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響餐桌“防疫戰”!一日三餐,四大飲食原則,吃出抵抗力


非常時期,除了注重科學防護,還要注意合理的膳食,保持良好的營養狀態,對提高機體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都風險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的膳食,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一日三餐,按時吃飯,能量合理分配。早餐提供的能量佔一天總能量的25%~30%,時間一般在6:30~8:30;午餐食物佔一天總能量的30%~40%,一般在11:30~13:30;晚餐佔一天總能量的30%~35%左右,在17:30~19:30。

疫情期間,日常三餐具體要怎麼吃才算科學合理的呢?

三餐飲食四原則

1,食物一定要多樣化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成人每人每日應攝取12種以上食物,每週攝入25種以上食物。

如今正值特殊時期,專家推薦每天食物的種類或者顏色超過15-20種是最佳的,粗細搭配要合理,葷素搭配要適當,食物的多樣化,可以帶來營養素的互相補充,有助於提高身體免疫力。

打響餐桌“防疫戰”!一日三餐,四大飲食原則,吃出抵抗力


2,增加蛋白質的攝入

在人體必需的各類營養元素中,蛋白質的地位十分關鍵。不僅日常活動離不開它,在生病、受傷、虛弱時,還需要專門補充蛋白質來加快康復。

蛋白質,是構建身體原材料最主要的物質,除了膽汁、尿液以外,都需要蛋白質合成。蛋白質不足,就像房子缺少原料,輕則會導致營養不良、疲乏無力、體重下降、抗病力減弱,重則使機體無法正常運行,面臨死亡。

因此專家建議每天攝入優質蛋白質(每天150-200克),如蛋類、奶類、畜禽肉類、魚蝦類、大豆類等,儘量保證每天一個雞蛋,300克的奶及奶製品。但是要強調,堅決杜食野生動物!

對於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的人群來講,還要注意控制肥肉及動物內臟的攝入量。

保證每天1500-2000毫升的飲水量,少量多次飲用,主要以白開水為主,淡茶水、魚湯、雞湯等也可以,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

3,保持新鮮瓜果蔬菜的攝入

這裡側重講兩類食物:

菌菇類——香菇、銀耳、黑木耳等食物中含有的香菇多糖,具有抗病毒和抗感染的功效。銀耳和黑木耳中的多糖也對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增強作用。

打響餐桌“防疫戰”!一日三餐,四大飲食原則,吃出抵抗力


深色蔬菜水果——如油菜、菠菜、芹菜、紫甘藍、胡蘿蔔、彩椒、西紅柿、橙橘類、獼猴桃等,深色蔬果富含β胡蘿蔔素,可轉化為維生素A。當維生素A缺乏時,會削弱機體屏障作用,易於感染。

同時維生素A還可以通過調節細胞和體液免疫來提高免疫功能。此外,深色的蔬菜水果還含有很多植物化學物,對健康和免疫功能有益。

穀物類推薦:小麥、大麥、燕麥、玉米、高粱、黑米、小米、蕎麥等;薯類推薦:土豆、紅薯、山藥(山藥粥就是很棒的選擇);雜豆類推薦:大豆、紅豆、綠豆、黑豆等。

專家建議每天蔬菜的攝入要超過500克,它們都是增強免疫力的好幫手,當下可以適當多吃一些。最近大家如果都宅在家裡,運動量少,能量的消耗較少,主食類的食物可以比平時的攝入量減少一點,不應攝取過多冗餘能量,以確保身體的正常體重。

4,飲食衛生

廚房有一塊容易被忽視的“衛生死角”,就是每天做飯都會使用到的砧板,雖然每天都會清潔砧板,但其表層的累累刀痕,殘留著很多食物殘渣,很難清洗乾淨,更易滋生細菌,甚至產生黃麴黴毒素。而且,大部分家庭只有一塊砧板,切完生肉又去切熟肉、蔬菜,極易造成細菌交叉感染。

打響餐桌“防疫戰”!一日三餐,四大飲食原則,吃出抵抗力


建議家庭最好準備三塊砧板,一塊切菜,一塊切生食,一塊切熟食,生熟分離使用更衛生,砧板使用後一定要用洗滌劑徹底清洗乾淨,洗完後要豎起來晾乾,並定期放置在日光下曝曬1-2小時,因為乾燥的情況下可防止砧板上殘存的細菌和黴菌繁殖。

切熟食的砧板使用前不但要重新沖洗乾淨,最好要用開水煮燙。另外,不僅砧板,刀具切熟食前後最好也要消毒,防止細菌沾到刀具上。

提示:飯前便後勤洗手,防止病從口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