:東部,曾取名為"歸田園居",以田園風光為主;中部,也稱為"復園",以池島假山取勝,是拙政園的精華所在;西部,也稱為"補園",園內建築物大都建成於清代,其建築風格明顯有別於東部和中部。從圖上看,拙政園沒有明顯的中軸線,沒有傳統的對稱格局,大都是因地制宜,錯落有致,疏朗開闊,近乎自然,是蘇州諸多園林中佈局最為成功的範例。 走出"蘭雪堂",迎面看到一座假山,青翠的竹叢和古樹,簇擁著一座巨大的石峰,狀如雲朵,巋然兀立,西側有兩塊形狀怪異的湖石,兩石中間夾著一條羊腸小道。中間這座石峰叫做"綴雲峰",像一個巨大的屏風,擋住來賓們的視線,這種"開門見山"的造園手法,被稱作為"障景",起著引人入勝的作用。許多人來到這裡,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是因為許多來賓都看過中國古典文學鉅著《紅樓夢》,書中描寫的大觀園進門處的假山,同這座假山極為相似。《紅樓夢》第十七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榮國府歸省慶元宵》中有這樣一段故事:賈政父子進大觀園題景,開門進去,只見一帶翠幢擋在面前。眾清客都道:"好山,好山!"賈政道:"非此一山,一進來園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更有何趣?"……往前一望,見白石崚嶒,或如鬼怪,或似猛獸,縱橫拱立。上面苔蘚斑駁,或藤蘿掩映,其中微露羊腸小徑。這段描寫,用在這裡非常貼切,可能是偶然的巧合。然而,兩園類似的情況還有許多。

130 瀏覽97562017-11-25

介紹一下拙政園的設計背景和主人

背景: 明正德初年(16世紀初),因官場失意而還鄉的御史王獻臣,以大弘寺址拓建為園,取晉代潘岳《閒居賦》中“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為政也”意,名為“拙政園”。 四百多年來,拙政園幾度分合,或為“私人”宅園,或做“金屋”藏嬌,或是“王府”治所,留下了許多誘人探尋的遺蹟和典故。拙政園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名園。 主人: 王獻臣、陳之遴、葉士寬、吳璥、張之萬等。 擴展資料: 景點 1、秫香館:秫香,指稻穀飄香。此處以前牆外皆為農田,豐收季節,秋風送來一陣陣稻穀的清香,令人心醉,館亦因此得名。 秫香館為東部的主體建築,面水隔山,室內寬敞明 亮,長窗裙板上的黃楊木雕,共有 48幅,雕鏤精細,層次豐富,栩栩如生。落地長窗加上精緻的裙板木雕,把秫香館妝點得古樸雅緻,別有情趣。 2、涵青亭:園林建築,以亭的變化為多。亭是一種只有屋頂而沒有牆的小屋,玲瓏輕巧,一般由屋頂、柱身和臺基三部分組成。在園林中可點景、觀景,又可供人小憩、納涼、 避雨。 涵青亭居於一隅,空間範圍比較逼仄。整座亭子猶如一隻展翅欲飛的鳳凰,給本來平直、單調的牆體增添了飛舞的動勢。斜倚亭邊美人靠小坐,天光雲影,水 間錦鯉遨遊,荷蓮輕蕩。


方銘藝苑


拙政園,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始建於明正德初年(16世紀初),是江南古典園林的代表作品。拙政園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名園。

1961年3月4日,國務院公佈拙政園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號121)。隨著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拙政園也逐年修繕整治,日益展示其疏朗自然、清新曠遠的風格。不期十年動亂,拙政園成為“破四舊”的對象而被迫關閉。

此後,一度改名為“東風公園”,雖仍對外開放,但廳堂的陳設佈置已撤除一空。倒影樓後放置滑梯等物,改為“兒童樂園”。文革期間,園林工作人員並無損毀名園之舉,還想方設法將古建文物保護下來,使粉碎“四人幫”後,拙政園能夠逐步得以治理。

拙政園的特點是:園林的分割和佈局非常巧妙,把有限的空間進行分割,充分採用了借景和對景等造園藝術,因此拙政園的美在不言之中,有人說拙政園是蘇州四大名園之首。

拙政園是中國園林的經典之作,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始建於明代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因有江南才子文徵明參與設計,文入氣息尤其濃厚,處處詩情畫意。園以水景取勝,平淡簡遠,樸素大方,保持了明代園林疏朗典雅的古樸風格。景區分為東、中、西三部,另有原住宅處於1992年建成蘇州園林博物館對外開放,這亦是中國首家園林專題館。

園林是一門博大精深的綜合藝術,拙政園更是中國造園的、經典之作,與故宮、長城、孔廟、秦兵馬湧、布達拉宮等同屬國寶,亦是世界文化的瑰寶。

近年來,拙政園充分挖掘傳統文化內涵,推出自己的特色花卉,每年春夏兩季舉辦杜鵑花節和荷花節;花姿爛漫,清香遠溢,使素雅幽靜的古典園林充滿了勃勃生機。

拙政園西部的盆景園和中部的雅石齋分別展示了蘇派盆景與中華奇石,雅俗共賞,陶冶情操。到人間天堂蘇州,怎能不遊拙政園。

遊任何一個園林都儘量選在人少的時間,這樣才能讓你靜下心來品味,從各個角度觀察,才能體會出她在平凡的表面下隱藏的深厚蘊含。

蘇州拙政園位於蘇州市區東北街, 始建於明正德四年(1509年)。拙政園 的亭臺樓閣臨水而建,波光粼粼,花紅 柳綠,一派江南水鄉韻味,是江南古典 園林建築藝術的代表作。素有“名冠江 南”、“勝甲東吳”之稱,全園分東、 中、西三部分。


威武先生正傳


很開心能邀請回答這個問題

本人在2014年六月間就曾一睹拙政園的姿容。說實話。它的美不在表面而在它沉澱的歷史嫵影中。

拙政園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它始建於明正德初,是江南古典園林的代表作品。四百多年來,拙政園幾度分合,或為“私人”宅園,或做“金屋”藏嬌,或是“王府”治所,留下了許多誘人探尋的遺蹟和典故。拙政園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名中國四大古典園林之一。堪稱蘇州園林中的經典之作。

該園為明正德四年(1509年)御史王獻臣始建,後滄桑變遷,數易其主,幾度興衰, 拙政園在不同歷史階段所形成的園林佈局差異,逐步形成了今天獨具個性的特點,集中展示了中國古典園林的精華所在。它的藝術成就可表現為四個特點:

(1)本於自然、高於自然

感性的主觀的寫意,側重於表現主體對物象的審美和音質引起的審美情感,通過對大自然要素的典型化,抽象化而傳達給人們以自然生態的信息,不受地段限制,小中見大。

自然風景以山、水為地貌基礎,以植被作裝點,山、水、植物乃是構成自然風景的基本要素,當然也是風景式園林的構景要素。但中國古典園林絕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簡單地模仿這些構景要素的原始狀態,而是有意識地加以改造、調整、加工、剪裁,從而表現一個精練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惟其如此,像頤和園那樣的大型天然山水園才能夠把具有典型性格的江南湖山景觀在北方的大地上覆現出來。這就是中國古典園林的一個最主要的特點——本於自然而又高於自然。這個特點在人工山水園的築山、理水、植物配植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

(2)建築美與自然美的融糅

法國的規整式園林和英國的風景式園林是西方古典園林的兩大主流。這兩種截然相反的園林形式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把建築美與自然美對立起來,要麼建築控制一切,要麼退避三舍。

中國古典園林則不然,建築無論多寡,也無論其性質、功能如何,都力求與山、水、花木這三個造園要素有機地組織在一系列風景畫面之中。突出彼此諧調、互相補充的積極的一面,限制彼此對立、互相排斥的消極面。園林建築靈活隨宜,千姿百態、生動活潑,個體組合變化多樣。

中國古典園林特別善於利用具有濃厚民族風格的各種建築物,如亭、臺、樓、閣、軒、榭、廊、橋等,配合山水花木,曲徑通幽,組成不同的園景,體現情趣各異的詩情畫意。中國古典園林特色紛呈的建築,是觀賞景緻的最佳視點,也是園林景觀的精彩之筆,它所構成的藝術形象和藝術境界往往總是匠心獨運,使環境的建築美與園景的自然美互為映襯,融為一體。

(3)詩畫的情趣

文學是時間的藝術,繪畫是空間的藝術。園林的景物既需“靜觀”,也要“動觀”,即在遊動、行進中領略觀賞,故園林是時空綜合的藝術。中國古典園林的創作,能充分地把握這一特性,運用各個藝術門類之間的觸類旁通,融鑄詩畫藝術於園林藝術,使得園林從總體到局部都包含著濃郁的詩、畫情趣,這就是通常所謂的“詩情畫意”。

詩情,不僅是把前人詩文的某些境界、場景在園林中以具體的形象復現出來,或者運用景名、匾額、楹聯等文學手段對園景作直接的點題,而且還在於借鑑文學藝術的章法、手法使得規劃設計頗多類似文學藝術的結構。

中國古典園林的創作,運用各個藝術門類之間的觸類旁通,融鑄詩畫藝術於園林藝術,使得園林從總體到局部都包含著濃郁的詩、畫情趣。《紅樓夢》中一段描寫的是賈政、寶玉和一幫文人墨客遊大觀園時在為各個景點取名,讓景色更富有詩意。滄浪亭的楹聯: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 與“滄浪”之說暗合。

(四)意境的涵蘊

意境是中國藝術創作和欣賞的一個重要美學範疇,也就是說把主觀的感情、理念熔鑄於客觀生活、景物之中,從而引發鑑賞者類似的感情激動和理念聯想。

中國古典園林立意新穎,展示一峰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湖萬里的神似境界。

如果有小夥伴喜歡中國園林藝術,那不妨去拙政園感觀一下歷史給它留下的磨練與滄桑。




m他的國221754323


中國四大古典園林之一的拙政園城堪稱蘇州園林中的經典之作。該園為明正德四年,御史王獻臣始建,後滄桑變遷,數易其主,幾度興衰,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拙政園在不同歷史階段所形成的園林佈局差異,逐步形成了今天獨具個性的特點,集中展示了中國古典園林的精華所在。拙政園的園林藝術,在中國造園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代表了江南私家園林一個歷史階段的特點和成就。園林是一門博大精深的綜合藝術,拙政園更是中國造園的經典之作,與故宮、長城、秦兵馬湧、布達拉宮等同屬國寶,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寶。開闊而疏朗,是江南文人園林的代表作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文物價值。以上便是我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