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洲塔身世:他是大唐國師,李白為他寫歌,佛典稱他為觀音化身…

泗洲塔身世:他是大唐國師,李白為他寫歌,佛典稱他為觀音化身…

霞光中的泗洲塔 漫畫/杜卉

惠州風景首推西湖,而西湖之美景,稱得上是點睛之筆的,泗洲塔算一個。在西湖景區裡,無論從哪個角度瞥向這片山水,泗洲塔都在水天連接之處凌波而立,十分醒目。設想一下,如果西湖風景中沒有泗洲塔,這幅山水畫的顏值會遜色多少!

在中國,到處可見塔的身影。惠州泗洲塔單從建築層面觀之,並無格外奇特之處。為何泗洲塔對西湖來說那麼重要?除了現實的風景因素外,恐怕還和它的歷史和故事有關!

泗洲塔身世:他是大唐國師,李白為他寫歌,佛典稱他為觀音化身…

泗洲塔塔身牆壁上的介紹文字 王錠銓 攝

身世來歷遠溯盛唐時代

惠州西湖上的泗洲塔始建於唐代,為紀念西域高僧僧伽所建。

僧伽大師並未到過惠州,惠州建此塔,只是大興佛教時的順應潮流之舉。

泗洲塔身世:他是大唐國師,李白為他寫歌,佛典稱他為觀音化身…

“泗洲大聖”僧伽像

在唐代,敬奉佛教的皇帝熱衷於建塔修寺,比如武則天時全國紛紛修建“大雲寺”,唐玄宗時各地道場紛紛改名“開元寺”。

唐中宗時,為了紀念高僧僧伽,在他生前傳道弘法時間最久的泗洲(今江蘇盱眙)建塔。此後直至宋代,隨著僧伽信仰的持續高熱,全國各地紛紛仿建泗洲塔,惠州的就是其中一座。

然而,歷經烽火戰亂和歲月洗禮,各地的泗洲塔保留至今的已寥寥無幾。除了惠州這座,河南南陽還有一座。南陽泗洲塔位於唐河縣境內,不過這座塔的修建時間要比惠州的晚一些,始建於北宋紹聖二年(1095年)。

泗洲塔身世:他是大唐國師,李白為他寫歌,佛典稱他為觀音化身…

西湖上的泗洲塔 王錠銓 攝

惠州泗洲塔坐落於西湖中的西山之巔,是西湖上最古老的建築。泗洲塔為七層樓閣式磚塔,平面八角形,高約37.7米。登塔瞭望,西湖全景盡收眼底。

惠州泗洲塔始建於唐中宗年間,泗州塔的歷史從那時算起,至今有1300多年了!

不過,如今的泗洲塔並不是唐代那座了。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泗洲塔因年久失修而倒塌。萬曆初年改建為“超然亭”,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復建為塔,至今也有400多年曆史了。

泗洲塔的選址和設計都獨具匠心,它挺立在西湖之上,群山之間,和周圍的湖山風景形成了極好的呼應,無論你從哪個角度看過來,它都是山水風景的視覺焦點,並增添了湖光山色的層次感和立體感。

泗洲塔身世:他是大唐國師,李白為他寫歌,佛典稱他為觀音化身…

夕陽下的泗洲塔 資料圖

對此畫境,清代惠州詩人寥貞曾寫道:“浮屠孤峭插雲煙,金碧輝煌夕照邊。倒影入湖翻彩筆,凌空書破鏡中天。”

古往今來,惠州西湖之美,湖光塔影都是最妙的一筆!

“泗洲大聖”曾被尊為“國師”

惠州泗洲塔是為紀念唐代高僧僧伽所建,因此又名“僧伽塔”、“大聖塔”。僧伽是誰?

泗洲塔身世:他是大唐國師,李白為他寫歌,佛典稱他為觀音化身…

紀錄片《僧伽東行》劇照/央視

歷史上的僧伽,是唐代西域何國(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高僧,唐龍朔三年(663年)來到大唐,並南遊江淮,在當時的泗洲一帶(今江蘇盱眙)建起普照王寺(又稱普光王寺)傳經佈道。

僧伽道行高深,聲名遠播, 在民間信仰中受到了佛一樣的禮遇,人們造寺廟供奉他。僧伽在佛教典籍中被視為“觀音菩薩”的化身。因此唐朝時的觀音像就是以僧伽的容貌為模本的,後世才演變為女相。

708年,僧伽應召入長安,被中宗李顯尊為“國師”。但兩年後的710年,他就圓寂了,享年83歲。唐中宗為其敬漆肉身,送回泗洲築塔供奉,稱之為“泗洲大聖”,用來供奉他的佛塔,即為“泗洲塔”。泗洲塔成了當時佛塔的樣式典範,此後各地建塔,對之多有模仿。

泗洲塔身世:他是大唐國師,李白為他寫歌,佛典稱他為觀音化身…

僧伽舍利

後來泗洲寺塔毀於大火,僧伽肉身受損,遂火化,得舍利。

關於僧伽的真身舍利一說,考古發掘已經證實。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蘇江陰市青陽鎮清理悟空寺塔遺址時,發掘出土一石函,內有影青瓷缽,缽內有影青點彩淨瓶,瓶中有數十粒舍利,五彩斑斕,圓潤光滑,晶瑩發亮。石函上的銘文證實,瓶中即為“泗洲大聖”舍利。

泗洲塔身世:他是大唐國師,李白為他寫歌,佛典稱他為觀音化身…

悟空寺塔地宮發掘現場 資料圖

塔名來自神秘的“泗洲城”

現代人對僧伽的認知度已經不高。不過有一個大致同時代的人,我們都知道。那就是“詩仙”李白。李白和僧伽是同鄉,都出生於“碎葉城”。

“碎葉”是一個古地名,唐代屬西域都護府,是“安西四鎮”之一,現在在烏茲別克斯坦的托克馬克城附近,玄奘法師“西天取經”正經過那裡。

泗洲塔身世:他是大唐國師,李白為他寫歌,佛典稱他為觀音化身…

碎葉城位置圖 資料圖

李白曾專門寫詩給這位同鄉。這首詩流傳至今,詩名就叫《僧伽歌》:“真僧法號號僧伽,有時與我論三車。問言誦咒幾千遍,口道恆河沙復沙。此僧本住南天竺,為法頭陀來此國。戒得長天秋月明,心如世上青蓮色……”

李白接下來的詩文,簡直為他畫了像:“意清淨,貌稜稜。亦不減,亦不增。瓶裡千年鐵柱骨,手中萬歲胡孫藤……”可見,仙風道骨的李太白,對這位佛家同鄉,還是充滿崇敬的!

泗洲塔身世:他是大唐國師,李白為他寫歌,佛典稱他為觀音化身…

李白《僧伽歌》 資料圖

與這位唐代高僧的身世一樣神秘的,還有僧伽所在的泗州城。這也是泗洲塔名字的來歷。

泗州城被考古學上稱為“東方的龐貝古城”,傳說它一夜之間消失不見,沉入了洪澤湖。和泗州城一起沉沒的,還有僧伽當年弘法的普照王寺。

泗州城始建於南北朝時期的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消失於康熙十九年(1680年),此後,它只出現於當地人的傳說之中。

2014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江蘇淮安市盱眙縣勘探發掘,沉沒水下330年的泗州古城終於重見天日。經考證,位於淮河與汴河入河口的泗州城,是受黃河氾濫影響,被洪水和泥沙淹沒、填埋的。考古工作者還找到了普照王寺的遺址所在地。

泗洲塔身世:他是大唐國師,李白為他寫歌,佛典稱他為觀音化身…

傳說中的泗洲城 資料圖

滄海桑田,僧伽大師的蹤跡已經不見,而受其影響在南國惠州建起來的泗洲塔,經歷興廢沉浮,至今仍矗立在西湖山水的天際線上。

與惠州風景人文完美融合

泗洲塔建成後,便和惠州的風景人文融為一體。它矗立300多年後,惠州迎來了一位大文豪,他就是蘇軾。

泗洲塔身世:他是大唐國師,李白為他寫歌,佛典稱他為觀音化身…

西湖邊的蘇軾雕像

這位被貶到惠州的詩人,在西湖的美景中迷醉。仕途坎坷令他鬱悶,他在山水中汲取著慰藉心靈的能量。他很“愛玩”,遊興一來,不分白晝黑夜。

時間跨越近千年,西湖一定還清晰地記得那一晚。蘇軾和朋友飲完酒,已經是深夜,他乘著夜色徜徉在西湖山水中。“一更山吐月,玉塔臥微瀾”,他用詩詞記錄下來了那一刻的所見所想,至今令我們如臨其境。

蘇軾稱泗洲塔為“玉塔”,月色溶溶,波光中塔影搖曳,那一刻的獨特感受,東坡先生用他的生花妙筆定格下來了!

泗洲塔身世:他是大唐國師,李白為他寫歌,佛典稱他為觀音化身…

惠州西湖夜景

後來,南宋詩人劉克莊遊惠州西湖時想到蘇東坡和這首詩,認為“玉塔臥微瀾”堪稱千古絕唱,留下了“不知若個丹青手,能寫微瀾玉塔圖”的感慨。

早在蘇東坡到來之前,有個叫陳偁的惠州太守,將泗洲塔納入“惠州八景”之中,稱為“雁塔斜暉”。清代藏書家吳騫曾賦詩讚揚泗洲塔,寫下的正是“雁塔斜暉”的意境:倒景入湖塔影長,湖光嫋嫋動斜陽。不知自起浮屠日,幾度金烏下復翔。

泗洲塔如畫龍點睛之筆,點亮了惠州西湖這一方山水的大美。有研究者認為,泗洲塔在唐代初建時為“佛塔”,而到了明代重建,更多演變成了“風水塔”“風光塔”“人文塔”。明代學者李燾在《重建泗洲塔記》中就曾說,泗洲塔對當地風水而言是個“巨鎮”!


泗洲塔身世:他是大唐國師,李白為他寫歌,佛典稱他為觀音化身…

黃澄欽西湖山水畫

時光荏苒,泗洲塔歷經興廢枯榮,至今矗立在湖光山色之中,成了這一方山水的守護神。從宗教信仰到百姓生活,從山水風光到心理感受,泗洲塔真正走進了惠州人的心靈深處。每當看到它,既感受風光之美,也感受到內心的安寧。

無疑,泗洲塔早已成了惠州的象徵,它濃縮成了一個文化符號,維繫著惠州人的家園感情,無論你在天涯海角,想到它,你就會想到家鄉!

泗洲塔身世:他是大唐國師,李白為他寫歌,佛典稱他為觀音化身…

惠州西湖的山水意境 圖/新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