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事业还没起色?牢记王阳明2句话,再穷,也终有出头之日

成功和失败,就像是一场没有规则的追逐比赛,跑得快的就被人称之为是成功,跑得慢的就被人称之为时失败。在这场比赛中,有些人可能走了近路,有些人可能走了弯路,而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样的路。

王阳明被称为“圣人”,这些事情在两句话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王阳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没有志向的人是难以成功的,不管是哪一个行业,想要有所成就,没有一个不需要以崇高的志向为基础。

人到中年事业还没起色?牢记王阳明2句话,再穷,也终有出头之日

王阳明小时候念私塾的时候,便主动问了教书先生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也成了他一生的真正起点。他问:“何谓天下第一等事呢?”先生告诉他,考取功名是第一等事。然而智慧聪颖的小王阳明对于这个答案并不满意,他摇头晃脑地道:“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也就是说,他认为第一等事该是做圣贤。

当时,王阳明年仅十岁,这句话不仅被老师同学耻笑,就连王阳明的父亲知道后,也是对其好高骛远的心态给予了严肃的批评。然而,谁又能料到,从小便怀有做圣贤之心的王阳明最后真成了圣贤,而那些嘲笑他的人,历史上哪里还寻得到踪迹呢?

人到中年事业还没起色?牢记王阳明2句话,再穷,也终有出头之日


王阳明最终成为一位洞悉心灵奥秘、响彻古今中外的心学圣人,这样的成就与他在自己小时候便立下鸿鹄志向,并且多年从未动摇的坚持是密不可分的。也正应这远大的志向,他才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历史,也才多了一分光彩。

每个人都有其价值,而想要展现自我价值,就需要一个舞台,穷人要想翻身也是如此,当你没钱又没成功时,关键是找对舞台,而这个舞台不在别处,就在你的心中,就像一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所说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相反,没有志向的穷人,总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成,最终只能隅居于自己的狭小天地之中,像一只井底之蛙一样无法得知大千世界的精彩,很难翻身,更难获得成功。

人到中年事业还没起色?牢记王阳明2句话,再穷,也终有出头之日


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王阳明这里所谓的“知”,就是从动静两个方面对事物的全面认知,这里也包括理想在内的一种动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目标和计划;所谓“行”,就是在“知”的引导下真正动手实践,也就是行动。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在王阳明心学中,“知”和“行”是获取成功必须经历的两个基本步骤。所以,王阳明强调,慎思之,笃行之。也就是说,事前的思考,无论多么缜密都不过分,而行事时的心态,则要求尽可能的踏实坚韧。

慎思之,这句话在现代社会来说,尤其对那些浮躁、冲动的、急于翻身的穷人来说,是最好的一剂良药,使其能够做到尽可能的思虑周密,不至于成为被他人欺骗和收割利益的“韭菜”。

人到中年事业还没起色?牢记王阳明2句话,再穷,也终有出头之日


思考要有度,要给自己定下时间,不要因为太重思考而错过翻身的时机,而一旦行动,一定要做到笃行之。

王阳明这一道理,能够精通的人太少,但是当你懂得了,你就会有一种不一样的洒脱和聪慧,这也是王阳明的魅力所在。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王阳明的心学,可以看下面这一套书:《知行合一心学智慧》

这套书是四册的,全面讲述了王阳明心学内容以及后人对心学的推演、注释。

人到中年事业还没起色?牢记王阳明2句话,再穷,也终有出头之日

王阳明知行合一

这本书用近似明朝那些事的写法,把晦涩难懂的文言文写成了风趣幽默的现代感十足的文字,比如宁王起反那段描述宁王是智商支撑不了宏图大略的那种,令人忍俊不禁。

人到中年事业还没起色?牢记王阳明2句话,再穷,也终有出头之日

王阳明心学

这套书写故事的铺陈手法,按照人物分开,先捋出一个理念,然后记叙分析,条理清晰,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让一个史盲也能愉快地听传记,实属不易。

一套书一共有四本,才68元,还不到和朋友出去吃饭花的多,但是这本书却能让你有无穷的智慧,作为睡前的枕边书,它能让你收获满满。

感兴趣的朋友点击下方的商品卡购买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