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斯劍:來自天上的星星,鑄造成了地上的利器

文| Lee


來自天上的星星,鑄造成了地上的利器

最近看到一條非常非常冷僻的新聞(為什麼說人家冷僻?因為在我看它之前,它的點擊率是0),是說荷蘭政府向印度尼西亞歸還了一件具有重要意義的歷史文物——一柄19世紀爪哇王子 Dipo Negoro 私人使用的鑲金格里斯短劍(Kris)。

格里斯劍:來自天上的星星,鑄造成了地上的利器

這個爪哇王子在印尼獨立運動中是個重要人物,在印尼被視為民族英雄,他在1825年率領爪哇人發起抵抗荷蘭殖民者的起義運動,不過沒有成功,1830年被荷蘭鎮壓。Dipo Negoro 被迫向荷蘭東印度群島總督交出自己的短劍,並遭驅逐流放。之後呢,這柄劍被獻給荷蘭國王威廉一世,再被送到荷蘭國立民族學博物館。一度以為丟失,去年才重新找到。

格里斯劍:來自天上的星星,鑄造成了地上的利器

—啥地方?爪哇在哪?啥劍?那麼重要嗎?還有啊,和我們有關係嗎?

—有的有的,我們也展出了一把華麗麗的格里斯劍!

—你們不是一個主體是珠寶的展覽咩,怎麼還有武器咧?

這其實是個很大的坑,但我決定冒險來填一填。因為我至今記得第一眼見到它時的悸動,真的太酷了!但也真的太孤(gu)絕(guai)了!在《覺醒》展覽上,它被放在最後一個單元"歷史之眼"上,不止一次我看到有男同學痴痴地在那兒看,有一次一個大叔悄悄地問我:"這是不是《碧血劍》裡金蛇郎君那把蛇形劍?"

金蛇郎君持劍圖

和武俠或者遊戲裡的蛇形劍不是一碼事,克里斯自成一個世界。

從左到右觀看展品圖

那麼,讓我們開啟一趟上下求索的冷兵器解碼之旅吧。


1、大馬士革刀:傳說中的冷兵器之王

古代兵器收藏在收藏界是一條非常偏僻的小徑,但也極富魅力。除了專門的軍事博物館,在全世界幾大博物館裡,都有不少古代兵器名器的收藏。

流傳甚廣的世界三大大名刃——大馬士革刀、馬來刀、日本刀,這個提法是中國治古代兵器史的先驅周緯最早提的。老先生很有意思,1903年官派赴法留學,後來任職外交部,曾是中國政府代表團出席巴黎和會的一員,主業是國際關係和法學,卻畢生痴迷於古代兵器史研究,遍覽當時歐洲的兵器收藏。他的總結是,最厲害的兵刃,都是帶花紋的。

格里斯劍:來自天上的星星,鑄造成了地上的利器

大馬士革刀表面花紋

比如說大馬士革刀(Damascus),用烏茲鋼製造,劈砍威力無窮,可將敵人連人帶甲劈開。據說伊斯蘭部落的騎士殺敵時不是用刀砍劈,而是策馬疾馳將刀平持在手,用刀鋒劃過敵人身體的任一部分就可致命。

大馬士革刀最有名的傳說來自十字軍東征時代,說伊斯蘭英雄人物薩拉丁與英國國王獅心查理在耶路撒冷決戰,薩拉丁躍馬揚鞭在對方陣前,將一方手帕拋到空中,然後抽出大馬士革彎刀凌空一劈,手帕輕輕裂為兩截。

周緯先生說,上世紀二十年代瑞士冶金學家做試驗,試驗對象是瑞士收藏古兵器專家Henri Moser收藏的六柄伊斯蘭大馬士革刀,結果是大馬士革刀的曲力(曲而不折)是每1立方厘米,可受94至361公斤不折,硬度(受砍不凹)是每1平方釐米受力自193公斤至347公斤不凹損。聽起來還是很厲害的。

1798年拿破崙遠征埃及,與土耳其、阿拉伯、埃及聯軍騎兵交戰,敵軍死者所配彎刀讓法軍歎為觀止,競相爭搶。拿破崙也選了一件帶回,如今陳列於巴黎東方兵器博物館。

去年詹姆斯·卡梅隆導演、監製的科幻電影《阿麗塔·戰鬥天使》裡,包括阿麗塔本人在內的一眾改造人戰士,都只能用鐵甲鋼拳進行刺刀見紅的近身搏殺。而阿麗塔本人慣用的武器,就是一把用未來科技重新打造的大馬士革刀。

格里斯劍:來自天上的星星,鑄造成了地上的利器

阿麗塔所持武器是未來科技打造的大馬士革刀

不過,大馬士革刀已成絕響,因為成就它的烏茲鋼已經不復存在了。


2、日本刀:當鋒利成為執念

再來說說日本刀。造刀是日本的國術,日本刀其實種類很多,但基本上是用日本鐵煉出的鋼材按照日本傳統方式鍛造、研磨和裝配的刀,才算日本刀。日本刀鋒利且柔韌的特性源自它獨特的冶煉法,叫"韃鞴"冶煉法,來自古代朝鮮語"Tatara",說明這種方法是從東亞大陸經朝鮮半島傳入日本的。日本刀在宋元之際就超出中國,像歐陽修等人都寫詩誇過"倭刀"。

說來有意思,三大名刃中,大馬士革刀和克里斯劍都誕生在產好鐵的國家,伊斯蘭世界國土浩瀚,不乏優質鐵礦;馬來諸島上有很多隕鐵,隕鐵是天賜的合金。可日本不同,日本是個貧瘠的國家,沒有好鐵礦,基本上是靠獨特的鍛造和熱處理來取勝。在當時的生產力下,鍛造一把好的刃具,需要耗費大量的資源和精力,可能早期鍛造一把神器很不穩定,需要經歷很多失敗,再加上日本的神道教崇拜,因此有了日本人"刀中有靈"的崇拜,也使得很多日本刀"名器"帶有神秘的傳說。

格里斯劍:來自天上的星星,鑄造成了地上的利器


比如"童子切鞍鋼",是日本平安時代斬殺了大江山著名妖怪酒吞童子的太刀,據說有攘服妖兇的神力,被歷代當權者和皇室所珍藏。還有著名的村正妖刀,傳說將村正刀立在水中,順流而下的樹葉碰到刀刃一下就被分為兩半。這和另一把名槍叫"蜻蜓切"相似,蜻蜓立在槍尖,竟然被過於鋒利的槍刃切成兩半,這是"蜻蜓切"之名的出處。

妖刀的傳說,就是源自刀匠過分專注於刀的鋒利,使得刀上附有執念和邪氣。而這種執念到病態的一個例子是,古代名刀以人體測試鋒利度的方式——生試(試斬有罪的死囚)和死試(試斬屍體)。斬切力會在刀上留下鮮血淋漓的證明,因為試斬過的刀,刀莖上會刻有"三胴截斷""二胴切落"等字樣,附有試斬人畫押,這畫押稱為"截斷銘"。


3、世界上沒有兩把一樣的格里斯劍

回過來說這三大名刃中的馬來刀。呃,除了中國,似乎絕大多數國家都是刀劍不大分的。馬來刀也叫馬來短劍,或者更正式的名字是"克里斯"劍(kris),200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克里斯劍主要流行於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文萊、泰國南部以及菲律賓南部等"馬來世界"傳統文化圈地區。

格里斯劍:來自天上的星星,鑄造成了地上的利器

最早領教格里斯劍威力的是荷蘭人。1739年(清乾隆四年)荷蘭人攻佔爪哇,交戰伊始,荷蘭人便見識了馬來刀劍的犀利,荷蘭槍手的火槍鋼管被劈斷是常有的事,短劍輕輕推送即可刺入人身。不過,從形制上看,格里斯劍更適合的是近身搏擊。


馬來舊俗,每人腰插三件克里斯劍,一把是家傳,一把是結婚時妻子所贈,一把是自己購置。現在馬來短劍一般用於宗教儀式,被當作護身符和傳家寶,或者慶典的飾物。它在馬來文化圈具有很特別的含義,比如說:

2019年的最後一天,中國武船重工為馬來西亞皇家海軍交付的首艘瀕海任務艦,就被命名為"格里斯劍"號。這把以劍命名的任務艦,主要用途是近海巡邏。

格里斯劍:來自天上的星星,鑄造成了地上的利器

克里斯劍的獨特,讓人印象深刻。其一在於刀刃的形狀詭異,非對稱形的刀刃除了直劍和波形劍的區分外,還有波形的各種區別(據說)。此外刀刃的質地極其精良,鍛造富有自己的特點,而劍刃上的花紋也是獨特之處,花紋來自鑄刃時天然隕鐵經馬來工匠的獨到鑄造技術所造就,變化之多,纖細如須發。可以說,世界上沒有兩把一樣的格里斯劍。

格里斯劍:來自天上的星星,鑄造成了地上的利器

格里斯劍的起源眾說紛紜,畢生研究並收藏馬來古兵器英國人加德納(G.B.Gardner)是認為馬來克里斯劍是印尼土生土長,各博物館今天所見之小型滿者伯夷克里斯,脫胎於海中雷魚之骨。有一種說法是馬來人一開始是用有毒的雷魚骨刺作為兵器,後來改成用金屬仿製成小型克里斯,仍舊用毒浸刀尖,刺人不必深入,過皮即可殺敵。

世界上所確認的最早的格利斯劍,其鑄造年代為滿者伯夷王朝時期的1360年左右。這是由史丹福·萊佛士爵士在對印尼的蘇庫坎蒂遺址考察後得出的結論,萊福士曾經當過英國殖民時期蘇門答臘總督,撰寫過《爪哇史》。然而,現代學者對在東南亞發現的一些雕像進行研究後發現,格里斯劍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更遠。在印尼的婆羅浮屠(825年)和巴蘭班南坎蒂(850年)的建築中都有類似於格利斯劍的影子。

格里斯劍:來自天上的星星,鑄造成了地上的利器

鑄造格里斯劍最重要的原料是隕鐵,所謂隕鐵,是鐵含量高的隕石。其實經歷過銅鐵並用時代的民族都有用隕鐵製器物的,但因為隕鐵是天外來物,可遇不可求,只要有鐵礦可採的地方,最後都放棄了隕鐵。但是馬來群島鐵礦缺乏,最開始知道的鐵就是隕鐵。過去,隕鐵從天而降被老百姓撿到後,都要交給各地的親王,歸王室所有,鑄劍師傅每次要給王室交錢,然後才能領到鑄克里斯劍的材料,一般是沒有存鐵富餘的,除非委託人因故撤銷了委託。

格里斯劍:來自天上的星星,鑄造成了地上的利器

格里斯劍:來自天上的星星,鑄造成了地上的利器

豐儉由人,克里斯劍的劍柄有木製,也有貴金屬和寶石所制

另外呢,馬來群島也並不是完全無鐵可採,除了爪哇島基本沒啥鐵礦資源,其他島也還是有的,再說也可以從中國、阿拉伯進口,但當地人不放棄隕鐵製劍,也是因為克里斯一直以來的神秘性,想象一下,來自天上的星星,經過鍛造成為手上所持的利器,太像神話了是不是?所以,鑄格里斯劍最後還是堅持用隕鐵,隕鐵之外的鐵只是作為補充摻著用。一直到18世紀,馬來人都是始終以天然隕鐵為原料。馬來語"帕莫"(Pamor),指的就是含隕鐵的合金。隕鐵之所以堅韌,是因為鐵中含有鎳等元素,後來鍍鎳鋼製品輸入爪哇,實質還是不如天然隕鐵。

4、一把格里斯劍是怎樣煉成的

一把馬來克里斯劍是多種工匠合力製作的成果。比如制柄的工匠和制鞘的工匠不會是一人,還有金、銀、銅匠,以及畫師、木料匠人、漆匠等,以及負責磨濯刀面使花紋顯露的專門工匠。其中,鐵匠是諸匠之首,統領製作。

製作克里斯的鐵匠,馬來人尊稱為安普(Empu),安普一職,父子相傳,不傳授給外人,並且享有眾人的尊敬和優待,以及特權。14世紀時,滿者伯夷的王室曾賜給國內安普每人1000采地,連同地上房產、人口和租稅都歸安普所有。安普地位很高,甚至還有能和王族同葬。

格里斯劍:來自天上的星星,鑄造成了地上的利器

鑄格里斯劍的過程簡單說是這樣幾個步驟:安普開始鑄劍之前要舉行儀式;祭禱之後,開始鑄造,拿三塊鋼片和兩塊帕莫薄片一起冶煉;然後剪成幾塊,堆疊後再如火燒鑄;燒後再剪再入火燒鑄,直到鑄成;等到劍刃的質地形成,再開始鑄造刀刃的形狀,做出鋒、鍔、尖、刃以及波浪形,還有靠近刀柄的劍格和兩翼。之後是淬刃,將刃燒紅浸入熱達沸點的可可油中淬一到二分鐘,是為了增強劍刃的硬度和強度。淬後刃成,安普再行禱禮,儀式比開始時的簡單,以糖或檀香數塊擲入鑄刃之爐中,再在刃上塗一種克蘭勒所產的黃色油膏,這種油膏一般訂婚的人或宮廷裡的舞者常用。

馬來人視克里斯為活物,不亞於人的靈器。一把馬來克里斯的鑄造,艱難精細,須費數月之工。堆疊錘打數百次。荷蘭戈勒曼(Groneman)博士專門研究克里斯的製作,曾經觀察安普的鑄劍工作。據說這個安普是馬來民族中碩果僅存的一個,能知過去製造克里斯一切秘密及祝詛儀式。一個多月鍛就577層克里斯,先後入火500餘次。克里斯劍中最有特點的波形克里斯,則比直形克里斯更費工,須將切成曲型的刀刃入火燒,每一波形燒一次,錘一次。波形克里斯常見的是3至13波,但也是罕見精品能到29波之多,且只能為奇數,極為複雜。

格里斯劍:來自天上的星星,鑄造成了地上的利器

據戈勒曼記載,劍刃上的帕莫花紋,由委託人選定,奉為圭臬的刃上花紋,有樹葉形或羽毛形。還有一些很有趣的花紋,比如可可樹幹葉並列形,野棕櫚樹形,肉豆蔻樹之花,姜花,刨花上蟋蟀或螳螂陣列形,放黃光之小螢蟲等花紋。

刃上花紋出花也有特別的辦法,就是將克里斯劍浸入加有硫化物和食鹽的沸騰米湯中,燒煮三四小時,這樣鋼色變黑,但刃上花紋悉數顯露。再用浸潤鮮檸檬汁及砒霜水的布片擦拭刃面,帕莫花紋的光亮露出,銀白色呈現於暗色鋼片底色之上。之後再進行裝飾工作,挖孔槽,刻花卉鳥獸,以及在劍柄和柄鞘上鑲嵌寶石等。克力士劍的劍柄有不同的材質,比如普通平民使用木製柄,高級一些的使用硬木、象牙或者牛骨,更高級的還有黃金鑲嵌寶石等製作,並且還常常有非常複雜精美的雕刻裝飾。這也是為什麼高級配置的克里斯劍能成為珍寶級收藏的一個原因。

格里斯劍:來自天上的星星,鑄造成了地上的利器

格里斯劍:來自天上的星星,鑄造成了地上的利器

格里斯劍:來自天上的星星,鑄造成了地上的利器

而形形色色紛繁複雜的劍柄,特別是帶有人形的劍柄,進一步增加了格里斯劍的神秘。這些形態各異的劍柄上,又有什麼樣的奧秘呢?我們展覽中出現的這一柄格里斯劍,上面的人形究竟是誰?是人還是神?如果是神,又是什麼樣的神?下一期,我們接著和您分享。

格里斯劍:來自天上的星星,鑄造成了地上的利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