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冷知識之清朝科技

1、故宮暢音閣:堪稱古代版的大型音響設備,清朝宮廷演唱會全靠它。首先它有空井的共鳴效果,暢音閣壽臺的木地板下有地下層,地下層與地面用木板隔離,僅留出入口,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地下層在中央及四角,中間的為水井,其餘四個是空心土井,這四個空心土井,形成了暢音閣的“音響”,可產生共振,形成共鳴的效果。

歷史冷知識之清朝科技


其次是水井和藻井的混響效果。藻井指位於壽臺天花板正中的往上凹進的構造,水井和藻井均能產生混響的效果。

最後是暢音閣環形建築佈置方式能增強聲音的響度和強度,這種增強聲音的方法還可以在天壇看到,區別是天壇地周空曠,用微微的凹陷代替了暢音閣周圍一圈的高大建築。

歷史冷知識之清朝科技


此外暢音閣壽臺下還有活動板,完全可以模擬各種出場效果,尤其是類似“地湧金蓮”,神佛緩緩升起,十分有氣氛。

2、王錫闡著《曉庵新法》,精確計算出日食、月食的時間,首創計算金星凌日、水星凌日的方法。

3、棉花鎧甲:防禦火器被研究出來,雖然是早已出現,但是清朝因防禦火器格外需要。

歷史冷知識之清朝科技


先是用棉花放入模具中壓幾天,然後浸水暴曬,反覆幾次,棉花會變得非常薄,將薄棉花片縫製在一起,再往中間加幾塊鐵片,這樣製作出來的盔甲,不僅輕巧方便,而且防禦力極強,連火槍彈丸都能輕鬆擋住。

4,戴梓和他的機關槍。戴梓生於順治年間,老爸是位軍官,這就註定了戴梓從小就要跟軍營打交道,其聰明才智幾乎都集中在了軍事領域。康熙滅三番時,戴梓加入了清軍,被康熙賞識。

由於戴梓自幼喜歡擺弄機械玩,所以發明了一種叫“連珠火銃”的武器!這堪稱是世界上第一挺機關槍了!不但解決了老式火銃,由於是用火繩點火,容易受潮的問題,且能連發28顆子彈!

歷史冷知識之清朝科技


可惜,這個發明遭到了康熙的冷遇。康熙的考慮是:這玩意威力太大,且戴梓又是漢人。萬一這種武器的工藝被民間掌握,哪天造了反,用這種武器進攻我的八旗,哪可不得了!所以最終戴梓和他的“機關槍”,還有“子母火炮”都被埋沒了!

5,徐壽和他的自鳴鐘鐘錶,其實最先是被中國人發明的,此人叫蘇頌,還當過北宋的宰相,號稱鐘錶之祖!一晃清末年間,一位考秀才沒考上的人,繼蘇頌之後,製造出來了,中國現代意義上的第一個鐘錶:自鳴鐘。

歷史冷知識之清朝科技


除此之外,徐壽還製造出來了中國第一臺蒸汽機等。清朝的同治帝后來也聽聞了徐壽的事,一高興賜給了他一塊扁:天下第一巧匠!所以,清朝在科技上,其實還是有亮點的。只可惜“生不逢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