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開創盛世,奈何晚景淒涼,被兒子軟禁6年

李隆基是唐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他的努力之下,整個大唐一片繁榮景象,更是開創了古代歷史中少有的盛世——開元盛世。但是,這並不是李隆基最值得關注的歷史,他28歲登基,在位44年,而後在太上皇位6年終老。這就是李隆基最真實的寫照。這三個階段包含的不僅僅有奮鬥與成功,還有隱忍與失敗,甚至在最後的6年太上皇時光裡更多的是落寞不堪。曾經開創開元之治的英君明主竟在晚年時光成了一個失去自由,失去愛情,失去尊嚴的失權老人。

李隆基開創盛世,奈何晚景淒涼,被兒子軟禁6年

李隆基是唐高宗與武則天的孫子,但是他對自己的奶奶沒有一絲好感,甚至更多是憎恨。李隆基的父親李旦,在武則天的管理之下做了六年的傀儡皇帝。而李隆基的母親,也是被武則天傳召之後再無音訊。李隆基還是個孩子,並不知道母親去了那裡,但是他知道自己再也見不到母親。這並非最可悲的事,在皇權之下,自己竟不能有絲毫反饋。李隆基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成長,而他的目標就是武則天。在武則天晚年時,張柬之等人伺機奪回李家政權,但此時新任皇帝是李顯而非李隆基。

李隆基開創盛世,奈何晚景淒涼,被兒子軟禁6年

李顯對皇位並不感興趣,但是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卻虎視眈眈。此情此景,為了防止第二個武則天出現,李隆基開始未雨綢繆。終於韋皇后趁李顯不備之時成功將其殺害,但是他們卻忽略了羽翼豐滿的李隆基。還沒等韋皇后與安樂公主梳妝打扮,李隆基就已經扶著自己的父親李旦登上了歷史舞臺。原本以為好日子來了,但是他的同伴太平公主卻又危及父親的皇位。在無數次與太平公主的爭鬥後,李旦伺機禪位於李隆基,就這樣李隆基開啟了屬於自己的篇章。

李隆基開創盛世,奈何晚景淒涼,被兒子軟禁6年

登上皇位頭等大事當然是自己的合夥人太平公主,而緊隨其後的就是各項改革。在位初期,李隆基選賢任能,勵精圖治。李隆基的改革不僅僅在吏治方面,更包括兵制,經濟,農業,宗教等多方面措施。一時間社會穩定,一片繁榮。杜甫《憶昔》中寫道“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稟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狼,遠行不勞吉日出”。李隆基有膽有識,精通治國方略,選賢舉能,並依靠這些賢臣開創了“開元盛世”。

李隆基開創盛世,奈何晚景淒涼,被兒子軟禁6年

李隆基在經濟上屬實有所作為,只可惜李隆基並沒有“守得住江山”。君王在亂世之中崛起,卻沉浸在繁榮之中的例子不勝枚舉,而李隆基就是其中之一。在一片繁重景象中,李隆基開始聲色犬馬,放浪形骸。而他最開始的目標就是自己的小表妹武惠妃,為了武惠妃李隆基竟不惜除掉太子李瑛。在武惠妃過世之後,李隆基並沒有停止尋覓美女的步伐,梅妃就是他在民間尋得,雖然梅妃聲色舞蹈樣樣擅長,但可惜沒能留住李隆基多久,因為李隆基發現了他的畢生所愛——楊玉環。

李隆基開創盛世,奈何晚景淒涼,被兒子軟禁6年

楊玉環能歌善舞,其音律方面的才能後宮少見,甚至被後人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說來不可思議,楊玉環是李隆基的兒子李瑁的媳婦,而李瑁就是之前提到的武惠妃的兒子。此時可以想見,李瑁此時心中的父親是什麼地位。但是李隆基並沒有絲毫察覺,除此之外,李隆基為了掌控大權更是不斷打擊太子李亨,以至於一度將其逼上絕境。在大權在握的時候,李隆基更加迷戀楊貴妃,以至於“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朝中政事幾乎全部交由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人掌控。此時此刻,李隆基悲劇的命運已經近在咫尺,只可惜他還沉醉其中尚不知。

李隆基開創盛世,奈何晚景淒涼,被兒子軟禁6年

李隆基將楊玉環升為貴妃之後楊家人皆高官厚祿,在李林甫與安祿山的勾結之下,於755年12月發動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安祿山以清君側名義劍指長安,此時的李隆基聞風而逃,而他的身邊仍然沒有離開楊玉環。在馬嵬坡,太子李亨發動兵變,李隆基為了保護自己,聽從高力士的建議賜死楊玉環。至此,一世英名君王,只因沉迷美色與親信佞臣而變成了失去愛情與權力的老人。

李隆基開創盛世,奈何晚景淒涼,被兒子軟禁6年

太子李亨756年於靈武繼位,尊稱李隆基為太上皇,至此李隆基開始了生命之中最落寞的日子。李隆基曾將李亨壓迫到懷疑人生,此時的李亨自然不會對父親有太多的敬愛,將其尊為太上皇僅僅是因為對權力的渴望。而為了保證自己的皇位,最好的方式就是將李隆基軟禁在自己的身邊。

李隆基開創盛世,奈何晚景淒涼,被兒子軟禁6年

被軟禁的最開始,李隆基僅僅是失去了權力與自由,起碼多年陪伴自己的兩個重臣陳玄禮與高力士仍能陪伴在自己的身邊,但是隨後的日子便困難起來。李亨開始對李隆基管束並不嚴格,李隆基仍能和自己的妹妹進行聊天,但有一次,李隆基竟與幾個曾經身邊重臣交流,無意中觸犯了李亨的底線。760年李隆基的行宮被遷至甘露殿,李隆基看出李亨將自己放到身邊的目的,竟不分形勢的表達了自己的想法。李亨讓太監李輔國代為處理此事,李輔國假借聖意竟貶謫陳玄禮與高力士,此時的李隆基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光桿司令。

李隆基開創盛世,奈何晚景淒涼,被兒子軟禁6年

李隆基已經無力反駁,別說保護親近多年的忠臣,此時就是保護自己也力不從心。在這場與太監的鬥爭之中,曾經的英明君主尊嚴盡失。坐在甘露殿,身邊空無一人,看著閃爍的燭火,彷彿長安城熙熙攘攘人群在流動。在前途與現實的抉擇中,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受蠱惑於武惠妃,除掉太子李瑛;為了楊貴妃,傷害兒子李瑁;為了虛無縹緲的權力,壓迫李亨。這一幕幕回首,李隆基失敗的不止是作為國君,更是作為父親。762年,李隆基離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