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星夜》背後的歷史故事

也許在沒有看到《星夜》之前,世界上沒有人能理解藝術。文森特·梵高的《星夜》無疑是最負盛名的世界名畫之一,毫無疑問他是一位繪畫天才,儘管這一讚譽來得太晚(藝術家死後多年才獲得)。幾十年來,梵高的這幅《星夜》儼然演變成為了一種藝術原型,它被引用到歌曲、電影和動畫片中(從黑澤明到《辛普森一家》)。在2015年上映的美國動畫片《瘋狂外星人》(Home)中,小女孩小錢向外星人小歐解釋什麼是藝術時便引用了這幅畫。然而,誰曾想到這幅代表著梵高巔峰之作的油畫卻是他在精神病院裡創作的呢?

油畫《星夜》背後的歷史故事

油畫《星夜》創作於1889年,尺寸73.7 × 92.1 см現藏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是這位偉大的藝術家最負盛名的作品之一1888年12月,梵高與好友高更同時來到法國南部的阿爾勒鎮並居住在一起,兩人時常因藝術觀點的不同而大打出手。不久,兩人在爭搶一名妓女的過程中,高更失手割掉了梵高的耳朵。在此之後,梵高被診斷出患有顳葉癲癇。在當地居民集體向市長辦公室投訴,呼籲趕走“暴力”畫家後,不堪壓力的梵高感覺到自己甚至無法作畫了。幾個月來,身體的不良狀況和屢屢發作的病情折磨著梵高,令他的創作舉步維艱。最終,藝術家深信自己需要接受精神病治療。於是在弟弟提奧·梵高的幫助下,他住進了普羅旺斯地區聖雷米鎮的聖保羅修道院的精神病院裡。這裡的治療很人性化,文森特被允許作畫和散步。藝術家在這個地方生活的1年間創作了150多幅畫,其中最著名、堪稱傑作的便是這幅《星夜》。

油畫《星夜》背後的歷史故事

梵高於1889年創作的自畫像令人難以置信的活力是這幅畫作的顯著特徵之一,生動的表達了這位偉大藝術家在精神層面的感受。當時,描繪月光下景象的繪畫有一套古老的傳統,但沒有哪位藝術家能夠像文森特·梵高那樣,如此傳神的描繪出自然現象的力量。《星夜》不是信馬游韁下的產物,而是像這位大師的許多作品一樣經過深思熟慮後的精品。整幅畫中的點睛之筆莫過於那顆如鐮刀般的月亮,而作為配角的恆星與流動的夜空相得益彰,呈現出一種眾星拱月的奇觀。值得特別關注的是,夜空中驚人的天體同步運動,文森特·梵高特意將閃爍的恆星描繪的大一些,圍繞著它們的光暈以及陽光揮灑在月球表面所反射出來的光芒顯得如此的悸動,螺旋捲曲的藍色夜空和諧地詮釋了程式化的銀河系圖像。夜空中的所有騷動都是平衡的,這要歸功於夜空下的城市和柏樹,以深色調描繪的城鎮和柏樹有效地填補了夜空下的空洞,並賦予了它一種重力感和塵世間的魅力。作品右下角的城鎮尤為重要,對於動態的夜空而言,它顯得那麼的安靜祥和。像許多曠世傑作一樣,梵高的《星夜》驚豔四座,幾乎立即成為了議論的沃土。天文學家開始計算畫作中所描繪的恆星,試圖確定它們與哪個星座有關。地理學家則試圖找出這幅畫下方描繪的是哪座城市。然而,他們的研究都無功而返。另一個有趣的事實是,一些科學家和研究人員認為梵高創作這幅畫是受到了《聖經·舊約》中關於約瑟的古老傳說的啟發。儘管這位藝術家不被認為是神學教義的擁護者,但十一顆星星的主題確確實實的出現在了這幅《星夜》裡。在這位偉大藝術家創作出這幅畫的多年後,來自希臘的程序員們創造出了這幅油畫傑作的動態版。由於採用了高科技電腦成像技術,人們可以通過指尖控制畫中的顏色流動,這一奇觀真是太美妙了!

油畫《星夜》背後的歷史故事

關於這幅畫的書籍、歌曲、電影以及電子出版物汗牛充棟,也許除了文森特·梵高很難找出比他更具表現力的藝術家了,《星夜》便是證明這一觀點的最有力證據。至今,這幅精美的藝術傑作仍然是激勵全球各地的詩人、音樂家和其他藝術家們創作獨特作品的源泉。到目前為止,對於這幅畫藝術界仍未達成共識。梵高身上的疾病是否影響到它,這幅畫是否有隱藏的含義?當代人只能靠猜測。或許它僅僅是這位藝術家在腦子發炎時所看到的的畫面。不管如何,這是一個只有文森特·梵高能夠看到的全然不同的世界。許多人都能夠通過抬頭仰望看到“呼吸”的夏日夜空,但是梵高確是第一位將這樣的夜空置於畫布上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