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了兩個“代表”,給的卻是一個團隊

派了兩個“代表”,給的卻是一個團隊

——劍閣縣支援武漢“大後方”指揮部工作紀實

(郭蒙)“有鼻塞、胸悶症狀是不是就感染了新冠肺炎?”3月9日下午6點,劍閣縣支援武漢“大後方”指揮部又如期同魏燕坪、曹秋豔開展了“共同戰‘疫’”視頻連線。曹秋豔的問題很快就得了劍閣縣“專家團隊”的解答。

魏燕坪、曹秋豔是劍閣縣中醫院護士,21日隨四川省第九批支援武漢醫療隊到達武漢,26日開始在武昌醫院重症病房值守。劍閣縣支援武漢“大後方”指揮部設在劍閣縣中醫醫院行政樓四樓會議室,長期遠程同屏連線魏燕坪、曹秋豔,成為前線護士的“大後方”保障團隊——支援武漢的“劍閣力量”不止限於兩名護士。“派出的兩位護士只是我們的代表,我們給的是一個團隊!”劍閣縣分管衛健工作的縣領導表示。


派了兩個“代表”,給的卻是一個團隊

預備隊員熟悉業務

“大後方”專家團隊成員徐興培在回答了前線護士的疑問後還不忘提醒她們:“你們在武漢一定要保護好自己身體,注意防護。”劍閣縣中醫醫院黨委書記、院長竇炎章說:“曹和魏兩名護士去武漢支援以後,我們隨即成立了支援武漢‘大後方’指揮部,從各個方面支援她們在武漢開展工作。她們在武漢的工作也取得了明顯的成績,對武漢的防疫工作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我也代表全院職工感謝他們的付出,希望她們平安歸來。作為醫院,作為她們的大後方,我們會和她們多方溝通,做好她們的堅強後盾。”

遠程會診借用在了遠程支援上

“遠程會診手段用在了遠程支援上很管用!”劍閣縣中醫醫院副院長苟維傑對曹秋豔問及“鼻塞、胸悶”很有感觸——前線護士在重症病房值班後,自己有些感冒症狀,怕“驚擾”支援的隊友,卻止不住悄悄地向“家”里人傾訴。

所以,苟維傑針對曹秋豔的疑慮立即進行了“對症”回答:“無發熱、流涕症狀,主要考慮為上呼吸道感染的前期表現。建議多喝熱水、注意保暖、適當休息,必要時可預防性口服999感冒靈顆粒。”

這樣的“答疑解惑”對的是感冒的症,也是及時地“對症”心理壓力。遠在武漢支援,上班時與病人隔離,下班後為防止交叉感染,還要“防火防盜防隊友”,正常交流都保證不了,如若身體不適,心理更脆弱。“後方‘保姆式’的支援就非常重要!”苟維傑說,“劍閣就這樣做了,就照平常遠程會診的模式來做就解決前方的問題!”


派了兩個“代表”,給的卻是一個團隊

遠程教學進行中

支援武漢護士魏燕坪問:“長期身處抗疫前線武漢,身體正常是否還需要口服預防性中藥或提高免疫力的西藥?”

劍閣縣中醫醫院副院長徐興培回答:“無症狀的正常成年人可不需服用預防性中藥/中成藥或提高免疫力的西藥,在武漢如有不適按照湖北當地規範要求進行服用或不服用預防性用藥,單位也為你們準備有提高免疫力的胸腺肽片!”

當天連線支援兩位護士的劍閣專家團隊還有該院護理部主任李莉、院感科主任羅麗、預防保健科主任楊學斌等。

支援武漢的兩位護士非常關心醫院的防疫工作,魏燕坪問道:“我們醫院在新冠肺炎防控上現在是個啥情況?”徐興培副院長回答:“現在劍閣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確證病例、新增病例‘雙清零’,我院在接診處理過程中都嚴格做好了醫務人員的個人防護。”苟維傑副院長補充:“疫情發生後,醫院高度重視,成立的領導小組、專家組在高效運轉,制定的疫情防控應急預案有效。醫院內未出現醫務人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情況。”

戰鬥隊員成了預備隊員的“偵察兵”

此次馳援武漢,劍閣縣接到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的通知是將派遣8人(醫生2名、護士6名)參加,出發前根據工作需要,先期到達武漢的只是曹秋豔和魏燕坪兩位護士。這樣劍閣縣中醫院ICU主任/主治醫師高能學、主管護師蹇述瓊、護士鄧剛和王妤、呼吸內科主任/主治醫師李偉、護師常琳玲等6 位就成了“預備隊員”。

1997年入職的護士王妤說:“我在二月份得知了自己被選為支援湖北預備醫療隊隊員,我又激動又擔心。激動的是,我可以為‘戰疫’前線做一份貢獻,這對護理行業是非常有意義的,擔心的是自己的技術水平不過關,沒給別人幫助,反而給別人添麻煩,平常我們也在跟前線的兩位醫療人員溝通學習,比如穿脫防護服之類的,我希望前線的戰友做好防護,平安歸來。”

所以,“大後方”指揮部的連線也成了這些後備隊員向“前線戰士”打聽消息的時候。9日的連線中,高能學問曹秋豔:“武漢疫情現在如何了?”

曹秋豔答道:“武漢疫情已基本控制,每日新增病例兩位數,方艙醫院已清艙。新增病員將會在定點醫院進行隔離治療。我所在的武昌醫院屬定點救治醫院,所在科院設有70張床位,現有病員40人,現已基本實現床位等病員了。”高能學立即又問:“作為臨床一線醫護人員在工作和生活中有那些注意事項?”

曹秋豔答道:“生活和工作中嚴格按照國家第六版防控方案執行;從細節方面管理好自己與患者,在疫情未全面結束前,我們都不能放鬆警惕!”

接著常琳玲問魏燕坪:“關於方艙醫院清艙後醫護人員的去哪了?”魏燕坪說:“一部份醫護人員休整待命;一部份醫護人員主動請戰去了重症病房。”常琳玲立即提出了她關心的事:“聽說新冠肺炎出院後複檢核酸又陽性了?”魏燕坪笑笑說:“新冠肺炎復陽率低於10%,新聞報道的只是個例,不用擔心;何況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後自身將產生抗體,將不會再次感染的!”

經過交流,預備隊員很受鼓舞。隊員高能學說:“作為預備隊員,我時刻響應黨的號召。”高能學表示:“聽到前線消息很振奮,我們對武漢的疫情有了充分的瞭解。對即將到武漢去支援的同志們來說,工作和生活以及要注意的事項都有了明確的認知。這為我們以後的工作提供了很大幫助。”

新兵不失時機地向“老兵”學習

連線當天,魏燕坪還進行了遠程教學輔導。劍閣縣中醫院院辦公室主任李劍、ICU護士長王琬欽、內二科護士長何雯、ICU護士何美霖和熊佳佳等聽得津津有味。魏燕坪告訴大家新冠肺炎不是大家想象的那麼恐怖,要正視它,正確面對,只要按照要求防控操作,是沒有問題的。 魏燕坪特別告訴所有醫護人員,以及即將支援湖北的預備隊不要恐慌。魏燕坪分享了她的親身體會:“在我們未到達武漢之前,包括下飛機的時候,我們都很緊張,因為我們在到達之前在新聞上看到了很多關於疫情的信息,在沒有身臨其境的時候確實很害怕,內心有恐懼感,但是當在武漢呆了兩天後,各方面的支持、知識補充、培訓,內心就不是那麼地恐懼了。” 魏燕坪借視頻連線機會告訴大家:“平時只戴外科口罩就能夠有效的保護自己,過度防護容易造成心理的恐慌。”她也坦言:“我們的成長與武漢的帶教老師的努力分不開!”魏燕坪介紹,2月26日晚上十點,她和隊友曹秋豔第一次到武昌醫院的病房。她倆進病房之前很害怕,還用拳頭相互碰了一下,給對方信心。進重症A區病房後,帶教的是在金銀潭醫院到此幫扶了一個月的汪俊老師。汪俊當時給她倆進行了一系列的心理疏導。之後,她們再看到病房、病人和熟悉的工作模式,魏燕坪和曹秋豔的心情就放鬆了——“該護理就護理、該治療就治療、該觀察病情就觀察病情,病人也很好,能體諒我們的辛苦。”


派了兩個“代表”,給的卻是一個團隊

“大後方”專家會診

教學之餘,魏燕坪還跟“大後方”分享了在武漢的生活小故事。疫情期間不能聚集,魏燕坪和曹秋豔只在各自所住的酒店休息。第9批支援武漢醫療隊在抖音上有一個直播間,可以一起學6字訣、中醫的預防保健操,可以用來舒緩心理壓力。魏燕坪說:“工作很累,穿上防護服更累,有一種窒息的感覺,穿上後要保存體力,不然很容易暴露。3月7日,我上班換溼化瓶,換到最後的3個病房時,感覺自己不行了,特別的喘,休息了40分鐘後稍微好一點兒。”魏燕坪總結:進病房前防護一定要嚴密,只要有哪一步沒做好,穿戴不舒適,都會影響在病房的每一個操作。

魏燕坪最後講:“這次支援武漢對我來說是一種成長,在26歲這個年齡能做這樣一件事很有意義,更是榮幸,很欣慰。”

魏燕坪相信她能完成黨和政府以及醫院交給她們的光榮任務:“因為武漢人民需要我們,只有中國人民團結起來,不怕病魔,才有真正的春暖花開。”

劍閣縣中醫院護士長王琬欽聽後說:“通過與前方的連線,兩位赴漢的勇士給我們講了很多心得體會,從防禦措施到戰勝心理恐懼,使我們學到很多知識,也堅定了她們完美完成任務的信心,我們為她們驕傲,自豪,盼望著她們平安歸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