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回報他還是你心目中高大的形象嗎?

最近電視劇安家在各大衛視和各視頻網站熱播,裡面有一個這樣的情節,房似錦的客戶林總想要在上海尋找一種紅牆大露臺的老洋房,房似錦走遍上海的大街小巷,尋人問路無數次,終於在自己的努力下找到客戶心目中的老洋房——向公館。向公館原來的主人是中國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茶葉大王向玉榮,向玉榮在生意做大後移民蘇黎世,移民之前委託耿長青替其看護祖產,並許諾贈與其中兩間房做為回報。房似錦與老洋房相遇時碰到的已經是耿家的第三代守護者,向家人也已經數十年杳無音信,耿家三代就這樣守護老洋房半個世紀之久,代代相傳,等待房屋主人的迴歸。直到房似錦找到向家的第三代人,至此耿家的使命才得以完成。但結局卻不是那麼的完美,向家第三代人卻否認當初爺爺的贈與,認為耿家人進行了偽裝,還好在房似錦們的努力下,最終耿家人也收穫了完美的結局。

接受回報他還是你心目中高大的形象嗎?

與耿家人第一次相遇,震驚於半個世紀的守護

因為兩間房的贈與使得許多觀眾站在了耿叔忠厚老實形象瞬間發生了部分的坍塌,這些天新冠肺炎疫情自然也把偉大的醫護人員推到了最前線,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時時刻刻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然而卻一直有一些不同的聲音時刻存在,當醫護人員領取國家的補貼的時候他們指責國家過於優待,指責醫護人員不是無私奉獻,甚至揪出了鍾南山院士的兒子穿戴名牌,李蘭娟院士為兒子謀私等。當聽到這些的時候我不禁攥緊拳頭,憤怒之餘,這也讓我們不的不思考我們現在的價值觀體系是不是有問題,我們總是一貫的認為英雄的形象是不應該有瑕疵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個這樣的故事,故事說的時孔子的一個弟子,這個弟子叫做顏回,孔子和他的弟子們都是魯國人,即現在山東人。那個年代戰火紛飛,也就是那個時代有一個慘無人道的規矩,就是如果一個國家俘虜了敵國的戰俘時都會在他們臉上刻字變成奴隸使用,魯國由於戰爭的原因也有很多戰俘被他國奴隸。魯國政府為了解救這些奴隸就出臺對應的優惠政策,許諾如果誰可以把在他國的魯國奴隸贖回,不光報銷贖金還可以得到一部分獎金。但是顏回在齊國贖回很多的奴隸後既不向國家申請報銷也不領取獎金,因為顏回的無私行為,人們紛紛稱讚他為自己贏得了好名聲。但是孔子卻非常生氣生氣地告訴他,你的舉動把魯國的俘虜們害苦了,以後只怕沒人再去贖奴隸了。顏回很吃驚,孔子說,你是富有階層能有大批的錢贖奴隸不要報酬,但是大部分的魯國人沒有這些錢,如果他們以後贖回奴隸後去報銷領賞的時候人們肯定會拿你比較而瞧不起他,但是如果不去報銷領賞的話經濟上又負擔不起。


接受回報他還是你心目中高大的形象嗎?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數千年前孔子與弟子的故事就已經告訴我們答案,英雄本來就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個體,他們也需要食人間煙火。我們不能永遠奢望他們無私的奉獻,英雄源自普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