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微表情是我们掩饰不了的“真相”

第一节 观察面部表情,可预见对方的情感

无意识的表情是探测真情实感的线索

有一部电影叫做《致命魔术》,讲述了一对夫妇的故事,影片中,当丈夫对妻子说出“我爱你”时,有的时候说的是真话,有的时候却是在说谎,而他的妻子总是能够通过直视丈夫的眼神看穿丈夫说的是真是假。


第一章微表情是我们掩饰不了的“真相”

微表情心理学


从小就有人告诉我们,当你想知道对方心里想的是什么的时候,你盯着对方的眼睛看就能知道,真的是这样的吗?其实,与其看着对方的眼睛,不如看看他整个脸部。人的脸上有40多块肌肉,它们当中的大部分我们都无法有意识地掌控,那么,有一部电影叫做《致命魔术》,讲述了一对夫妇的故事,影片中,当丈夫对妻子说出“我爱你”时,有的时候说的是真话,有的时候却是在说谎,而他的妻子总是能够通过直视丈夫的眼神看穿丈夫说的是真是假。

这就是说,你的面部表情会无意识地流露出许多信息,但是,许多人却无法对这些流露出的信息进行正确的分析。

我们每个人都有察觉他人情感的能力,能分辨出别人是高兴还是生气,但是,我们又常常忽视了一些信息,有些时候直到别人开始把心中的怒火发泄出来、爆发出来后才明白了他原来是多么地怒火中烧!并且,有些时候我们会混淆一些面部表情,比如,把害怕的表情当成惊讶,把入神的表情当成悲伤。

有时候我们会同时产生两种情感,那么在这两种情感的转化过程中,就会有一个承接两种情感的阶段,比如我们先是惊讶,然后我们又开始高兴,那么这之中就会呈现出又惊又喜的表情。当我们经历一种混杂的感情的时候,比如当我们坐过山车的时候,我们会既兴奋、又害怕,我们会在无意识中表现出我们想要隐藏的感情,与此同时,我们会有意识地假装出我们想要伪装的感情。还有些时候,一个人的面部表情不仅仅会配合我们的谈话场景和谈话内容,还会来评价我们的其他表情,比如,当你感到紧张的时候,你很可能会挤出一个假笑。

事实上,观察一个人无意识的表情,不仅能够知道他此时此刻的情感,还能够知道他即将会产生的情感。这是因为,肌肉的反应比思维的反应更快,利用这一点,你可以在对方尚未感觉到他的感情之前先他一步做出应对措施,比如当你发现一个人即将发怒的时候,你可以提前帮助他控制愤怒情感的爆发,这比起他发怒后你手足无措要好得多吧!

综上所述,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识破对方的感情,无意识的表情是我们可以参考的一项重要指标。当然,在你通过他人的面部表情识破了他的内心的时候,最好是让你看到的情感决定你下一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和他沟通,而不是直接面对它,因为你看穿的很可能是他的个人隐私!

轻微表情、局部表情与微表情

一个人的面部表情主要包括3种:轻微表情、局部表情与微表情,下面就让我们来逐个认识这3种表情。

1.轻微表情

轻微表情是一种整个面部肌肉都轻微地、强度不大地参与到整个面部表情的构成中。每一块肌肉都形成了你表情的一部分,但是每一块肌肉的变化都不是很明显。轻微的表情说明情感较弱,比如,有的感觉可能本身比较强烈,但是当这种情感刚刚开始的时候,它可能比较弱,有的情感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比较强烈,但是它会慢慢地消退。轻微表情的产生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当一个人想要极力掩盖他强烈的感情没有成功所留下来的痕迹,比如,当我们看一些选秀节目的时候,被淘汰的选手面对镜头时会努力掩盖自己失落的情绪。

2.局部表情

局部表情是指,只运用一两块肌肉来构成表情,局部表情有时候可能是轻微的,有时候可能是强烈的,在大多数时候局部表情是轻微的,这意味着,也许感情本来就是轻微的,也许感情正处在削弱期,也许意味着没能隐藏好某种强烈的情感。

3.微表情

微表情是一种稍纵即逝但是能够很明了地表现出一个人的感情的表情。微表情可能会出现很短的时间,可能只有半秒钟那么短就消失不见了,而且很少人会有意识地观察一个人的微表情。我们常常会打断我们自己的微表情,比如,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正在感到害怕的时候,我们会用别的表情来代替我们一晃而过的微表情。想通过微表情来看穿对方的心思其实并不是难事,一个人只要稍加训练就能捕捉到微表情。

以上就是面部表情的3个种类,在你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妨有意识地留心他人的这3种面部表情,你一定能读透他的内心。

7种全球通用的表情模式

美国著名心理专家保罗·艾克曼研究了不同的精神状态对人们的影响,以及这种精神状态是怎样反应到人的身体和脸上,他发现了有7种基本情感的表达方式是全球通用的。这7种情感表达方式是:惊讶、悲伤、愤怒、恐惧、快乐、厌恶,以及轻蔑。

1.惊讶

惊讶是一个人持续时间最短的表情。人们在吃惊或有防备的时候,会把眼睛睁得特别大,并且巩膜(眼白)会在虹膜(眼睛中有颜色的部分)之上。再加上一些面部表情,例如,眉毛会抬起,且向上弯曲,而下颌下垂,双唇分开,年纪大的人的前额还会出现许多皱纹。在你看到这些现象后,就可以完全肯定,这个人正在震惊中。

2.悲伤

和惊讶相反,悲伤是一个人持续时间最长的感情,很多事情都可以让我们感到悲伤,当我们因为种种原因要和心爱的人分别的时候,当你因为自己的失误而丢掉了一份宝贵的工作的时候,都会有悲伤的感情,悲伤还具有社会功能,当你的面部表情表现出悲伤的时候,你会得到别人的安慰、帮助、鼓励,等等。社会让男人不敢轻易表现自己的悲伤,他们总是强颜欢笑,但是表情不会骗人,强颜欢笑是很难掩盖的。悲伤的一大特点是脸部肌肉松弛,并且,眉毛里端收缩或扬起,眉毛之间产生垂直的皱纹,上眼皮里端抬起,形成三角形,下眼皮也可能会受到影响,变得紧张,嘴角会向下撇。

3.愤怒

我们愤怒常常是因为某件事或者某个人阻止了我们想做某件事的想法,有时候我们也会对自己感到生气,还有时候别人不赞成我们的想法时我们也会愤怒。愤怒是一种危险的感情,常常伴随着我们想要伤害别人的冲动。当然愤怒也有一定的好处,它可以成为我们改变某件事情的动力。当一个人愤怒的时候,他的眉毛会收缩或者下垂,两眉间有皱纹但是前额不会有皱纹,从嘴巴上来看,双唇紧闭也是愤怒的一个信号。当某个人因为愤怒而直接盯着另一个人,显示出紧张的眼部状态时,他的上下眼皮也会很紧张,眼睛眯成一条缝。他用眼睛盯着别人,用以宣泄内心的感受,甚至达到吓唬对方或威胁对方的目的。


4.恐惧

对我们的心理或者身体产生伤害的事情都会让我们产生恐惧的情感。从生物意义上来讲,恐惧能让我们迅速逃离危险。他的眼睛会直愣愣地大睁着,好像要把那预示着迫近危险的最细微的动作都看个一清二楚。这种状态下,发出动作者的下眼皮很紧张,但同吃惊的情绪不同的是,感到恐惧的人的面部表情很不一样,他们的眉毛抬起并锁在一起,呈现平线形态,嘴巴是紧张而且向回收缩的。

5.快乐

什么东西会让我们感受到快乐呢?美丽的鸟儿、孩子的笑声、花朵的芳香都会让快乐之感油然而生,而人们似乎把快乐更多地表现在声音之中,比如快乐的大叫、快乐的笑,脸部变化则不那么明显。真笑和假笑之间也有着明显的区别,真笑时,会有两块主要的肌肉被用到,颧骨肌和轮匝肌,颧骨肌把嘴巴仰起来,轮匝肌让眼睛周围变得紧张,当假笑的时候,轮匝肌是不会被用到的,因此我们在形容某个人假笑的时候常常说:“他的嘴在笑,但是眼睛却没有笑。”

6.厌恶

你知道厌恶的表情会是什么样子的吗?不妨开始这样的想象:你需要准备两样东西,一个玻璃杯,一口口水,现在想象你吐一口口水到玻璃杯里面,然后喝下去。这样的想象很可能会让你出现厌恶的表情。厌恶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情感,也是一种非常明显的表情,厌恶的表情很少会用到眉毛和前额,只是用到脸的下半部分,所以厌恶也是一种很容易假装的表情。判断一个人的厌恶是真是假,可以通过观察他的鼻子,如果鼻梁上出现了皱纹,就表示他真的升起了厌恶之情。

7.轻蔑

轻蔑和厌恶密切相关,但是我们不会对物产生轻蔑之情,只会对人轻蔑。我们通常想让那些我们轻蔑的人感到我们自身的优越感。当一个人有轻蔑的感情的时候,他的嘴角会拉紧并且上扬,形成一个带点邪气的微笑,鼻子可能还会发出“噗”的声音,眼睛还会往下看。

情感的产生来源于人类逃离威胁的生存本能

情感是人类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所做的事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受到情感的驱使,也就是说,情感会控制我们的行为和决定。甚至有些时候我们并不能意识到自己正处在什么样的情感状态之中。

如果我们想要深入地掌控读心术,那么了解什么是情感是十分必要的。情感究竟是什么,情感又是怎样产生的呢?很多的关于情感的理论都直指一个事实:所有人都具有同样的基本情感,并因为同样的事物受到触动。

当我们感受到自己受到了威胁,不论是个人安全方面的威胁还是一般福利方面的威胁,都会触发情感的产生,所以有一个这样的理论:情感的起源是像生存机制一样的生物机制,当危险发生时,他是超越理性的最佳应急机制。比如,当一辆汽车在你身边飞驰而过的时候,假如你还要分析汽车正在以多少时速驶向你,那么恐怕你早就丧命车轮了。实际上,我们总是在无意识中就接受和探测了周围的这种信号,当信息被传递到自主神经系统之后,就会激活相应的过程,同一时间内,信息也会被传达给意识,来告诉我们的大脑将要发生什么。

当某个信号飞速地冲向我们,就会形成触发恐惧情感的一种刺激,这种恐惧反应在身体上就会出现脉搏跳动加快、血液更多地涌向腿部肌肉种种现象,以便及时帮助我们逃跑,如此一来,身体比头脑先感觉到了危险,所以你的身体会下意识地快速逃离危险。当你成功地脱离危险过后,你的身体恢复到正常状态所需的时间,比你的头脑意识到危险已过去的时间更长,这也就能说明,为什么危险已去,你仍然会心有余悸。

也就是说,情感最初是作为一种自动化系统来帮助我们逃离威胁的。情感会让我们大脑的不同区域产生及时的变化,影响我们的自主神经系统,从而产生呼吸、出汗、心跳等身体功能的变化,而其情感还会改变我们的声音、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

很多人认为情绪和感情是一回事,其实并非如此。感情是激烈的、短暂的,而情绪可以是持久的,情绪常常作为感情产生的“背景”。

当然,并不是每次都是为了生存的原因才能感受到情感,随着人类的进化发展,我们的感情变得更加复杂,更加多元,在下面的内容中我们就来看一看触发情感的常见方式。

所有人都具有同样的基本情感,并因为同样的事物受到触动

正是我们的情感把我们同外在的事务联系在一起,情感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触发情感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下面就看看一些比较普遍的形式。

第一,前面有一只恶狼!

突然从周围环境中探测到一个正确的信号是触发感情的最常见方式,我们没有充足的时间来思考目前的情感反应是否合适,也许我们是错的,也许所谓的恶狼只不过是一块石头,但也会让我们使出全身的力气来抛出最锋利的武器。

第二,这到底是为什么?

思考正在发生的任何事情也能够触发我们的情感。当我们试图弄明白一件事的时候,情感就会被启动。思考的时候我们通常不容易犯错,但是,思考花费的时间却相对较长。

第三,想想你和她接吻时候的情景!

通过回忆具有强烈情感的事件也是触发感情的方式之一,我们既可以回忆过去的感情,也可以对过去的感情产生新的感情。比如,以前发生的某一件事在当时让你异常愤怒,现在回想起来你可能惊讶当时的你为什么如此愤怒。

第四,如果我能飞到月球上,那该多好啊!

当我们开始让想象力在脑海中徜徉的时候,能唤醒我们内心的情感。比如,你可以幻想你登上了月球,在月球上体会失重的快感,怎么样,不如试一把吧!

第五,别再提这个了,我会再一次感到不安。

谈论过去的情感经历会把那些情感带回给你,即使你并不想要它们。有些时候,只要你和别人谈谈上一次是什么惹怒你的,就足以让你再一次发怒。

第六,哈哈!

我们可以通过同情触发情感,也就是说,当我们看到别人正在经历某种情感时,那种情感也会传染给我们,使我们有相同的感受。你更喜欢和阿甘式的傻瓜在一起,还是更喜欢和尼采那样整天苦着个脸的哲学家在一起呢?

第七,嗨,调皮鬼!离电源远一些,别碰它。

童年的时候,父母和其他大人告诫我们要害怕或者喜欢的事物,会在我们长大以后使我们产生同样的反应。小孩子看到大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作出不同的反应后,还会通过模仿产生同样的情感。

第八,那个人,说你呢!你怎么插队呀!

违反社会规则的人会让我们产生强烈的情感。当然,不同文化中的社会规则也不尽相同,但相同的是,违反社会规则会引起厌恶、鄙视、愤怒等各种反应。至于会引起哪一种反应,就要看社会规则是什么,以及是谁在践踏规则了。

第九,咬住你的下嘴唇!

我们知道了情感会引起身体做出相应的表达,其实我们也可以反过来通过有意识的身体动作、肌肉反应来引发相应的情感。当你努力变得生气的时候,不妨紧咬你的下嘴唇,看看愤怒的感情是不是已经在心中酝酿了!

颜色的巧妙运用能改变人的情感

有人开了一家旅馆,但是由于经营不当,面临倒闭。正好此时碰上一名智者经过这里,就向旅馆老板献策:将旅馆进行重新装饰。到了夏季,将旅馆墙面涂成绿色;到了冬日,再将墙面刷成粉红色。旅馆老板按智者所说的做了之后,果然很是吸引顾客,生意渐渐兴隆起来。为什么粉刷墙壁就能改善旅馆的经营状况,使之扭亏为盈?其中的奥秘在哪儿呢?原来智者巧妙利用了人们的联觉心理。

联觉是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这种心理现象实际上是感觉相互作用的结果。上述事例就是通过改变颜色,使不同颜色产生不同的情感效果,从而起到吸引顾客的作用。

不同的颜色会给我们不同的情感,这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到的。比如我们会根据不同的心情和个性选择不同颜色的衣服,颜色对人的心理影响是很大的。还比如不同色调的画作和摄影作品,会使我们感受到不同的情感。还有,房间里墙壁刷上不同的颜色,也让我们感觉不同。

上面的这些说明,颜色会影响人们的情感。有的时候,这种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国外某地有一座黑色的桥梁,每年都有很多人在那里自杀。后来有人提议把桥涂成天蓝色,结果在那儿自杀的人明显减少了。后来人们又把桥涂成了粉红色,结果,再也没人在这里自杀了。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黑色显得阴沉,会加重人痛苦和绝望的情感,容易把本来心情绝望、濒临死亡的人,向死亡更推进一步。而天蓝色和粉红色则容易使人感到愉快开朗,充满希望,所以不容易让人产生绝望的情感。

心理学家对颜色与人的心理健康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一般情况下,红色表示快乐、热情,它使人情感热烈、饱满,激发爱的情感;黄色表示快乐、明亮,使人兴高采烈,充满喜悦;绿色表示和平,使人的心里有安定、恬静、温和之感;蓝色给人以安静、凉爽、舒适之感,使人心胸开朗;灰色使人感到郁闷、空虚;黑色使人感到庄严、沮丧和悲哀;白色使人有素雅、纯洁、轻快之感。

研究指出,颜色还能影响人的食欲。橙黄色可以促进食欲,黑白色则会降低食欲。适宜的颜色不仅影响食欲,而且可以增进健康。人们通常习惯于把医院和诊所的墙壁刷成白色就是这个道理。因为白色给人清洁的印象,也可使痛苦的病人安静下来,这样有利于治疗、恢复健康。德国慕尼黑市的医院通过实验还发现,浅蓝色的墙有帮助高烧病人退烧的作用,紫色会使孕妇安静,赭色有助于升高低血压病人的血压。

颜色与工作效率也有关系。某企业有过这样有趣的事例:许多搬运黑色和深灰色部件的工人感到这些部件特别沉重。在心理顾问的指导下,管理部门把这些部件漆成浅黄色后,工人感到比以前轻松多了。专家们还发现,黄色、橙色和红色能激发人们的热情,提高人们的积极性。运动场上总是红旗招展,现在新型的塑胶跑道上也画出了色彩鲜艳的跑道线,其目的亦在于激起运动员的神经兴奋,使他们进入良好的竞技状态。相反,蓝色和紫色等属于消极色,会减慢人们的工作节奏。

不同的颜色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情感。长期住在红房子里,情绪会兴奋;如果住在苹果绿的屋里,心情会平静下来。接触阳光和灯光,因而对红、橙等色产生幸福温暖之感;接触树木、禾苗,因而对绿色产生生长、希望之感;接触即将收割的稻、麦等,就会对黄色产生成熟、务实之感;经常接触泥土、重金属,则会对黑色和棕色产生沉重、艰辛、凝重之感。

在临床实践中,学者们对颜色治病也进行了研究,效果是很好的。高血压病人戴上烟色眼镜可使血压下降;红色和蓝色可使血液循环加快;病人如果住在涂有白色、淡蓝色、淡绿色、淡黄色墙壁的房间里,心情会很安定、舒适,有助于健康的恢复。

颜色对人的脉搏和握力也有一定影响。实验证明,人在黄颜色的房间里脉搏正常,在蓝色的房间里脉搏减慢一些,在红颜色的房间里脉搏增快很明显。

法国的生理学家实验发现,在红色光的照射下,人的握力比平常增强一倍;在橙黄色光的照射下,手的握力比平常增强半倍。

由此可见,颜色不但可以影响人的情感,而且还会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颜色的作用不容小视呀!

天气也会触发人不同的情感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如果天气晴朗、阳光灿烂、微风和煦,你会觉得神清气爽、精神振奋、心情舒畅。如果一连几天阴雨绵绵,你会经常感到莫名其妙的烦躁不安、心情低落、郁郁寡欢。

对于这种由于天气变化带来的情感变化,我们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多愁善感。因为科学家已发现,气候特别寒冷的地带,在冬天人们的会显著地忧郁、低落。而导致人们情绪低落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阳光。此外人们还会出现容易疲劳、嗜睡、喜欢吃大量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等现象。

精神治疗专家发现,人的情感确实或多或少地会受到天气的影响。人们对天气变化,特别是坏天气的刺激反应强烈,会表现出种种不适症状:疲倦、虚弱、健忘、眼冒金星、神经过敏、精神不振、情绪低落、工作提不起精神、睡眠不好、偏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恐惧、冒汗、没有食欲、肠胃功能紊乱、神经质、易激动,等等。

1982年至1983年的厄尔尼诺现象,曾经使全球大约10万人患上了抑郁症,而且精神病的发病率也上升了38%,交通事故也至少增加了5000次以上。原因就是,全球气候异常和天气的灾难,超过了一部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指出,温度与暴力行为有关,夏日的高温可引起暴力行为增加。但是当温度达到一定限度时,即使再升高也不导致暴力行为,而导致嗜睡。温度也和人际吸引有关,在高温室内的被试者,比在常温室内的被试者,更容易对他人作出不友好的评价。

我们都知道,万物生长靠太阳。植物往往有向光性,人也是一样。一般来说,选择阳光充足的居所对人比较有利,因为光是热、土壤、植物、水、空气的轴心。

有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日光灯中加入类似太阳光的紫外线,对健康有好处。让自闭者生活在光线较充足的地方,其自闭行为会减少一半,还会增加许多与人互动的行为。而阳光不足会造成视觉疲劳、反胃、头痛、忧郁、郁闷等行为反应。研究甚至发现,人在日光灯下与太阳光下的工作效率不同。生活中,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儿童会显得更加活泼。

在法国,曾有一段长时间的阴雨天气,于是许多治疗机构创造性地采用人造阳光治疗法,就是用光照来治疗这些等不及阳光出现的病人,并具有明显的疗效。

长时间的天气特征,会形成气候。研究发现,一个人所生活地区的气候与他的性格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这也是因为天气影响到人的心情,天长日久,就影响了性格。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几乎每个人都无法完全摆脱这种环境的影响。

长期生活在热带的人,性格比较暴躁易怒。纬度高的寒带,气候寒冷,阳光稀少,是抑郁症的高发区。生活在气候湿润、万物生机盎然的水乡的人,一般比较多情、反应机敏。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大多性格豪放,山区的人多是性格率直。秋高气爽的气候被认为最适合创作,长年居住在15~18摄氏度环境中的人,头脑较为发达,文学艺术的成就比较突出。

由此可见,天气对人的情感有很大的影响,而且,一个地区的气候与人的性格形成也有很大的关联。但是,天气、气候不是人所能控制的,你若想拥有好的心情、良好的性格,能改变的唯有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