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處的“老房子”

大山深處的某導彈陣地,哨所旁邊建有一座很不起眼的土木結構老房子,與當今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的新營房形成鮮明反差。這是部隊創業初期官兵轉進陣地後,工作生活的唯一場所。

如今,每年新戰士補入、老兵退伍,這座老房子是必須“光顧”的去處。因為它見證了老前輩艱苦奮鬥、紮根奉獻的難忘歲月。今天,我就帶大家走進這所“老房子”,一起聽它講述陣地建設初期那段艱辛歲月的感人故事。

礪劍春秋 | 大山深處的“老房子”

2005年5月,某部警衛連從繁華都市千里輾轉整體移防到偏遠深山,擔負新建陣地警戒防衛任務。儘管轉進前連隊已進行深入細緻的思想動員,大家也做好了吃苦的心理準備。

但首次進駐哨所的6名官兵,看到眼前連綿起伏遮天蔽日的深山密林,面對“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偏僻閉塞的環境,內心依然不由自主地感覺到壓抑。

哨所一無所有,6個人暫時擠在老鄉留下的那間老房子裡,今後的日子只能是靠自己的雙手,自力更生。沒有廚房,他們在屋簷底下壘個簡易爐灶做飯,下雨時灶臺前連個站腳的地方都沒有,雨水噼裡啪啦直往鍋裡滴。冬天時常大雪封山,吃菜要跑到10多公里外的村莊採買,再肩挑背扛運回來。

礪劍春秋 | 大山深處的“老房子”

有一年除夕夜,罕見的大雪造成供電中斷,大家只好用手搖發電機連接唯一的一部大靈通手機,輪流給家人拜年報平安,然後用被子裹緊身體圍聚在一起,用收音機聽春節晚會。伴隨著收音機嘶嘶啦啦、時斷時續的聲音,度過了一個特殊而難忘的新年。

最難熬的是盛夏,白天太陽炙烤著大地,酷暑高溫把樹葉都烤蔫了,人即使坐著也大汗淋漓;晚上潮溼悶熱,成群結隊的蚊子蜂擁而至防不勝防,有時隨手往身上一拍,就能幹掉幾隻。

環境苦沒有動搖創業者的決心意志,遠離部隊更強化著士兵們守好陣地的使命責任。他們叫響“住民房,作風始終不改;穿便裝,本色始終不變;條件差,標準始終不降”的口號,找水源建場地、修道路栽護欄、搞綠化墾菜地,用辛勤勞動的汗水把哨所打造成溫暖的家。直到今天,“三個始終”口號仍然懸掛在“老房子”正中央牆上。

礪劍春秋 | 大山深處的“老房子”

兩年後,陣地防衛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啟動。上級要求哨所官兵將數百根100多公斤重的水泥電線杆運到山脊上,各電線杆之間拉上鐵絲網。剛開始他們僱用老鄉的騾馬往山上運,山高坡陡,牲口行走十分艱難。沒過幾天老鄉們就不來了,還撂下話說:你們就是加再多的錢也不幹了,家裡牲口受不了。騾馬都幹不了,怎麼辦?

官兵們挺直腰桿站出來回答:還有我們!全哨所戮力同心、不等不靠、你扛我抬,像螞蟻搬家那樣一點一點把各類物資運上山,平均每人每天要在崎嶇山路上往返十幾趟。

有的點位沒路,就用繩子拉;遇到高崖陡坡,就幾個人接力往上推;拉鐵絲網個個手臂上劃出道道血口子,但無一人叫苦叫累。人心齊、泰山移,更何況這些水泥杆!突擊搶運不到一週,乾脆利索地完成任務。每當回憶這段經歷時,有位老首長都會動情而自豪地說:你們知道防衛鐵絲網埋杆用的水泥和砂石是怎麼運上去的嗎?那是哨所的官兵肩扛背馱,一包一袋背上去的!

礪劍春秋 | 大山深處的“老房子”

當年這一切的一切,老房子都是見證者。進入新時代,雖然哨所基礎設施發生了根本變化,但這座房子依然在那裡矗立,成為紮根深山、開拓創業、默默奉獻的象徵和寄託。

一茬茬官兵在老房子精神感召激勵下,秉持“用忠誠澆築信仰、用生命捍衛使命、用鐵肩擔當責任、用奉獻成就榮譽”的堅定信念,克服各種困難,依山就勢自力更生,相繼建起叢林障礙訓練場、特戰指揮所、攀巖訓練場、四百米障礙場、投彈訓練場等,高標準完成了陣地綠化偽裝、駐地抗洪搶險等重大任務。

時代在變,但“老房子”體現的創業精神沒有變,它作為哨所官兵寶貴的精神財富,融入了血脈、滲入了骨髓,激勵著一代代英雄傳人在強軍路上砥礪奮進、再創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