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將10億美金的183件中國文物無償捐給美國,說中國保護不了它們

三毛說,“歲月極美,在於它必然的流逝”我卻覺得,歲月無情,踏碎了時光。它風蝕了一幀幀畫卷,風乾了一曲曲吟唱。

他將10億美金的183件中國文物無償捐給美國,說中國保護不了它們


那些被風蝕染黃的畫卷,那些飄然遠去的吟唱,是歷史的留影,是古人的傾訴。我們瘋狂追尋著,愛之如狂。因為它們是文物,是歷史的脈絡,是華夏人為自己雕刻的印章。

豪捐波士頓的翁萬戈,文物從何而來?

“入我室皆端人正士,升此堂多古畫奇書”這是晚清名臣,帝師翁同龢的提聯並書。翁同龢的五世孫就是翁萬戈。他在2018年,自己百歲生日之際,豪捐波士頓美術館中國歷史文物183件!文物,乃無價之寶,不是區區金錢可以買到。他的巨量文物從何而來

“父子兩帝師、一門五進士、一家三巡撫”這是晚清望族,翁氏家族最驕傲的榮耀。而“中國清末九大藏書之一”的美譽則是對翁氏家族藏書地位及數量的肯定。

翁氏藏書始於翁家先祖翁心存,成就規模於其子翁同龢。

他將10億美金的183件中國文物無償捐給美國,說中國保護不了它們


翁同龢,晚清名臣,狀元出身。書法大家。兩代帝師。他有著文人特有的正直與天真。也正是這種文人的純碎讓他對書畫愛不釋手,瘋狂收藏。

翁氏為官素來清廉,因而一向清貧。但清貧的生活遏制不去翁氏父子(翁心存,翁同龢)對書籍字畫,對文物的狂熱。他們除了家傳,還通過購買,抄錄,交換不斷擴大收藏。曾有翁心存不忍文物流失,原價收購常熟陳揆家族鉅富藏書,多達四五萬冊的記載。翁同龢的“五顧《集韻》”亦是廣為流傳,為後人津津樂道。賴於父子兩代人的努力,翁家藏書譽貫晚清。

“富貴不足保,惟詩書忠厚之澤可及於無窮”

的祖訓讓後代亦惜書愛書。後輩新收藏雖有限,但卻是合格的收藏家

豪捐的翁萬戈就是翁家藏品繼承最多的一位。

他將10億美金的183件中國文物無償捐給美國,說中國保護不了它們


自稱收藏家的翁萬戈

翁萬戈是翁同龢的五世孫。翁公並無親子,後代也是人丁凋零。翁萬戈亦是過繼的子嗣

翁萬戈出生於1918年,1938年赴美留學。1948年秋天,翁萬戈短暫回國,將文物輾轉託運從此這批數量巨大的中國文物隨著翁萬戈棲息美國。

這批文物數量幾何?又究竟有多珍貴?

以翁萬戈捐贈于波士頓的183件文物為例,保守估計其價值高達10億美元

他將10億美金的183件中國文物無償捐給美國,說中國保護不了它們


這批文物橫跨五朝十三世紀,繪畫作品130幅,書法作品31件,拓片18塊,織箋4件。其中就包括明朝“吳門四家”沈周的《蘇臺紀勝十六頁書畫冊》,文徵明的《家書卷九通》。更有吳門董其昌陳洪綬的作品14件!項聖謨的自畫像清初畫聖王翬作品11件!“四僧”朱耷的《八大山人法書冊》統統在列。

而值得一提的是,翁萬戈是波士頓美術館的長期資助者!兩者就是合作關係王翬《長江萬里圖》藝術價值極高,堪為

鎮館之寶,翁萬戈也是捐于波士頓美術館。他還對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芝加哥博物館均有捐贈。

項元汴,“四王吳惲”、華巖、金農還有自家先祖翁同龢的墨寶、日記及少部分的文房四寶、玉印、古爵、如意等收藏品。珍存不計勝數。

他將10億美金的183件中國文物無償捐給美國,說中國保護不了它們


翁家幾代人的珍存之功

翁同龢到翁萬戈,從清朝末年到新中國成立,我國經歷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動盪戰亂。西方強盜東邊小鬼本土地頭蛇,輪番在中國大地上掀起摧天戰火。中國之大卻找不到一方淨土

而在這種情況下,翁家六代人,保護著這批數量極大的文物,艱辛程度是難以想象的。四大藏書家之一的海源閣被戰亂荼毒,收藏大部分散失。更不要說自清末起,多少珍貴文物流失海外毀於一旦

這批文物飽經戰火,遠涉重洋,幾經輾轉,卻絲毫未損,最終得以完整保存,

翁氏之功也。

翁萬戈備受非議的文物捐贈與捐售

翁萬戈在百歲生日的舉措,加上之前捐贈的21件藏品,翁萬戈以一己之力將波士頓美術館推上了國際博物館的舞臺。波士頓美術館一躍成為世界上中國藏品最為豐富的博物館。

他將10億美金的183件中國文物無償捐給美國,說中國保護不了它們


而在2000年他曾以450萬美元的價格,向上海博物館捐售了80種共計542冊藏書。一個無償一個捐售,強烈的對比,譁然中外,備受非議。無數中國人唾罵他賣國賊,親美分子,忘本忘祖,沸反盈天,不一而足。

他為什麼這麼做?他說“中國保護不了文物”!

其一,他說“中國保護不了文物”。他出生直至遠走他鄉,華夏大地都是他國入侵戰火連天。慘遭劫掠滿目瘡痍的中國,大概是他對祖國最深刻的印象。而這種印象在漫長的歲月裡漸漸

固化在他的心靈深處,進而堅信不疑

而新中國成立後,中國騰飛式發展。在文物研究和保存方面的長足進步可以讓文物得到妥善的保存。而在世界之林的巍然屹立,更具備了保護文物免遭覬覦實力。可是這些,他通通不知道,或者說不相信!他認為中國還是他印象中那個混亂落後,連自己祖宗的遺產都保護不了的中國!!!所以,他固執的說“中國保護不了文物”。何其武斷!對中國何其不公平

其二,近水樓臺先得月。他20歲開始就長居美國,近一個世紀的生活,他除了祖籍與血脈,已是一名

徹底的美國人他鄉已是故鄉祖國已是遠方,遙遠而陌生。近在咫尺的波士頓比遠在天涯的故國能帶來更多的方便與益處吧。

他將10億美金的183件中國文物無償捐給美國,說中國保護不了它們


其三,他的侄子曾說過,美國法律

對文物出國方面有著嚴格的規定,走捐贈的程序繁瑣艱難而複雜。或許年邁的翁萬戈已經難以承受這種複雜。而他的子孫生於美國長於美國,與美國人何異?

其四,翁萬戈曾說,我不是收藏家,我只是收藏家。他還說“我為家藏而活,而家藏也成為了我的人生”。他2歲接受這批家藏,直至今時,百年的守候,懷璧其罪。為了守護它們,想來也是耗費無數辛勞,他也累了吧。

總結

對於翁萬戈最後的選擇,我們理智上是理解的。但是情感上是失望的,無比惋惜的。

音樂無國界,可是文物有!文物有其獨特的背景,它蘊含著製作者深刻的情感。我們怎麼奢望他國人能瞭解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精神傳承,和中國獨有的文化體系!我們無法想象,

時光長河裡的中國古代文人怎樣才能與金髮碧眼嘰裡咕嚕的外夷喁喁私語。

如果文物可以開口,大概它會說,我想回家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