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匹夫有責,皮膚也有責

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皮膚科 李玥玥 陳奕鶴 駱丹

近期自湖北開始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每一位中國人的心,世界衛生組織將此次疫情列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新冠肺炎是以飛沫和接觸傳播為主要傳播途徑的乙類傳染病,參加戰“疫”的醫護人員必須全副武裝,包括佩戴口罩、帽子、手套、護目鏡等;又由於疫情暴發導致患者數量龐大,醫務人員必須長時間佩戴上述防護用品。因為上述原因,醫務人員容易出現各種皮膚問題,包括口罩臉、熊貓眼、皮膚壓痕、壓力性損傷、手足浸漬與皸裂、接觸性皮炎、紙尿褲皮炎、原有疾病加重以及繼發感染等。本文從皮膚科醫生的角度講述黑眼圈、紙尿褲皮炎的發生原因及相應的防治措施,為一線醫務人員的皮膚防護提供指導。

黑眼圈

眾所周知的黑眼圈根據臨床表現主要分為四型:(1)結構型黑眼圈:有先天性和後天性因素參與形成。先天性因素常是由於淚槽形成的陰影,而後天性因素是因為下瞼皮膚鬆弛、眶脂膨出或水腫而成,表現為下瞼陰影樣外觀,這種情況可隨著年齡的增加和紫外線照射而加重。(2)色素型黑眼圈:由於長期紫外線照射或眼瞼部皮炎反覆發作後真皮黑素過度沉積而成,表現為眶周尤其是眶下皮膚呈棕褐色外觀,勞累可誘導加重。 (3)血管型黑眼圈:發生機制是由於眼眶皮膚特別薄、微血管較多且皮下脂肪少。就個體而言,睡眠不足、眼睛疲勞、情緒波動、內分泌失調後,眼周微血管持續緊張收縮,血液循環淤滯,血管透出皮膚,表現為眶周皮膚青紫色外觀下有突出的藍色血管,可伴有浮腫,尤以下瞼內側最為明顯。這一型正是當下一線醫務工作者最常見的一型。在這次非同尋常的新冠肺炎戰役中,一線醫務人員常常處於長期超負荷高強度的工作狀態,缺少休息和睡眠,且精神壓力大,心理負擔重,容易引起這類黑眼圈症狀。(4)混合型黑眼圈:上述幾型合併存在。

抗擊疫情,匹夫有責,皮膚也有責

防治措施:

針對不同類型的黑眼圈,治療方法不盡相同。對於一線醫務人員現階段首要的是減輕精神壓力、減少勞動強度、緩解疲勞、充分休息、補足睡眠,同時輔以心理疏導,雖然目前尚較難實現,但仍建議在工作間隙平臥或坐姿仰頭,閉眼小憩,有條件時適當按摩眼部,補充多元維生素,這些將有助於改善血循環、減輕黑眼圈。若有黑素增多的因素參與,還可輔以外用熊果苷軟膏、氨甲環酸製劑、維生素E製劑、低濃度維A酸、果酸製劑等減少黑素形成。物理治療方面,靶向黑素的激光可用於治療色素型黑眼圈;針對血管的脈衝染料激光可用於治療血管型黑眼圈;對於皮膚鬆弛老化所致的黑眼圈可採用強脈衝光(IPL)治療;自體脂肪及玻尿酸注射填充可用於皮膚過薄引起的血管型黑眼圈和凹陷的結構型黑眼圈;結構型黑眼圈還可以選擇手術治療以達到美化的效果。等待疫情過去,緩解與改善醫務工作者熊貓眼的最好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放鬆心情、充足睡眠和規律作息……

紙尿褲皮炎

其實紙尿褲皮炎相當於我們常說的尿布皮炎,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接觸性皮炎,是指在尿布區域發生的侷限性皮膚炎症。其發生主要是由於局部皮膚長時間受尿液、糞便刺激,或加上有細菌、真菌等微生物感染而產生局部炎症,部分與尿布材質不佳有關。由於疫情一線隔離衣、防護服等物資的匱乏及高強度的工作節奏,部分醫務人員使用成人紙尿褲解決排尿問題,但因無法及時更換,由微生物分解尿液產生的氨可以刺激會陰部、臀部皮膚,引起局部皮膚的“尿布皮炎改變”,表現為邊界清楚的大片紅斑、丘疹、糜爛、滲液等。


抗擊疫情,匹夫有責,皮膚也有責


防治措施:

沐浴後及時擦乾水漬,使用紙尿褲前,可在局部皮膚撲爽身粉、痱子粉等,或在局部噴灑長效抗菌材料。皮膚如無破損,可外用爐甘石洗劑、維生素E軟膏、氧化鋅軟膏、複方紫草油等;如出現水皰、糜爛,則可以先用冷開水紗布溼敷,然後局部使用雷凡諾爾鋅氧油;如發生細菌感染,則外用莫匹羅星軟膏、紅黴素軟膏等;如皮膚瘙癢,可以外用弱效激素或鈣調磷酸酶抑制劑等,必要時口服抗組胺藥物及複方甘草酸苷片劑。

皮膚是人體的第一道天然屏障,皮膚損傷不止於皮膚。

抗擊疫情,匹夫有責,皮膚也有責!

願每一位抗疫中的醫務人員都能平安、健康,勝利終將屬於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