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裡的勇士真讓人震撼

勇士,勇敢無畏之人。這樣的人往往能鼓舞大家,成為人們心目中的英雄。英雄流血不流淚,做事頂天立地。只有勇士才能成為英雄,英雄就會留芳千古。《三國演義》裡勇士很多,看了之後不由得感嘆不已。

《三國演義》裡的勇士真讓人震撼


大家較為熟悉就是關羽的刮骨療傷。在骨頭上用小刀把毒刮掉,關羽在整個過程中只是談笑風生地喝酒、下棋,讓圍觀者驚訝萬分,換作普通人,恐怕嚇都嚇死了。說到三國勇士,還有夏侯惇也值得一提。在徐州攻防戰時,夏侯惇從後追趕高順,沒想到敵將曹性偷偷用箭射中他的左眼,他怒吼一聲把箭拔出,卻眼珠子也連著出來了,於是大喊:““父精母血,不可棄也!”接著把眼睛吞進肚子裡,又提槍上馬,上前一槍把曹性殺了。當然,書中的勇士是很多的,如呂布、馬超一類,不過他們給人感受是有勇無 ,最後功虧一簣,可謂是匹夫之勇了。可見,真正的勇者,還在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才能成就大業。


《三國演義》裡的勇士真讓人震撼


勇士為何能做到無所畏懼呢?古人云:“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由此可知,不怕死就心裡就不會害怕了。戰場上的英雄大多都有視死如歸的精神,清代龔自珍詩道:“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蜀國在諸葛亮生前死後的精心佈置下,可說是固若金湯,牢不可破,卻為什麼魏將鄧艾卻能攻進去滅了它呢?原因是鄧將軍把將士們都置於死地,不努力去戰就只有死路一條,在這種情況下,將士們只有把自己當作已死之身去求生了,這樣還有什麼可畏懼的呢?“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作好了給虎吃掉的思想準備,才有可能捕獲到虎崽。


《三國演義》裡的勇士真讓人震撼


在當前的疫情下,有大批的各地醫療工作者趕赴武漢支援抗擊病毒,他們冒著生命危險,舍小家為大家,正體現了勇士的精神品質。最近看到一個有關武漢的視頻,在中央指導組在小區考察期間,居民隔窗大喊,假的,假的。這也是一種勇敢的行為,因為基層管理的不作為,導致百姓生活困難,“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面向中央領導大膽吶喊,也是一種訴求渠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