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得國最正者”的兩位布衣皇帝有何異同?

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講講歷史上有兩位同是布衣出身的皇帝他們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歷史上“得國最正者”的兩位布衣皇帝有何異同?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劉邦登基稱帝,定國號為漢。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草根出身的大一統皇帝,朱元璋則是第二個,那麼兩位同為得位最正者,有何異同之處呢?

歷史上“得國最正者”的兩位布衣皇帝有何異同?

第一、兩人都是出身底層的大一統帝王

歷史上“得國最正者”的兩位布衣皇帝有何異同?

劉邦的父親是平民百姓,自己四十多歲時還是個亭長。朱元璋就更慘了,父親是平民不說,自己為了吃口飯去當了和尚,後來乾脆成了要飯的乞丐。

歷史上“得國最正者”的兩位布衣皇帝有何異同?

兩人雖然出身低微,但是都經歷了無數征戰才登上帝位,比能征慣戰的李世民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們建立的王朝都延續了幾百年,而且實現了大一統。

第二、兩人都曾強遷富戶至京城,以壓制舊貴族;分封同姓王,以控制地方

歷史上“得國最正者”的兩位布衣皇帝有何異同?

劉邦稱帝時,前朝舊貴族還有很多,劉邦下令將這些舊貴族還有其他豪門富戶都遷到了關中居住,以方便控制。劉邦還大量分封同姓王到各地,以控制地方。朱元璋稱帝后也學劉邦,為了打擊江南豪族,曾經強遷十多萬江南富戶到明中都鳳陽居住,然後他也分封同姓王,來管控地方。

歷史上“得國最正者”的兩位布衣皇帝有何異同?

劉邦和朱元璋分封同姓王的舉措都留下了弊病,一個導致了七國之亂,一個導致了“靖難之變”和“寧王之亂”。兩人還有很多共同點,如都善於用人,手下能人輩出,劉邦手下如張良、蕭何、韓信等。

歷史上“得國最正者”的兩位布衣皇帝有何異同?

朱元璋手下如徐達、常遇春、劉伯溫等。都善於領兵,劉邦領兵打仗的能力不如韓信和項羽,但不輸給其他二流人才,朱元璋就更厲害了,屬於頂級人才,蓋過徐達、常遇春這樣的名將。

第三、他們除了共同點外還有不同點

兩人對宰相權力的控制程度不同。劉邦沿襲了秦朝相制,對相權有所削減,朱元璋則廢除相制,大權獨攬。

歷史上“得國最正者”的兩位布衣皇帝有何異同?

兩人治下和少數民族的關係不同。劉邦討伐少數民族失敗,開啟了漢朝和親的政策,朱元璋則趕跑了少數民族,整個明朝都沒和親過。

歷史上“得國最正者”的兩位布衣皇帝有何異同?

劉邦不愛惜結髮妻子呂后,而朱元璋對結髮妻子馬皇后非常尊重。劉邦對大臣比較寬容,而朱元璋對待官員門很殘忍,幾次大案共導致十幾萬官員被殺血腥程度令人髮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