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線譜記譜法(一、五線譜的構造)

很顯然從名稱裡我們可以知道,五線譜肯定是有五條線的,那麼它是由什麼構成的呢?

1、5線+4間(基本構成:如圖1)

五線譜記譜法(一、五線譜的構造)

圖1

五線譜的基本構造是有5條線和4個間組成,那為什麼會是這樣?前一篇歷史篇已經講了,人家可是花了幾個世紀甚至更長時間才得到這5條線和4個間的,如果你要改變,那麼請再幾個世紀去改變,前提是你有這個時間。

言歸正傳,既然已經確定了構造,那麼它們的音的高低又是怎麼算的?在此之前,我們要明白一點,那就是古人建房子跟我們是一樣的,也是從低到高,從下到上。俗話說的好:取之生活用於生活。所以,音高:"第一線<第二線<第三線<第四線<第五線;第一間<第二間<第三間<第四間"。

2、加線與加間(如圖2)

實際應用的我們還會碰到更高音或更低音怎麼辦呢?為了發揮更多的作用,很多的事物都會有它的衍生物,五線譜也不例外,我們稱它們為,"加線"與"加間"。

五線譜記譜法(一、五線譜的構造)

圖2

加高音稱為上加,加低音稱為下加,依次類推,在實際應用中上、下的加線一般不超過5條,因為這樣更加的美觀。更高的音或更低的音還可以用八度記號表示(8…………)。在書寫的時候,還要注意一點,每個音的加線(加間就不要管了,它是跟著線走的)要分開寫,不能把兩個及以上音的加線連成長線。

3、 譜號

有了線和間及更高或更低的線和間,外加8度記號後,為了更方便的查看(我們不可能一眼望去,任何事盡收眼底,那是不切實際的)和記錄。所以我們把某一段的音,歸為一類,統一用"譜號"代替。

"譜號:確定五線譜上音級名稱和高度(固定音高)的符號。"標記在五線譜的開始處。

常用的又三種:

(1) 高音譜號(如圖3)

:也稱為"G譜號",因為它是從拉丁字母G演變而來。中心位置在譜上的第二線上,其所在的音表示為g1音。畫法:從第二線的第二個交叉點起筆(大家有沒有發現,高音譜號與第二線有4個交叉點),沿著軌跡,最後的在最底下的那個黑色的點結束。

五線譜記譜法(一、五線譜的構造)

圖3

(2) 低音譜號(如圖4)

:也稱為"F譜號",也是因為它是從拉丁字母F演變而來。中心位置位於第四線上,其所在的音表示為f音。

畫法:從第四線起筆,並且用兩個圓點夾住該線的上下兩邊。

不過還有另外一個低音譜號,它叫"倍低音譜號",其中心位置在第五線上。在實際應用中,相對於低音譜號而言,倍低音譜號要低一個8度,也可以理解為低音譜號的降8度音。倍低音譜號通常用於低音提琴、低音大管等樂器的記譜,主要是為了方便演奏者的演奏。

五線譜記譜法(一、五線譜的構造)

圖4

再說中音譜號之前,我們先說一個重要的音,也就是我們最熟悉的音C(c1)音,唱名為"Do"(如圖5), 它既是高音譜號的下加一線的音,也是低音譜號的上加一線音,大家記住了嗎?

五線譜記譜法(一、五線譜的構造)

圖5


(3) 中音譜號(如圖6):也稱為"C譜號",毫無疑問是因為拉丁字母的關係了。中心位置在第三線上,剛好是中間的線,其所在的音表示為c1音。畫法:兩個反過來的C再加上兩個豎線。兩個C相交的箭頭對準的就是中心位置。

它跟低音譜號一樣也有另一箇中音譜號,叫做"次中音譜號"。其中心位置再四線上(畫的時候要把箭頭對準第四線)。相對而言,不禁感慨一聲,高音譜號真是高高在上啊!次中音譜號一般應用於大提琴、 巴松等樂器的高音區記譜。還有在一些難度較高的長號曲目中,普遍使用次中音譜號,例如F大調奏鳴曲等。

五線譜記譜法(一、五線譜的構造)

圖6

書寫時,在使用不同譜號的時候,記得每一行的開頭都應該要寫上,中途也可以臨時更換譜號,不過在更換的前方也要寫上譜號。

4 譜表

在五線譜上加上譜號,就叫做"譜表"。相對應稱做:

(1) G譜表:通用樂器和聲部:長笛、單簧管、雙簧管、小號、二胡、竹笛及女中音、女高音聲部等。

(2) F譜表:通用樂器和聲部:大提琴、倍大提琴、大管、低音長號、大號、革胡及男低音聲部等。

(3) C譜表:通用樂器和聲部:中提琴、長號、中胡及女中音聲部等。

(4) 另外"大譜表"(如圖7):由G譜表和F譜表用圓括號或方括號連接起來的譜表。通用樂器和聲部:鋼琴、風琴、手風琴及合唱聲部等。

五線譜記譜法(一、五線譜的構造)

圖7

(5) "聯合譜表"(如圖8):用直線把獨奏、獨唱聲部使用的譜表和伴奏樂器使用的大譜表組合起來。

五線譜記譜法(一、五線譜的構造)

圖8

這是各種譜表的主要應用的樂器和聲部,當然也是有很多列外的,不是死板的規定,這裡就不舉例了。總之,音樂來源與生活,用它特有的形式表達出來,這也是我們表達生活的一種方法。你掌握這種方法了嗎?

五線譜記譜法(一、五線譜的構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