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差點滅了歐洲,埋葬之處至今無人知曉,人們只好將遺物供奉於此

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內的巴音昌呼格大草原上,建有祭祀千年風雲第一人、一代天驕、蒙古帝國創建者鐵木真成吉思汗的成吉思汗陵,是蒙古帝國第一代大汗成吉思汗的衣冠冢,人文歷史的交相輝映,鄂爾多斯純正蒙古風,成吉思汗靈魂的歸宿地,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傳奇故事,無一不吸引著大批來自全球各地人士前來祭拜。

他差點滅了歐洲,埋葬之處至今無人知曉,人們只好將遺物供奉於此

成吉思汗陵的前身,是成吉思汗八白宮,在蒙古語的意思裡,是祭祀成吉思汗及其夫人和聖物的八頂白色宮帳。這是蒙古人心中最偉大的人的象徵,是供奉成吉思汗英靈之地,同時也被他們尊稱為“總神祗”。

他差點滅了歐洲,埋葬之處至今無人知曉,人們只好將遺物供奉於此

走進成吉思汗陵園,映入眼簾的是莊嚴肅立的白色牌樓,上方正中刻著由原國家副主席烏蘭夫題寫的“成吉思汗陵”金字牌匾。牌樓與陵宮交相輝映將人們帶入滄桑的歷史長河,回到那個一代天驕戰馬嘶鳴,金戈鐵馬、奮力廝殺的場面。

他差點滅了歐洲,埋葬之處至今無人知曉,人們只好將遺物供奉於此

通往陵宮的成吉思汗銅像廣場,聳立著一尊成吉思汗騎馬銅像,高大的成吉思汗出征銅像,再現一代偉人成吉思汗了西征時的情景和崛起於馬背上蒙古民族的氣度。

他差點滅了歐洲,埋葬之處至今無人知曉,人們只好將遺物供奉於此

穿過銅像廣場,在蒼松翠柏之間展現出一條通往陵宮的紫霞花崗岩石砌步道,寬敞整潔,每段由九級臺階組成,共九十九級。在蒙古民族的崇拜中,認為“9”是吉祥之數。九十九級臺階,是吉祥福祿的象徵,從遠望去,又像是永不停息的河水,寓意著成吉思汗偉大的精神源遠流長,永世長存。

他差點滅了歐洲,埋葬之處至今無人知曉,人們只好將遺物供奉於此

步道右前方的阿勒騰甘德爾敖包,這是為紀念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生前途徑此地,逝世之後又長眠於此而設立的。天空湛藍如水,草地清新翠綠,在藍天草地之間,三座相互連接的蒙古包式陵宮大殿巍然屹立,這便是舉世聞名的成吉思汗陵宮。

他差點滅了歐洲,埋葬之處至今無人知曉,人們只好將遺物供奉於此

陵宮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正殿高24.18米,東西殿高18米。陵宮大殿主要分為:正殿、寢宮、西殿、東殿、東西展廳六部分。設計獨樹一幟,整座陵宮猶如一隻沖天而飛的雄鷹,翱翔在遼闊的草原上。展現草原帝王陵恢宏氣勢。乳白色的牆壁,硃紅的門窗,金黃寶頂、藍色的雲圖,獨具蒙古民族特色。

他差點滅了歐洲,埋葬之處至今無人知曉,人們只好將遺物供奉於此

說到這不得不提到之前就有說過,現在坐落在伊金霍洛旗草原上的成吉思汗陵是一座衣冠冢,由於蒙古族盛行“密葬”,所以成吉思汗真正葬身處究竟在何處始終是個謎,沒有人知道,也無從考證。

他差點滅了歐洲,埋葬之處至今無人知曉,人們只好將遺物供奉於此

傳說成吉思汗在率軍徵西夏時,路過鄂爾多斯,便被這裡水草豐美,花鹿出沒的美景迷住了,他自語道:“這裡是梅花鹿兒棲身之所,戴勝鳥兒育雛之鄉,衰落王朝振興之地,白髮老翁享樂之邦。”並囑咐部下道:“我死後可葬於此處。”

他差點滅了歐洲,埋葬之處至今無人知曉,人們只好將遺物供奉於此

後來在成吉思汗去世後,運送其的靈車行至鄂爾多斯時,車輪突然陷進沼澤地裡,套上很多牛馬都拽不出來。護送靈車的將領回想起成吉思汗曾經說過的話,於是將部分遺物安放在這裡,並進行供奉,後來也就成為了成吉思汗陵。

他差點滅了歐洲,埋葬之處至今無人知曉,人們只好將遺物供奉於此

從此以後,蒙古人建起祭祀宮帳,點燃了祭祀的酥油燈,蒙古族人對酥油燈的守護,堅持了近800年。也就是從這時起,在蒙古族歷史上多了一個神秘的部族:達爾扈特。蒙語“達爾扈特”,是執行特殊使命的人。達爾扈特人世代生活在鄂爾多斯高原腹地,長達800年的時間裡,不問世事,代代相傳,一心守護著成吉思汗的衣冠冢,守護這那寄予了成吉思汗靈魂的絨毛。八百年的守護,八百年的達爾扈特人,懷著常人所不能理解的忠誠,執行著這特殊的使命。

他差點滅了歐洲,埋葬之處至今無人知曉,人們只好將遺物供奉於此

林徽因曾經說:“喜歡一座城,是因為城裡住著某個喜歡的人。”這句話或錯或對,但是我想,對於這裡的喜歡,只是對成吉思汗一代天驕的敬慕。天空湛藍如水,雲朵潔白無瑕,草地清新綠翠,蒙古包巋然不動,古老的傳說在耳畔陣陣迴響,歷史的車輪在草原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跡,找尋著成吉思汗的精神和情懷。

他差點滅了歐洲,埋葬之處至今無人知曉,人們只好將遺物供奉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