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未來都藏在家長的說話方式裡

前段時間,湖南臺一檔爆火綜藝節目中,列出了“父母最傷孩子的5句話

”:

我什麼時候答應過你?

我養你有什麼用?

你再這樣,爸媽就不要你了

早就告訴過你了,你非不聽

我們都是為了你好!


孩子的未來都藏在家長的說話方式裡


現場一位為人母的女星當即表示:“我這輩子應該都不會對我的孩子說這種話。”


可為人父母,誰又沒吃過這顆後悔藥?


電影《銀河補習班》中,就出現過這樣一幕,劇中鄧超飾演的是一位極度包容孩子的父親,就算如此,他也曾忍不住朝孩子怒吼。


原因無他。

只因面對孩子成績總是上不去,馬上就要被學校開除的情況,他心裡比誰都急!

情急之下的爆發,我們能說他錯了嗎?

孩子的未來都藏在家長的說話方式裡


類似的情況,不止存在於電影中,而是真切地發生在無數家庭的日常裡:


自家娃軟硬不吃、說什麼都不聽,明明都是為他好,卻根本管不了!


沉迷手機電視、寫作業拖延,啥都愛擺弄兩下,就是不愛學習,將來可怎麼辦?


頂嘴、哭鬧、亂髮脾氣,甚至撒謊,除了打罵,實在想不到別的方法了


其實,世上沒有不聽話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孩子的未來都藏在家長的說話方式裡


孩子之所以會“不聽話”,究其原因,其實是家長“站錯了位”:

成人本位:大人根據自己的經驗,設定一個標準,覺得這就是孩子能達到的目標。

如果孩子達不到,那就是他不認真、他不專心、他不好好幹……

兒童本位:我有自己好奇的、喜歡的,有自己的感受、有被尊重的需求,可我表達不出來媽媽也看不到我的渴求……


不懂孩子,才是你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試想一下,考試需要準備,開車需要試駕,連上班都有試用期可以考察,但為人父母卻沒有任何“上崗培訓”


孩子的未來都藏在家長的說話方式裡


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你的言傳身教裡,就藏著孩子的未來。


在我的身邊,就有這樣一位“女神媽媽”,她是優秀的育兒顧問,爆款綜藝《爸爸去哪兒》特邀觀察員——付立平


聽聽她和女兒“鬥智鬥勇”的經歷,相信你一定能有所收穫。


孩子的未來都藏在家長的說話方式裡

▲付立平和11歲女兒


從撕孩子草稿紙的焦慮媽媽

到《爸爸去哪兒》的家庭顧問

做家長的無奈,我都經歷過

孩子的未來都藏在家長的說話方式裡


大家好,我叫付立平,在教育行業走了17年了,曾經擔任《爸爸去哪兒》“家庭教育觀察員”、“家庭教育顧問”……


但我最喜歡也最驕傲的是別人叫我:付媽媽。


因為在外人眼裡,女兒瞳瞳是標準的“別人家的孩子”。


在瞳瞳11歲時,閱讀量就已經超過5000冊,還當起了小老師,開設在線視頻閱讀課,把賺來的錢捐書做公益。


孩子的未來都藏在家長的說話方式裡

▲李付沐瞳獲得“全國十大讀書人物”


孩子不僅愛閱讀愛思考愛表達,還擅長書法國畫舞蹈古箏......


在電視節目和閱讀活動大賽中,圈了一大波“媽媽粉”。


即便面對行業大咖也毫不怯場,自信的表達觀點。


孩子的未來都藏在家長的說話方式裡

▲被何炅譽為“國學小公主”


孩子的未來都藏在家長的說話方式裡

▲在廣東衛視《少年聽你說》節目


孩子的未來都藏在家長的說話方式裡

▲在央視《少年讀書會》節目受酈波教授讚譽


朋友們每次見到我,都不住嘴的誇:


“你家孩子咋養的啊?不愧是做教育的,瞳瞳這麼省心這麼優秀,長大肯定錯不了!”


可誰能想到,曾經的我也同樣遭遇各種育兒挑戰:


關心則亂:一發現瞳瞳有點兒“小毛病”,我就忍不住糾正,這也不許那也不許;


揠苗助長:總是給瞳瞳設定各種標準,她稍微達不到要求,我特容易發怒;


白天教育別人家孩子頭頭是道,怎麼面對自己的女兒卻手忙腳亂?


這時的我才發現,原來教育孩子,真是容易當局者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