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復工先打平後盈利最大化地挖掘現有客戶的價值獲得業績倍增。

3在做實體經營的過程中,你可能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經典難題:為什麼消費者買了一回我的產品後,就沒有下文了?這就是典型的復購率低的問題,也就是回頭客少。

疫情復工先打平後盈利最大化地挖掘現有客戶的價值獲得業績倍增。


小編之前有一篇文章,是跟大家分享了一下獲取新客戶引流的方法,但在商業圈有這樣的黃金定律:“我們80%的收入來自於20%的客戶。賣給現有客戶的成本比尋找一個新的客戶低10倍。”

今天和大家介紹一種有效的操作使用方法——

1、如何計算出客戶的終生價值

先打平後盈利,就是在顧客初次購買產品時,你可以考慮主動讓出更多利潤,以低成本方式賣給顧客,以這種方式吸引顧客購買。然後公司再從後續產品銷售中獲得利潤,打平前端的利潤。這種方式看似簡單,那麼要如何落地執行呢?

在運用這個策略前,你要先計算出客戶的終生價值。

什麼是客戶終生價值?簡單說,就是客戶未來可能給你帶來的收益總和,而要計算客戶終生價值,有一條簡單的公式,用客戶一生中在你這裡的總消費,減去TA所有成本費用,包括廣告費用,行銷費用等,就可以計算出客戶終生價值。

怎麼理解呢?舉個例子,假設你的一名客戶剛從你那裡購買了一臺筆記本電腦。那麼,我們怎麼測算未來還能從他那裡獲得多少收入呢?你可能會想,他剛買了電腦,可能接下來的三年時間內不會再買電腦,所以就想著放棄這名客戶了。

但是,慢著,你還可以從軟件版本入手,挖掘他新的需求,比如,他可能每年都會不定時地購買軟件升級版本,還可能會根據原來的購買情況,選擇復購一些耗材等。

另外,他的孩子將要上大學了,他可能也會給孩子買一臺筆記本電腦,或者在節假日給朋友購買筆記本電腦作為禮物贈送,這些都是潛在的年度需求,而我們根據這些信息,就可以進一步推算出這名客戶的復購需求和未來的商業價值。

具體可以這樣操作,你可以選擇一個時間段,收集客戶的第一次購買信息,如產品、金額、時間、退貨、保修等,觀察客戶的消費記錄,然後根據消費情況劃分為黃金客戶、白銀客戶和青銅客戶,進行後期跟進。

然後再利用這段時間的總業績除以人數,計算出平均每人一年的總消費,然後再計算出客戶消費應付出的總成本費用,最後算出平均每人的毛利或淨利潤,這樣持續跟蹤幾個月,你可以更好地瞭解產品的後續力量。

比方說,你瞭解這個客戶能給你帶來20萬的純收益,而你是否願意拿出3萬用作開發這個客戶的費用呢?瞭解客戶終生價值有助於幫助你做下一步決策。

2、降低顧客進入的門檻,快速獲取顧客

算出客戶的終生價值後,你可以降低顧客進入的門檻,快速獲取顧客。

你可以在一張表上列出你銷售的產品和服務,並相應地列出阻擋潛在客戶的障礙,然後適當把顧客的准入門檻降到最低,從而達成第一筆交易。

比如,你可以通過降價的方式獲得新顧客,如果你的產品成本100元,而你打算賣300元,假設你的客戶打算跟你長期交易,購買幾年的產品,每年進購多次,這時你可以考慮把初次交易的價格降到100元,從而達到損益平衡,獲得新客戶。

除了讓利給顧客或經銷商外,你還可以選擇讓利給員工,比如你可以繼續設定產品價為300元,然後將200元的利潤拿去獎勵銷售人員,鼓勵ta積極開發新客戶。

另外,你還可以利用這200元購買其他配套產品或服務,然後與原產品捆綁銷售,這樣便增加了原產品的附加值,從而更吸引顧客購買。有了這次好的購物體驗,ta才會持續購買。一些餐廳的年度優惠券、美容院的儲值卡、健身房的健身卡都是利用這樣的原理。

這樣看來,雖然你第一次生意不盈利,但是你一樣可以在後續增加消費者人數,獲得更多的利潤。

3、如何撰寫產品獨特銷售賣點?

在降低消費門檻後,先採用一種安全,小規模的步驟進行測試。

在各方面權衡,完成前端的利潤打平後,你可以選擇小規模地測試,持續跟蹤開發進來的顧客有沒有進行後續消費,瞭解公司的業績是否有倍增。

微軟公司推出Windows時,便是利用這樣的策略,微軟公司先把軟件打包安裝在IBM的電腦上,為電腦增加附加值,但在初次交易時卻收取很少的費用,電腦賣得好相當於軟件賣得好,這是借力宣傳自己的軟件,把別人的顧客變成自己的顧客。

接著在推出升級Windows新版本後再收取商家費用,這時Windows已鎖定大量的消費群體,獲得顧客忠誠度,這樣更容易產生後續消費、重複消費,然後一次性打平。

同樣的,你也可以採取這樣的策略,你可以先從建立客戶檔案入手,比如,給客戶辦理會員卡,觀察客戶的月消費情況。

另外,你還可以建立客戶的社群,社群是一個直接觸達客戶的工具,為銷售提供得天獨厚的復購環境,由老客戶帶動新客戶,發展新的社群部落,在部落內相互交流,定期在社群內尋求改進的建議,不斷地優化客戶的消費體驗,從而累積顧客的忠誠度,這樣就能為復購提供更多的契機。

我是小編五毛,謝謝點贊關注的朋友,有實體方面的問題都可以私信或下方留言,定傾囊相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