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將前所未有地改變中國和世界經濟模式

專家指出:從經濟的角度講,這次災難經濟損失超過汶川大地震十倍不止,四川當年只是一域,而今是全國。中國的市場化數據是不全面的,據我們同行估算,這可能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經濟危機,遠超過美國次貸危機,損失最終都會攤銷在每個國民的身上,無論你是否情願,都無法避免,都要承擔,所有人無一可以倖免,因為現在每個人都在參與社會的經濟行為,包括老人、孩子。

很多行業的結業潮已經開始顯現,這才僅僅是開始。江西、貴州、雲南⋯這個群內,除了有退休金的與公務人員,很多人都會受到影響,馬上都會感受得到。因為對資金流速的依賴,中國是世界第一,這是我們這些年推動移動支付所帶來的不同的效果,這個是科學的,但也使得經濟更加脆弱。

現在中國經濟最大的問題是現金流斷了,而我們對流速的依賴是最強的,這個最致命!這不是救企業、救幾個行業就能解決的。例如,出租車行業,全國幾百萬司機,每個司機背後都是一個家庭(就算租金全免都沒用),司機們現在的收入剛夠電費和房租,飯錢都沒著落,更別說家庭支出與教育支出。河南、河北為什麼提前安排復工,因為這些窮省產業單一,根本沒有能力承受住這樣的打擊。

我是學經濟的,老師和同學們商量對策,我的第一建議是按照社保繳納地,由社保發救濟金,第二建議提供失業、半失業短期無息貸款。

無論什麼辦法,一定要讓錢直接到老百姓手上。現在中國的經濟不是企業或行業有問題,而是細胞有問題,一定要讓細胞活起來,讓老百姓手上有錢。

資金來源,發行特別國債(愛國債低利或無利),利息由政府承擔,將原來救助企業、行業的錢直接轉化為利息補貼,這樣可以放大資金流量約25倍,徹底解決需求,全國老百姓需求估計要50萬億,而政府只需要支出一萬億的利息就夠了,這樣每位有需求百姓都可以有數萬元的救濟或免息貸款額度,讓老百姓度過難關。 經濟損失隨便算算都是萬億級,這是戰爭級傷害,這些傷害有生命、精神、經濟的,而且傷害比戰爭更大,無法彌補,無論經濟上還是精神上的。經濟危機是資源錯位,糾正一下還有補償的可能,戰爭還有"勝果U可摘。而瘟疫沒有補償的可能,都是硬扛。

人類與瘟疫是人與自然的博弈,永遠都是人輸,只是輸多輸少的問題,牛逼的恐龍在自然面前,都不值一提!

瘟疫沒有國界,別把災難說成勝利,對生命與自然有點敬畏。對此,要有個清醒的認識和心理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