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不容辭丨防疫、復工兩不誤 蓉城各界女性一心抗疫

《合力打好疫情阻擊戰 成都各級婦聯在行動!》系列報道已推出二十四期,今天是第二十五期。一起去看看巾幗志願者、女性醫務工作者、基層婦聯幹部們是如何衝鋒一線,積極投入到村鎮抗擊肺炎疫情工作中,助力復工復產,深入開展“送政策、幫企業、送服務、解難題”,為城市建設貢獻巾幗力量,一起來看看~

成華區公安辦證大廳“成警官”,“原地打轉”一萬步,只為群眾辦事少跑路

“疫”不容辭丨防疫、復工兩不誤 蓉城各界女性一心抗疫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成江琳每天值守成華公安辦證大廳。在辦證窗口、諮詢臺、辦公室都能見到她忙碌的身影。一天下來,她的微信運動步數能達到近兩萬步,以她的話說:“竟然在大廳裡走成了第一名,看來原地打轉技能有提升了。”

疫情期間,成江琳在辦證大廳值守時,見到一位神情焦慮的群眾。通過詢問得知,轄區群眾陳女士欲給自己的孩子辦理“未成年子女投靠父母”戶籍業務,可提供的材料中離婚協議上兒子的名字與戶口簿上的名字有一字之差,給孩子落戶帶來了困難。成江琳想到疫情期間,群眾出門一趟辦事不容易,為了疫情防控工作,也出於對群眾安全著想,她按照“容缺辦理”原則為陳女士辦理了戶籍業務。事後,陳女士特地通過“市長公開電話”來信對成江琳表示衷心的感謝。

不僅如此,企業正陸續復工復產,成江琳又主動請纓帶領民警來到成都動車段提供上門服務,為企業員工仔細講解戶籍問題,也給予“再進企業服務”承諾。

正是這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態度,讓她得到群眾的讚譽,也讓她獲得了十餘面旗幟、近百封感謝信、一次三等功、八次“優秀公務員”稱號、十餘次個人嘉獎等。也讓她所在的單位也被評為“全國巾幗文明崗”。

金牛區“女子服務隊”,量身定製服務方案 解決企業復工復產難題

“疫”不容辭丨防疫、復工兩不誤 蓉城各界女性一心抗疫


“我們店能在正月初七復工,街道的‘女子服務隊’可幫了大忙。”餐飲店老闆感激地說道。老闆口中提到的“女子服務隊”,是金牛區撫琴街道經濟發展服務中心以10名女性為主的工作團隊。

自疫情發生以來,她們在指導企業做好防疫和復工復產中,提前謀劃,一手抓防疫,一手助復工,以貼心服務及時解決企業面臨的各種困難。“我們實行網格化管理服務模式,採取專班、專員和聯絡員服務制度,堅持‘一企一方案’服務原則,力求防疫和復工復產兩不誤。”金牛區“女子服務隊”的沈娜說。

不少企業均面臨著口罩、體溫槍等防護物資短缺,不瞭解寫字樓的防疫要求和復工政策等難題,“女子服務隊”主動上門收集需求,逐一幫助解決並指導落實;還利用公眾號、微信群、QQ群、語音電話等了解企業狀況,及時做好政策宣講,全力支持和推動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復工復產。

“女子服務隊”的姐妹們溫柔、細緻猶如春天裡的一抹暖陽,切實幫助轄區內企業復工復產。截至目前,轄區27棟重點寫字樓、2個重點項目、151家“四上”規模企業,以及19家稅收達千萬以上重點企業復工復產率達到100%,92%以上中小企業實現有序復工復產。

錦江區“大媽志願者”,築起社區院落紅色“防線”

“疫”不容辭丨防疫、復工兩不誤 蓉城各界女性一心抗疫


“你從哪裡來?居住在幾號房?家裡人的身體狀況如何?”在錦江區柳江街道棬子樹社區,身穿志願者紅色馬甲的大媽志願者手持體溫計,隔著口罩耐心而有序地向進入小區的人員、車輛逐一進行詢問登記,保障返蓉高峰期小區院落人員安全。

隨著返蓉人員高峰期的到來,街道社區摸排人手緊缺,急需志願者協助人員排查登記的安全防護。錦江區柳江街道棬子樹社區婦聯發佈志願者報名信息後,10多名大媽志願者到社區請纓“披掛上陣”。

大媽志願者只是錦江區柳江街道志願者的一部分,柳江街道組建多支由黨員、網格員、社區群眾等組成的社區志願者隊伍。社區志願者隊伍紮根在小區院落、樓棟,不間斷開展著摸排、登記、測溫、生活服務等事無鉅細的工作,他們成為群防群治、聯防聯控的重要力量,給社區防疫工作“不漏一戶、不漏一人”注入了力量。

近一週時間,這些大媽志願者,在6個院落的入口築起了戰“疫”的一道道“紅色防線”。截至目前,大媽志願者們參加志願服務累計達200餘人次,完成院落1300餘人的排查登記。

簡陽市“七仙女”,援湖北醫療隊,牢記使命決戰疫情

“疫”不容辭丨防疫、復工兩不誤 蓉城各界女性一心抗疫


簡陽市援湖北醫療隊由12個人組成,這支隊伍中有7名女性,她們是當之無愧的女中豪傑,也是大家口中的“七仙女”。她們中,有雙胞胎孩子的母親,有初入黨的黨員,有父親生病的女兒……千難萬難,疫情面前,她們沒有藉口、沒有理由,無所畏懼,主動請纓,迎難而上。

聶姜,作為感染科的副護士長,在春節前兩天接到抗擊疫情的命令就立即返崗戰鬥至今。2月23日,本是聶姜爸爸的生日,但她只能從遠方打個電話。接到電話的爸爸卻對她說:“孩子啊,在護理中,你攙扶別人的爸媽要像攙扶自己的爸媽一樣,護理別人的孩子要像護理自己的孩子一樣!”聽到這番話,聶姜哽咽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作為女兒本該盡孝膝前,但她卻義無反顧奔向戰場。她說:“因為我們三代都是簡醫人,家訓就是救死扶傷!”醫護人員的使命感,讓她破浪逆行!

聶姜只是簡醫“七仙女”的縮影,只是萬千女性醫務工作者的縮影,她們懷著崗位職責的敬畏、對人民群眾生命健康負責的初心使命,義無反顧站在危險重重的防控第一線,為廣大群眾構築起了阻擊疫情的銅牆鐵壁,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蓉城女性巾幗精神。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疫情當前,每一個人都貢獻著自己的力量。螢火蟲的光亮雖小,卻能點亮盛夏的荷塘,蓉城女性們就像點點熒光,點亮著蓉城抗疫路,溫暖著每一個人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