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性助推自貿試驗區優勢轉化

差異性助推自貿試驗區優勢轉化

雲南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昆明經開區主營收入首次突破2000億元。記者 張雁群 攝

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張全林

日前,省政府常務會議通過了《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辦法》並公佈施行。《辦法》共八章五十七條,涉及管理體制、投資貿易、金融開放、檢驗檢疫等多方面的內容,其中第四條明確提出,自貿試驗區各片區應當根據發展定位和目標,加強協作,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相互促進。

全國各自貿試驗區在服務改革開放大局中,取得了突出成效,這與分工定位明晰關係甚大。如重慶自貿試驗區主要是發揮西部大開發重要戰略支點作用,廣東主要是輻射港澳和東南亞,福建面向臺灣形成更緊密關係,天津主要憑藉靠近東北亞的優勢發展。雲南自貿試驗區將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著力打造“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互聯互通的重要通道,建設連接南亞東南亞大通道的重要節點,推動形成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開放前沿。自貿試驗區各片區在功能定位上,錯位發展、差異互補,更能夠發揮整體優勢,充分激發創新活力,不斷提高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水平。

片區錯位發展,有利於放大自貿試驗區功能效應。《辦法》明確指出,昆明片區加強與空港經濟區聯動,重點發展高端製造、航空物流、數字經濟、總部經濟等產業,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的互聯互通樞紐、信息物流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強調的是中樞服務、綜合服務功能,對其他片區具有支撐作用。紅河片區的重點是加工及貿易、大健康服務、跨境旅遊等產業,打造面向東盟的加工製造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側重於實體經濟,並與昆明片區製造業構成明顯的段位差異,是整個自貿試驗區的產業支撐點。而德宏片區重點發展跨境電商、跨境產能合作、跨境金融等產業,雖然強調的也是服務功能,但在領域上與昆明片區構成鮮明的互補性。錯位發展,尊重的是差異化,客觀上避免同質化,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對沖性競爭,對整個自貿試驗區的功能發揮深具放大作用。

片區錯位發展,有利於沿邊開放和跨境合作。《辦法》支持建設境外農業經貿合作區,鼓勵各類企業在自貿試驗區建設國際商貿物流基地,推進大型進口資源集散中心和出口商品專業市場建設,支持在紅河片區、德宏片區建設邊境倉。這非常符合兩個片區的實際,更有利於推動雲南優質農產品走出國門,為雲南發展農業現代化拓展市場縱深。《辦法》提出建立孟中印緬經濟走廊旅遊合作機制,支持打通連接多國的邊境旅遊環線,推出跨境自駕遊等旅遊產品,鼓勵設立邊境旅遊試驗區和跨境旅遊合作區。這不僅與農業經貿有密切的聯動性,也是充分釋放雲南旅遊資源優勢的需要。就相關片區的區位優勢來看,無疑是量身定做。

片區錯位發展,政策環境是重要保障。堅持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提供優質、高效的政策服務和法律保障,是自貿試驗區得以良好發展的軟支撐。所有片區,應當按照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的要求,建立暢通有效的政企溝通機制,為入駐經濟主體保駕護航,避免經營梗阻的發生。要真正實現錯位發展,還要防止盲目搶跑、任性搶道、隨意出牌,在客觀上消解錯位發展優勢,這同樣也需要細化政策制度的規範和約束。

彩雲網評所登載的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歡迎關注彩雲網評,投稿郵箱yncywp@163.com,稿費從優。

差异性助推自贸试验区优势转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