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相信,一個充滿親情的家庭,才是給孩子最好的安全感

謝俊 | 請相信,一個充滿親情的家庭,才是給孩子最好的安全感


作為成年人,你的安全感來自哪裡?房產?工作?婚姻?孩子?

那麼作為孩子,我們有沒有深思過他們需求的安全感從何而來呢?充足的安全感是一個人在童年時期最好的營養,安全感是孩子獲取幸福感的重要途徑,一個童年幸福的人,長大了也必然能夠容易獲得幸福。

老五是鄉街上縫紉店的老闆,店的名字就叫做“老五縫紉店”,只是我從來不喊老闆,老五,我一直喊她大姐,她女兒在我的班裡,不僅成績優異,而且各方面都不錯,熱愛勞動,對老師也是特別懂事有禮貌,團結同學,這些都在她女兒身上得到了印證。

謝俊 | 請相信,一個充滿親情的家庭,才是給孩子最好的安全感


這個品學兼優的學生,就是眾多家長口中別說的別人家的女兒,樂觀,開朗,活潑,可愛,關鍵還很愛學習。

去縫補衣服的時候,我總是誇一下老五大姐教育地好,想向她取取育兒的經。但是老五大姐和這個學生並不是親生母女,他們是重組家庭,可是這並不影響他們成為相敬相愛,和諧共處的一家人。

學生的爸爸常年在外地打工,學生就在家裡跟著他這個後媽,每次家長會都是老五大姐來,她們坐在一起的時候,儼然就是親閨女,像是電影裡的故事,但是學生確實沒有距離感,很親暱的感覺。

謝俊 | 請相信,一個充滿親情的家庭,才是給孩子最好的安全感


老五大姐說,學生兩歲多的時候,她都來到了這個家,她現在的老公,也就是學生的爸爸對大姐特別好,一直寵著她和女兒,她也從來沒覺得女兒不是親生的,女兒小時候一生病就緊緊地抱在她懷裡夜裡才能睡著。

學生的爸爸也跟我打過電話,是個語氣很溫和的爸爸,電話裡並沒有說讓我在學校裡嚴厲地管教她的女兒,也沒有過多地詢問女兒的學習成績,只是一再說感謝的話,感謝家裡的妻子和我們這些老師,是個很感恩的人。

一家人是需要互相感恩的,就像這個家,媽媽感恩爸爸在外打工的辛苦,而爸爸感恩媽媽在家帶孩子的不易,女兒感恩他們的陪伴和呵護,互相感恩的家庭,絕對是一個充滿著親情感的家庭。

而親情感,是給家庭成員最好的安全感,尤其孩子,更是需要這樣的親情感相伴,這樣的家庭會越來越幸福,他們創造和感召幸福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

謝俊 | 請相信,一個充滿親情的家庭,才是給孩子最好的安全感


當各種育兒知識讓你不知所措的時候,不妨就認準一個目標,想辦法讓家庭多一點愛,少一點爭執,收斂自己的脾氣和衝動,世上最應該善待的就是我們的家人。

身邊的留守兒童,他們不能整天跟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他們更需要親情感,但是有些家長即使過年回來一趟家,也是不太愛理睬孩子,這樣,本來就缺少陪伴的孩子時間久了,他們的性格一般內向,而且不太合群。

在學校裡,他們不願主動和同齡的孩子交流,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一定是需要父母給予的親情的呵護和滋養。

那麼,怎樣才能給予孩子更多的親情感呢?我想父親的愛是給孩子依靠的,要硬朗而堅強,而母親的愛是給孩子包容的,要柔軟而寬闊。

謝俊 | 請相信,一個充滿親情的家庭,才是給孩子最好的安全感


每一個孩子的性格養成,都離不開父愛和母愛,任何一方的缺失,都會讓孩子得不到完整而充足的親情,一個快樂幸福的孩子,往往就是一隻手由父親牽著,另一隻手由母親牽著,快樂地走過自己的童年。

這個親情感的建立,不一定必須有血緣關係,最重要的是,一家子人都很用心,都很願意為這個家付出。所以,如果我們都想成為幸福的父母,那麼就讓我們先用親情和愛去關注我們的孩子,就算不在孩子的身邊,也要多去傳遞家的親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