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8篇小學課文,誤導了我們多少年

原來我們從小都被騙了!竟然被騙這麼多年!我只想問問這些課文的作者,你們這樣坑花朵,蒙社會的棟樑,真的好麼?

1、愛迪生救媽媽

課文:愛迪生的媽媽得了急性闌尾炎。醫生苦於房內只有幾盞油燈,無法進行手術。剛滿7歲的愛迪生,利用鏡子的反光原理,讓醫生在明亮的反光下,為媽媽成功進行了手術。

疑問:醫學史上對於闌尾炎手術的最早論述是在1886年,而愛迪生生於1847年。也就是說,愛迪生7歲時,不會有闌尾炎手術。一位有著20多年經驗的外科醫生說,油燈反射屬於“有影燈”,這樣的條件根本無法進行闌尾炎手術。

這8篇小學課文,誤導了我們多少年

2、地震中的父與子

課文:1989年,美國洛杉機發生大地震,30萬人在不到4分鐘的時間裡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在混亂中,一位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衝向他7歲的兒子的學校。那個昔日充滿孩子們歡聲笑語的漂亮的三層教室樓,已變成一片廢墟……他知道兒子的教室在一層樓的左後角,便疾步走到那裡。

疑問:事實上是1989年,美國洛杉磯沒有發生地震。在1994年1月17號,美國洛杉磯的確發生了地震了——6.6級的地震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受傷,但是地震的時間是當地時間凌晨4點31分,凌晨的學校裡面怎麼會有學生呢?

這8篇小學課文,誤導了我們多少年

3、烏鴉反哺

課文:一隻老烏鴉把兩隻小烏鴉帶大,自己費盡了體力,老了。再也飛不動了,兩隻小烏鴉也長大了,但是小烏鴉沒有忘記母親的養育之恩。小烏鴉見到媽媽飛不動了,無法捉食吃,小烏鴉就捉來蟲子給母親吃。

疑問:這種傳說至今為止除《本草綱目》中提及以外,暫無任何其他證據出現。同時,包括《本草綱目》在內,都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這種烏鴉反哺現象的普遍存在,以及這種行為的科學解釋方法。生物學上已經證明了,烏鴉沒有這種習性。將鳥類的這種行為模式解釋為報答母恩,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道德綁架模式。

這8篇小學課文,誤導了我們多少年

4、肉眼看到長城

課文:一位宇航員神采飛揚地說,“我在宇宙飛船上,從天外觀察我們的星球,用肉眼辨認出兩個工程:一個是荷蘭的圍海大堤,另一個就是中國的萬里長城!”

疑問:平均寬度不足10米、狹窄而不規則的長城,在20公里外就很難分辨,如果說能從月球上看到長城,相當於在2688米外看到一根頭髮絲,這顯然是不可能的。除此之外,還要考慮到大氣層、雲層等客觀因素的影響,照此推理,宇航員在太空絕不可能看到長城。

這8篇小學課文,誤導了我們多少年

5、華盛頓砍櫻桃樹的故事

課文:幼年華盛頓砍倒了家裡的一棵櫻桃樹,向父親承認錯誤,並得到了原諒。它以“誠實品德最為可貴”為重點,意圖教會小學生們要知錯就改。

疑問:有考古學家發現,華盛頓童年所住的房屋位於弗吉尼亞州的拉帕漢諾克河邊的陡壁上,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這裡曾種植過櫻桃樹。

這8篇小學課文,誤導了我們多少年

6、領頭大象

課文:大約200萬年前的一天……一群大象,在一頭老年公象的帶領下,撲踏撲踏地從遠處走來了。疲勞和乾渴,把它們折磨得有氣無力。

疑問:現存的大象,不論是非洲象還是亞洲象,象群都是以母象為首領的。作者有什麼根據認為200萬年前的劍齒象是以公象為首領的?

這8篇小學課文,誤導了我們多少年

7、斑羚飛渡

課文:人追殺羚羊群,把羚羊群逼到了懸崖邊上,懸崖離對面的距離超出了小羚羊所能跳過去的極限,羚羊王把鹿群分成年老的和年輕的兩撥。年老的羚羊和小羚羊先後向對面躍去,當小羚羊到了極限即將下墜時候,在老羚羊背上一蹬,老羚羊墜入懸崖,而小羚羊安然到達對面。

疑問:課文描寫的“斑羚飛渡”簡直是一種絕技。這種絕技需要斑羚時間選擇得高度精確、跳躍幅度控制得高度準確、跳躍技巧掌握得高度嫻熟、對接時機銜接得高度吻合。而且羚羊還表現出一種高度的組織性、紀律性,高度的團結協作和“心甘情願用生命為下一代開闢一條生存的道路”的獻身精神。

如果平日沒有千百萬次的訓練,不似雜技演員的“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肯定不會創造奇蹟。這樣高難度的特技,斑羚們是什麼時候、是怎樣訓練出來的呢?

這8篇小學課文,誤導了我們多少年

8、小蝌蚪找媽媽

事實上小蝌蚪根本就不會去找媽媽!

這8篇小學課文,誤導了我們多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