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做微信公眾號有前途嗎?

一樹梨想


和題主一樣,最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所有的想法第一時間都很少是用來盈利的。

和朋友深聊過許多,朋友是做流量分析的。他說微信公眾號現在已經過了流量的紅利期了。公眾號剛開始的時候,資源匱乏,隨便認真寫點東西,粉絲就自然附著過來。但是現在各種自媒體如井噴發展,搶走了大量的流量。

首先你得確定領域,必須是你擅長的領域。現在已經是逆風向前了,沒有相當紮實的基礎或者處理文字的能力,公眾號根本混不下去。

其次,你得熟悉各種自媒體平臺,引流。當然又說到前一點了,你得自身能力夠強。比如頭條,答題讓別人眼前一亮,再或者知乎,豆瓣等等。

以前上帝會獎勵那些勤勉工作的人,時過境遷,現在上帝會獎勵那些別出心裁,會思考的人。

最後,說一下雞湯,如果你想做,怎麼樣都不算晚。



樸小秋


微信公眾號我早就註冊了,發了一些文章和視頻,但慢慢地就停止了更新,轉到了今日頭條等自媒體平臺。為什麼呢?

公眾號是一個封閉的圈子媒體平臺,靠的是自薦和朋友推薦轉發機制,如果你的朋友圈子小,瀏覽和轉發量就小,很難出爆款文章和視頻,你的優質內容可能被埋沒。

公眾號主要以發文章為主,不太適合單獨發短視頻。公眾號裡有很多大咖,瀏覽量10W+的文章很多,但一般作者很難做到。可能就是這個原因,公眾號日漸勢微。

在今日頭條這樣的開放性自媒體平臺就不一樣了。發佈到這裡的作品主要靠機器推薦,如果推薦出去有人點擊評論贊,推薦量就會不斷增加,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比如我來到頭條沒幾個月,就出了幾個爆款視頻,播放量都有幾十萬,還在不斷增加。我在公眾號發的作品多也就幾千的點擊播放量,這就是我斷更公眾號的原因。

以上是我個人的親身體驗,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參考價值。


一土影像


有人說,2019 年年頭的時候,類似的問題曾經就有人提出過,而將來—— 2021 年,肯定又還有另一位朋友再次把它提出來。

這問題以及問題回答都很能反映問題。

1.

先來說網友的這個問題。它反映的是什麼呢。它反映的其實就是做公眾號的艱難。這是大家都清楚的一件事。公眾號已經遠不如起初它剛開始出現時那麼紅紅火火。艱難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其實是兩點,一個是抖音、快手等短視頻的衝擊,另一個是公眾號這個註冊賬號本身,也著實太多了。據估計,數字應該是 2000 多萬。往後可能還會增加。

讀者的碎片時間有限,短視頻分去一大部分時間,頭部大號,精細好號,又分去一大部分時間。剩下的,又有多少呢。經過這麼一些年,讀者的新奇感一過,現在還有誰去關注、去閱讀這些中尾部的小號。於是,公眾號打開率下降,文章閱讀量下滑。

這個是很多人都能明顯感覺到的。

所以,這個問題反映的也是當下網絡閱讀的現實。這現實很殘酷,也很自然。殘酷的一面,我們已經說了。自然的一面,在於,這問題其實很像我們很多人大學畢業,找工作,做職業規劃。什麼行業在往後的十年裡比較吃香。

醫生。計算機。導遊。生物科技。金融。等等。無數個職業領域在我們頭腦中次序展現。進而雜糅。纏繞。掙扎。猶豫。矛盾。

那時,我們最想問的問題就是,這行業,往後還有前途麼。

問題的問法如出一轍。我們都知道,這一方面透著自己內心的稚氣,不成熟,不自信;另一面則是當今社會的確讓人無所適從。迷茫。困惑。

2.

而問題的答案則讓人看到,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社會的能量池,永遠不缺人力資源。每一年都會有新的人群加入進來,同時,也會有一批無法適應的形勢的人群被淘汰。

而在這個複雜且變換迅猛的社會里,我們唯一需要做的是,強化自己,充實自己,發展自己。當然,我們也可以佛系。什麼都不聞不問,不管不顧。

這裡涉及的是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社會的包容性也體現在這裡,我們允許差異化的存在。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如果我不能改變現實,不能改變世界,那麼,我就改變面對它的態度。態度是精神性的,是內在的,而不是物質性的,外在的。

所以,當我們面對公眾號外在處境的惡化,其實,也不必過於在意,我們要做的,就是改變自己的態度,想想當初,我們為什麼要接觸它,為什麼要經營它。

我們的初心是什麼。

社會變化的浪潮太過迅猛,我們很容易被打翻,也容易被衝擊得迷失了方向。

講到這,其實,我閱讀網友們的回答的目的其實很簡單。我想通過他們——過去的自己或者未來的自己,來確定如今自己的位置。我銘刻我的初衷。

因此,很多網友的回答,排除掉那些調侃的,無用的,不少真心誠意的答案,還是真真正正地觸動了我。我現在把它羅列下來,也許其中就過去的你或者未來的你。

1 為了興趣和熱愛,做什麼都不晚;

2 公眾號可以鞭策我不斷從生活中輸入,又不斷地旁觀審視生活;

3 其實,我們很多情緒和想法需要沉澱,這是成長的印跡;

4 寫作是我生活不可或缺的解藥,但寫作變現卻不是我追求的目的;

5 公眾平臺是一個愛與麵包平衡的平臺;

6 它比一般自媒體更自由,也更有個性,不需要迎合,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風格,就像我們年輕時自己設計的黑板報;

7 問題不在平臺,而在自己;有前途的從來不會是某一個平臺,一定是有價值的內容;

8 寫文章不僅是功利性的,也是為了提升自己的素養;

9 做一件事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10 首先要找好自己的定位,不要貪大求全;

11 文字的力量是不會消失的;

12 既然想做,就勇敢去做,畢竟很多事只有做了才有結果;

14 它可以鍛鍊我們的學習能力,換位思考的能力,表達的能力;它讓我們學會堅持;

15 公眾號的核心是人,作者是人,讀者也是人。

3.

如今,想想當初,自己申請公眾號的目的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我需要一個平臺來取代 QQ 空間。我們這一代人,QQ 空間的作用,就是它提供了一個私下面對自我的時間與空間。就如裡頭一位網友所說的,寫作,其實就是我們安撫自己焦慮浮躁的內心,安放自己空洞乏味的靈魂所能找到的方式之一種。

沒有 QQ 空間,我們可能會有論壇,可能會有各大文學網站。現在可以是公眾號,也可以是今日頭條或者其他自媒體,未來,則可能是其他不曾想過的一大堆平臺。

不管怎麼樣,它真的都是我們生活的印跡,是我們得知這個世界真的與自己無關之後,所做的一點努力。其實,我也有點懷念,當初經營公眾號時,那種樸拙。

不懂排版,不懂推廣,而只在乎記錄,只在乎自己。初心是什麼,那就是我正在做的是自己感興趣的事。既然是興趣愛好之所在,那就儘可能把它做好。

今天,我寫這個,其實是借他人的看法,來面對自己,反思自己。一方面給自己信心,動力,讓自己堅持下去;另一方面,則是為了讓自己銘記初心,調整方向,修正失誤,繼續前行。




生活其實很簡單


為何這樣問呢!現在世面上所有的app都可以有前途也可以沒有前途,問題在於你是想讓它有錢途還是沒錢途。對於一款app來說都有它存在的價值,完全在乎與你怎麼使用它能為你所用給你帶來收益的。我認為都是有前途的,而且前途無量。


陽光小夥62


拙見🌸

⭐如果是副業:

我認為,所有的事情應該源於熱愛。

喜歡文字,你就做,不要想它能帶給你多少利潤。

🌟如果是主業:

我認為,不應該說它的前途怎麼樣,而是看你自己的毅力有多強,能把它做到多高。



雪碧怪


怎麼說呢,如果只是純碎的發文是沒有太大意義了,但主要看用來作什麼用途,如果只是一般個體的宣傳還是比較好的,當然隨著小程序的開發升級,如果商業化的話,公眾號應該還是目前最好的選擇了!沒有第二選擇,公眾號與小程序會像一個大吸鐵石一樣吸收更多的軟件系統!可以說是APP的天敵!



中文說科技


首先要看你是什麼性質,如果是企業,最近我的公司也剛剛在接觸公眾號,個人認為,現在不管是公眾號、還是淘寶電商,都變成一種通道,就是了解你,聯繫你,購買你的通道,是通道就必須打通,雖然沒有多少獲客能力,但是是現代必須具備的功能性東西。就好比英語,對於一部分人是技能性,但是對於大部分人已經是變成功能性。

如果是個人做,那就很需要你對自己內容的定位,這是最關鍵的,其實很多新號也可能一下子爆紅,但是概率上已大大不如以前,首先是內容創作上的難度,再來是朋友圈文章觀看人群也急劇減少。


蘑菇紀


其實做什麼都會有前途,關鍵在於你是不是專這一行,只要你努力才會有前途可言。




似水流鈴


應該是有意義的,記錄每天的生活點滴,分享工作的經驗,可以幫助剛入行的小白,但需要有創新才可以增加關注與點擊率


小王賣機器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在我看來,只要有存在價值的傳播平臺都會有其存在的意義,關鍵是能否認清其意義與價值,因為微信公眾號大多具有受眾群體指向性和區域的局域性特點,所以其內容及形式定位很重要,這將直接影響到平臺廣告客戶的精準定位及你所說的能否持續做下去。不知這樣回答能否幫助到你,謝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