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掉高句麗,為何楊堅楊廣李世民都沒成功,平庸的李治卻能實現?

高句麗是我國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部分地區的一個政治力量,在隋煬帝時期、唐太宗時期和唐高宗時期都進行了數次征伐行動,但只有高宗時期才成功滅亡高句麗。


滅掉高句麗,為何楊堅楊廣李世民都沒成功,平庸的李治卻能實現?

之所以中原王朝多次的攻打高句麗,主要是因為高句麗自身實力雄厚,且野心勃勃,拒不進行漢化,對中原王朝政權也極為強硬,數次挑戰中原王朝的權威。隋朝和唐朝可以說與高句麗趕上了。從隋文帝開始到唐高宗結束,連續兩個朝代四位皇帝。無論是千古明君的隋文帝、唐太宗,還是亡國之君的隋煬帝,還是政治平庸的唐高宗,都要和高句麗打一架。這四位皇帝,就像跑接力賽一樣,一棒接一棒,一直到把強大的高句麗消滅為止。


滅掉高句麗,為何楊堅楊廣李世民都沒成功,平庸的李治卻能實現?

實際上,從隋煬帝第一次征討高句麗開始,老百姓就因為不滿,全國各後因安市城主殊死抵抗,天氣寒冷糧草耗盡,唐太宗才下令班師。

但是此次唐太宗征討高句麗戰果頗豐,基本消滅了高句麗的有生力量,高句麗精銳部隊大部分被消滅,自此已無力對抗中原王朝。原地爆發了不少農民起義。


滅掉高句麗,為何楊堅楊廣李世民都沒成功,平庸的李治卻能實現?

但是,隋煬帝根本就沒有當回事,還要繼續征討高句麗。征討了第二次,又征討了第三次。最終,由於窮兵黷武、橫徵暴斂,隋煬帝沒有把高句麗滅掉,反而自己的國家被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和諸侯造反給滅亡了。

唐高宗趁機派兵進攻高句麗,唐朝的將領有李績、薛仁貴等名將,由於高句麗自身發生內鬥,且精銳力量被李世民消滅的差不多了,因此各路唐軍雖遭到抵抗,但也比較順利的會師於平壤城下,在數個月的攻城戰後,平壤被攻克,高句麗滅亡。


滅掉高句麗,為何楊堅楊廣李世民都沒成功,平庸的李治卻能實現?

唐平高句麗後,設立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並建立安東都護府統治此地區,任命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為檢校安東都護,領兵二萬鎮守其地。


滅掉高句麗,為何楊堅楊廣李世民都沒成功,平庸的李治卻能實現?

事實就是,隋唐之所以一定要攻打高句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高句麗所在的遼東,與匈奴、突厥等民族所在的漠北及河西是有差距的。漠北與河西從來就存在矛盾,而遼東則從來沒什麼戰爭,至少在隋唐以前,基本上沒有戰爭過,也沒有試圖侵擾中原國家。所以,中原國家對高句麗的強大,很明顯是無法接受的。假如不把他打下去,那口氣就順不過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