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西晉一代名將,卻是草書之祖,連歐陽詢都臥碑膜拜三天


他是西晉一代名將,卻是草書之祖,連歐陽詢都臥碑膜拜三天


他是西晉將領、著名書法家,敦煌五龍之一;他出身世宦家族,歷任州別駕、駙馬都尉等職,戰功赫赫。河間王司馬顒進攻洛陽時;他率雍、秦、涼義兵大破其軍,卻因戰鬥致傷而逝世,年六十五;他便是索靖。


他是西晉一代名將,卻是草書之祖,連歐陽詢都臥碑膜拜三天


索靖不僅是位將領,也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書法家。


索靖善章草,傳東漢張芝之法,其書險峻堅勁。其章草書,自名“銀鉤蠆尾”。時人稱“瓘得伯英之筋,靖得伯英之肉。”索靖章草自成一家,張懷瓘評道“幼安善章草,書出於韋誕,峻險過之,有若山形中裂,水勢懸流,雲嶺孤松,冰河危石,其堅勁則古今不逮。”著有《草書狀》等。


他是西晉一代名將,卻是草書之祖,連歐陽詢都臥碑膜拜三天

明拓《鬱岡齋墨妙》卷七 索靖《月儀帖》 拓本墨紙


《月儀帖》傳為索靖所作,法度謹嚴,氣勢峻邁,是著名的古章草書作品。


《鬱岡齋墨妙》法帖,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刻。取材魏、晉、唐、宋名家書跡,共十卷。王肯堂摹勒,管駟卿鐫刻。摹刻精湛,秀潤可人,為明代著名刻帖。


他是西晉一代名將,卻是草書之祖,連歐陽詢都臥碑膜拜三天

索靖《皋陶帖》,宋拓《淳化閣帖》卷三 拓本墨紙


索靖的書法,濃淺得度,內涵樸厚,古樸如漢隸,轉折似今草,氣勢是相當雄厚的,歷來被書法家稱為上乘。


梁武帝蕭衍稱譽他的字“遒勁而峻險。遒勁處如飄風忽舉,鷙鳥乍飛;峻險處如雪嶺孤松,冰河危石”。黃山谷也稱道他書法為“箋短意長,誠不可及”。


有人把索靖的字與張芝的字作了比較,認為:“精熟至極,索不及張芝;妙有餘姿,張不及索靖”。兩位大師的書法是各見所長。


他是西晉一代名將,卻是草書之祖,連歐陽詢都臥碑膜拜三天

索靖《七月帖》,宋拓《淳化閣帖》卷三 拓本墨紙


索靖在中國文化史上是位有重要影響的人。


他是東漢著名書法家張芝姊之孫,書法上受張芝影響很深。以善寫草書知名於世,尤精章草(章草是隸書草化後的書體)。


晉武帝時,他和另一大書法家衛瓘同在尚書檯供職。衛瓘為尚書令,索靖為尚書郎。由於二人在書法藝術上獨具風格,當時被人們譽為“一臺二妙”。


他是西晉一代名將,卻是草書之祖,連歐陽詢都臥碑膜拜三天

他是西晉一代名將,卻是草書之祖,連歐陽詢都臥碑膜拜三天

隋《出師頌》卷(紹興本),紙本,章草書


《出師頌》是迄今為止發現的索靖惟一墨跡。


這件作品自唐朝以來,一直流傳有序,1922年,遜位清帝溥儀以賞賜溥傑的名義,將該卷攜出宮外,1945年後失散民間。2003年7月突然在中國嘉德2003年春季拍賣會上亮相,引起業界軒然大波。


除此之外,索靖和歐陽詢也有過這樣一段傳奇的故事。索靖能夠影響歐陽詢,憑這一點,他就一定不普通,因為歐陽詢平生最重法度,從不肯輕易推許古人。


但,歐陽詢卻對索靖臥碑膜拜。


他是西晉一代名將,卻是草書之祖,連歐陽詢都臥碑膜拜三天

歐陽詢


話說唐代大書家歐陽詢,有段時間,非常羨慕晉代索靖的書法,可惜到處找不到索靖的書法作品,經過許多努力,仍然一無所獲。


一天,他正為此事悶悶不樂,有朋友約他到一座深山遊玩,便欣然上路。走著走著,突然發現在亂草叢中有一塊古碑,歐陽詢走近一看,正是自己朝思暮想的索靖所書的碑刻,他撥開亂草,輕輕颳去碑上的青苔,如飢似渴地細細欣賞起來,把跟他同道而來的友人撂在一邊,不管不問。


過了好長時間,在友人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依依不捨地離開石碑上路。


走了一會,他又改變了主意,讓友人先走一步,自己轉身回去,又站在石碑前專心致志地看了起來,還一邊用松枝在地上臨摹呢。這樣一直到自己又餓又累,才靠著石碑歇一會。


天黑了,他仍然捨不得走,索性在碑下露宿。過了三天三夜,他才心滿意足地回到家裡。


可以說索靖是一切草書之祖。把隸書的樸拙和草書的流轉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飛動又沉著,如飄風忽舉,鷙鳥乍飛。用筆是隸,結體是楷,意態為草。

這,大概就是吸引歐陽詢的藝術魅力之所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