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名著 為什麼《水滸傳》題材的遊戲數量遠不如《三國演義》

作為經典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地位與相比《三國演義》不相伯仲。但是如今的遊戲行業中《三國演義》相關的題材屢見不鮮,《水滸傳》題材卻只是寥寥,那麼這是為什麼呢?今天月半叔就來說說這個事。


同為名著 為什麼《水滸傳》題材的遊戲數量遠不如《三國演義》


其實水滸傳題材遊戲少,並不是現在才這樣,月半叔我作為一個資深遊戲玩家,在我近20多年的遊戲經歷裡,水滸傳題材出名的估計也就是《幻想水滸傳》了。而除此之外光榮曾經在上世紀80年代進行過《水滸傳》題材的SLG遊戲,雖然完成度不錯但影響力卻不大,最終沒能成為系列延續下來。


同為名著 為什麼《水滸傳》題材的遊戲數量遠不如《三國演義》


其實相比於《三國演義》來說《水滸傳》最大的不同是史詩感問題,三國橫跨百年,英雄人物輩出,從早期的董卓、呂布、袁紹到後來的三國鼎立,各方人物你方唱罷我登場,同戰爭也更加宏大與波瀾壯闊,特別是三國後期主視角蜀國的人才凋敝,諸葛亮無力迴天的蒼涼感,十分具有悲劇史詩色彩。


同為名著 為什麼《水滸傳》題材的遊戲數量遠不如《三國演義》


而《水滸傳》的人物太集中,基本都集中在一代人中。在戰爭的過程中,梁山好漢也基本對於大宋是碾壓狀態,幾次打仗108將都是無一陣亡。後期即便在征討方臘時有所傷亡,但也缺乏真正意義上戰爭史詩的感覺。這使得水滸傳中最大家耳熟能詳的都是一些諸如武松打虎、林沖風雪山神廟、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之類更加偏向江湖色彩的段落。


同為名著 為什麼《水滸傳》題材的遊戲數量遠不如《三國演義》


正因如此《三國演義》的衍生類作品多以SLG為主,主打戰爭題材,而水滸傳則更多以RPG為主。但作為RPG遊戲水滸傳人物又太多,導致了主線劇情不夠明確,玩家代入感不強的問題。正因如此,雖然《水滸傳》IP的名氣足夠大,但實際的遊戲化操作方面卻比較困難,所以成功的遊戲化案例不多。


同為名著 為什麼《水滸傳》題材的遊戲數量遠不如《三國演義》


當然《水滸傳》本身IP的價值依然強大,加上游戲市場上同類題材的遊戲少競爭壓力更小,因此很多遊戲廠商也在想辦法將《水滸傳》進行遊戲化,這其中有不少具有創意的想法。比如萌系風格的《水滸Q傳》,採用了萌系的可愛畫風,把水滸的人物融入到回合制遊戲的世界觀中,提升了玩家們在遊戲世界中的代入感。而在SLG方向《夢想帝王手遊》巧妙的另闢蹊徑,用了另一種方式,讓梁山好漢們加入到了遊戲中。


同為名著 為什麼《水滸傳》題材的遊戲數量遠不如《三國演義》


由於《夢想帝王手遊》的背景是架空歷史題材,把古往今來歷朝歷代的名臣宿將都匯聚在這個世界中。因此遊戲就可以打破朝代時間概念的限制,讓梁山好漢們能夠一展身手。在這裡你可以看到豹子頭林沖大戰常山趙雲、玉麒麟盧俊義挑戰武聖關羽,也可以看到智多星吳用面對神機妙算的諸葛亮。這樣亂斗的樂趣不但很好的使用了名著IP的影響力,也讓遊戲更具看點。


同為名著 為什麼《水滸傳》題材的遊戲數量遠不如《三國演義》


同時《夢想帝王手遊》不只是大亂鬥帶來的名將同臺樂趣,遊戲獨特的“唯一名將”玩法也十分有趣。《夢想帝王手遊》中每位名將在同一服務器中只有一個,每位名將都會讓玩家們之間相互爭奪,使得整個遊戲很有真實的代入感。目前《夢想帝王手遊》新服“草船借箭”剛剛開啟,玩家們如果喜歡這類有著獨特風格的SLG手遊不妨嘗試一下。


同為名著 為什麼《水滸傳》題材的遊戲數量遠不如《三國演義》


《水滸傳》作為四大名著之一,在新時代的遊戲領域卻沒有特別強的表現,著實是一件讓人遺憾的事情。不過隨著市場上對於新鮮題材的需求,《水滸傳》這樣一個經典IP,自然在未來會得到大家更多的關注,不過如何把這個IP能夠很好的展現出來,還是要看遊戲廠商的怎麼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