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會-“影子木”下

因禍得福

只見牆角真出現了一張老頭的臉,連皺紋都看得清清楚楚。李大頭不相信是真的,揉眼細看,沒錯,就是一張老頭臉。


驚駭過後,李大頭畢竟是男人,膽子要大一些,他並沒有被嚇跑,而是飛快打開燈。說也奇怪,老頭臉立馬就沒了,一關上燈又重新出現,如此反覆了好幾次。


這時李大頭的犟勁上來了,他還真不信邪了,慢慢地靠上前去,等到了眼前驚訝地張大嘴:老頭的臉竟然是從驢槽上顯現出來的!


自從司馬教授鑑定是假的,李大頭看見驢槽就鬧心,但又捨不得扔掉,畢竟花了大價錢,於是搬到了地下室,沒想到竟會出現了老頭臉,真是亙古奇聞。


李大頭不相信是真的,用手撫摸驢槽,沒錯,表面就是木頭,而老頭臉卻印在裡面,看來不是鬼。問題是明明一塊木頭,怎麼會出現老頭臉?他百思不得其解。


李大頭想到了司馬教授,他對木頭有獨到研究,肯定知道這裡面的奧秘,想到這便登門造訪。聽完李大頭陳述,司馬教授驚訝地張大嘴:“呀,還有這麼回事!”說完司馬教授也忘了身份,拉著李大頭風風火火趕往地下室。路上司馬教授還不放心地問:“沒有騙我吧?”


李大頭覺得有些可笑,司馬教授就是老夫子的典型代表,平時不苟言笑,嚴肅的很,今天怎麼激動得像個小孩子?但李大頭也不傻,能讓司馬教授激動的東西,肯定非比尋常!


時間不長兩人回到地下室,黑暗中老頭的臉栩栩如生,司馬教授乍一看見,傻了,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足足十分鐘也沒動靜。李大頭慌了,用手在他眼前晃,竟渾然不知。呀,別是嚇傻了!李大頭抱著司馬教授使勁搖晃起來。


好一會兒司馬教授才醒過神來,摸著驢槽又蹦又跳,又哭又笑,哪裡還是一個不苟言笑的教授,分明是個頑童。李大頭看得目瞪口呆。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司馬教授才平靜下來,對李大頭說:“你可撿著寶了,而且還是無價之寶。”


無價之寶!李大頭驚駭至極,司馬教授是做學問的人,他可不輕易表態。

李大頭小心翼翼地問:“比紫檀還金貴?”司馬教授的回答卻出人意料:“驢槽就是普通木料。”但緊接著又補充,“雖說是普通木料,但是在生長過程中發生了變異,已經變成了影子木。”


司馬教授怕李大頭不理解,特意強調是人影的“影”。

見李大頭還不理解,司馬教授詳細說了影子木的來歷。

所謂的影子木,嚴格來說是癭子木,因為同音,後來就叫成影子木了。其實就是在生長過程中,由於樹木受了外傷或蟲子等的侵蝕,於是便從侵蝕之處不斷向外生長,長成一個盤根錯節、疙裡疙瘩的球狀物,也就是俗稱的樹瘤。


別看影子木外表醜陋,甚至就像癩蛤蟆的皮,但割下樹瘤用鋸破開,裡面的紋理異常奇特,這就是李大頭看不出來的原因。


影子木的紋理奇特極了,有的像天網,有的像葡萄,有的像人臉,千姿百態風情萬種,是一種可遇不可求的寶貝。驢槽上的老頭臉,行內叫“鬼臉兒”,是最最頂級的影子木,要不怎麼是無價之寶。


李大頭心花怒放,忽然司馬教授又喊了起來:“呀,還是徹影子。”

徹影子?剛才是影子木,這回又冒出一個徹影子,怎麼淨是稀奇古怪的名字,李大頭雲裡霧裡。司馬教授一笑:“這是專業術語。所謂的徹影子,就是說整個驢槽是用一個大樹瘤做成的,換句話,是徹頭徹尾的影子木,於是被稱為‘徹影子’。”


司馬教授接著說:“影子木太稀少、太珍貴了,一般都是做桌面、椅面、茶几面容易看見的地方。這個驢槽竟然整個是影子木的,這麼大料的影子木世間少有呀!”說完這些司馬教授還暗自慚愧呢:第一次只顧鑑別是不是紫檀木了,差一點兒就失之交臂。


知道了驢槽的真實身份,它的待遇立馬就變了,被恭恭敬敬請出了地下室。

俗話說,人心不足蛇吞象。就說李大頭吧,本來該知足了,這可是天上掉了餡餅,不,金元寶。李大頭可不這麼想,幾天後又悄悄來到旮旯屯。


一見李大頭來了,劉二大驚失色,以為找後賬來了,畢竟賣假紫檀是不光彩的事。李大頭心想:你把心摁在肚子裡吧,雖說不是紫檀木,但貴重多了,我今天要將錯就錯。

想到這李大頭故意說:“你上回的‘紫檀木’驢槽太好了。還有老傢俱嗎?哪怕是小凳子也行呀!”


呀,肥豬拱門,而且是第二次拱門!劉二喜不自禁,但很快發熱的頭腦又涼快下來,老傢俱沒有了。

李大頭很是失望,不過也在意料之中,影子木本來就是可遇不可求的,碰上一件也就萬幸了。


李大頭正想著,劉二又說話了:“老傢俱是沒有了,新傢俱要嗎?一樣的木料。”

“跟驢槽的木料一樣?”李大頭追問。

“對,一模一樣,絲毫不差。”劉二回答。

李大頭的心“咯噔”一下,他聽司馬教授說過,只要是影子木,就是新料也是搶手貨。

“在哪,快拿出來!”李大頭迫不及待了。


劉二狡猾得很,並沒有當下拿出貨,而是半個月後讓李大頭來,他怕洩露了天機。

李大頭也不是吃乾飯的,心想:幹嗎非得半個月後,莫非這裡面……但李大頭並沒流露出來,表面上只好當天返城,實際上卻藏在了村口的小樹林裡。


果然時間不長劉二就出了村口,李大頭悄悄尾隨,不一會兒就進了山。不知走了多長時間,來到一個隘口。


好傢伙,這個隘口太險要了,兩邊全是刀砍斧削般的懸崖峭壁,只有一條羊腸小路蜿蜒而上,李大頭真正懂得了什麼叫“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李大頭正想著呢,劉二已經往隘口上爬去,李大頭繼續悄無聲息地跟蹤,等到上了隘口,他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


水落石出

隘口的上面是塊平地,平地上面長滿了一摟粗的樹木。山裡樹木不稀奇,漫山遍野都是,問題是隘口上的樹木特別,棵棵樹上都長著大樹瘤,一個連著一個,就像癩蛤蟆皮一樣;最重要的是棵棵如此,都連成了片。


呀,影子樹,不,影子林,而且每棵都是徹頭徹尾的“徹影子”!怪不得說有新木料,原來都在這兒長著,李大頭激動得找不著北了,這真是找到了“搖錢樹”,而且還是一大片搖錢樹!


得知消息的司馬教授決定前往影子林進行科學研究,李大頭自然相陪。


司馬教授先去了縣裡的檔案館,先從《地方誌》《縣誌》等入手,但很快失望了。遍查資料,這一帶根本沒發生過大的自然災害,比如火山爆發、地震、蟲害等,也就是說影子林沒有受過外傷。


《縣誌》《地方誌》沒記載,司馬教授不死心,繼續走訪民間,這天遇見了一個將近百歲高齡的老者,交談中終於破解了影子林的秘密。


事情是這樣的:當年日本鬼子掃蕩,八路軍一個排把守隘口。日本人拼命進攻,八路軍仗著地勢險要,跟敵人展開了殊死搏鬥,以便掩護大部隊和群眾安全轉移。


多虧了隘口上的樹做掩護,戰士們躲在後面射擊,堅持了一天一夜,直到大部隊和群眾安全轉移。人是保住了,可隘口上的樹卻遭了殃,讓炮彈、子彈打得遍體鱗傷,因為這些樹受了嚴重的外傷,故此只有隘口上面這片樹木成了影子林。炮彈皮、子彈頭都嵌進了樹幹,時間一長,竟和樹幹融為一體了。


破解了影子林的秘密,李大頭不敢對影子林存非分之想了,因為這些樹是不折不扣的“功臣樹”。司馬教授說,他回去就要告訴在林業局工作的學生,為這片影子林申報自然遺產保護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