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宣佈五大舉措幫助全球抗疫,為什麼?

習近平總書記在給比爾·蓋茨的回信中指出,“我一直講,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戰勝關乎各國人民安危的疫病,團結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11日,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世衛組織評估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已具有大流行特徵”。疫情“大流行”,以更加緊迫和直接的方式讓人們真切體會到,什麼是命運相連,為什麼要團結合作。同日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中國將採取同世衛組織和國際社會加強溝通協調、同世界各國開展抗疫經驗分享和交流、向有需要的國家和地區派遣醫療專家團隊、向國際社會提供藥品等防疫物資援助、同國際社會加強科技合作等五大措施幫助全球抗疫。

  全球化時代,國際社會已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突如其來的疫情提醒我們,這是一個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相互交織的時代,這是一個局部問題與全球問題相互轉化的時代。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包打天下。在疫情面前,中國秉承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展現負責任大國的擔當,以世所罕見的速度、規模和效率,採取果斷措施,付出巨大代價,為世界贏得“機會窗口”。中國一直本著公開、透明及對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和人民健康高度負責的精神,及時向世衛組織和國際社會分享信息;同時加強同各方協調合作,推動地區和全球的聯防聯控,努力阻止疫情擴散蔓延。

  當前,抗疫已成為全球緊急要務。疫情在全球多點暴發並呈現蔓延態勢,部分國家疫情還比較嚴重。“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中國在全力抗擊本國疫情的同時,克服自身困難,向有需要的國家和地區派遣醫療專家團隊、提供藥品等防疫物資援助。截至目前,中國紅十字會已經向伊朗、伊拉克、意大利派遣專家團隊,協助開展疫情防控。中國政府還向世界衛生組織捐款2000萬美元,向有關國家捐贈口罩、藥品、防護服等防疫物資,向一些國家出口急需的醫療物資和設備。中國地方政府和民間機構也紛紛向其他國家伸出援手。

  遏制疫情“大流行”,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團結合作才是最有力的武器。各國需迅速形成合力,構建“抗疫共同體”。在這方面,中國已率先行動,更為重要的是,中國曆來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願意同世界各國開展抗疫經驗分享和交流。正如中國-世衛組織新冠肺炎聯合專家考察組外方組長艾爾沃德所說的,中國的抗疫方式可以被複制,有中國的經驗,其他國家不必從零開始。中國歡迎其他國家搭乘中國疫情防控的“快車”、“便車”。中國發布的7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6版防控方案已翻譯成多語種同世界各國分享交流。中國已與歐盟、東盟、非盟及土庫曼斯坦、阿塞拜疆等國際組織和國家交流疫情防控和診療經驗。中國更願同有關國家在藥物、疫苗、檢測試劑等方面開展科技合作,為在全世界範圍內早日戰勝疫情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全球協作抗疫,既體現在“風月同天”“命運與共”上,也體現在“投桃報李”“擔當協作”上。中國身處困難之中,仍然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同國際社會一道,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努力為全球抗疫鬥爭做出貢獻。正如英國知名社會學者馬丁·阿爾布勞所說,中國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付出的巨大努力,堪稱世界典範,中國正以自身行動詮釋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性和所扮演的主要角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