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掉有五險一金到手3500的工作,去幹沒有五險一金到手6000的工作,劃不划算?

幸福珍重


如果你本身也不再打算續交“靈活就業”社保,那麼從工資性的收入來看,到手6000元肯定要比3500元多。如果還想自己交社保,那麼6000元的工作,顯然不划算。

不過如果你已經過了退休年齡,社保早已繳納滿15年甚至更久,可還想繼續工作,那肯定是選擇更高的薪水更划算。

一、五險一金是長遠的工資性收入

所謂的“五險”就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這5個方面,“一金”指的就是住房公積金,它們各自的價值無需贅述。每個地方要求的五險一金繳納比例不盡相同,取決於各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

養老保險個人繳納8%,單位繳納14%;醫療保險個人繳納2%,單位8%;失業保險個人繳納0.5%,單位繳納2%;工傷和生育保險單位各繳納1%;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各繳納12%。合計個人繳納22.5%,單位繳納37%。按照以上繳納比例的話,到手3500的工資,扣除五險一金前是3500÷(1-22.5%)=4516元,還有公積金賬戶裡面的現金有4516×12%×2=1084元(這部分在買房和租房時是可以取出來),再加上醫保個人賬戶裡面的現金4516×2%=90元(可以在藥店和醫院購買藥品使用),合計現金價值就有3500+1084+90=4674元,比沒有五險一金到手6000元的工作差了1326元。

從長遠角度考慮,五險一金的價值是遠超過“1326”元的,除了以後自己退休和看病時有保障,就單純公積金貸款看,公積金貸款就能獲得比商業貸款低2%左右的利息,貸款利息支出能減少近一半。

二、“靈活就業”社保不敵單位社保划算

如果辭職去參加沒有“五險一金”崗位,而你又想自己續交“靈活就業”社保,那麼五險中,基本上只有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這3個險種,工傷保險、生育保險這2個方面以及公積金都是沒有的。與此同時,個人還必須全額承擔20%養老保險繳費基數額以及和9%的醫療保險繳費基數額。

如果是按29%繳費率,那麼你的繳費指數1,如果你的社保繳費基數為5500算,那麼你每月要從6000元工資中至少要支出養老保險月支付1100元左右,而且需要醫療保險月支付495元左右,這樣合計月支付1595元左右,到手4405元,也不比3500元多太多,因此有五險一金到手3500的工作性價比更高。

當然了,你也可選擇60%的低繳費指數繳納,但要知道,如果繳費基數低,那麼將來退休養老金自然也少。

三、用人單位須給勞動者繳納社保

我國早已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給勞動者辦社保,如果一個單位不給員工交社保,這本身就是違反《勞動法》和《社會保險法》的。

一般來說,不給員工辦理五險一金的公司,都是規模較小、薪酬體系和公司治理結構都還不完善的公司。這樣的公司既沒有法治意識,也沒有責任意識。在這樣的公司工作,年輕可能不會覺得怎樣,覺得到手的錢還挺多,但是當你面對現實、逐漸年老的時候,會知道五險一金有多重要。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分析,每月6000元沒有任何社保的公司,是沒有任何安全感的。而為職工建立了完善的五險一金薪酬制度的公司,給人的感覺更穩定和牢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