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太上老君說觀音的淨瓶撞上金箍捧會碎,觀音到底服不服氣?

囿山綠城


在西遊記中,觀音菩薩和太上老君都是處在頂層的神仙,尤其是太上老君,住在三十三天上的離恨天兜率宮內,被尊為太上道祖,孫悟空曾言"李老君乃開天闢地之祖",所以他來到靈霄寶殿,玉帝和王母都要起駕出殿相迎,這份殊榮在西遊記裡是獨一份。



比起太上老君,觀音的輩分和地位自然要低一些,比如觀音來到靈霄寶殿時,需要宣詔方能入內,原文:菩薩道:“我要見見玉帝,煩為轉奏。”天師邱弘濟即入靈霄寶殿,啟知宣入。時有太上老君在上,王母娘娘在後。 我們知道,在西遊記中,觀音除了在西方佛教為四大菩薩之首,同時也是天庭五方五老之一,即南方南極觀音,按照三清四帝五老六司七元八極九曜十都的排序,其地位自然在三清之一的太上老君之下。

再從輩分上來講,太上老君曾化胡為佛,其輩分甚至比西天第一佛燃燈上古佛還要高,所以觀音在太上老君面前既是下級、也是晚輩。


不過,在西遊記中,觀音是一位表現欲非常強的神仙。她在西天雖只是個菩薩,但如來認為她最有能力,原文:如來大喜道:"別個是也去不得,須是觀音尊者,神通廣大,方可去得。"所以在西天佛門,觀音幾乎可算如來之下第一人,只不過她的地位與實際權力不符,所以很想找機會證明自己的實力。

而與太上老君賭勝,則成為觀音證明自己最佳捷徑。 小編在前面已經講了許多太上老君與觀音在地位上的差距,因此,觀音如果以晚輩的身份勝過道祖,不但能讓佛教長臉,而且能讓自己一鳴驚人,畢竟太上老君太強大了,西遊記中的絕大多數法寶都出自他手,即使是孫悟空的金箍棒、豬八戒的九齒釘耙,也都是太上老君在八卦爐中煉出來的。


西遊記中觀音找太上老君賭勝有記錄的共兩次,一次是明賭,一次是暗賭。

先說明賭。

原著第二十六回,菩薩道:“當年太上老君曾與我賭勝,他把我的楊柳枝拔了去,放在煉丹爐裡,炙得焦乾,送來還我。是我拿了插在瓶中,一晝夜,復得青枝綠葉,與舊相同。” 這次賭勝,顯然是觀音勝了,要知道太上老君的八卦爐是非常厲害的,她的楊柳枝不但只是被烤焦,而且還能復綠,顯然更勝一籌。這一局老君的賭資是紫金鈴,觀音贏到手後將它賞給坐騎金毛吼當作項圈。

再說暗賭。

原著第六回,觀音舉薦二郎神對付孫悟空,結果只能圍困卻不能擒拿,觀音著急了,想幫助二郎神,原文:菩薩道:“我將那淨瓶楊柳拋下去,打那猴頭;即不能打死,也打個一跌,教二郎小聖好去拿他。”老君道:“你這瓶是個磁器,準打著他便好,如打不著他的頭,或撞著他的鐵棒,卻不打碎了?你且莫動手,等我老君助他一功。”


結果太上老君就拿出金剛琢,滴流流扔向孫悟空,正打中了他的天靈蓋,孫悟空立不穩腳,跌了一跤,於是被二郎神擒拿。這次事件,三界的仙神都看得分明,就是觀音的淨瓶是磁器,不禁打,遠不如金剛琢堅硬,而且按照老君的話講,這淨瓶若碰上金箍棒會被打碎。

這次觀音真的是吃了個啞巴虧,自己的淨瓶尚未出手,就被太上老君用嘴巴給說輸了,她豈能甘心?

果然,五百年後,觀音仍然記著這次賭勝,在孫悟空被紅孩兒戰敗來到普陀山求救時,她的機會來了,觀音故意把淨瓶扔進海里,轉過了三江五湖,八海四瀆,溪源潭洞之間,共借了一海水在裡面。結果孫悟空去拿瓶,唉!莫想拿得他動。好便似蜻蜓撼石柱,怎生搖得半分毫?

這裡,觀音其實向三界宣告,她的淨瓶才是三界最堅硬之物,試想,一海之水裝在這麼小的瓶子裡,連孫悟空都拿不動,這濃縮的海水密度和壓強該有多大,如果瓶子不夠堅硬,豈不一下子就破了?


所以,聰明的觀音藉助孫悟空拿不動淨瓶這件事,澄清五百年前太上老君對淨瓶的詆譭。假如當初丟的是她的淨瓶,這孫悟空不是摔了一跤,而是小命都沒了。


囿山綠城


《西遊記》中太上老君說淨瓶撞上金箍棒會碎,因為老君是三界的權威,金箍棒是他借給大禹治水的,知根知底,金箍棒的威力他是知道的,觀音菩薩的淨瓶威力不夠,砸向孫悟空也會被悟空的金箍棒打碎,白白丟了寶物,所以說觀音菩薩的淨瓶撞上金箍棒,肯定是會碎的,觀音菩薩心裡明白,自然會服氣。

中國佛徒常念觀音大悲咒,求聖水治病或灑淨道場,驅妖辟邪。淨瓶只是容器來盛裝聖水,淨瓶也是寶物,能盛四海之水,可見容量之大,物理上說玉淨瓶是瓷器,金箍棒是金屬物,兩者相撞淨瓶自然會碎。

《西遊記》中孫悟空大鬧天宮,天庭無人能降,觀音菩薩出場救助天庭,舉薦二郎神降伏孫悟空。二郎神與孫悟空大戰幾天不分勝負,各位神仙開始心裡著急了,觀音菩薩心裡也有了變化,自己舉薦的人,不能降伏孫悟空,害怕失了情面,想用隨身淨瓶砸孫悟空,幫一把二郎神而被老君阻止,為什麼阻止觀音菩薩用淨瓶砸孫悟空呢?因為觀音菩薩是來幫天庭,讓菩薩損壞寶物,傳出去終歸不好。老君阻止後做出一番解釋,

菩薩應該也明白了,心裡也是服氣了。





東風有雨盼天晴


當然不服氣,其時觀世音菩薩也好,太上老君也好,都明白,那個楊柳淨瓶可不是等閒之物,不可能被孫悟空的金箍棒碰碎。太上老君的話裡帶了幾分玩笑,菩薩之所以沒有阻攔,是因為她也帶有著想看看老君金剛鐲如何的心思。從後面的篇章來看,孫悟空連裝滿五湖四海水的淨瓶都拿不起來,而菩薩也是故意藉此以挫悟空。另外,孫悟空的金箍棒本身就是太上老君所造,老君肯定不會認錯這個棒子。而棒子也不是會隨意認主人的,可是當孫悟空到了龍宮,它卻立馬出現了不同尋常的光彩。這裡面一定有著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太上老君這麼說,應該是想親自出手,以免菩薩出手會造成什麼不可收拾的後果。而至於裡面到底有什麼不可告人秘密,他又意欲何為,這就不是那麼容易說清楚了。


無心隨墨


我相信,應該是服氣的。

觀音想用淨瓶去砸孫悟空,太上老君指出這是易碎品,碰到金箍棒會碎,這並不是貶低觀音的法力。事實上,金箍棒也是一件寶物,是大禹治水時的定海神針,也同樣具有法力。

兩件具有法力的神器相遇, 不僅比較雙方主人的法術,也要看神器本身具備怎樣的性質。而淨瓶是瓷器,這是無可置疑的。

並不是說太上老君法力高強,所以觀音菩薩就對他言聽計從、違心答應。而是觀音對自己實力,有很深刻的認識。

一個旁證,是觀音在收服紅孩兒的時候,特意派弟子惠岸、也就是木叉,回家向其父托塔天王李靖,借了王罡刀全副三十六把,“化作一座千葉蓮臺”,來騙紅孩兒坐在上面的。她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蓮花寶座?

可以是不願讓妖怪玷汙了自己的寶座。可是這樣一來,不就玷汙了李靖的王罡刀了?

更可能的,是觀音的蓮花寶座,是一件吉祥物,不具備行兇刑困的功能,才借王罡刀這樣的兇器(武器是兇器,刀當然是武器),去困縛紅孩兒的。

法器只是具有超能力,又不是無所不能、無堅可摧。太上老君指出觀音淨瓶的缺點,她有什麼不服氣的?


棲鴻看紅樓


在《西遊記》中,有許多神仙寶貝,有著神通廣大的功能。如果仔細看裡面的寶貝,就會發現一個神奇的地方,那就是無論寶貝有多大威能,都無法克服它本身物理屬性的弱點。

比如說鎮元子的人參果樹十分神奇,是天下獨一無二的天地靈根,但是防禦力跟普通樹木沒什麼區別,被孫悟空砸個稀巴爛。黃眉老祖是彌勒佛門下,偷了彌勒佛的金鐃,可以將眾神收入其中,但是孫悟空跳出來之後,一頓亂棍砸個粉碎。大鵬精神通廣大,是如來舅舅,手裡法寶陰陽二氣瓶也是十分厲害,但是被孫悟空鑽了一個眼。


也就是說,西遊世界裡的種種神仙法寶,威能是很大,但是自身的器物弱點仍然無法避免。比如說觀音菩薩的淨瓶,這個淨瓶巨能裝,可以裝得下三江五海的水,但是它本質還是個瓷瓶,孫悟空如果拿金箍棒砸它,一砸就碎了。

而太上老君的金剛琢就不一樣了,它是金剛材質,金箍棒對它也是無可奈何,關鍵一點,金剛琢可大可小,變化自如,自然損壞不了。

觀音菩薩在《西遊記》中地位超然,她是如來佛祖的代言人,玉帝見了她都要客客氣氣的。有人總喜歡拿《封神榜》等來描繪西遊世界中的神仙關係,實際上是完全不對的。封神有封神的神仙體系,西遊有西遊的神仙規則。在西遊世界裡,玉帝明顯就是老大,屬於所有仙家的最高領導者。三清、如來、菩提老祖等算是一個階層的,其中如來獨佔西天,是西天領導者實權人物,三清中唯有太上老君露面最多,雖然他資歷很老,但是在玉帝面前還是要收斂一些,畢竟玉帝是名義上的長官,菩提老祖逍遙一方,無人管制,但是勢力畢竟有限。除此之外,像彌勒佛也絕對是一方大拿,他對如來很不服氣,不過畢竟如來是當權派。其他像太乙救苦天尊這樣的也是十分厲害,但是觀音菩薩絕對也很厲害,起碼跟太乙救苦天尊是一個檔次的。很多人吹噓的鎮元子,在西遊世界裡,見了觀音客氣的不得了明顯不如觀音。


正因為如此,觀音在緝拿孫悟空的時候,才會敢和太上老君爭一爭,因為太上老君已經是老一輩了,而觀音屬於當權派,如日中天。她在西天地位比絕大多數佛祖都要厲害。就好像日後孫悟空、唐僧成佛,難道他們還能壓過觀音嗎。

不過呢,太上老君畢竟是整個神仙裡面資格最老的一批,而且太上老君是煉藥煉器大師,手段很多。雖然觀音菩薩實際上不怕他,但是表面上的面子要給他的。本來觀音菩薩率先希望砸中孫悟空,立下一功,不過被旁邊的太上老君以瓷瓶容易碎的理由給攔下了,然後他自己出手扔了金剛琢。

根據仙界法寶屬性,太上老君說的其實很有道理,畢竟他是首屈一指的煉器大師,他說瓷瓶會碎就一定會碎。觀音菩薩無論出於什麼理由,都無法反駁太上老君。

觀音菩薩雖然沒有跟太上老君爭,但她未必就服氣。為何呢,因為觀音菩薩根本不怕淨瓶被打碎。比如說人參果樹被砸個稀巴爛,依舊可以依靠淨瓶之水修復完好如初。比如說太上老君有紫金葫蘆,可以將人收進去化作膿水。孫悟空用葫蘆收了金角大王銀角大王,他倆也已經化作膿水,結果太上老君一來,直接就把兩人倒了出來。就連活人化作膿水都可以復原,那如果寶物本身損壞了,掌握寶物的神仙肯定也可以將其復原。


不過呢,觀音畢竟當時不是在西天,也不是在南海,她在人家地盤上,肯定還是要給人家面子的。何況那時候爭了也沒有任何意義,所以索性就做個看戲的。等到後來西天取經的時候,她成了取經大計的直接領導者,一舉造就了孫悟空、唐僧兩尊大佛,地位隱隱又提高了一層。


一覽眾河小


很高興為您解答問題。

首先呢,金箍棒是大禹治水留下來的一根棒子,為東海起到了定海的作用,讓東海能夠平平安安的,當初孫悟空拔出來的時候,東海頓時翻江倒海,差點淪陷。

觀音菩薩的花瓶,從外觀上看是瓷器做的,其實本身是不簡單的,裡面的聖水更是有起死回生的法力,一般的瓷器一碰就回碎,有這裡面的水即使碎了,沾在上面的聖水也會使其癒合,所以不用擔心。

這裡有一個例子,孫悟空師徒幾個曾經偷吃人參果,被發現,被關了起來,孫悟空一氣之下趁機跑出去把那棵人參果給連根拔起,這才解了心頭之恨,心裡是舒服了,可是闖下了大禍,沒辦法孫悟空就去找那觀世音菩薩,觀世音一臉平靜的說到,你這猴頭,整天給我添麻煩,帶著孫悟空就去救師父,來到了人參果樹這裡,只看見菩薩用一顆草沾了下花瓶裡的水,往樹上一撒,樹竟然自己立起來了,栩栩如生,樹上的果子又回到了樹上,這才把麻煩解決了。

所以說,孫悟空是沒膽子和自己的上司造反,更沒必要去打碎他的花瓶,即使打碎了,也是徒勞的。

回答的不好請多多指教,有粉必互,有贊必回,有回必應。


我也會唱小星星哦


西遊記中孫悟空擁有一身本領,手握神兵金箍棒,在取經路上降妖除魔所向披靡,觀音菩薩普度眾生慈悲為懷,手中玉淨瓶救過不計其數的黎民百姓,那麼當金箍棒遇上玉淨瓶,兩者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玉淨瓶會不會被金箍棒一擊即碎呢?作為法寶專家的太上老君,他的一句話揭露答案。

西遊記中有兩個重要因素決定著個人實力,一個是自身的本領,比如悟性極高的孫悟空,習得菩提祖師的各種高強本領,擁有天眼的二郎神,拜玉鼎真人為師也獲得他的真傳;另一個因素則是法寶,比如青牛精本領一般卻靠著金剛琢收服悟空以及諸位神仙,觀音僅憑玉淨瓶就讓世間珍寶人參果樹起死回生,可見法寶有時候比個人本領更加重要。

說起金箍棒幾乎人人得知,它屬於東海龍王的定海神針,也是大禹治水留下來的寶物,原著第75回,孫悟空對妖王說出了它的來歷“棒是九轉鑌鐵煉,老君親手爐中煅”,由此可知金箍棒最早的主人是太上老君,作為三清之首的他,煉製了多少逆天的法寶,金箍棒也是他的得意之作,重量更是高達上萬斤,也只有它能配得上孫悟空的身份。

反觀玉淨瓶,作為觀音隨身攜帶的寶物,救活了地仙之祖鎮元子的人參果樹,那知道這果樹乃無價之寶,悟空險些因為此樹遭遇滅頂之災,最後尋問各路神仙,也只有玉淨瓶才將果樹救活,連打敗孫悟空的絕世神技三昧真火,也是被玉淨瓶熄滅的,當年悟空尋求觀音幫助時,竟然拿不起玉淨瓶,可見這寶物的真實實力遠比我們所知道的厲害。

那麼金箍棒能不能打碎玉淨瓶呢?原著悟空大鬧天宮時,和二郎神正打得不可開交,觀音和太上老君正在觀戰,這時觀音看不下去了,要將玉淨瓶砸向悟空,並稱只要這寶物砸中悟空,哪怕打不死也能把他打傷,太上老君立馬阻攔她並說道:“你這瓶是個瓷器,準打著他便好;如打不著他的頭,或撞著他的鐵棒,卻不打碎了?”接著便扔下自己的寶物金剛琢砸中悟空,最終將他收服。

由此我們便得出結論,玉淨瓶最主要的功能是起死回生,本身是個以輔助為主的瓷器,而悟空的金箍棒是太上老君製成,他比誰都瞭解金箍棒,正所謂一物降一物,鐵能打碎瓷器,因此觀音的玉淨瓶被金箍棒剋制,大家有什麼見解呢?




今古雜壇


站在觀音角度,她這麼一說,也只是做做樣子,其實是不是觀音出手,都一樣,雖然貴為五老之一的觀音,但她最終還是代表佛教的利益。因此,她在刷存在感的同時,卻又不能太過於招搖而畢露鋒芒,這樣一來,天庭這邊就不滿意了。


畢竟,你代表佛那邊的,充其量是客人。起碼的尊敬還是得有的,用地仙之祖鎮元子為例,觀音都表示要敬他幾分,而太上老君,是三清之首,更是道教最高段位者,相對的,觀音的資質還是欠缺了點。


明仔列夫


這段話可以這樣理解:不正經的太上老君唆使金箍棒去“碰瓷”玉淨瓶,還問觀音(物主)服不服?金箍棒和玉淨瓶同為天界至寶,活了萬萬年,相互制衡,有自己正確的價值觀、是非觀,哪能做出這種互相傷害的事呢。觀音對此也表示:呵呵[我想靜靜]



嗨皮娛人坊


當孫悟空大鬧天宮,李靖、哪吒一幫天兵天將無法收拾殘局時,觀音菩薩向玉帝推薦了二郎神。

結果,二郎神和孫悟空仍鬥個難解難分。觀音菩薩想從旁下手助二郎神一臂之力,被太上老君制止。老君道:“你這瓶是個磁器,準打著他便好,如打不著他的頭,或撞著他的鐵棒,卻不打碎了?你且莫動手,等我老君助他一功。” 然後,太上老君用金剛琢砸暈孫悟空,將之生擒活捉。

面對太上老君的這一舉動,觀音菩薩雖心裡不服,卻也不再說些什麼。畢竟以觀音菩薩的本事,收伏個小小的妖猴孫悟空,不算難事。但太上老君是“三清”之一,道教始祖,乃三界的大佬,不是觀音菩薩能得罪的。

不過這裡仍有兩個問題。其一,觀音菩薩既然能收伏孫悟空,為什麼還要多此一舉推薦二郎神?其二,以太上老君的實力,取孫悟空性命輕而易舉,為什麼只砸暈他?

首先,觀音推薦二郎神,是別有用心。二郎神本是玉帝外甥,兩人因為二郎神救母產生嫌隙。此次孫悟空大鬧天宮,觀音揣度二郎神應能勝過孫悟空,因此推薦二郎神,有意化解玉帝和外甥的矛盾。當然,這將有利於佛教今後在天庭中的位置。

其次,太上老君乃“道祖”,孫悟空是吸“天地靈氣,日月精華”孕育而成的“道胎”。這太上老君眼看觀音要出手,怕誤傷悟空性命,所以急忙制止,而由自己親自動手,好手下留情。當然,太上老君也怕以觀音為代表的佛教搶走道教風光,所以搶先動手,並對觀音的言語略帶調侃。

堅持原創,我是菸斗的傳說,歡迎交流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